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老爹象棋下得很好的。。。。。。一定是圣上因为痛失忠良伤心过度,连棋力都下降了,真是太让人感动了!
想到这里,诸葛正阳的眼泪都下来了。。。。。。
朱和墭也看见诸葛正阳流眼泪,心想:“看看,孝子啊!诸葛老爷子都没了两个多月了,他这还动不动就哭鼻子呢!朕一定要向他好好学习!”
想到这里,朱皇帝就安慰诸葛正阳道:“阿阳啊,你也别太伤心了,你老豆这辈子也算值了。。。。。。名留青史,功盖远祖,还给你留下那么多的产业和弟弟妹妹。你的那几个弟弟,如正云、正我、正如、正安都已经成了材,将来都是国家栋梁啊!更不用说你了,你可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封王拜相的!父子都是大功臣,古今少有啊!”
“圣上。。。。。。”诸葛正阳一脸的感动,眼泪流的更多了。
朱和墭却摆摆手:“不要叫圣上,叫大哥。。。。。。朕和令尊虽为君臣,但情若叔侄,而且也一直想与阿阳你结为异姓兄弟,只是令尊不肯答应。令尊是不愿意当朕的长辈啊!现在令尊已经仙逝,我们不如寻个日子,一起拜了关二爷,结为手足兄弟吧!”
诸葛正阳更感动了,眼泪再也止不住了,一边哭一边道:“圣上。。。。。。”
“叫大哥!”
“大哥。。。。。。”
“契弟!”
刚刚认的两兄弟正要抱头痛哭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了通报的声音:“圣上,美国夫人请见。”
“阿努?”朱和墭掏出手绢一边抹眼泪一边问,“她说了有什么事儿吗?”
“回禀圣上,美国夫人说雪域僧王陪着雪域大喇嘛到了江北,再有几日就要入城了。另外,她还收到雪域僧王的一封书信。”
“什么?桑吉嘉措怎么也来了?”朱和墭愣了愣。
坐在他对面,一身重孝的诸葛正阳也不哭了,小声对朱和墭说:“大哥,年前锦衣卫和雪域办事大臣衙门就报告说桑吉嘉措曾经翻越大山去了印度。。。。。。应该是去见了康麻子!”
桑吉嘉措勾结康熙汗的事儿当然瞒不过朱和墭的人,不仅雪域办事大臣和锦衣卫报告了,连吴国贵掌控的印度贸易公司都知道这事儿——他们俩还有个噶尔丹一块儿在印度大兴佛教的事儿动静得多大啊,特别是那个噶尔丹到处布道传法化缘。。。。。。不少受印度贸易公司保护印度土邦王公也捐了银卢比!
不过朱和墭却没有让雪域办事大臣去诘问桑吉嘉措。。。。。。在他看来康熙、噶尔丹和桑吉嘉措在印度传播佛教的事儿对大明的利益没有威胁。因为印度那地方,甭管信什么,都得有种姓,连天方教都有种姓了,何况佛教?
所以他就睁一眼闭一眼,随便桑吉、噶尔丹、康熙这三个师兄弟在印度广布佛法了。
可是这个桑吉嘉措不好好的忙着传播他的佛教,大老远的跟着六世大喇嘛仓央嘉措来南京是为什么?之前西宁塔尔寺上奏说只有六世大喇嘛要入朝觐见大皇帝,没说雪域的总管僧王也跟着一起来啊!
想到这里,朱和墭就对诸葛正阳道:“二弟,我看这个桑吉来意不简单,咱们不如一块看看他的信吧。”接着他又提高了嗓门,“阿努,进来说话。”
“是。”阿努其实已经到了门外,听见朱和墭的召唤,赶紧一撩帘子就走了进来,到了朱和墭跟前行了个福礼,然后就把手里拿着的一个信封递上去。
朱和墭见阿努神情庄重,知道一定有什么要紧事情,便赶紧从已经开了口的信封中取出了信纸,展开以后细看了起来,才开了一会儿,脸色就已经阴下来了,口中还发出一声冷哼。
边上的诸葛正阳刚和阿努见完礼,听见朱和墭的冷哼就回头看着他:“圣上哥哥,那个桑吉喇嘛在信上写了些什么昏话惹您生气了?”
朱和墭冷冷道:“他这回是帮着康麻子来南京当说客了!”
诸葛正阳问:“康麻子想和咱们讲和?”
“不是讲和,”朱和墭冷笑道,“打不过想要讲和太正常了。。。。。。朕未必不会应允。”
诸葛正阳知道朱和墭的这话半真半假,康熙要讲和,朱和墭当然答应,但朱和墭给康熙的“和”只是明军不再出兵攻打康熙汗,并不包括发动代理人战争和煽动大蒙古内讧。
“圣上哥哥,”诸葛正阳问,“您就别卖关子了,这个康麻子到底想要干什么?”
“他想要朕,还有法兰克皇帝路易来个瓜分世界!”朱和墭又是一声冷哼,“他们也配!”
阿努看见朱和墭对康熙一副鄙视的样子,很有些意外,“圣上。。。。。。您过去不常夸康熙能够从失国流亡的逆境中奋发再起,又开创出一番大好的局面,不愧是人中龙凤,一代英主吗?”
朱和墭对自己的这个宿敌评价还是很高的——这个康熙不仅有骨子履败履战的顽强劲儿,而且学习能力还很强。把朱和墭开金手指搞出来的新式武器山寨了不少过去。虽然真正“黑魔法”的东西他山寨不了,但是凭着糖药炸弹、糖药火箭炮,他还是在西域和印度打出了一片天地。这里面虽然有沾了朱和墭的光,但是康熙汗的本事还是挺大的。
“朕说的‘他们’,不是康熙汗和法兰克皇帝路易,”朱和墭冷笑着道,“而是印度阿三和康熙汗的大蒙古国!康熙汗是个厉害的角色,而路易皇帝的法兰克帝国也不容小觑。但康熙汗西迁之后所建立的国家,却不配和大明、法兰克并列为世界三雄。大蒙古不过是个胡乱拼凑起来的散装国家,而康麻子直辖的印度帝国,更只是一个本国本族被外族奴役的殖民之地。而北面的蒙、儒、清三个八旗的聚集之地就快和康麻子离心离德了。。。。。。你们看着吧,大蒙古能落一个康熙死而地分的下场就不错,没准都等不到康熙死的那一天!”
朱皇帝对“康熙死而地分”的判断是极有信心的,因为他已经收到了青帮龙头杜先生亲自带来的胤礽卖国密约的草案。这草案上面的卖国条款虽然只有六条,但只要有一半能落到实处。胤礽大概率就会在十年之内和康熙彻底翻脸,两父子就得兵戎相见。
虽然康熙还挺能打的,但他的胜利要么是建立在山寨了朱和墭的“金手指”之上,要么就是纠集一大群蒙古、中亚、阿富汗的打手去打印度——这怎么可能输呢?根本不可能输啊!可是康麻子如果真的和胤礽打起来了,那可就是从印度逆推中亚和哈萨克草原了。而大蒙古至少一半的狠人都会聚集到胤礽手上,胤礽还会拿到大明的军援!康熙能打出一个“北清南元”的局面就不错了,还想参加瓜分世界。。。。。。北清还好说,蒙、清、儒三个八旗的人凑一块没准能拧成一个中亚民族国家。可南元根本就是一个待瓜分的大号殖民地!
“大哥,能小弟弟看看吗?”诸葛正阳伸手将桑吉嘉措的信从朱和墭手里接过来,然后就一目十行的看完了。
“阿阳,你怎么看?”朱和墭看见自己的好兄弟已经看完了信,马上就征求起他的意见了。
诸葛正阳年纪只比朱和墭小四岁,而且他一直都是朱和墭核心圈子里面的人物,在他老爹隐退之后,他就在左右丞相、两府军师这四个职位上来回打转,是朱和墭最信任的重臣。他当然知道朱和墭现在所谋的已经不是这辈子的事业了,而是在为百年之后的大明独霸世界谋划。
三分、平分,从来都不是朱和墭追求,朱和墭的目标一直都是大明主宰、独霸整个世界。因为他知道,大明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文明!
作为国家,大明不一定非得独霸世界,但作为文明。。。。。。大明必须站在山巅!
“大哥,”诸葛正阳道,“这个世界就这么点大。。。。。。而且咱们手里的份额在几十上百年中也不可能再扩大了,没有人去占地盘啊!如果咱们不带康麻子一起分,那么法兰克人的份额会不会增加?这些西洋人可都凶悍狡诈的紧,而且他们的人口也多,足足一个多亿呢!臣弟觉着,与其让西洋人多吞一点地盘,不如让康麻子的大蒙古参加进来三分世界!他多分一点,法兰克人就会少分一点。大蒙古既然不足为虑,那么法兰克就是我大明日后独霸世界路上的最后一关,所以咱们必须集中力量对付法兰克!”
朱和墭听了诸葛正阳的一番分析,连连点头,满脸的欣慰:“好,好。。。。。。正阳,你不愧是小诸葛啊,诸葛叔父后继有人了,朕有你这样的兄弟扶持,也可高枕无忧了。”他顿了顿,又道,“正阳,我新大明的丁忧时日是可以灵活掌握的,而且你又是武资,本就不必守孝三年。我看下个月你就回来帮着朕吧。。。。。。这次和法兰克、大蒙古的谈判,对我大明来说至关重要,你一定得和朕一起参与,一起为百年后的大明天朝布设一个霸业之局!”
第924章 瓜分世界,我们必须多分一点!
水轮轰隆隆的转动,驱动着三条载重两千石的客舟逆流西行,在苏州到镇江间的南运河水道上激起三道长长的白浪,象征统治法兰西——法兰克的波旁皇室的金色鸢尾花旗和象征大蒙古爱新觉罗皇室的黄龙旗,还有象征天主教的十字旗,就在夏风当中猎猎飘动。
运河两岸,则是一派前工业化时代的欣欣向荣。虽然大明朝如今的人口依旧不多,但是大蒙古、法兰克和罗马教廷的使团自上海登岸,然后沿吴淞江入江南运河西行的这一路,却是整个大明天朝最繁华,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水道两边,村庄市镇,星罗棋布,水车风车,鳞次栉比。而水道之上,东来西往的商船客舟更是成行成列,在最繁忙的地段,甚至都有了“堵船”现象出现了!而在运河上通行的船只,大多都是车船。也就是在船舷两侧或后方安装了水轮的木船。带动这些水轮的当然不是蒸汽机,而是人力——船工们蹬踩一种特制的脚踏车,将他们的气力通过齿轮、皮带、轴承传递到水轮上,然后转动水轮,推动客舟前行。
这种用水轮驱动的舟船其实不是什么新发明,在工商业非常繁荣的宋朝,车船就已经非常普及了,当时的运河和大江大河里面到处都是车船,甚至大海里面还有车船逆风破浪而行。在车船流行的同时,当时的水车、风车运用的也极为普及,甚至还出现了水力大纺车和将水车、风车结合在一起的风力水车。而到了明代,由于蒙古征服战争造成的巨大破坏,车船几乎消失不见,水车风车倒是传了下来。不过在明末乱世和明清更迭战争之后,风车也变得比较少见,只有用于灌溉的水车还随处可见。
但是到了现在,经过了大明复兴后二十多年的大发展,各种风力、水力、人力、畜力驱动的机械终于引来了一个大爆发的时代——毕竟现在的大明一方面人少地多,一方面工商业又在各种外需带动下发展迅速,自然出现了劳动力缺乏的问题,投资机械设备当然就成了一桩有利可图的买卖。
而朱和墭的朝廷努力推动的新式教育,又培养出了大批掌握了不少数学、自然理学(物理)、自然法术(化学)知识的新式人才。在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山寨抄袭之下,大明的机械行算是撞上风口了,想要不飞上天都难!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大明就是一个站在工业化门槛上的天朝了!
大蒙古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索额图索中堂这时就坐在这条西行的车船顶部平台上,捧着个茶盏,打量着眼前这个让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他的老朋友纳兰明珠就坐在他的身边,只是静静地瞧着索额图。
纳兰明珠现在和儿子纳兰性德一起住在南京,纳兰性德现在官拜鸿胪寺少卿,负责接待来访的法兰克、大蒙古、罗马教廷使团。他看见自己的老爹闲得发慌,又知道老爹和大蒙古的使臣索额图有旧,所以就派了个临时的差遣给老爹,让他一块儿去上海迎接三方使团。
纳兰明珠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的可再进个一步两步的,所以这一路都在努力和老兄弟索额图套进乎,两人的关系已经热络的不少,都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
他看着自己索额图一副游子归家的样子,突然一声叹息道:“愚庵,等回头谈判的事儿了了,小弟陪你去北京和关外看看,再去。。。。。。再去给祖宗们上柱香,说一说你们在西域和印度所创之业,也好让祖宗们在九泉之下放心。”他顿了顿,又道:“愚庵,其实你们这些年也不错了,又在西域、印度打下一副江山了,听说这印度的富庶不亚于大明啊!”
明珠这是在替儿子套索额图的话呢!
在谈判开始之前,他得先摸一摸大蒙古这边的低啊!
虽然诸葛正阳和郭有德之前已经在桑吉嘉措那边摸过低了,但多摸摸总是好的。。。。。。如果两边摸出来的情况对得上,那就八九不离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