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梦臣骑马的技术并不是很娴熟。不过,单单在北京的路上,并不需要多娴熟。
因为似乎繁华就代表着堵车。
这一点不应该是后世如此,这个时代也是如此。
不过,这个时代马车的速度都很慢,即便道路畅通,也没有多快,故而虽然有些堵车,但并没有现代堵车那么令烦躁,反而有一种能优哉游哉的逛街的感觉。
周梦臣骑着马在车窗附近,给车里的人说着周围的街景,说道:“北京城中要比武昌城中多不少。不过,有一点,与武昌差不多,武昌城中间是蛇山,北京城城中是皇城,占据了城池最中间的地方,皇城之中虽然景色不错,但是我们进不去。”
“今日我们出城踏青,城里风气虽然好,但是还是城外开阔。”
对于周母等人来说,自然是周梦臣说什么她们听什么,并没有什么异议。
周梦臣就指挥着车夫,从城南出城,这就是达到城外最快的路径。
一路上,时不时有风沙袭来,让周母很不适应。周梦臣在马车旁一边骑马一边与车里面的人说话,说道:“今日,天气极好,路面也好,虽然有一些风沙,但并不是什么大事,母亲是没有见过北京下雨的日子。雨水一大,这道路就变得泥泞非常,只要敢出门的人,就没有能全身而退的。当然了,下雨天虽然有些狼狈,但还不是最狼狈的。最狼狈的是遇见掏路沟的,那可是见者无不做呕,而且道路被拦了一半,谁都要好好闻闻,被弄得一身屎尿味不可。”
北京的城市规划之中,下水道体系不是暗渠,而是明沟,这种明沟到清末还有,所谓之龙须沟便是。
而且皇帝出巡,北京城都会黄土垫地。时间一长,道路高出两侧不少,下雨一旦下透,可不是在泥浆之中打滚吗?有关人员定时清理道路两侧的明沟的时候,他虽然没有见过,但是老北京无不知道。
毕竟这年头很多生活污水,都汇入明沟之中。那味道实在是生化武器。
周梦臣在暗暗吐槽北京的市政。
周母已经掩鼻了,似乎真闻到了这个味道,说道:“你说这个做什么?恶心人。”
周梦臣说道:“是是是,我说别的,母亲可知道我婚礼上来的那位张御史,他的老师乃是王廷相,王公,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他叫告诫弟子。就说了这北京街道的事情,昨日雨后上街,见有位轿夫穿了双新鞋,一路小心翼翼生怕弄脏。结果进城后泥泞渐多,溅上了泥污。自此,这位轿夫就不再顾惜脚下的鞋子了。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周梦臣之所以对王廷相越来越熟悉,就是这位张御史的功劳。王廷相这番话就是对他的说的。
张潮与周梦臣之间的关系,更多是张潮想将周梦臣拉入气学一脉。
周梦臣倒是在犹豫,他毕竟对气学了解不多。而且比起理学,以及王阳明的心学,杨慎,王廷相等人的气学,还是小众一点,流传也不是太广,朝廷之上更是没有什么得力的大臣。
毕竟嘉靖有多恨杨慎,凡是与杨慎相关的事情,都不可能得了好。
除非杨慎死了。
而今的杨慎还在云南活的好好的。
周母却不知道周梦臣与王廷相之间间接的关系,只是听了这话,说道:“阿弥陀佛,这一句话,真有道理。飞熊啊,你牢牢记住,咱家有而今的风光,已经是我想都没有想过的。你得皇帝看重,万万要洁身自好,万万不可失足。”
周梦臣说道:“母亲我知道。”
有些话,却是不好给母亲说。
朝廷内情如此,周梦臣真有什么事情,难道真是因为一失足吗?恐怕恰恰相反,是因为不失足的缘故吧。只是这些内情说给母亲听,一来她未必能听懂,二来即便听懂了又如何?徒徒担心而已。
于是周梦臣岔开话题,随即说起了别的。比如路边那个馆子的味道不错。比如这是那个衙门等等。就这样,一行人在北京的主干道上,顺着人流走走停停了,花了好一阵子,才出了城门。
但是到了城外,也不见多宽松。
这南城本就人烟众多,与城内几乎相差无几了。周梦臣等人改道西行,才算是避开了人群,得了几分清净。
第六十六章 崇福寺与白云观
这一次踏青,周梦臣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目的地,反正他们也不可能走太远,北京城外有太多的地方可以游玩,走到哪里看到哪里便是了。
一路上周母与李云珍掀起车帘对外眺望。
“停车。”周母说道。
周梦臣立即问道:“母亲怎么了?”
周母说道:“前面可是一个寺庙?”
周梦臣转眼看过去,远远的看着牌匾,说道:“好像是崇福寺?”
周梦臣一边说,一边看向身边的徐杲。
徐杲立即说道:“这崇福寺乃是京中第一古刹,听说是唐太宗超度征辽东将士亡魂所建,命为悯忠寺,后来屡废屡建,而今是正统年间重建的。我家祖上也参与过大工。”
周母说道:“阿弥陀佛,既然是古刹,定然灵验,你在北京的时候,我在家里不知道多少次向菩萨求了多少次,你有今日都是菩萨保佑,今日到了,自然要拜拜的。再说了,你们孩子们踏青,我就不跟着了。”
周梦臣沉吟片刻,说道:“母亲想去,自然可以去。不过,今日我是陪您出来的。你不想去怎么能行,我等在外等候,你拜佛之后,还是出来吧。我们去下一个地方。”
周母见周梦臣不答应,只好说道:“好,好,好,都听你的。”
周母与媳妇以及几个妇人进去了,周梦臣让几个弟子进去护卫,周梦臣却不进去了。
周梦臣对佛道本来没有什么想法,但是奈何在一个道君皇帝手下当差。自然要谨慎一些,他不喜欢那些道士是一回事,但也要在嘉靖面前自称道门之后。也是这个原因。所以他不进寺庙。
只是在外面等着。问等在外面的车夫说道:“这附近有什么有名的道观吗?”
车夫说道:“自然是白云观了。”
周梦臣说道:“好,等一会儿老夫人出来了,我们就去白云观。”
之前说过,周梦臣出行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是周母要拜佛,周梦臣自然要平衡一下了。虽然这些小事,很有可能是周梦臣的无用之功,但是在御前行走的周梦臣,几次被针对,早就学会了谨慎。
他送母亲拜佛,与他送母亲先后去了寺庙与道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很快周母就从里面出来,上了车之后,给周梦臣感叹道:“这寺庙很大,也很排场,就是让人很奇怪,有些冷清。比武昌的好多寺庙都冷清多了。不知道为什么啊?”
周母不知道,周梦臣却是知道的。
上有所好,下必从之。
周梦臣用脚趾头想,大明有这样一个道君皇帝,对下面各省份的影响还是比较浅的,但是对京师附近的佛寺影响却是很大的。
只是这话,不好与母亲说道,周梦臣轻轻一笑说道:“母亲,接下来我们去白云观,乃是长春真人丘处机的法场,也是相当的灵验的。”
事实证明,周母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老太太, 她并不是虔诚的信奉那一家,而是信奉“灵验”这两个字,不管什么教的,只要灵验,一切都好说,不灵验的神佛,老太太根本不在乎。
周母一听“灵验”这两个字。立即说道:“是吗?这倒要去看看。”
周梦臣将徐杲叫来,说道:“这快中午了,你先去一趟白云观,看看能不能定下斋饭。我们中午就在白云观吃了。”
徐杲答应一声,骑着马先去了。
白云观要比崇福寺要往西,来到白云观的时候,已经摆脱了京城外面的建筑群。四周的田野风光迎面而来。周梦臣感到几分神清气爽。
大老远就看见了白云观的牌楼,很是气派。
徐杲也在门外等候。周梦臣问道:“定下了没有?”
徐杲说道:“已经定下来了。”
周梦臣又回到了马车边,说道:“母亲,今日中午我们就在这里吃饭吧。”
周母说道:“听你的。”
周梦臣搀扶周母下了车,一行人停好马车,在即个小道士的引路之下,走进了白云观。
在周梦臣看来,这白云观的建筑布局与寻常佛寺相差不大。周梦臣陪着周母一个个殿拜了过去,什么玉皇殿,什么三官大帝等等。周梦臣心中却有些疑惑,暗道:“崇福寺没有人,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道观怎么也没有人?这就有一点不大对吧?”
不过,周梦臣这个疑问只是放在心中。
一行人拜过神之后,就在白云观的客房之中用斋饭。
这些京城附近的寺庙与道观,常常有达官贵人到来,所以虽然是斋饭,是素宴,但是水准也是一流的。味道很好。
吃过斋饭之后,周母有一点累,就在客房之中休息。周梦臣这才与李云珍两人在白云观之中四处乱转。李云珍也说道:“相公,你不是说道门大兴吗?怎么白云观之中,却有一些冷冷清清的。”
周梦臣很多事情与观点都不瞒李云珍。他此刻对李云珍的话,一时间也说不清楚。只能含糊的说道:“许是咱们来的时候不对,不时不节的。所以才没有见人。不过这不正好吗?也算清净了些。”
“居士此言差矣。”一个中年道士说道。
周梦臣看见这个道士,对这个道士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双眼睛,真有那种目光如炬的感觉,似乎与他对视,都有一种被他的目光烫伤的感觉。
周梦臣说道:“道长此言怎讲?”
中年道士说道:“当今陛下崇道,崇的是天师道,而这里却是全真门庭。风马牛不相及,又怎么能承惠于邵陶之辈?”
周梦臣听了,这才明白过来。
其实周梦臣自己不了解而已,佛道内部都是有派系的。各种流派纷杂之极,一般来说,道门全真在北,天师在南。
而嘉靖皇帝是南方人,他所挑选的道士都是湖广的,即便不是湖广的,也是湖广道士互相推荐的。自然都是天师教圈子里面。
嘉靖皇帝信奉道教,自然给道门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问题是,得到最大好处的是天师教,甚至全真教还是被有意无意的打压。北京城中两大道观,一个是白云观。另外一个是东岳庙。
白云观不用说了,自然是全真门庭。
而东岳庙乃是元代张天师入京所住的地方,自然是天师教的门庭。
虽然邵陶两人与张天师一脉也未必有多亲近,但都是一个圈子里面的,他们得宠,东岳庙也就起来了。而今似乎要压过白云观,成为京城第一道观了。
但凡达官贵人即便要入道观,一般他们也选东岳庙,毕竟东岳庙里面的道士是能与宫中道士通消息的,说不得在有些事情上能派上用场。而白云观却是不能的。
周梦臣与这中年道士,谈了不少北京道教的格局,觉得大涨见识之余,也觉得眼前这个道士,不管是言谈举止,还是为人风度,都是一等一的,看上去就是那一种有道全真。
当然了,周梦臣也不至于全信,毕竟佛道之流,最善于取得人的信任。而且周梦臣见到的明代道士,都是陶仲文之流,也很难让周梦臣对他们能有什么好感。周梦臣问道:“谈了这么久了,还没有请教道长大名。”
这中年道士说道:“贫道俗家姓孙,道号玄清。”
周梦臣正准备说什么?忽然听见一个小道士说道:“师傅,外面送来一个居士,看样子伤得很重。我处置不了了。你快去看看吧?”
孙玄清说道:“你慌什么?我这就去。”
第六十七章 有道全真
在孙玄清正要向周梦臣告辞,周梦臣就已经开口了,道:“贱内也是医道世家出身,或许能帮一些忙。”
周梦臣本来没有准备说这个,但是在听到有病号的时候,李云珍的眼睛都亮了,就好像是小灯泡一般,闪闪发光。
周梦臣自然知道李云珍的想法。
李云珍的初衷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成为一个名医。
周梦臣这才插嘴,让李云珍参与进去。
孙玄清对李云珍倒是有担心,不过见周梦臣坚持,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毕竟而今的白云观被东岳庙那边挤兑的很是狼狈。
这些道观与寺庙的竞争,不是竞争有更多的普通信众,而是有多少达官贵人作为信众,毕竟嘉靖一个天师教的信徒胜过天下不知道多少个。除非想要造反,不然人多人少,并没有什么鸟用。
而且不知道多少达官贵人都投奔东岳庙那边了,孙玄清虽然不知道周梦臣是一个什么官,看周梦臣气度不凡,自然要好还对待。
否则周梦臣在白云观闲逛,真会有什么巧遇吗?
虽然孙玄清,真有几分有道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