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之后,迅速倒向旧党,攻击新法,吃相相当难看。
在现代,因为沈括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人下意识为沈括辩护,将沈括身上的一些色彩洗掉一些。但是在古代对沈括的评价从来没有变过,乃是有才无德之小人也。
周梦臣听夏言如此说道:“说,晚辈定然引沈括为戒。”
夏言语气稍稍缓和了一些,说道:“我尚记得刘兄当年的来信,对你这个关门弟子,可是寄以厚望的。”随即夏言从一边掏出一封书信,递给了周梦臣。周梦臣双手接过一看,眼前微微有一点湿润。
似乎当年那个老人又浮现在眼前了。
上面笔迹有些漂移,看上去写这一封书信的时候,情况已经不大好了。语气很是谦卑,但是在对周梦臣的介绍上却用足了笔墨,言天下算学第一,有经世济用之才,接我衣钵,外可将兵,内可修河,乃天下栋梁之才。请夏言照顾一二云云。
夏言说道:“你这几个月来,做得一些事情我也知道,熊尚书的事情也不能怪你,更多是圣意,但是大明之天下,乃是圣道之天下,大丈夫想要做一番事业,还是要从圣道之中来求。你自请国子监生,这就是一件好事,你也知道,想要入令师一般出将入相,没有一个进士功名是不行的。”
“一个进士不仅仅是一个进士。每一个进士身后都有师长,同年。”
“这才是我等士大夫的正途。其余都是旁门左道。”
周梦臣听了夏言的话,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已经明显的感受到了夏言的拉拢之意。
夏言一番话语之下,看上去是一个长辈的循循善诱,但是本质上,是从刘天和的关系一步步诱导让周梦臣走士大夫的正途,什么是士大夫正途,就是官场自己大家抱团抵制皇帝一些错误的做法。
如果周梦臣刚刚进京的时候,说不定就会被夏言这一阵揉搓下来。就真将夏言当长辈了。
周梦臣在鬼门关走了一圈,世态炎凉过了一遍,而今也算是人间清醒了。
如果夏言与刘天和关系真是生死之交,为什么刘天和会在整顿京营上折戟沉沙,以至于罢官回家。要知道当时夏言就是内阁首辅。如果夏言真与刘天和关系很好,为什么刘天和对周梦臣的交代,只是这名刺能让他见夏言,而没有交代别的。如果夏言与刘天和关系真好,那么周梦臣进京之后,就是夏言第一时间不知道,时间长了,还不知道周梦臣到京了。就没有派人安排,哪怕令一个仆役去问候一声。
可见夏言与刘天和之间,或许在政治上有过一段的联盟关系,但也仅仅如此而已。
就好像夏言与前吏部天官熊浃一般,关系是不错。但也不足以让夏言提携他的后辈。
那么为什么之前夏言都好像没有看见周梦臣,没有见过刘天和这一封书信一样。而今却忽然亲热起来,将周梦臣当成了亲信子弟了,无非是周梦臣而今是嘉靖皇帝身边的宠臣。
今非昔比了。
当然了,周梦臣也不愿意得罪夏言,即便是表面关系,维持好也算不错,于是周梦臣深情的说道:“夏阁老说的极是,我一定在科举上好好努力。”
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自为之
夏言说道:“国子监教授之中,高拱为人朴质严肃,学问最为精深,你到了国子监也要好好请教,必然大有所获。”他微微一顿,说道:“你在这上面有什么疑问也可以随时来问我。只是一些旁门左道就不要给陛下说了。这也是为了你好。”
“须知启沃圣心,是朝廷第一大事。而今你有这个便利,是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这才是要做的事情,想来刘兄在天有灵,也会欣慰的。”
周梦臣听了,终于明白夏言想要什么了。
夏言知道他与皇帝之间,间隙一日盛过一日。但是很无奈,有些事情不是夏言能够掌控。就好像之前那一年事情,皇宫的正色,朱红色。看似是皇家的装修风格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其中牵连太多了。
不是皇帝一句话,就能换掉的。
夏言明知道皇帝听了会不高兴。但是他还是要说的。
这就是身为内阁首辅大学士的责任。
只是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夏言也知道对自己不利。一方面他在坚持原则,另外一方面他也从其他方面找补回来。最好有人在皇帝面前面为他说话。
当然了,夏言骨子里是十分自信的。他固然有这个想法,但也仅仅是做备手。他自信大明天下是离不开他夏某人的,最少而今这数年之间,是离不开他的。内阁之中能掌控大局,协调天下,使上下得安,内外得平的大臣可不是那么好找的。
严嵩不管再怎么拍马屁,也是做不到这一点。
这是夏言骨子敢与皇帝对抗的底气。
夏言这样做,仅仅是不想情况向更加不好的局面发展。却也没有直接向皇帝低头的想法。如果夏言能弯下身段,如严嵩一般讨好皇帝,他何至于与皇帝有这么大的裂痕。
夏言之所以先将周梦臣放在外面晾了一个多时辰。
一是看周梦臣的心性,看周梦臣能不能沉得住气。
另外就是看周梦臣的心意,周梦臣如果没有向文官这边靠拢的想法,没有想有一个好名声的想法。夏言也就什么也不说。而今看周梦臣恭恭敬敬的等了一个多时辰,始终持礼甚恭。
可见这个周梦臣是一个可用之人。
这才想要拉拢过来,让周梦臣成为他夏某人在皇帝身边的耳目。
只是这一件事情,周梦臣万万不敢做的。
周梦臣很清楚一件事情。
那就是嘉靖是什么样的人?
嘉靖是那么好糊弄的人吗?
周梦臣在嘉靖身边为夏言办事,真是找死都是这样找的。
至于启沃圣心,更是一等一的笑话。
什么是启沃圣心,就是给皇帝讲学,让皇帝投奔正道,也就是儒道理学。
如果说,嘉靖皇帝而今是四岁,这倒是一个好时机。但是很可惜,嘉靖皇帝已经四十多岁了,又做了这么多事情了,一心信奉道教。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被轻易说服的。
更不要说,周梦臣在儒学的造诣还未必能比得过嘉靖皇帝。
不要看今日周梦臣似乎很聪明的一步步将嘉靖皇帝从道法引到了科学之上,实际上,却不是那回事。
嘉靖皇帝从头到尾都没有变。
对于嘉靖皇帝来说长生才是目的,其余的都是手段而已。周梦臣只能给嘉靖皇帝提供了更好更有可能的手段,并没有改变嘉靖皇帝的思想。改变一个成年人,尤其是成年皇帝的思想,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周梦臣真要这样做了。刘天和在天之灵会不会高兴周梦臣不知道。周梦臣知道,他大概率会很快去见刘公他老人家。
周梦臣行礼道:“在下不通圣道,只会历算天文格物致知这些小道。夏阁老的夸奖,下官不敢当。”
夏阁老听了周梦臣的话,说道:“只做今生事,思量千古名。很多人年轻时候,都会被富贵荣华迷晕了眼。但是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知道了。美人美酒如何?不过转瞬,权倾天下如何?不过数载,转眼也是别人的。子女儿孙如何?谁待你如你待他们啊?唯有青史烙痕才是你知道的。”
“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如果没有刘公一生功绩,我也不会与你说这个。你而今新婚燕尔,想来不久有子。却不想你想给你,给你武昌周家留下一些什么东西。”
“总之,好自为之。”
周梦臣听出夏阁老的话,有规劝有威胁。
的确周梦臣而今的处境,其实与当初那些道士一样尴尬。等嘉靖皇帝归天之后,一定会被清算的。如果周梦臣只是为了自己。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为自己儿孙,为家族多想想。他就要做一些事情了。
嘉靖年间的道士们,也就是崂山派的下场比较好。因为崂山派蓝天师参与倒严。被士大夫敬重。
今日周梦臣如果站在道义,或者说士大夫的道义一旁。纵然一时困厄,将来周家有一个士林之中的好名声。周家还有东山再起的一日,甚至跻身于士林人家之中。
如果周梦臣执迷不悟的话,等将来清算的那一日,周家上下,乃至于周梦臣徒子徒孙都会被拉清单。
即便夏言或许当初不在了。但一定会有人做这一件事情。
这一点周梦臣之前想过,却没有今日想得如此之清楚。被夏言点的如此之明白。
更让周梦臣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大明政坛之上有一席之地,乃至于在嘉靖去世的时候成为首辅。唯有这样才能保证科学能顺利的传承下去。不被政治清算了。
不过,有一点周梦臣感觉很多人都猜错了。
那就是嘉靖的寿命了。
这或许不是他们有心猜错了。实在是没有想到。
自从太宗之后,仁宗享年四十八岁,宣宗享年三十六岁,英宗享年三十七岁,宪宗享年四十一岁,孝宗享年三十六岁,武宗享年三十一岁。而今嘉靖皇帝多少岁了?
嘉靖十五岁登基称帝,而今嘉靖二十五年。四十岁整。
刚刚宫中还传出陛下中毒的小道消息。在很多人眼中,嘉靖皇帝的寿命即便是多说,也就十年上下了。甚至传出圣躬不豫的消息,也不奇怪。
如果嘉靖皇帝还有十年寿命,周梦臣即便是天纵奇才,也不可能在嘉靖皇帝驾崩之间握住朝廷大权。到时候嘉靖皇帝一去,立即就会大臣借助遗诏,将嘉靖皇帝身前信重这些臣子,给弄得一扫而空。
这已经有很多次了。就好像孝宗皇帝清理宪宗皇帝留下的李孜省,而嘉靖皇帝清理武宗皇帝留下的太监与武将一般。
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周梦臣不会不考虑周家,但是夏言将周梦臣所坚持的东西当成旁门左道的时候,他就以为知道双方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如果周梦臣只求自己安全,没有其他想法,他根本不用来北京趟浑水了。
夏言这一句话,非但没有让周梦臣回心转意,反而让他下定决心了。二十年,嘉靖似乎还有二十年的寿命,这二十年间,周梦臣必须成为大明朝廷最顶尖的几个人之一。
这并不是周梦臣多爱权力,而是而今科学萌芽不依附权力,还无法生长,必须用权力来灌溉它。
周梦臣说道:“下官多谢夏阁老好意,不过下官此来是禀报修历一事。”
夏言一听就知道周梦臣的心意,他冷笑一声,说道:“区区小事,还用我发话吗?”随即一示意,立即有老仆上前,将周梦臣请了出去。
等周梦臣走出之后,夏言立即吩咐说道:“今后,周某人再次上门将名刺掷还。”
第一百三十章 瞿景淳
拜访夏言,可以是不欢而散。
周梦臣不管愿意与不愿意,他今后也只能咬着牙关,做大明嘉靖皇帝的孤臣了。
他甚至担心,夏言对历局这一件事情,采取行动。
只是他还是小看夏言。
正如夏言所言,比起夏言而今担心的筹划的大事相比,修历这一件事情,只是一件小事。夏言或许不觉得,在这一件事情上与皇帝顶着干有什么好处。于是周梦臣顺利接到了圣旨。
于是周梦臣按照时间来到了翰林院。
前文说过,翰林院与钦天监,太医院都是在皇城东南方向上,周梦臣到了翰林院之中,似乎翰林院上的仆役都是斜眼看周梦臣。让周梦臣有些浑身不舒服。
来往之间,一个个在翰林院之中来往的人,不管有没有穿官服,都对周梦臣一身官服熟视无睹。
毕竟,这里才是真正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即便是一身布衣的人,说不定就是前某大臣,或者将来的某阁老。这里的人似乎自带傲气,让周梦臣都觉得自己渺小起来,让他不由想起某次得天之幸,能到某保密科研机构参观。里面人看他,就是这种感情。
充满了无形的优越感。
仆役将周梦臣引到一处厅堂之中,让周梦臣稍坐。
周梦臣才知道,他明明是准时来的。却没有想到,他是第一个来的。他只能徘徊在书卷之中,书香之中。似乎也能受些熏陶。
片刻之后,周梦臣听见熟悉的声音。正是孙承恩老爷子的声音。于是立即到门前迎接。
果然片刻之后,孙承恩老爷子身后带着几个人一边走一边说话,谈论的都是诗词之类。孙承恩见周梦臣在这里等着了,笑道:“说正事吧。人都来了。”
周梦臣向孙承恩行礼,孙承恩点头,让他在一边站着,说道:“这位是掌翰林院的张治张文邦。”
周梦臣立即行礼说道:“拜见张大人。”
张治看着周梦臣,本来与孙承恩说话的笑脸,这随即冷了下来了。只是点点头而已。
周梦臣心中暗道:“这或许,就是拜访夏言的后遗症。”夏言对他的态度,虽然没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