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是想工部军器局的拨款给砍了,王杲还要与周梦臣谈谈交易,而夏言三言两语,就将周梦臣逼到了死角。什么,你说户部拨给京营的经费。呵呵呵,这些钱早就被勋贵世家给划分殆尽了。
    哪里还有来买兵器的。
    周梦臣说道:“阁老所言极是。”
    他来之前,对于户部的拨款已经不保希望了。而今不得不再次承认这个事实。
    夏言说道:“那再说说永安店的事情?”
    “阁老。”周梦臣立即说道:“永安店乃是内廷的事情。”
    周梦臣万万没有想到,真被王杲说中了。夏言此刻真是什么事情都不顾了。在户部拨款上,周梦臣是可以妥协的,反正他而今也不靠户部的钱活着,但是而今这一件事情上,他却万万不能妥协的。
    夏言说道:“哦,  你难道不知道皇店与官店的区别吗?几乎所有的皇店都是从官店而来的。无非是隶属内廷,与隶属户部的关系而已,我奉陛下之命,身为内阁大学士,协理万方,这一件事情,你觉得我管不了吗?”
    夏言语气之中带着一股压力。如果寻常人都被吓住了。但是周梦臣依然咬着牙说道:“阁老。这样的话,你去与黄公公说,我只是区区小官,听命行事而已。皇店到底是什么样子,隶属于谁,不是我能决定的。”
    夏言厉喝:“放肆,你就是这样与我说话的吗?”
    周梦臣吓得一愣,依然坚持道:“下官失礼,然这一件事情,的确没有下官开口的余地。”
    夏言看了周梦臣一会儿,说道:“你不错。”随即一摆手,让周梦臣离开了。
    夏言其实并不是不知道皇店的事情,最少是与黄锦商量才对。夏言不过是知道,这一件事情想打通皇帝那边,是比较难的,先捏软柿子。让周梦臣先就范,造成既定事实,然后在去与皇帝说这一件事情。
    到时候,事情就好办多了。
    只是这周梦臣年纪虽然小,却没有被吓住。
    夏言只能放弃这个捷径,走正途了。
    周梦臣出了内阁,只觉得有些腿软。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很多大人物身上,好像真有气场。周梦臣明知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夏言是拿他没有什么办法的。但是在夏言大声呵斥的时候,依然有些腿软。
    周梦臣平息了一下情绪。心中暗道:“这一件事情,绝对不算完。不行,我要去见陛下。”
    周梦臣也不出宫,直接去玉熙宫了。
    而周梦臣的行踪立即有人报给夏言知道。
    夏言叹息一声,抚摸着一个折子的绸面。他此刻有些犹豫。他这个办法,固然能搞出来不少钱,但是却有几分自绝于天下。
    如果他有的选择,他定然不想做这一件事情。但是而今,他并没有选择了。他一咬牙,起身准备向玉熙宫而去。
    周梦臣到了玉熙宫,将内阁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嘉靖听了,眉头一挑,说道:“夏言真这样说了?”
    周梦臣说道:“微臣不敢欺瞒陛下,臣所言一字不差。”
    嘉靖看了一眼黄锦,黄锦二话不说,将一个册子递了上去。
    在别的地方也就不说,在宫里面,特别是内阁这种要地,那绝对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少不了探子。黄锦只要想知道,没有能瞒得过他的。
    嘉靖脸色有些难看,他问黄锦道:“黄大伴,  你说我最近对下面,是不是太宽仁了。让他不知道这天下谁是主人了。”
    黄锦听了嘉靖的话,也不敢问这个‘他’是谁。说道:“奴婢愚钝,旁人的心思奴婢怎么会知道的?”
    黄锦其实对夏言暗恨。皇店什么的的,都是这些太监们的财路。如果说夏言收回皇店,损失最大的就是这些太监们了。只是黄锦毕竟还算是识大体。知道而今朝廷局面不稳定,是万万少不了夏言这个元老重臣的。
    这个时候,不应该给夏言上眼药。但是让黄锦为夏言说好话,却更是不能了。
    所以,才说了这一句模棱两可,略带委屈的话语。
    嘉靖说道:“周梦臣,你说。”
    周梦臣沉吟片刻,说道:“陛下,而今朝廷财政紧张,下官有心为朝廷分忧,只是总是要有一个章程。总不能我这里一切都停了吧。下官觉得,最好召集各部理财之臣,好好商议一下解决办法。总不能这样硬来吧。”
    嘉靖说道:“好一个朝廷忠臣,你要为朝廷分忧,拿谁的钱?拿朕的钱!”
    周梦臣二话不说,跪倒在地,说道:“臣知罪。”
    就周梦臣本心来说,朝廷财政困到如此地步,让周梦臣有些心酸。这样的数目根本不像是一个大一统王朝的财力。所以在不影响周梦臣实验进展。乃至于不中断实验进展之余,掏出一些钱来。周梦臣还是愿意的。
    但是他搞错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虽然周梦臣用得钱,几乎全部都是周梦臣自己赚的。但是这些钱在归属上,绝对是属于皇帝的,是属于大内的。周梦臣这一番话,就颇有慷他人之慨的感觉。
    难怪嘉靖会怒气冲天。
    嘉靖见周梦臣认罪,也没有追究,他毕竟要周梦臣办事。他冷笑一声,说道:“不是朕不爱天下,而爱阿堵物。他内库虽多,不过几百万两而已,甚至不如江南一富家翁,朝廷大臣,个个家财万贯,盐税每年日日萎缩,天下岂无钱哉?只是被硕鼠侵吞殆尽了。朕这一点钱在手,尚有自主之权,如果将这些钱交到户部手中,不出一年,立即没有了。到时候朕能从户部多取一文,立即就天下鼎沸,言我不爱天人,而爱财。然人生在世,谁不食五谷杂粮。朕为皇帝,真要餐风饮露不成?”
    周梦臣听了,嘉靖的话。也不得不承认嘉靖的话,其实也是有些道理的。
    天下之重,有三样权力,人事权,财权,兵权。三样权力掌握在手中,就足够掌握天下。但是而今大明具体情况怎么说?皇帝有兵权吗?没有的。京营只剩下空架子,九边将门各有其兵,兵为将用的特征十分显著。文官甚至插手到兵权之中。
    大明皇帝已经没有了绝对的兵权了。
    大明皇帝有人事权吗?
    在嘉靖这里算是有一半。


第八十章 宗藩政策
    皇帝一个人不能做了朝廷所有人的事情,所以底层的人事权对皇帝来说没有意义。
    一个皇帝能控制内阁,六部,九卿以及各地巡抚总督的人事权,就足够了。
    在这一点上,嘉靖是能做到的。
    故而嘉靖乃是一个强势君王。六部九卿大学士人任免,嘉靖都有最终决断的权力,比如刘储秀这个中立派,未必不是嘉靖挑选的。
    但是嘉靖如此,下面的人皇帝可就不是了。
    在万历时,大学士的选拔,就以廷推为正途。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在大学士的任命上,文官集体意志,已经压过了皇帝的本身的意志,这代表皇帝掌管的人事权越来越少了。
    至于财权更是一个问题。
    嘉靖以他丰富的斗争经验,敏锐的感受到了一点,那就是内库银子,不仅仅是供皇帝花销的,也是制衡外廷的一个重要砝码。任何时候,有钱说话,就有底气。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
    皇帝也是一样的,一个口袋里面有钱的皇帝,一个口袋里面没有钱的皇帝,政治影响力是完全不同的。万历皇帝拼命敛财,单单说贪财是说不过去的。
    只是,周梦臣心中一阵迷茫。
    夏言有夏言的道理,皇帝有皇帝的道理,乃至于王杲都有王杲的道理。听起都对,但是为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大明局势却越来越坏了?
    或者说,大明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到底是什么?
    就在周梦臣心中茫然的时候,忽然听到外面人通传道:“夏阁老求见。”
    嘉靖冷哼一声,说道:“传。”
    片刻之后,夏言走了上来。
    嘉靖说道:“夏阁老此来何事?”
    夏言说道:“启禀陛下因为黄河决口,乃至于复套的费用,朝廷有一百三十万两的缺口,臣等无能,一时间筹措不出,而不管是兵事,还是赈灾,都是急于星火之事,臣请陛下念天下之重,开内库。”
    嘉靖说道:“朝廷大事,朕皆托付于内阁,而今出了这样的事情,卿何以报朕?难道仅仅是无能吗?”
    夏言说道:“陛下责怪的是,老臣有负陛下所托。只是山东百姓乃朝廷赤子,而复套之战,关乎陛下之声望,都是不得不为之。臣请陛下开内库。”
    嘉靖说道:“朕内库没有钱,即便有了,也没有这一百三十万两之巨。”
    其实一百三十万两,已经是被夏言压缩了不少了。
    在王杲哪里,要两三百万两才够。
    其实这也是大明赈灾越来越不利的一个原因,大明赈灾最多的一次,是弘治年间,一口气赈济了五六千万人之多,弘治中兴的确是有水分的,但是敢称中兴,还是有底气的。
    之后大明赈灾规模就没有超过弘治年间。
    是大明后期没有天灾人祸了?
    不是,是朝廷财力越发不足,赈灾一事越来越敷衍了。最后敷衍到几乎都是口头赈灾了。才有流民蜂起而亡明。
    当然了,嘉靖说的是假话也是实话。
    假话说,内库的存银是在一百三十万两之上,实话是内库的确是拿不出这一笔银子。为什么?皇宫维护,这么多太监的俸禄,乃至于各种赏赐什么的。大内一年要花个一两百万两都是很正常的。
    嘉靖内库之中也不过几百万两,一口气拿出一百三十多万两,嘉靖自己就要紧衣节食了。更不要说做其他的事情了。
    夏言说道:“臣有一策,可朝廷燃眉之急。”随即双手将一揣在怀里的奏疏奉上。
    嘉靖接过来看了,先是漫不经心,随即双眼有些发愣。几乎不敢相信的看着夏言,说道:“先生此言当真?”
    夏言说道:“臣上次听陛下讲过藩王之祸,就一直铭记在心,一刻不敢或忘。而今国家危难之际,也当让各地藩王为朝廷效力了。”
    嘉靖沉吟片刻,说道:“总就是宗室,亲亲之道,还是要讲的。”
    夏言说道:“这都是臣一人之意,与陛下无关。”
    嘉靖说道:“好。”他将手中的折子放合起来,放在黄锦手中。说道:“这一件事情,朕什么都不知道。卿放手去做吧。”
    黄锦接过奏疏退在一侧,小心翼翼打开一个缝隙,扫了几眼,周梦臣就在一边,也跟着扫了几眼。一时间倒吸了一口凉气。周梦臣再看向夏言,只觉得夏言头上写着两个字“狠人。”
    的确够狠,对敌人狠,也对自己狠。
    夏言的折子里面说的是什么?
    大体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以天下宗室常常出现一些不忍言之事,比如前不久的楚王案,总之,为了大明清誉着想,为了皇室纯洁着想。夏言准备派二十多路御史,去查所有藩王。
    这架势,几乎是用放大镜去查。
    周梦臣岂能不知道藩王是什么德行,不用查就已经声名远播,而今用放大镜去查,如果抓不住小辫子才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后,以朝廷缺钱为由向各地方藩王借钱。
    周梦臣立即将“借钱”画上引号。这哪里是借钱,分明是敲诈。对皇帝来说,这一次下去查,一个案子都没有,自然是不好的。说明皇帝多此一举,但是所有藩王全部犯案,全部中枪,也是不好的。
    这不是向天下说明大明藩王都是一些什么东西。
    所以,需要一些案子,也需要一些清白的藩王。
    怎么样才算是清白的?
    自然看愿意不愿意借给朝廷钱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一场风暴之后,推出新的宗室条例。
    周梦臣仅仅是是扫了一眼,对很多内容也是了解了大概。比如这宗室条例,无非是开宗禁,并限制宗室身份,今后必须有一定的成就之后,才能自称是宗室子弟的,否则即便有太祖血脉也不行。
    也将宗室大概给定额了,虽然不可能如官员定的那么死,但是大体让宗室维持在六万人上下,不会再出现那中翻一翻的事情。
    只是,事情看上去很好。杀了藩王的肥猪,撑过了朝廷的困难期。只是之前为什么没有人说。
    实在是夏言这一手,简直是没有给自己留丝毫的后路。
    大明天下小二百年了,真是没有智谋之士,看出来藩王政策的弊端?
    这也太小看天下人了。
    为什么没有说?
    自然是四个字:“疏不间亲。”
    不管怎么说,这些人都是宗室,是皇帝的本家。皇帝即便是为了一个好名声,都要善待宗室。这是大明道德风向,也是儒家提倡的。这也是为什么嘉靖对这一个折子心动不已,为什么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让夏言放手去做的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