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夯土只需一把力气,土都是就地取材,非常便宜。
当山羊胡子郎中来的时候,整个工程就已经初见成效了。
地面已经被平整过了,挖得沟壑横行,乃是地基与下水管道先行。还准备打出一口井来。
整个医院的结构,是一个三进大院落。前院乃是门诊,中间的院落乃是工作人员宿舍与各种药房仓库,等等。最后一个院落就是周梦臣要保留的病床。整个医院大概有不到一百张床位。
估计这在后世,就是一个乡卫生所的水平了。当然了,土地不值钱,院子倒是大了一点。
不过,此刻在山羊胡子看来,就有几分目瞪口呆了。
他的回春堂,也是三进房子,但是与这个根本不能比。他心中还有侥幸,问一边的人,道:“这是做什么啊?”
身边的百姓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得话,说道:“是陛下怜我等缺医少药,特在这里建医院,免费看病。”
山羊胡子郎中一听,险些晕倒,说道:“都免费看病,郎中吃什么啊?”
这百姓奇怪的看着山羊胡子郎中,说道:“陛下养着呗。”
山羊胡子心中恨不得破口大骂,暗道:“我们怎么办?”只是看着这些热情洋溢的百姓,却不看说什么不好听的,只能讪讪的说道:“好,好,好。”
山羊胡子离开这里之后,狠狠的回头看了一眼,心中暗道:“不能这样。”只是他一个普普通通的郎中,又能做些什么事情?他忽然想道什么,暗道:“对,我不能做什么,但是行会里面不能不管啊,这是关系到大家饭碗的事情。”
一想到这里,山羊胡子郎中就有了主心骨。
在古代,很多行业都是行会的。比如白蛇传之中的三皇祖师会便是这样的。
一般行业内部的事情,官府都不怎么管。让他们自己处理,官府派人做一个见证而已,有时候连见证都没有。
而这种行会一般没有什么办事机构,不过有事的时候,大家在庙里面议一议。而北京郎中行会也是如此,在北京城中一个角落里面,有一个小小的药王庙,里面供奉了四大药王,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
这里就是北京郎中行会所在地。而他们行会的名字,又叫做药王会。
此刻这个小小的庙宇之中人满为患。
在四大药王的塑像下面,一把把椅子上坐满了人。大多都是北京城北方向的郎中。山羊胡子郎中也在其中。一个个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唉声叹息。
忽然不知道谁说了一句道:“出来了。”
顿时所有人都站起了身来,看着从后面出来的几个郎中,这几个郎中都是北京城中名医,也是药王会的头面人物,这些人的地位就好像李言闻在武昌城中地位一样,虽然没有什么官身,但是影响力很大。
毕竟人都要生病的。
第七十六章 薛老爷子
而这些人也是整个药王会的主心骨,这些外围的郎中们,都指望他们出头了。
“静一静。让汪先生说话。”几个郎中大声说道。
这才让群情激奋的郎中们慢慢的安静下来了。
被叫做汪先生的郎中咳嗽了两声,道:“我这几天通过家父的关系,打听了一二,中官村所谓的医院,那是钦天监副周梦臣搞得,不是皇帝的意思。”
这位汪先生名叫汪一奎,也是医道世家。其实在医学家大多都是家族相传。薛家是,汪家也是,李家还是。
此言一出,下面的人齐声出了一口气。
真要是皇帝的意思。
他们这些郎中再怎么气愤,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不是皇帝的意思,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好消息。
不过,他们高兴的太早了一点。
汪一奎说道:“却是黄锦黄公公点头的。”
此言一出,下面的人都惊呆了。虽然不是皇帝,但是大明内相的威风,也不是他们能够触及的。
“如此说来,我等就在北京城待不下去了。这可如何是好啊?”一时间下面的人又唉声叹气起来了。
汪一奎说道:“诸位不要担心,我已经派人去请薛先生了,薛先生即便是陛下面前,也能说上话的。有薛先生出面,定然给大家一个圆满的答复。”
此言一出,这些郎中顿时兴奋起来,说道:“对啊,我们还有薛先生。”
这些人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薛先生的身上,却不知道此刻的薛先生正在训斥弟子。
薛府之中。
满头白发的薛先生驻着拐杖,坐在太师椅上,看着手中一张张药方,他面前有十几个人拱手站立,年纪最大的,看上去不比薛先生小多少,年纪最小的也已经四十多岁了。
这些人都是薛先生的弟子。
当然了,并不是全部。
准确的说,是留在京师,却没有进太医院的弟子们。
薛先生一辈子有很多弟子,相当一部分留在老家,或者分布大江南北。但是最大一部分,还是借助薛先生的人脉留在北京,或者太医院之中。此刻这些弟子一起上门,薛先生一看就知道有事。
但薛先生对学生要求严苛。
即便是有事,先不谈事。先谈医术。
薛先生随手虚拟了一个病人,让他们开方子。
此刻这些弟子开出的方子都在薛先生手中。
薛先生一边看,一边说道:“你这味人参是什么意思?”
一个学生说道:“这是滋补元气。”
薛先生说道:“滋补元气,你算过吗,你这个开药,要多加多少钱吗?不用人参,让病人多吃几幅药,就能省好几两银子。”随手将手中的药方扔了下来。这个郎中立即去捡起来。
薛先生翻到下一张药方,说道:“你给我说说,这红铅是什么意思?我什么时候教过你用红铅。”二话不说,又将手中的药方给扔了。
什么是红铅,就是风行于明代上层无耻玩意,是用女子初次经血做成的,其中办法极其残忍,嘉靖皇帝差点被宫女给勒死,与这东西脱不了关系。
薛先生越看越生气,这些方子里面,满眼写得富贵二字,随手将手中的药方全部给扔了,恨恨的说道:“一群不成器的东西。”
下面所有的弟子都立即将自己的药方捡起来。
其实,这也与薛先生的医术有关系。
薛先生的主张在中医之中属于温补学派,讲究滋补,讲究胃气。治病都喜欢用补药。但凡看中医,中医诊脉之后,说道:“不行,你有些虚啊,要补补。”的多数都是薛先生的路数。当然了中医之中,还有其他学派,比如攻下学派,就是一诊脉,上来就攻三路,推,泻,吐。有事没事清清肠胃。
但是温补不是大补,不是用什么名贵的重要中药堆砌。仿佛很补就行了。更不是将药方开成了富贵方,上面全部是没有什么卵用的补药,或者干脆变成了壮阳药。
这就有违薛先生这一派的本意与初衷了。
就像薛先生他本身喜欢用的补药是什么?是六味地黄丸,当时就是丸剂,一直用到现在,可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
只是好像所有达官贵人都有一个观念,药是越贵越好。
而且那些名贵的药材,在他们眼中似乎有着神奇的力量,他们都会让郎中往里面添加。
薛先生名声在外,他的弟子自然可以吃他的名声,不用去给穷人看病。客户群体就是达官贵人,自然要照顾客户的意思,慢慢的,他们也就习惯了这种方子,一来这种方子,不敢说效果多好,但是决计是吃不死人的。二来,这种方子赚钱多。
薛先生毕竟年纪大了,对这群弟子,也是无可奈何,他也就是训斥一番,毕竟有些都是做爷爷的人了。薛先生还能怎么样?
这群弟子好像被冻住的鹌鹑一般,不敢多说话,等薛先生脾气下去了。才有一个年纪大的弟子说道:“弟子不肖,惹师傅生气了,只是有一件事情,实在是走投无路,还请师傅救我等一二。”
此言一出,这些弟子全部跪在下面了。
薛先生也没有办法,这骂也骂,训也训了,即便是不成器的玩意,也是自己家的玩意,总不能不管吧。他说道:“说说吧。怎么回事?”
几个弟子连忙将事情一五一十说了。
薛先生听了,说道:“这周梦臣倒是好心,但是事情不是这样做的。这样吧,你们拿我的帖子,邀请他到药王庙一会。谈谈便是了。”
“这………………”几个弟子愣住了。
觉得薛先生根本没有想过出面。
在他们想来,是让薛先生去跑关系。毕竟薛先生在皇帝面前都能说上话,人脉比他们广太多了。
薛先生冷笑一声,说道:“怎么让我舍出这张老脸却找陛下?即便是找到了陛下又怎么样?你觉得我能在陛下面前胜过黄公公不成?人家后台这么硬,就要硬来啊?他如果想长久经营下去,自然也有用得着你们的地方,好好谈谈便是了。”
一个弟子说道:“如果周大人不肯好好谈?”
薛先生说道:“证明我这一张老脸没有什么用?你们就另请高明吧。”
又一个弟子问道:“如果周大人出面,先生愿意去谈吗?”
薛先生说道:“好,我就去给你们撑撑场面。”
此言一出,让众弟子松了一口气。
薛先生不是不能找陛下,但是他而今年纪大了,在皇帝面前那一点脸面,是将来留给儿孙用的。如果他死了,凭借在皇帝心中的好印象,或许能有一个荫封,对子孙也算是一件好事。
而不是为了他们这一件事情却得罪皇帝。与皇帝面前的红人。
更不要说,薛先生对周梦臣的举动,还是有一些欣赏的,甚至比他这群弟子看着顺眼,毕竟周梦臣本意是好的,但是事情未必做对了,他将京城的医馆都挤兑死了,未必是一种合适的办法。只是医者仁心却是一点不差。
但是他这群弟子,一个个打扮富贵之极,一看就是老有钱了。开得方子,就知道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老百姓看过病了。从来没有想过缺医少药的百姓如何,只想着自己那一点点蝇头小利。
不过,毕竟是自己的弟子。撑撑场面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另外,薛先生也对周梦臣大感兴趣,不知道周梦臣是怎么运作这一件事情的,还有那个医院,又是一个什么模样?
第七十七章 药王会
周梦臣接到了药王会的帖子。
一时间有些懵。不知道这药王会是何门何派。因何事找上门来,要文斗还是武斗?
最后的落款还是薛已。
还好李云珍与李时珍都是行里人。知道是怎么回事的。
李云珍将情况说给周梦臣听,说道:“我一时间没有想起这一件事情,咱们做的事情,是砸了北京同行的饭碗,如今连薛先生都出面了,这该如何是好啊?”
周梦臣听了,却微微一笑,说道:“这是好事?正愁找不到郎中,这不是送上门来了?”他转过头对李时珍说道:“二哥,可愿意跟我走一趟吗?”
周梦臣知道药王会的性质之后,就猜到了药王会这一次下帖子请他过去说些什么。
这毕竟不是武侠社会,管他什么药王会,而是三皇祖师会,都不过是一个行会而已,有一点官府让他们代管的行政权力。是大明朝廷的一个衍生品而已。以周梦臣而今的地位,横着趟了他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只能难免有些后患。
毕竟,周梦臣也觉得自己有些考虑不周。
不是他一开始考虑不周全,而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李云珍自己出来义诊,一个人又能看多少病?可以说,根本不可能影响到北京医药市场。就好像李云珍在武昌城中的时候,也是到处给人看病,大多数时候不要钱的。
但是也没有出什么事情?
这固然是李言闻的身份地方在哪里放着。更重要的是,大明底层大部分时候都是缺医少药的。多一个李云珍少一个李云珍,其实并不影响武昌医药市场。所以周梦臣一开始并没有多想。
最长远的规划,不过是在中官村这里开一个医疗点,让李云珍时常来坐坐,每个月给几十两,或者一百两上下的药钱,就当是做善事了。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
事情越来越大,越做越大。
有黄锦以皇帝的名义吆喝一声,情况立即不同。
黄锦虽然仅仅出了一千两,但是宫中有品阶的太监,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空手的。于是周梦臣零零碎碎已经有数千两的经费了。让周梦臣不得不刻了好几个大石碑,放在医院前院之中。就好像是寺院的功德碑一样。
其实,这是周梦臣对自己身份认知不够。
周梦臣而今是太子近臣,被天子看重,实权虽然没有多少,但是能调动的潜势力非常之大。
周梦臣对自己身份是有所感悟的,但是他始终不知道,他现在的位置代表着什么?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