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他们怎么才肯跑路?”朱和墭又问。
“当然是奉旨跑路了!”图海笑道,“黎皇郑主都是清妖藩属。。。。。。臣可以替康熙拟一道圣旨,让他们领着麾下精锐远走印度以避锋芒,以图将来。然后臣再换上大清的朝服,坐上荷兰人的船去安南传旨。
天朝三路大兵压境,安南郑氏一定惊惧万分。若是能有一线生机,而且还能保住一点实力和荣华富贵,一定不会再有死战到底的决心。只要姓郑的跑了,安南之阵也就可以速胜了。”
朱和墭笑着点点头,又给纳兰性德递了个眼色,纳兰性德马上把图海的话翻译成了拉丁文。
坎普斯马上就挑起大拇哥了,“高,高,实在是高。。。。。。我们东印度公司有不少大海船可以装人,清化港口里面还有不少安南人自己的帆船,其中也有能跑远洋的阮帆船。这些船只加一起,几千上万人都能拉走。这些人一走,安南国肯定抵抗不下去。”
荷兰东印度公司总共拥有近二百条大船小艇,之前在马六甲丢了十几条,但还有一百八十几条呢!其中一些就在广州港、潮州港泊着呢!
所以坎普斯完全可以再凑一支船队去清化港捞人。
而大明天兵十万,还纠集了高平莫氏、宣光武氏、广南阮氏三大带路党,一起讨伐黎皇郑主。。。。。。这个清化郑氏的郑根只要稍微怂一下,存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心思,就有可能选择跑路。
只要他这个当头的一跑,那就万事大吉了!
在大明天朝的重压之下,留在安南国内被抛弃的郑氏家臣根本不可能抵抗!
想到这里,朱和墭笑着点了点头,对坎普斯和图海道:“就依图海的办法了。。。。。。坎总管,图大使,朕无意灭安南郑氏之门,所以那些人可以去印度投靠康熙。”
图海马上道:“圣上真是仁慈之主,如果安南郑氏上下知道圣上的仁心,说不定会幡然悔悟,一起归顺的。”
“朕不需要他们归顺。”朱和墭笑道,“朕虽然仁慈,但却不需要别人知道。。。。。。朕是躬行仁义而不图虚名的!图海,你见着康熙后就告诉他,这些安南人虽然不怎么恭顺,但他们也是我华夏旁系,比之印度人,总还是可靠一些的。而且他们当中有些人是懂水师的。有了他们,大蒙古海军就能支愣起来了。以后印度洋归大蒙古支配,朕有个太平洋就心满意足了。”
。。。。。。
大越正和六年,九月初九,清化东门之外,大越定南王郑根,定南王世子良郡公郑栐二人,正袍服整齐的站了在城门外头一座可以遮蔽烈日暴晒的亭子里面。
数百包头赤脚的安南火枪兵和长枪兵,扛着着他们的火绳枪或长枪,列阵而后,只是静静等待。
还有数十个清化郑氏下属的武将,也都穿着和明朝官服有点相似的蟒袍,头上戴着装饰有各种花纹的乌纱帽,在凉亭外的树荫下等候,一个个全都面带忧色,似乎心事重重。
他们这些人虽然是郑主家臣,但郑主并没有谋朝篡位,名义上还是后黎朝的臣子。而后黎太祖黎利那可是大明死敌啊!当年大明都灭了安南,置了安南布政使司了。愣是叫黎利领着一帮不甘心当明朝人的安南武士把明军撵了出去,复了安南国。
可是谁能想到,如今黎朝日薄西山,而大明却浴火重生,出了个更胜前明的“后明”,而且还强盛的不像话,短短十数年中,就驱逐大清、再兴华夏、东平日本、南征缅甸。。。。。。连被西班牙人盘踞经营了一百多年的吕宋岛都被“后明”给夺了。
这个“后明”强盛如此,而且还咄咄逼人,四处用兵,实在让大越君臣忧心不已!
如果他们的郑主已经谋朝篡位,那倒是可以北面事大,当安南国王也好,当安南都统使也罢,总归是有活路的。但郑主是忠臣啊!虽然之前的几代郑主弑杀了好几位黎皇,但这不等于郑主对黎家不忠。。。。。。那些被弑杀的黎皇不都给好好埋了?而且新上台的皇帝也还姓黎啊!
所以郑主还是忠臣,最多弑君,不可能篡位的。
可现在的麻烦好像靠弑君是湖弄不过去的,必须得篡位。。。。。。因为黎家和朱家那是死对头,朱皇帝怎么可能放过黎家人?从广东、广西传来的消息,大明朱皇帝已经召集了五万日本兵,五万广东兵,五万广西兵,还拉上了高平莫氏、宣光武氏、广南阮氏,总共发兵二十万要来灭国了。
想想真是急死人啊!
所以这些日子,清化城这边就总出祥瑞,一会儿是粉扑扑的白象现世,一会儿是海里捞上来的石斑鱼肚子里有什么“郑根王、安南兴”,一会儿则是天上往下掉“黎亡郑兴”的石板。。。。。。
而郑根这个老顽固却始终不为所动,昨儿还选布自己请的西洋援兵已经到了清化港口,还给安南带来了西洋火器,又命令大家伙儿今都要来迎接。
也不知道过来的西洋援兵多不多?西洋火器厉害不厉害?
第803章 走,投靠大清朝去!
一群安南人也不知道等了多久,直到日头已经渐渐移向正中,才听见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然后就瞧见早前派出去迎候的十几骑快马飞也似的赶了回来,远远的就朝郑根这里大呼:“大清天使到了,大清天使到了!”
等候的多少有点不耐烦的清化郑氏的家臣们嗡的一声就哗然起来。
“怎么是大清天使?不是西洋荷兰国的使臣吗?”
“大清不是亡了吗?咋又派使臣来了?会不会是冒充的?”
“你还不知道吧?大清没有真亡,不过是换了一块大蒙古的招牌; 听说跑到西域和印度去了。”
“那他们不老老实实的在西域和印度享福,跑安南来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还不是鼓动咱们和大明拼到底?”
“凭什么呀?他们自己都干不过现在的大明,凭什么让咱们上?”
听见底下人的议论上了年纪的后黎朝大忠臣郑根脸上的怒气就这么也遮掩不住了。郑老爷子那可是后黎朝开国功臣郑可的子孙,他们清化郑家世世代代都是黎朝忠臣——虽然弑过君、废过主,但从来都没有试图取黎朝而代之。而且清化郑氏一直以来都在执行后黎太祖黎利传下来的“南国山河南帝居”的路线,将黎朝置于南国天朝的位置。哪怕国力有限,不得不应付一下北方的强邻,但是应付完事儿后该称皇帝还称皇帝,该收藩属还收藩属; 该搞外交还搞外交。所作所为不仅完全是一个独立国家,甚至依旧以南国天朝自居。
哪怕后黎朝国内已经分裂成了几块,但是控制后黎朝廷的郑主们依旧没有真正向北朝低头。。。。。。哪怕北朝为了压服后黎朝不停的支持高平莫氏和宣光武氏同郑家为难,而郑家同时又面临广南阮氏的压力,也从没有半分动摇。
现在怎么听见新大明要来入侵就怕成这样?大不了就是暂时放弃升龙、清化夺到西边的山区里去,靠着山区的地形和北军游斗,熬到北军当中疫病爆发,即便不能大获全胜,也能迫使北军和谈吧?
况且还有西洋人和跑去印度的大清朝向大越提供援助。。。。。。所以清化郑氏的赢面还是有一点的。
而清化郑氏如果能打退北军一次,那就有了取黎朝而代之的名分,到时候就算是黎皇黎维祫本人,也会心甘情愿的把皇位让出来吧?
想到这里,郑根就嗯咳了一声,让身后这群骨头有点软的手下赶紧闭嘴。
底下人一看老爷子生气了; 赶紧闭嘴不说了。他们一闭嘴; 郑老爷子的话可就来了:“大清的使臣是搭乘荷兰人的船从印度过来的。。。。。。现在大清还占据着从西域到印度西北的大片土地; 人口、财富犹胜从前; 八旗都变成了五八四十旗!而且还和荷兰、英格兰、葡萄牙、西班牙、罗刹、法兰西等等西洋列强结盟。而北虏(指大明)妄自尊大; 数敌过多,内部不稳,已经是世界公敌了。现在他们又想图谋我大越,实在是取死之道!
况且我等黎家忠臣,世受皇恩,如今黎家有难,我等怎可只考虑自己的安危荣辱?为了国家,为了黎皇,哪怕粉身碎骨,也当在所不惜!”
老爷子训斥得虎虎生风,这位清化郑主政权的第六代主公可是少有的还没有行过弑君废主之事的忠臣,现在说起效忠黎皇的言语也底气十足。
当然了,在原本的历史上,他还是要完成属于自己的废立之事的,他在正和二十六年时才胁迫当了三十年皇帝的黎熙宗黎维祫退位。不过退位之后的黎熙宗并没有马上被弄死,而是安安稳稳当了十一年的太上皇。。。。。。这个郑根还真是黎家忠臣啊!
下面的人也都知道郑根的忠心,被他一训斥就安静下来; 一个个都羞愧的低下头看脚面儿。正羞愧的时候儿; 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黄色的大旗,红色的布条镶边; 上面绣着一条张牙舞爪的飞龙。然后才一片跳跃着的枪盔上的黑色盔缨。到了最后,才看见大约五六十身穿镶着红边的黄色布面甲的骑士,簇拥着一个顶戴花翎俱全的清朝大官和七八个洋人出现在视线当中。
郑根的儿子郑栐连忙举起望远镜张望,看了一会儿又放下望远镜道:“父王,儿臣看见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坎普斯,还有大班古利特和将军特罗普。。。。。。还有一个大清的超品大员。”
坎普斯、古利特、特罗普这三位都来过清化,都是郑栐负责接待他们的,所以郑栐认识他们。
听儿子这么一说,郑根脸上的笑容就更得意了,笑着对左右道:“看来荷兰人和大清朝还是坚决支持咱们大越的。。。。。。只要有足够的火器支援,我大越就是拖也拖赢了!”
听郑老爷子这么一说,左右都露出了心悦诚服的表情。大越国过去用同样的办法打败了大宋、大元和前明三个北方强权,现在用同样的办法对府“后明”又有何不可?和之前三次击败北朝时候的情况相比,如今不过就是火器变得更厉害了。而安南只要能得到足够的西洋火器,郑家没有拖不下去的道理。
大家伙正想好事的时候,那些镶黄旗的骑兵已经簇拥着那个清朝大官和七八个洋人到了距离他们只有十几步远的地方,在安南呆过几年的约翰。特罗普头一个翻身下马,然后一脸凝重地走到郑根、郑栐跟前,鞠了一躬,然后开口就道:“定南王,良郡公,你们准备好撤离大越国了吗?”
他的话被郑栐身边的一个安南通事翻译成了安南话,把郑家父子和在场的郑氏家臣们都吓了一跳。
“撤离?”郑栐问,“为什么要撤离?”
安南通事又将这话翻译成了荷兰语。
“明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坎普斯接过问题,一脸焦急地说,“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几条从广州来的武装商船给我们带来了非常确切的消息,大明水师已经集中了至少一千艘大型或中型战船用于进攻大越!如果这些船只全部装满士兵和辎重,单单这一路进攻部队的人数就多达十五到二十万!”
特罗普接着又用极其沉重的语气道:“根据可靠情报,这支由海路而来的进攻部队拥有至少八万名从日本国招募来的亡命武士,剩余的部队大多来自广东、广西,都是大明的精锐,不容小觑!”
坎普斯等特罗普说完,马上又道:“我们路过会安的时候还发现许多明国南洋贸易公司的商船。。。。。。据说它们为广南王运去了上百门大炮和数万支燧发枪。另外,我们还得到消息,广南王这次将会出动五万大军北上!”
坎普斯说完,大班古利特继续说:“还有消息说,广西的藩主祖泽清已经和高平莫氏、宣光武氏合兵,一共出动十万大军南下,大军已经开进高平了!”
三人的话被翻译成安南语后,包括郑根、郑栐在内,所有的安南人都给惊呆了。
二十万加五万加十万,那就是三十五万大军了!
这也太多了吧?
“总,总督阁下,”郑根还是努力维持着镇定,“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定为我们大越准备了许多西洋火器吧?只要有足够的西洋火器,我们还是可以把战事拖入持久的。”
他的话刚被翻译了一半,坎普斯就开始摇头了:“没有了,没有火器。。。。。。”
“没有?怎么会没有?”这回用不着翻译,郑根也知道坎普斯这个洋夷在说什么了?
古利特介绍道:“买不到啊!现在欧洲那边基督教联军正在和天方教联军大战,军火消耗惊人!印度又出现了大清和莫卧儿的对峙,双方同样在高价购入军火,所以西方出产的军火都被他们买去了。我们能够买到的军火,就只有大明的产品了。。。。。。可是我们八国正联手和大明打贸易战,禁运大明出产的武器和铁器。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火器可以提供给安南了,也没有上乘的广东铁料可以给安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