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埋大清朝-第6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的胜利者吗?
    怎么就坐下来开议会投票了?
    当然了,蒙古人要投票选汗本来和路易也没多大关系,他也不认为大蒙古这样散乱的国家可以通过多数票表决和宪章来进行成功的治理——这根本就是瞎胡闹!在路易看来,大蒙古这么一个又大又混乱的国家,必须要有一个同他和朱和墭一样的强势君主!决不能让一群掌握着地盘和军队的大贵族在议会里面互相扯皮。
    可是欧洲的那些贵族精英和知识分子不这么认为啊,他们觉得连蒙古人那么野蛮,那么凶恶,那么不讲道理的人,现在都定宪章、开议会、票选大汗和皇帝了,堂堂法兰克帝国却还在“朕即国家”。。。。。。这他妈太落后了,这样下去要完啊!
    之前原君、原臣、原法、原民这一套“诸元主义”传到欧洲的时候,路易还可以振振有词地说:“塞里斯自古以来就是先进文明之国,他们的君主固然开明,但他们的人民也普遍拥有足以参与国家管理的知识和智慧,乃是愚笨无知的欧洲农奴和平民所无法相比的。。。。。。所以法兰克必须要实行绝对君主制!”
    这套理论看着也挺对的,现在欧洲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白糖、香水、美酒、中药、漆器(其实是日本的)、染色棉布。。。。。。甚至连望远镜使用的玻璃也是大明出产的!
    所以普通的欧洲人都觉得大明人都是超聪明的,当然可以参与国家管理,他们都笨笨的,还是听路易大帝的话吧。
    可是现在蒙古人都那么进步了,法兰克人难道还不如他们?这下忧国忧民的法兰克知识分子不干了,各种改革政治的呼声渐渐起来了,虽然路易大帝现在还压得住局面,但是长此以往总是个麻烦。
    因此今儿他就利用在凡尔赛宫召见来访的大蒙古汗后玛丽。安妮和大蒙古皇帝使臣隆科多的机会,当着一群法兰克宫廷贵族的面,问起了大蒙古定宪章、开议会、票选大汗和皇帝的事儿。
    他得让人知道大蒙古搞得那一套不行。。。。。。是大蒙古要完,不是法兰克要完!
    “尊敬的父亲,”玛丽。安妮当然明白路易的心思,她斟酌着说,“大蒙古的情况非常复杂。。。。。。这是实际上是一个东亚明清大战的失败者组成的联盟,对中亚的哈萨克、布哈拉、希瓦、阿富汗等地,以及印度西北进行征服后所建立的殖民国家!
    而在这个国家建立的过程中,‘失败者联盟’又被不断扩大,康熙汗不断的将被他打败的敌人中的精英分子吸纳到他的统治集团中,同时还吸纳了一些被大明击败的流亡者,组成一个个新的八旗集群。从一开始的八个旗,发展到了如今的四十八个旗外加一个武装僧团,总共大约有三四百万人口。这些人才是大蒙古真正的国民,其他人不过是被压迫的奴隶或管理奴隶的走狗。而真正的大蒙古国民,现在可以通过旗内会议、僧团会议,将自己的意志传导到大蒙古八旗会议上,从而对国策构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他们不这么做,大蒙古国很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分崩离析。。。。。。这是大蒙古国的上层精英们通过分析印度和中亚的历史所得出的结论!
    最终,除了被统治的印度人民之外,其他所有的人都会失去很多很多。所以他们必须采取八旗会议和双选王制,来保持大蒙古国的印度部分和中亚部分不分离,并且互相提供支援。”
    “分析历史?”路易十四皱着眉头,“蒙古人还知道从历史当中汲取经验教训?”
    “是的,”玛丽。安妮答道,“这是他们从汉人那里学到的本领,他们善于记录历史,也会从历史当中寻找答案。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远远强于印度过去的统治者!”
    印度人虽然很会搞宗教,但是却不大会记录历史,更别说研究了。。。。。。以至于后世印度的历史学家都要通过《大唐西域记》之类的中国和尚的游记去研究本国历史。
    而之前征服印度的那几届征服者,也都不大会研究历史,所以他们也不吸取前人的教训,没有人想过把开伯尔山口堵上,更没有人想过要把从印度抢来的钱拿去支援中亚。。。。。。中亚好,印度才会好嘛!
    但是康熙汗这一届征服者是懂历史的,他们很快就总结出了印度一次次被征服的原因,所以就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二元制结构。而康熙最后也是因为这个二元制结构没搞好,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而康熙汗的那些儿子和手下,又很快吸取了他的教训,拿出了一个非常“进步”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虽然不会让大蒙古变成一个真正的强国,但是却可以在极大的延长大蒙古的国祚。
    因为没有来自中亚的新征服者,大蒙古在印度西北的统治就能维持,而大蒙古从印度攫取的财富又能保证它在中亚的大汗分部维持稳定。
    而西方的殖民者,无论是法兰克、英格兰、葡萄牙、荷兰还是瑞典,都不足以征服拥有三百万国族人口,而且还能得到中亚天方教徒和罗刹哥萨克雇佣军支持的大蒙古。更不要说,这种征服还会把大明帝国吸引到蒙古洋方向上来!
    甚至,只有三百万人口的大蒙古还可以利用被其殖民统治的七八千万阿三,打造出一个富裕、文明、强大的幻象!而法兰克帝国,恐怕长期得被这种幻象困扰了。
    想到这里,路易大帝也只能是一声叹息了。
    这个时候,陪着玛丽。安妮一起过来的隆科多笑着用法语对路易大帝说:“大帝,我带来了大蒙古皇帝和大汗的国书,还有他们二位和孔太后写给您的亲笔信。”
    现在的大蒙古有一帝一汗,自然有两个朝廷了,不过这两个朝廷却共用一个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大议会。大议会和总理衙门都设在避暑山庄,所以隆科多现在是大蒙古皇帝和大汗共用的使臣——这个制度还真是有点奇葩!
    而他同时还在替孔太后跑腿儿,身兼数职,都快赶上手握六国相印的苏秦了。
    隆科多带来的国书和书信都是双语的,分别用汉语和法语写成——大蒙古国的官方语言有五种,分别是满、蒙、汉、梵、乌尔都。不过因为儒宗一直掌握着儒八旗、清八旗、蒙八旗和科尔沁八旗的教育,所以汉语才是大蒙古的朝廷、汗廷主要使用的官方语言。
    路易十四首先展开了国书,装模作样的看了看,都是些场面话,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然后他又拿出胤禔的亲笔信,原来是想替儿子弘昱找个法兰克公主,也不需要嫡女,有个“合法私生”就行了。年纪不能太大,不能超过10岁。。。。。。因为弘昱今年也才10岁,所以这是一门娃娃亲。真正要办事儿,还得再过几年,等双方都满18周岁才行。
    路易十四琢磨了一下,他的私生女没那么小的,不过他有儿子、孙子,去他们家里找找,应该不是问题——婚生女没有,私生女谁不是一堆?而且私生女的颜值普遍高于婚生,脑袋瓜子也好使,身体也好得多!
    接着他又翻看起胤禛的亲笔信,不是求婚的,而是关于苏伊士运河的。运河工程已经进行了好几年,虽然还要再搞几年才能成功,但这一天终究不远了。现在胤禛想要把大蒙古持有的运河股份赠与索非亚太后,因此和路易打个招呼。另外,胤禛还在信中告诉路易,大蒙古很快就要和罗刹联手攻打波斯。。。。。。这事儿有点复杂,路易得好好琢磨一下。
    最后他又拿出孔太后的信看了起来,才看了几行,他就惊呼了起来:“什么?孔太后想要开办一家银行从事东西方汇兑业务,还想在法兰克帝国投资地产?这位太后难道还是个银行家?”


第967章 这是正文的尾声——朱家天下孔家财
    “大皇帝陛下,您是否听说过这么一句中华谚语——朱家天下孔家财?”
    隆科多没有正面回答路易十四的问题,而是说了一句谁都没听过的谚语。这谚语既然谁都没听过,路易十四当然也不知道。
    “朱家天下孔家财?这个孔家是孔太后她家?”路易十四当然没想到隆科多会那么胡说八道,所以还追问呢!
    “是至圣先师孔夫子之后的孔圣公家!”隆科多一本正经说,“孔子乃是中华之圣人,相当于耶稣在欧洲的地位,所以自汉朝以来,曲阜孔家就受到了中华历代帝王之优待,世世代代都是豪门望族,当然也拥有敛财的方便和经营的特权。”
    “哦。。。。。。”路易十四连连点头,“原来如此。。。。。。孔家相当于耶稣家啊!”
    那是相当牛逼的!
    欧洲要是有个耶稣家,那肯定也是做什么成什么的。。。。。。只要他家不想当国王,各国的皇帝、国王、大公一定也要捧着他们家的。
    隆科多继续胡诌道:“孔家富贵了一千几百年,世世代代积累的财富早就难以计数,而且从宋朝开始,孔家就开始利用他们千年世家的信用从事银行业。一开始只是向地主吸储、帮商人汇款和发放高利贷。到了元朝末年时,早就已经富甲天下的孔家还开始用手中积累的巨额财富投资当时揭竿而起的各路豪雄。。。。。。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经接受过孔家的资助!要不然他一个叫花子和尚出身的穷鬼,凭什么赤手空拳打下天下?而明太祖开国之后,也投桃报李,给了曲阜孔家许多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还让曲阜孔家成了曲阜一带的领主。”
    路易大帝连连点头,他早就知道朱元璋是叫花子出身,所以一直想不通他是怎么开创大明帝国的,现在终于真相大白了!
    隆科多又说:“而在明清拉锯的数十年间,曲阜孔家则采取了两头下注的策略,一方面透过孔有德和当时还叫后金的大清建立联络,并且向后金发放了巨额贷款;一方面孔家又在曲阜组织民团,帮助崇祯皇帝镇压流寇。”
    路易十四这时候插话问:“那朱和墭的崛起是不是也有孔家资助的原因?”
    隆科多摇摇头道:“很可惜,孔家错过了投资朱和墭的机会。这是一个重大失误,但也无可奈何。因为朱和墭虽然是皇明嫡裔,但他和他父亲天王朱都是起于草莽的,又是在潮州起家的,早年间和孔家没有一点关系。”
    路易十四的兴趣来了,追问道:“那是谁支持他发迹的?”
    隆科多是个能编的,张嘴就来,“据我所知,他是潮州海商、海寇和延平郑家扶起来的。这些海商、海寇都是在大航海时代以后发家致富的,其中最有钱的就是前明的延平王郑家。朱和墭就是拿了他们的钱招兵买马,才壮大起来的。
    而这些新兴的财阀,当然不愿意孔家和他们分享利益。所以朱和墭上台之后就不遗余力地打击曲阜孔家,迫使孔家圣公率领宗族跟随康熙汗西迁。不过孔家毕竟是圣人之后,在中华依旧拥有庞大的影响力,朱和墭不敢消灭孔家,而且孔家还有许多藏在台面底下的财富并没有被朱皇帝没收。。。。。。所以朱皇帝也不愿意永远和孔家为敌,而且朱和墭也不希望潮州、闽南的海商独大。
    所以在去年,孔太后前往大明朝见朱皇帝的时候就得到了最隆重的接待!”
    的确是最隆重的!就是路易十四亲自去大明访问,也不可能有那样的待遇。。。。。。
    隆科多当然不会细说如何“隆重”了。。。。。。现在可是正式的外交活动,不能讲荤段子的。不过他不说路易也知道,因为玛丽。安妮却早就写信把这事儿告诉她老子了。
    路易本来还在琢磨,这个孔太后长得多好看?怎么会有这样的待遇?现在总算明白了,这不是长相的问题,而是家世背景的问题。
    虽然朱和墭统治着一个强大无比的超级帝国,但也没有必要树敌太多。。。。。。特别是和一个强大而且难以消灭的千年世家为敌。
    也许这个世家不可能和朱和墭这样的雄主为敌,但是朱和墭又不能长生不老。大明帝国将来也难免会被平庸甚至昏庸的君王所掌控。
    因此朱和墭隆重接待远道而来的孔家掌门人,以谋求和解也是可以理解的。换成路易十四自己,也不会和“耶稣家”的人一直为敌。
    看到路易十四已似乎相信自己的谎言了,隆科多就继续替孔太后当说客,他对路易十四说:“大帝,孔家并不是两手空空的跑到中亚去的。上一代孔圣公是带着孔家上千年积累的巨额财富逃亡到中亚的。。。。。。康熙汗之所以能那么迅速的重整旗鼓,就是因为得到了孔家的资助。而孔家的投资这笔投资现在已经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孔太后在得到了大明皇帝的谅解之后,也可以自由的调动秘密存放于大明境内的资金。现在孔家需要为他们所掌握的庞大资金寻找出路!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的财富啊,可能高达十亿银卢比!”
    “十亿银卢比?这可是一大笔钱啊!”
    “真不愧是一千年的世家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