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陛下明鉴。”
    严嵩说道:“陛下,臣以为夏阁老所言极是。只是区区一翟汝俭,无官无职,居然能抡才大典做出如此事来,实在令臣触目惊心,不敢相信。而今这局面都不知道如何收场了。”
    周梦臣立即会意。
    此刻他们争论的焦点,并不是翟汝俭如何,而是在外面跪着的翟阁老。


第十一章 夏言的目的
    周梦臣暗自思量,似乎是夏言是保翟阁老的,严嵩却是想要翟阁老往死里整的。而且严嵩赞成夏言的论断,此事与翟阁老无关,但是却说到收场了。
    的确这一件事情,或许真与翟阁老无关。
    但是他相信。外面的人相信吗?
    嘉靖皇帝最重视抡才大典,自然不能允许外面有人质疑。纵然嘉靖已经想封锁消息了。但是这一件事情是封锁不掉的。无非而今外面不知道,今后还是会知道的。
    嘉靖皇帝说道:“不管怎么说,翟阁老教子不严却是确凿的。不适合在内阁任职了。夏先生,总要给内外舆情一个交代。”
    夏言沉默了一会儿,说道:“陛下,臣以为事情应该光明正大。要么就派三法司,锦衣卫东厂,联合调查这一件案子,将这一件事情查得明明白白的。要么就按而今查清楚的来办。不枉不纵,这才是朝廷处事之道。”
    “内阁事关天下,进出之事,总要天下信服才行。”
    嘉靖皇帝听了,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平复了。如果不是周梦臣观察细致入微。他都发现不了。
    嘉靖不想将事情搞大。瞿景淳私下给周梦臣的分析很明白了。
    如果事情闹大,这一次考试的成绩就要作废,重新考试。如此一来,就会有数不清楚的麻烦事情。而今的嘉靖皇帝其实很讨厌麻烦事的。
    严嵩见嘉靖脸色不好,立即说道:“夏阁老此言差矣,朝廷抡才大典,不可不重,在此事之上,不可不用重法,如果如此舞弊之案,仅仅是一个衙内公子承担,内外何以心服?”
    夏言说道:“怎么会是一个衙内公子承天,考官之中彭凤等十数人而今不是都被拿下来吗?臣以为一码是一码,此事上翟阁老自然是有过的。但是罪不至于此。还请陛下明鉴。”
    周梦臣心中有些疑惑。
    暗道:“没有听说,翟阁老与夏阁老之间关系有多密切啊?夏阁老为了什么,在这一件事情与陛下闹别扭?”
    嘉靖皇帝一时间也有些疑惑,心中也在揣摩,夏言为什么力保翟阁老。
    嘉靖皇帝是聪明人。聪明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会想太多的。
    是的,嘉靖对翟阁老很不满意,已经准备换掉他了。在他看来,这一件事情也是水到渠成的,毕竟翟阁老能在内阁,某种程度上来说,全赖嘉靖皇帝暗中扶持,否则他也未必能在两虎之间,存活下来。
    严嵩要将翟阁老换下来。嘉靖是可以理解的。
    无非是见夏言不好对付,将偏夏言的中立派给打倒,即便再换上一个新的阁老,新上任的阁老在刚刚上位这一段时间内,也是不敢多发表意见的,老老实实的做事就好了。
    这让严嵩对夏言的形势更有利。
    在嘉靖预计今日,夏言与严嵩之间的争斗中心,不是翟阁老,而是翟阁老候补人选。
    翟阁老虽然偏向夏言的,毕竟不是夏言的人。保一保,对上上下下有所交代,便是了。只是夏言保翟阁老的力度超出了嘉靖的预料。
    此刻嘉靖反而不再发表意见,反正他是皇帝,在政坛上具有完全的主动权。遇见看不明白,想不明白的事情,可以先缓一缓。
    但是严嵩却不能这样做。
    这一件事情本来就是严嵩的布局。他为了这一件事情不知道花了多少精力,为得就是今日将翟阁老弄下去。而将翟阁老给弄下去,不是他的最终目的。这一件事情,而是他做下一件事情的前提条件而已。
    所以,而今这一件事情,容不得他有半点退缩。
    于是,他就与夏言对于这一件事情争论起来。
    一个讲真凭实据,不枉不纵,一个讲朝廷颜面,内外观瞻。
    甚至谈着谈着都揭老底了,夏言说道:“臣听说,这翟汝俭在行事之前,与严阁老的爱子,喝得酩酊大醉,却不这无知小儿中谁之计?”
    严嵩听了,立即跪在地面之上,说道:“陛下,请为臣做主。臣子严世蕃区区小儿,不堪朝廷大任,而今不过是一个荫官而已。故而他好交游,好声色,与人喝酒酩酊而归,是十有八九的事情。夏阁老分明是指臣诬陷翟阁老,臣请朝廷调查,以证清白。”
    “好了。”嘉靖皇帝说道:“到此为止了。总要给一说法,夏卿,你说,在这一件事情上,朝廷当如何收场?”
    嘉靖皇帝对这一件事情,未必不知道。
    但是知道又怎么样?
    仅仅是怀疑,根本没有证据。
    而今就是查出来是严世蕃教唆翟汝俭做的。严世蕃也只需说自己是醉后胡言,朝廷也未必能怎么样?
    说来说去,还是翟汝俭自己蠢,怨得了谁?
    夏言说道:“陛下,臣以为这一件事情,此事毕竟是朝廷的丑事,不管怎么处置,都是遮丑而已。臣以为不应该局限于这一件事情,最好用另外一件事情遮掩住这一件事情。只要天下人都将注意力放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这一件事情就没有人怎么关注了。”
    这一下,连周梦臣都明白了。
    夏言的伏笔在这里啊?
    夏言之前证明自己有坏事的能力,而今推出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做交换。
    说得是这答应另外一件事情,这一件事情就没有人怎么关注了,言下之意,到时候怎么处置都行。
    嘉靖心中顿时一松,说道:“夏卿所言是何事?”
    夏言正色说道:“正是而今京师闹得沸沸扬扬的,三边总督所奏的复套之议。”
    周梦臣听了,心中一凛。这一件事情又转回来了。
    嘉靖听了,也陷入沉思之中。
    复套这一件事情在士林之中传得沸沸扬扬的,嘉靖也不是没有思考过。只是他内心之中很是矛盾。一方面,他也想建功立业,如果曾铣的计划能够成功,收复河套之地,重设东胜卫。那么嘉靖皇帝就完成了成祖以来第一军功。
    这对嘉靖来说,并非没有吸引力的。
    只是嘉靖心中也担心,复套这一件事情背后的事情。
    朝廷的开支嘉靖还是知道的。复套这一件事情,最少要动用大军二十多万,耗费银两数百万两,而且并不是说,花费这么多钱就一定能够成功,凡是都利弊相当的。成功了自然是大利,不仅仅是军功,还有九边形式改变,大明北疆边防线,也能收缩不少,最少榆林,山西,等好几个军镇的边防压力都减轻了。直接减少了财政开支。
    但是万一失败了。
    那也是一个灾难。
    不用看别的,就看土木堡之变后的朝廷形式就明白了。
    大军出塞,自然是要挑选精兵强将的。一旦有失,二十万大军出了问题,大明九边防线,可以说是空门大开。任鞑子蹂躏了。
    这一件事情,嘉靖也是需要时间去思考去权衡的。
    嘉靖沉吟片刻,说道:“此事关系重大,要慎重处置。”
    夏言说道:“臣的意思是,请陛下下令召曾铣回京面圣。当面陈说此事。如此一来,不仅仅北京,乃至天下人都会关注这一件事情。其他的事情就可以放一放了。”
    周梦臣明白,之前曾铣并没有回京,很多事情还可以有缓转的余地。如果嘉靖下令召见曾铣。复套之策,准与不准,总要有一个决断了。
    的确,比起科举弊案来说,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大新闻。
    科举弊案虽然少,但是隔几年都有几次,但是复套却不一样了,可以说是正统之后,大明对鞑子最大一次主动进攻。


第十二章 翟阁老的下场
    说起复套的重要性,与爆炸性,就不得不简单说明一下,大明自从正统之后的边防政策转变。
    正统最著名的就是土木堡之变,一下将大明永乐余威给打没有了。
    从景泰到天顺都是在收拾正统时的烂摊子。到了成化的时候,才算真正稳定了天下。宪宗成化皇帝被成为中兴之主,也没有问题的,他对内平定了流民之乱,安置流民数百万之巨,对外有成化犁廷之役,将女真人一下子给打服了。对鞑子也展开了新的战争模式,那就是搜套。
    就是小部分精锐骑兵对鞑子部落发动奇袭。
    王越就是赖此成名的。
    不过,在成化之后,边防日衰,弘治十八年,也就是弘治孝宗皇帝最后一年,边防在风雨飘摇之中,给了正德皇帝很大的刺激。才有武宗皇帝各种在军事上的强化。
    至于武宗皇帝成果如何,在历史上争议很大。不过整体来说,在应州之战后十几年,边关上并没有什么大的战事。
    算是少有的平静期。
    但是这平静期在嘉靖十年前后被打破了。
    鞑子恢复元气屡屡南下,不过朝廷边将得力,也算是各有胜负,不过总体上来说,朝廷的胜战都是防守作战,很少有主动出击的。就好像刘天和黑水大捷,就是鞑子十贝勒南下,周尚文领精兵正当敌锋,令十贝勒攻不能进,退不能走。刘天和督促各部将鞑子围住,才有这一场胜利。
    但是真要说起来,这一战双方动员的战斗人员并不多。
    虽然鞑子号称十万,刘天和动用麾下三镇数个总兵官,但是双方加起来的人数,大概有十万出头就不错了。毕竟十万是号称,三镇兵马,单单从花名册上看,也是有很多人的,但是实际上缺额有多少,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毕竟斩首只有三百余人。
    但是总体上来说,这一战,依旧是在鞑子南下必经之路上埋伏,咬死了鞑子断后人马,是一场防守击溃战。
    曾铣除夕大捷,在战果上与刘天和相差不大,但是却是一场主动进攻,将鞑子逼得过河而东,将黄河以西河套地区的鞑子都清空了。
    曾铣的胜利,似乎表明了大明军队有主动向鞑子的决心与能力。
    有这个胜利,大规模出塞作战,才有了底气。
    嘉靖皇帝对于这一件大事,还是很犹豫,问严嵩道:“严卿以为如何?”
    严嵩低头行礼道:“此事关系重大,臣不敢妄言,唯请陛下圣裁。”
    嘉靖皇帝沉吟片刻,说道:“如此,便召曾铣回京面奏吧。”
    夏言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说道:“陛下圣明。”
    嘉靖皇帝说道:“那翟鸾怎么处置?”
    夏言目的达到了,说道:“科举弊案能被遮掩一二,不伤朝廷体面为好,至于翟鸾,唯请陛下圣裁。”
    嘉靖皇帝微微眯着眼睛,说道:“翟鸾有负圣恩。安罪当诛,念其于朝廷有旧功,勒令致仕,并夺去一切功名。至于其余人等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从严从重。”
    严嵩立即说道:“陛下英明。”
    嘉靖说道:“只是如此一来,内阁之中就只剩下两位先生了。国事繁忙,朕唯恐两位先生操劳过度,内阁也该增添人手了。两位先生可有人选?”
    夏言说道:“内阁人选,责任重大,臣不敢言,唯请陛下自专。”
    对于夏言来说,此刻他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复套这一件事情上了,在其他方面都可以让步。而且夏言也有自信,自信不管是谁进内阁,是龙给我盘着,是虎给我卧着。
    对于,他来说,选谁进内阁,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个人不能让严嵩来选。
    所以,夏言一开口,就将严嵩的话给堵死了。
    严嵩倒是想提出人选,只是夏言话已经说在前面了,严嵩还能说些什么?
    嘉靖皇帝说道:“好,如此这个人选,朕来选吧。”他沉吟片刻,说道:“就让翰林院掌院张治入阁办事吧。”
    嘉靖本想用孙承恩,但是孙承恩太老了一些,至于用翰林院的人,这也是惯例了,内阁缺员都是由翰林院增补的。
    这个人选一出,不管是夏言与严嵩都没有什么反对的。
    夏言与严嵩齐声说道:“陛下英明。”
    张治本质上是一个学问人,在政事上的才能不是太突出,在内阁之中办些杂事还可以,真正独挡一面的能力,其实还有一些欠缺的。对两个人都没有什么威胁。
    嘉靖皇帝也不是要内阁之中三方乱斗,本来就是要派一个能缓和关系的人,张治这个人双方都可以接受。嘉靖皇帝也就放心了。最好能维持内阁之中斗而不破的格局。
    对这个局面嘉靖皇帝也是很满意了。满意之余,嘉靖就注意到了在一边旁听了朝廷重大人事变更的周梦臣,说道:“周卿,你的会试文章带了没有?”
    周梦臣来得时候正好与张居正等人说了这一件事情。默出来的那一份,正好带在身上。说道:“带了。”
    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