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今李家的门庭就已经高过周家了,如果没有意外,这将来还会是如此。他实在看不出来,周梦臣能给自己女儿一个怎么样的未来。
谁家的女儿还不是一个宝贝疙瘩。
李言闻如此否定周梦臣,也在情理之中。
他想了想,让老大过来,将这一件事情给他说了。道:“你在帐上支十两银子,去将东西搬过来,我倒要看看,是一个什么东西。”
李家大郎到了养济院,周梦臣并没有在这里。也没有废话,付了银子,找了一辆马车,将东西带走了。
回来之后,李云珍指挥家里人将东西弄好,加好水。果然,在水流滴滴答答声之中,整个水钟就开始正式运转了起来。到了半刻钟的时候,上门就会响起一声钟响。
前两次将李言闻吓了一大跳。围绕了着这个水钟转了好几圈,心中暗道:“这周梦臣还颇具巧思,这东西或许真值十两银子。
李言闻随即下令,将这东西从后院搬出来,放在李家医馆大厅之中。
周梦臣与李家大郎擦肩而过。
回到养济院之后,只是听说李家派人来将东西拉走了,也付过钱了。也算是周梦臣的生意开张了。
只是周梦臣一番折腾之下,各种木材,油漆还有别的什么的,总共花了二十多两银子,再加上养济院人多,粮食消耗大,周梦臣又亲自去了一趟粮仓,这才卖了十来石陈粮,如此一来二去,周梦臣口袋之中的银子,就肉眼可见的变少了。
此刻周梦臣手头的银子,已经不过十两上下,也不用周大壮带着了,他踹在怀里都不觉得沉了。
即便有了李家这第一笔帐,周梦臣估计养济院也支撑不了太长的时间了。
周梦臣深吸一口气,暗道:“时不我待。我要抓紧时间了。”他看着手中早已准备好的拜帖,上面写道:“冯世叔在上,小侄周梦臣敬拜。”
第二十一章 冯立的爱护
冯家就在棋盘街。
冯立乃是府学教授,虽然算学即便是府学之中,也是一个很冷清的科目,毕竟科举不考这里,冯立作为府学教授在府学之中的地位,就好像那些高考之中不考的副科老师的地位,好在冯立自己也是有真才实学的,让他教八股文,也是能够胜任的。
只是冯立对数学单纯是喜爱而已。
再加上出身官宦世家。叔父也在北京任职,他年纪也大了,反而不在乎一些虚名了。
反正对于冯家来说,其实也不在乎冯立在官府领的那一点俸禄。其实这也是大部分明代官员的常态。官府发的那一点点粮食,只能让人不饿死而已。
周梦臣整理衣服,随即轻轻的敲门,等门开,将拜帖奉上。站在门口等候。
不多时,里面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却是冯立迎了出来,说道:“飞熊,你可让我好等啊?”
周梦臣万万没有想到,冯立真将他当做子侄辈了。
一般来说,主人迎接客人,迎接到什么地方,都是有讲究,很少有迎到门口,真有如此,要么就是地位远高于主人,自然要出门欢迎,要么就是非常亲近的人。而冯立自然将周梦臣列为后者了。
周梦臣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立即行礼说道:“小侄拜见冯世叔。”
冯立一把抓住了周梦臣,说道:“周贤侄,让我好等啊。”
的确,冯立等周梦臣等了好一阵子了。
这是一个学渣对学霸的期盼。
当日周梦臣给冯立讲解了如何解上元积年。冯立觉得自己的听懂了。
但是回家之后,第二天起来,再看同样一道题,却发现似乎不认识了。
主要是冯立没有经过现代的数学训练,当时顺着周梦臣的思路走,似乎想明白了。但是只要忘记中间一个环节,他就拼凑不起来了。于是他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明白。有意重新去问周梦臣的。
但是他做长辈的也不会直接去拜访晚辈。
他就一边召集府学之中的精英,一起商议,一边等周梦臣来拜访他。
只是府学之中并非没有人才,但是这些人才都没有太大的心思放在算学之中,时间一长也就剩下一两个人了。
冯立将周梦臣拉进来,为这两个人介绍道:“这就我给你们提过的武昌算学第一的周飞熊。”
周梦臣一边行礼,一边说道:“见过两位,冯世叔实在是缪赞。如此称号,如何敢当。”
冯立说道:“我说你当得起,就当得起,这位是荆州张叔大。”
周梦臣见此人似乎二十岁上下,面容姣好,甚至有几分女相,只是气质沉稳,决计不会让人联想到女人身上。一身青衣很是素净。有的人的是,人靠衣服马靠鞍,只有用衣服才能衬托他们,但是有的人却不一样,即便是简简单单的衣服,穿在他们身上,就会有别样的感觉。
而这位张叔大就是这样的人。
张叔大与周梦臣见礼之后。
冯立又给周梦臣介绍道:“这位是北京李子文。”
周梦臣看过去,也觉得这个人不是寻常人。
只见这李子文相貌之中带着英气勃勃。一身也是青衣,很是素净。但是与张叔大的不同,张叔大真是市面之上的寻常衣服而已,但是李子文一身衣服,周梦臣单单用眼睛看,就能看出这衣服料子不一般。
在衣服各处收口处,也有一些简单素净的图案。看似简单却余味悠长,在腰间更是有一条玉带,没有什么太大的花样,只是一颗玉,却应该是和田玉,更不要说腰间坠下的一个玉佩,却是卧虎型。
这是很少人佩戴的。
毕竟大部分人即便带玉佩,都一些寓意比较好的图案。而虎型很难说好与不好。
不过,周梦臣自然也知道分寸,不该问的不问。只是含笑面对而已。
一番寒暄过后。
冯立二话不说,将当时周梦臣计算上元积年的手稿拿了出来,说道:“来来,贤侄,再给我讲解一下。”
说实话,冯立理解不了上元积年的解法,一部分也是因为周梦臣的手稿。
这仅仅是草稿而已。
周梦臣当时计算的时候,只考虑自己的计算,根本没有在乎别人看懂看不懂。各种缩写,跳步骤,省略等等。而今周梦臣自己来看,也要稍稍费一点神,才能明白。
周梦臣自然是当仁不让。给三个人讲解一番。
这三个人都是聪明人,奈何周梦臣与他们之间,相隔了一个现代的数学体系。冯立,张叔大,李子文三个人纷纷提问,一时间变成了数学研讨会了。
不仅仅讨论,这一道题,还将秦九韶的书拿了出来,一一分析讲解。
说实话,这让真伤了周梦臣一些脑细胞。
一方面数学这东西,真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对于那些欠缺基础的人,你很难让他们明白,毕竟很多前提与预设,在这里你这个都是不言而喻,可以直接省略的,但在听着那里,却不是这样。
你也很难知道,对方到底是缺少了那一步不理解。
而且这秦九韶作为宋元数学,乃至中国古代数学高峰之一,也是有些难度。
整整一个下午。
周梦臣说的口干舌燥的。这才算是告以段落了。
周梦臣这才有时间说自己的事情,说道:“冯世叔,前番刚刚接任,事务繁忙,那日您在县衙的照顾,还没有答谢。”
冯立微微一笑,说道:“这算不了什么。我并不是照顾你,而是为国家爱惜人才。”他微微一叹,说道:“当今之世,算道日衰,自从河北紫金山一派凋零殆尽之后,后世之人,尽然连宋元之算书,都不能解,更不要说追思先贤。一个个都读什么八股文章,脑袋都读傻了,真正经世济民之学,非算学不可。我深夜思之,未尝不痛彻心扉。恨自己资质不足,不能挽此局面,见你小小年纪,在算学上就有如此之造诣。实在是难能可贵,我大明胜鞑元之处,有百千端,唯独算学之道,一言难尽,以此术胜前人者,我见之后生晚辈之中,也就你有此刻能了。我自然能竭尽全力,提携一程,你也不必念我如何,只愿你知我心意,将来不要敝帚自珍。见有资质的后生晚辈,当竭力教之,如今日我对你一般。”
周梦臣听了,心中有几分感动,说道:“请世叔放心,我之算学,凡是愿意来求教者,当如今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唯恐其学之不尽,决计不会隐而不宣。若违此言,则天厌之。”
这一句话,周梦臣说的是真心实意。
毕竟在他的知识体系之中,从来没有说多一些基本的知识有保密的可能。
特别是在数学之上。
却不知道,很多古代的学问,就好像秦九韶的算学一般,仅仅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少数人的手中流传,不知道有多少东西,都跟随着先人进入坟墓之中了。
冯立说道:“好,你有此心就好。还有关于推进你去钦天监之事,你也考虑一下,我固然不能直接推进你去钦天监,但是在国子监之中,还是有几分关系的,却可以推进你以阴阳生的名义,进入国子监学习。修满四年,就可以进入钦天监任职了,以你之能,不出数年,就能脱颖而出。”
“怎么样考虑一下?”
所谓国子监阴阳生,就是专门为钦天监培养人才的学院,除却读四书五经之外,还要研究天文历法。毕业之后,入钦天监任职。
只是而今国子监本身就不行了,在成化年间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开始卖监生名额,国子监学风日下,滥竽充数者多,有真才实学者少,而阴阳生教育体系更是沦落与一般科学教育相差不多。
一般来说,都是钦天监内部人员的子弟,走一个过场到钦天监任职而已。
早已形同虚设了。
只是,即便如此,这一条路要走通,也是要撘进人情的。
在也可见冯立对周梦臣的欣赏。
周梦臣沉吟片刻,说道:“多谢冯世叔,只是门户单薄,先父除我之外,别无子嗣,家母所能依赖者,唯有我而已,父母在不远游,况这一身绿袍虽小,但也是祖上之心血,不忍弃之。”
周梦臣所言大半是真的。
除却这些之外,还有养济院一摊子事情,他也走不开。
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
这里的局面刚刚铺开,怎么能这个时候走,只有在一切走入正轨之后,周梦臣才能做其他的选择。国子监阴阳生,未必不是一条路子。当然了,周梦臣内心之中,还是有一丝谨慎的。
这毕竟不是现代。
而是大明。
而今周梦臣所见,虽然有一些勾心斗角,但总体上来说,还是温情脉脉之下的勾心斗角。这是周梦臣生活在武昌,乃是湖广省城之中,才有这般太平光景,并不是古代真实的样子。
周梦臣对武昌城外一些地方,心存戒惧。也不能说是害怕,而是不了解不明白的地方,不敢轻易涉足。
第二十二章 宴宾客
在现代很多失败之后,不过是穷困潦倒而已。
不会真要了人命。
而在古代却不一样,一次失败,很可能真会让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周梦臣不敢轻掷。
冯立说道:“不说这个了,你年纪尚轻,是有时间蛰伏一段时间,就好像是张叔大一般,嘉靖十五年的时候,当时的巡抚顾大人,与我叔父一并看了他的卷子,真是文文采飞扬,只是顾大人却没有让他中举人,就是要压一压他,少年人风头太盛并不是什么好事。”
在这今天关于算学的讨论之中,张叔大话很少,但是每一句话都说到了点子上,虽然有少年的相貌,但是周梦臣感觉好像长了一个中年人的思想,这就是所谓的少年老成。
张叔大听了冯立的话,微微一笑,说道:“顾大人与冯大人教诲之恩,我今生不忘。”
周梦臣心中暗自嘀咕,暗道:“这个人的经历怎么有一点点熟悉,似乎听过。”不过,他心中也不过一闪而过,没有细想,毕竟他此次来的目的并不单纯。他说道:“不管怎么说,冯世叔的提携之恩,飞熊没齿难忘,也知道冯世叔品行高洁,用俗物来答谢,恐污了冯世叔清净,就在寒舍设宴,请冯世叔一叙。而今我周家虽然家世不高,但是也是十二代人承袭阴阳官,家中还是有一些算学藏书,如果冯世叔有意的话,也可以过府一观。”
冯立本来也没有拒绝的意思。
毕竟他说的大公无私,但是内心之中,真一点私心都没有吗?却也未必。周梦臣算学如此突出,今后纵然不能科举入仕,但很有可能成为一代算学大家,与这样的人自然要多多结交,也算是人脉的一部分。
但听周家的算学藏书,忍不住眉头一挑,食指大动。说道:“那好择日不如撞日吧,就今天吧,叔大,子文,一起?”
周梦臣从冯立的话语之中,听出来一丝尊敬之意,似乎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