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梦臣心中一凛,不知道嘉靖皇帝最后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一个隐晦的警告吗?
    警告他不要利用这个组织做多余的事情吗?还是看出来周梦臣想将这个组织掌控在手中的决心。毕竟周梦臣显露出来一些政治手段,在嘉靖看来,几乎都是明摆着,连猜都不用猜的。
    不过,周梦臣真不想这个机构挂在太医院下面,毕竟太医院之中关系太复杂了,周梦臣根本掌握不住。
    周梦臣拿捏不准,各种想法都有,与嘉靖皇帝说话,周梦臣随时随地多一个心眼。不敢不多想。只能说道:“陛下英明,臣不胜感激涕零之至。”
    这一句话,虽然好像是马屁,但也是真的。
    嘉靖给的待遇并不高。但是足够了。
    赠的九品医官,其实实际待遇还不如周梦臣的九品阴阳官的,不过是一点点虚名而已。有些名医如李言闻一样,根本不需要。因为人家即便没有这个医官的名头,也照样吃得开。但是另外一些名医却是需要的。
    官与民之间,到底是不一样的。
    而且单单是学术上的好处,未必能吸引所有名医,但是与当官联系在一起,哪怕是一个虚衔,对更多的人都有了吸引力。毕竟中国人对当官的兴趣,千百年都没有怎么变。
    另外一件事情,让这些人可以用驿站通信,更是解了周梦臣一个很大的难题。
    虽然驿传制度,有很大的漏洞,即便没有嘉靖这一句话,周梦臣也有办法用,但是到底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而今有了这样的圣旨,就名正言顺了。今后做很多事情也就方便多了。
    这让周梦臣如何不感激之至?


第九十三章 风起青萍之末
    大医精诚开刊号,根本就是一本解剖学初解。
    解剖图是以宋人著作,大内秘藏的名义刊登出来,大概有几十张最重要的解剖图。剩下的内容,就是对这些解剖的诠释。有相当一部分理论是来自于周梦臣。当然了,薛已对医术上要比嘉靖认真多了。
    这也说明了,薛已没有嘉靖那么好糊弄。
    周梦臣一些理论,在尸体上得到了验证,薛已自然承认。有些理论没有在尸体上得到验证。比如心脏的跳动运行机制,虽然周梦臣说的好像真的一样,但是解剖的都是尸体,面对的都是停止跳动的心脏。很多说法是不能得到验证。
    只能先留下来存疑。
    即便如此,开刊号上,周梦臣也是有相当多的贡献。
    同样有贡献的还有李时珍,李云珍,与薛九针。但是薛老爷子没有让他们一个人留下姓名。而是独自一个人署名。
    倒不是薛老爷子要贪功,而是薛老爷子看来,这根本不是功,而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薛老爷子毕竟在医学界几十年的地位,纵然有些风暴也扛得住。但是他们却未必了。
    周梦臣在打造这一本刊物上非常用心,用木刻本套印打造了几十张图,剩下的都是铜活字印刷的。虽然与后世的刊物相比,是有相当距离的,但是放在当时也算是第一流的水平了。
    薛已说道:“价格定下来了吗?”
    周梦臣说道:“暂定一年十两银子的会费。已经有数百人预定了,我印了三千册。并准备,将所有解剖图单独印刷成书。”
    周梦臣不得不感激嘉靖皇帝的背书。
    有了嘉靖皇帝的背书。推广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这数百人的预定量,其实是整个北京城附近的需求,即便如此一年十两的会费,就收拢了数千量银子之多。再加上惠民医院的一些善款与收入,就足够支撑这一摊子事情。
    在周梦臣想来,如果正是全国全面铺开之后,只要有三千订阅。一年三万两上下,说不定还能有一些盈利了。
    当然了,周梦臣也对大医会成员做出了限制。
    单单的订阅期刊,并不是大医会的会员,也不会有九品医官的荣誉。必须有在期刊上刊登自己文章的经历,才能有这个待遇。而今大医会的会员,其实也就薛已,薛九针,李时珍,李云珍,周梦臣。以及薛已拉拢一些京城的名医,只有二十几个人而已。
    这大部分对一个九品赠官并不感兴趣,倒是可以用驿传的权力,比较感兴趣。毕竟这年头很多时候与家乡通信,都是要熟人稍待的,真正的是家书抵万金。这也是在北京的外地人常常抱团的原因。别的不说,谁谁回老家,就能托人家送封书信回家。
    所以,单单是为了能送信这一件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未必不行。
    当然了,十两对于寻常百姓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个期刊,天然排除了这些人。
    薛老爷子看着手中的样本,轻轻的摩挲,好一阵子,好像才下定了决心,说道:“发出去吧。”
    就这样一石击起千层浪。
    几百本《大医精诚第一刊》到了各种人手中。
    严世蕃拿着这一本书,给了严嵩。
    严嵩举着水晶眼镜细细看了之后,随即放在桌面上,说道:“周梦臣想做什么?”
    严世蕃说道:“父亲,这有问题?”
    严嵩说道:“大有问题,我不敢说将大内所有的书都读了,但是所有书大体上都是有印象的。这样一本宋人的医书,我怎么没有印象?”
    严世蕃说道:“许是父亲记错了,要不我去看看?”
    严嵩说道:“不用看了,而今大内一定有这样一本书,只是不知道是黄锦补上的,还是陆炳办的事情。”
    严世蕃说道:“父亲的意思,这是周梦臣派人将人给……………”
    严嵩点点头,说道:“大体是这样的?”
    严世蕃皱眉说道:“周梦臣这是为了什么?”
    对于很多人来说,解剖是不可接受的,是有很沉重的道德负罪感。比如薛已。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却是没有这种感觉的。严嵩之所以能在嘉靖手下做这么长时间。
    就是在某些方面,他与嘉靖是相同的。
    对于这一件事情,严嵩更想知道是周梦臣的用心。这分明是一件大有风险的事情,是什么原因让周梦臣参与这一件事情?
    这很不明智。
    严世蕃说道:“要不要将这一件事情给捅出去?”
    严嵩点着最上面四个“大医精诚”这四个字,说道:“这是谁的字?”
    严世蕃看了看,有些不确定的说道:“是御笔?”
    严嵩说道:“不用去管,纸是包不住火的。这一件事情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但是绝对不能是我们做的。恰恰相反,倒是想办法拉周梦臣一把。我不知道周梦臣为什么这样做,想来也不过是为陛下奉上投名状。”
    “周梦臣对自己也够狠的。”
    在严嵩理解之中,周梦臣这是要做孤臣的节奏,这一件事情真的曝光了。周梦臣绝对不可能得到士林的接纳。也唯有依靠皇权行事了。这是自断后路的想法。什么时候嘉靖不满意了,不用做别的事情,只需将这一件事情翻开,周梦臣就在北京待不下去了。
    当然了,有利就有弊。
    如此一来,嘉靖对周梦臣的信任,自然会更上一个台阶,甚至与宫中一些太监相比也不差。
    而周梦臣的身份与能力,也可以做一些太监不能做的差事。
    如此决然的争宠姿态,在严嵩心中也给周梦臣打上了狠人的标签。
    要知道对别人狠,不是真的狠,对自己狠才是真的狠。所以,严嵩判断,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周梦臣都会是嘉靖的宠臣。严嵩自然要想办法与嘉靖面前的红人打好点好关系。
    严世蕃说道:“这一件事情父亲能看出来,其他人也能看出来吧。”
    严嵩说道:“但凡在宫中读过书的,大体都有感觉。不过是不是与我这般确定,却是未必了。只是他们猜到了又如何?看在御笔的面子上,即便知道了什么,也会装作不知道的。”
    毕竟能在宫里看书的,最少是翰林院中人,这些人学问怎么样不说,但是作为内阁大学士备选,除却少部分坐冷板凳,大不部分政治敏感度,是非常高的。大多数时候,是不会乱说话的。
    而且严嵩为人怎么样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能混到而今的地位,严嵩并不是真的一点学问都没有的。
    即便翰林院的人,未必每一个人都如严嵩博文广识。
    即便有所怀疑,也未必肯定。
    但是同样有一个人非常之肯定。
    他就是现任太医院使陈宠。
    明代对太医院考核也很严格的,进入太医院是要考试的。身边是世医出身也免不了的。而陈宠在正德年间考试的时候,就得了第一。在医术上虽然比不上薛已,但也是一把好手。
    只是在太医院行医,很多时候问题不在医术。而在于医术之外的事情。
    凡是想在太医院混下去,就要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情。时间长了,哪怕是再好的郎中,也变成,老油条了。
    陈宠就是这样的。
    陈宠当年是薛已的下属。也算是老朋友了。对于薛已的想法,陈宠自然是要给面子的,他就是首订数百人其中一员,等第一刊被人送到他手中之后,他自然要先睹为快。看看老上司有什么新的阐述。
    只是一打开就愣住了。


第九十四章 暗蕴雷霆
    陈宠被吓住了。
    什么宋本,大内秘藏。陈宠一个字都不相信。大内大部分医书,陈宠都是看过的,决计没有这一本。另外,这图画也不对。
    陈宠是比较爱画的。也算是一个风雅中人。对宋代的书画是有些研究的。艺术风格是有传承的。陈宠一看就知道,这不是宋人的画风,其中虽然有很多创新之举,但是根底上还是时人的手法。
    但是即便如此被吓到了,陈宠也忍不住看完了。
    毕竟,行医这么多年,见识过不知道多少病症,都要隔着一层肚皮,揣测里面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自然也想过,能不能看看里面。所以眼睛一落在上面,就移不开了。
    心中暗道:“原来如此。哦哦,原来如此。这里居然是这个样子的。”
    很多困扰他很长时间的问题,就在这解剖图上,豁然而解。当然了,解除了老疑惑,又增添了不少新疑惑,比如人体内部一些结构,与他们之前猜想的完全不同,最典型的是下丹田,还有一些经脉体系,在解剖之中,完全没有体现。
    经脉与一些血管重合,但又不是。
    甚至新生的疑惑,要比解决的疑惑要更多。
    这也很符合学习的本质,当你知道越多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你不知道的更多。
    陈宠立即对下人说道:“备车,去中官村。”
    陈宠到了惠民医院,二话不说,找到了薛已,说道:“薛前辈,你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此事一旦东窗事发?你想过下场没有?”
    薛已似乎对于陈宠说法一点也不在乎,说道:“有些事情总是要有人做的,我都一把年纪了,还有几年可活,还怕什么下场?难道那些东西,对你没有用处吗?”
    陈宠一时间说不上话来,说道:“前辈……………”
    薛已说道:“别说这些事情,你对这些有什么想法吧。我这里还有一些没有发上去的解剖图,要不要看看?”
    陈宠微微犹豫,就好像是猫儿无法拒绝鱼儿的诱惑一般,说道:“看看吧。”
    这一看下去,陈宠就挪不开眼睛了。双方就经络系统与血管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之后又有几个人老太医过来。他们很快就参与进去了。这几个人都非常默契的不说这宋本解剖图的真伪问题。
    就当是不知道。
    风波是暂时被压制在小范围之中了。
    什么时候爆发,却是不知道。
    李言闻也为这一件事情而忧心忡忡。
    第一刊,大多是京城周围订的。但唯独武昌这里,周梦臣发了几十本过来。希望李言闻可以发展会员。
    毕竟周梦臣是武昌人,武昌也算是周梦臣的大本营了。
    李云珍与李时珍都写了书信。有些事情也隐隐约约的透漏了。
    李言闻全部看了之后,就睡不着觉了。
    李言闻对某些事情有了一些揣测,但是想来也八九不离十了。这如何不让李言闻忧心忡忡的。
    虽然李言闻而今还在生李时珍的气,好好的不读书了,去学医。这已经够让他生气了,万万没有想到,而今又牵扯到这样的大忌讳上面。更是让李言闻一颗心都悬了起来。
    似乎一夜之间,白头发也多了许多。
    他想了很长时间,却发现他也没有办法。
    对于一个父亲来说,这种感觉很是无力。只是看到《大医精诚》征稿栏,决心动笔写文章。支持期刊,就是支持薛已以及薛已背后的李时珍等人。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李言闻作为武昌名医,还是有自己的绝活的。
    他有水平,也只能写出来一些东西,来支持这本期刊的发展,也算是对儿女的支持。
    随即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