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的火药车。
其实,火药车这一招,并不难对付。几乎每一个明军将领,在本阵之前,都会有一些障碍物。不可能让人长驱直入,直奔本阵的,当然了,这很多是防骑兵的。而鞑子向来骑兵强势,他们更要求周围四通八达,好让骑兵发起进攻。
再加上永宁关上几乎没有什么抵抗能力的了。俺答的本阵有些太靠前了,才搞出这样的局面。
退后一里之后,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只是这个时候退兵,难免有些手忙脚乱。
俺答的本阵仅仅是手忙脚乱而已。但是有些人就是手忙脚乱那么简单了。
他们就是在城头搏杀的白莲教徒。
他们面对戚继光为首的好几个猛将,已经有些招架不住了。此刻,大军后退,一时间顾不上他们。再加上被一声声爆炸撼动了士气。此消彼长之下,戚继光几个人,将剩下的几座长梯,一个接着一个斩断。
白莲教徒只能退下了城池。
周梦臣见状拦着了后面的火药车。已经不用再做无谓的牺牲了。而且火药也算要钱的,一斤上好的火药,要一两钱银子,至于具体几钱几分,周梦臣也不记得了,毕竟不同火药价格也不一样。但是周梦臣一口气砸进气二十三辆,少说有二三万斤火药,恐怕也是要一笔钱的。
这更是证实了一句话,打仗就是烧钱。
不过,周梦臣随即将这个念头甩在一边了。
他是兵部的,不是户部的。他只管战事胜利与否,户部的事情,户部有自己的尚书。周梦臣才不多操心的。
见鞑子退兵。周梦臣这才松了一口气。忽然坐倒在地面之上,只觉得浑身上下全部湿透了。
看似周梦臣仅仅是做了一个决定,并没有做什么体力活,但是周梦臣一直崩得的神经,让他大脑一直在超负荷运作之中,当时没有感觉,此刻一切抵定局面了。周梦臣才感觉手脚发软,肚子咕咕如鼓。
天色早已过午了。
早上吃了一口东西外,到现在连一口水都没有喝。只觉得饥渴难耐。
“老师。”戚继光浑身是血的走了过来,手中拿了一个水袋,拿着两个饼子,来到周梦臣身边,将东西递给了周梦臣。
周梦臣见状,不得不承认即便周梦臣不知道戚继光未来的成就,单单戚继光这种为人处世,周梦臣都会照顾一二。周梦臣二话不说,先拿这水袋大饮一口,随即觉得精神一振,微微有一点上头,说道:“这是酒。”
戚继光说道:“这是先父说的,大战过好。最好先喝几口酒。”
周梦臣不知道为什么有这种事说法,不过似乎喝了酒,对遍地血腥的适应力又增加了许多。周梦臣一边喝酒,一边陪着大饼,三下五除二给吃了。吃完之后问戚继光说道:“现在情况如何?”
戚继光微微一顿,说道:“今日胜是胜了,只是这局面恐怕不大好,我一时间说不清楚,师傅还是去看看吧。”
戚继光一番话,立即让周梦臣从胜利的喜悦之中拉出来。周梦臣明白,今日胜利,仅仅是今天的事情。鞑子大军在外,援军什么时候到,也是未知。将来的日子也不好过。
第二十一章 惨胜如败
惨胜如败,说的就是而今周梦臣的局面。
这一战虽然成功逼退了鞑子,给了永宁关喘息之机。但是永宁关原本的防御力量,已经荡然无存了。
原来永宁关一千多将士,而今活下来的只有六百多人,其中还有一半重伤员。而周梦臣带来的人员也损失不小,大概有三百多人战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未来的武举人,与要承袭官职的未来军官。
周梦臣一时间也大为痛心。
虽然周梦臣承认,明军卫所军官的素质不行。但是敢来考举人,与袭职的人,其实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毕竟这里面还有戚继光这样的金子。几乎是未来明军将领的预备队。作为一个小卒战死在这里,着实有些可惜了。
毕竟这些人不敢说学问多高,最少识文断字,读过兵书的。
不过,好在这些一般都会带一两个伴当。都是家生子,或者请的护卫保镖,总体上来说,这些人战死的比例是比较低的。但也有将近百人了。
但是近两里宽的城墙防守面,只有数百战兵,恐怕站满都有一点困难。更不要说,其中还有相当一大批伤员。
而且组织混乱。
周梦臣的军队,本来就是急就章。而今又接管了永宁关的残兵,组织上更是混乱。
如此情况之下,周梦臣的选择只有一个将这一次车队之中的民夫全部编入军队之中,这样一来,又增加了军队内部的组织混乱,很多时候并不是人越多越好的。
除却这个问题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城头之上一片狼藉,鞑子的尸体与明军的尸体,层层叠叠的。让城头之上,根本没有什么下脚的地方,而几乎所有火炮都不能用了。
各种守城器具,也为之一空,只剩下滚石檑木了。
滚石也不多了,一些檑木的机关也被破坏了。没有时间修的好,恐怕也只能一次性的了。
很多人都以为檑木,就是从城头砸下的木头。这就大错特错了。如果檑木仅仅是一根木头,砸下去之后就完了,与准备的滚石有什么区别?而且古代物资很宝贵的。一根上好重木,估计要几钱银子,砸一下几钱银子,估计明军也用不起。
一般檑木都是木头两侧有铁链,城头之上有绞索,一扔下去,放开绞索,檑木借助重力势能,砸下去好几米,将人砸死之后,上面的人转动绞索,再将檑木拉到城墙之上,等下一次运用。
用来对付长梯,攀城的敌人,十分好用。
不知道多少鞑子被檑木砸死了。所以他们上来之后,自然抡起斧头,将上面的转轮,铁索都给砍断了。让人用不了了。
当然了,这结构很简单的。维修也简单。
问题是时间。
不管是重整军队,还是清理城头的尸体,修缮守城器械,乃至于将留在后面的火炮等物资全部运过来,都需要时间。
但是周梦臣最担心的事情,就是鞑子不顾生死,再次发动进攻。让周梦臣根本没有喘息之机。
周梦臣抬头看见太阳,却见太阳好像晒太阳的老大爷,背着手在空中悠哉悠哉的,一点也不着急回家睡觉。按照他的速度,到他老家西山,还需要好几个时辰。时间漫长的让人心碎。
忽然,周梦臣发现,鞑子出了一队人马。不是在进攻。而是在城外一两里的地方,将官道硬生生的给挖断了,形成一道壕沟。堆出不少土堆。这显然是防止明军再用火药车长驱直入。有了这一道壕沟,周梦臣的计谋就不好用了。
周梦臣忽然松了一口气。
放下心来。
无他,完成这些工作需要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虽然壕沟并不长。但是这里却是在山里,往下挖不深,就是石头了。地质坚硬。而且虽然时间还有些早,但是浪费了小一个时辰之后,时间也慢慢临近黄昏,容不得在打一战了。
周梦臣不管鞑子是怎么想的。感谢鞑子给了一个喘息之机。
这让周梦臣有了调兵遣将,整顿军队的空间。
在不确定鞑子不发动进攻之前,周梦臣虽然知道他军队的编组一踏糊涂,但是动都不敢动,唯恐这里正重新编组,鞑子就冲上来了,倒是军中连一踏糊涂的组织都没有,那才是真正的各自为战。
此刻周梦臣将永宁城之中老弱妇孺组织起来,以李儒为首领,清理城头,清点物资,并派人去将后面的物资给运输过来。
永宁关虽然是一个单纯的军事城池,但是时间一长就不一样了。在这里驻扎的卫所兵,结婚生子,渐渐成为附近的一个大村落,周围山中的山民也都来这里买卖东西,成为一处小集市。
虽然这里不是出关的大道,每年也偶尔有一些商人从这里出关。
所以永宁关的繁华,虽然比不上一些小县城,但也算是一处不小的集市。而永宁关能熬下来,少不了城中百姓的帮助。只是原来永宁关的守将,更多是庸碌之才。他仅仅将壮丁全部征召了。其他的人力都没有利用起来。
周梦臣此刻干脆将所有十二岁以上,六十岁以下,所有男女都登记造册。全部征发。很多辅助的工作,全部砸给这些老弱之军。
剩下的所有壮丁,加上刚刚过来的所有运输人员,总共三千人出头,周梦臣分成了四部。
戚继光,王效,卢镗各代本部人马,一步残兵,再有一些壮丁,总共有八百人上下。成为战兵。随时准备与登城的鞑子肉搏的军队。而今训练什么的,根本不用说了,没有时间。
不过,他们原来的部下虽然少,但是一个个都当军官培养的,有这一批军官作为骨干,搭起的架子,不敢说多善战。大体上是能战的。
在有一部,就是周梦臣加上李儒百骑,军器监的工匠,将加上壮丁。大概有一千多人。作为全军的总预备队,也是反击力量。这个反击力量,主要这丰城侯府的骑兵,只是作为丰城侯世子,李儒虽然是将门出身,但是更适合做一些文官的工作,不要说临阵冲杀了,见了血,李儒就呆住了。
或许,这是初上战场的缘故。只是周梦臣没有时间等李儒适应了,就将李儒百余精骑,拿到手中,打发李儒去做别的。这百余骑是城中唯一的反击力量了。周梦臣希望最好不要用到。
当然了。他们最重要的任务,还不是反击,而是操纵火器。
说实话,大明最好的炮手,就是军器监的工匠了。原因无他,练出来的。
想想就知道了。大明各处哪里有军器监那么奢侈的实验火炮,很多工匠看见放炮的活,就觉得很烦。一门炮打上二百次。军器监每天生产的火炮数量都不少,这个活也是非常重的。
但是其他各地的大明炮手,哪里有让他们训练开火二百次的机会。
在很多时候,火炮射击也没有什么花巧之处,打得多了,自然就准了。
周梦臣又是一夜无眠。
不得不说,打仗这事情,一旦打起来,就没有睡觉的功夫了,特别是主将。真是千头万绪,不知道多少事情要处理。很多时候也睡不着觉。唯恐一闭上眼睛,敌人就冲过来了。
当身体超负荷运作之后,也没有睡不着这个选项了。在第二天早上的微光之中,周梦臣喝了一口烈酒提神,拿了硬的磕牙的烧饼啃了一口气,含着一口烧饼,头靠着城头的青砖之上,就睡着了。
第二十二章 鞑子再次进攻
“你确定吗?”俺答问道。
“已经确定了,周尚文本部还在居庸关下。根本没有通过居庸关进入关内,更不可能绕道居庸关增援永宁关。”白莲教萧教主说道。
俺答说道:“也就是说,城头的明军将领,借了周尚文的虎皮,倒是有几分急智。”虽然这样说,俺答脸上却有几分挂不住了。
周梦臣如果听了这话,绝对会喊冤。真是天见可怜。他可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只不过周梦臣临危受命,根本没有准备好自己的旗帜。而且一般在外督军的文官,巡抚,巡按,再有御史之类的官职,周梦臣的这个郎中有一些不伦不类。如果程序正确的话,这个时候的周梦臣少说要一个御史衔。明朝官制之中监察官的权限一直在扩展,真要说起来,地方上的巡抚,总督,都是都察院体系之中的。
中央大员出外,一般都带着御史衔。
只是周梦臣走的太急了。什么都没有。
就周梦臣本身来说,挂什么旗帜,也是一个犯难的事情。难不成挂兵部车架司郎中周。这根本,不合规矩。而且事情这么多,周梦臣也没有在这事情上多费心思的想法。直接挂了一面周字的将旗。
但是这个将旗被鞑子看见之后,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谁?是周尚文。再不济是陕西周家周尚文的兄弟子嗣之类。也就是来援的是大同军的一部。
再加上周梦臣初战表现,堪为惊艳。
不提一连几十辆火药车,冲动了数万大军的阵脚,让鞑子不得不退后整队。单单说一点,一刀一枪从将白莲教从城头上赶下来。前者还能说是智谋,后者才是实打实的硬功夫。
登城的是白莲教精锐,不敢说是天下无双,但也绝非鱼腩。
遇见大同军,宣大军,或许西北,辽东边军在这种厮杀中被赶下来,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告诉鞑子,打败他们的军队,乃是几天前才组建。他们自己都不信。
于是,鞑子将城头的周字,与周梦臣与他们交手的表现一对比,第一个感觉,是周尚文到了,不是周尚文也应该是周尚文某个儿子,或者部将。他们此刻还不知道,周尚文两个儿子都战死了。
所以,接下来的举动也就顺理成章了。
如果是大同军到了。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