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一辈的将才。”
    “可以说西北年轻一辈的将才,都在曾铣麾下。结果都给废了。”
    说到这里,周尚文缓缓的闭上了眼睛,咬着牙又喝了一口酒。
    这一件事情,周梦臣听得就痛心之极。
    大明天下这么大,人才自然很多,名将的胚子从来不少。就好像周梦臣接触到了戚继光,还有被周尚文一力推崇的马芳。他们也都是青史留名的大将。但是除却他们之外,就没有名将胚子了?
    自然不是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其中有多少都是一样有名将潜质的将领。想成为名将,首要条件是先成功的在战争之中活下去。其次还有想用的职权,能够得到领兵打仗的锤炼。


第三十一章 将星之坠
    任何顶级人才,都是踩着无数人上去的。虽然残酷,却也无可厚非。
    但是复套之战却不然。
    大明年轻一辈将领,没有夭折在战场之上,反而因为一场政治风波,要么下狱论死,要么贬为小卒,要么打入另册,或许一辈子都没有领兵打仗的机会了。
    这实在是令人惋惜之极。
    如果复套之战功成,这些将领之中定然会出现功业不下马芳的大将。即便比戚继光等人稍逊,也是方面之才。
    可惜而今局面即便不死,也与大将无缘了。
    “我大明人才何其多。总是会人才冒头的。”周尚文说道:“只是将领总比不上别的,是需要在战场上磨砺的,今日俺答退兵。明年定然会再来。这样大战,不是培养人才的时候。我当年也是先打海寇,一步步起来的。今后数年,朝廷需要的是拿来就能用的将才,能顶上我的空缺。也唯有马芳了。”
    “我想朝廷不会准我推荐的继任人选。不过,这也无所谓。只是人头不是韭菜,掉了可就长不出来的。保住马芳。将来有一日危机一日,可以令马芳领军,十几万大军,马芳还显着稚嫩。但是两三万骑兵,他领兵之能,已经在我之上了。”
    周梦臣说道:“我明白。请老将军放心。不管出了什么事情,马芳我一定会保住的。”
    周尚文说道:“下面就是我一点点私心了。我两个儿子,都死在曹家庄了,膝下唯有老三了。”
    这一句话,周尚文说的很慢。似乎每一个字上,都有语载不动的忧伤。
    周梦臣大吃一惊,他也是今日才知道这一件事情。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了。怎么安慰能安慰一个老人的丧子之痛。恐怕是怎么样的安慰都不行。
    周尚文又闷了一口酒。依旧激起了一口逆血,只是这一次他硬生生的含着血水喝了下去,说道:“大丈夫岂能老死床榻。周家世代从军,死在战场之上,从来不少。只是我总要给周家留一个成年男丁,否则他们孤儿寡母,只能支撑啊?”
    “我这个儿子,而今才有我年轻时的三成本事。如果他能再长进一点,我说不定,就好好栽培他了。可惜啊,虎父犬子。我只求你看在两家的交情上,将他带回京师,借我余荫当一任闲官。从此不要再上战场了。”
    周梦臣有些吃惊,说道:“老将军何处此?我看周君佐也是有几份将才的。”
    周尚文说道:“就怕只有几分,他一分也没有,我反而不担心了。知道自己没有。他今后也会想上战场。如果他真有才能。即便比马芳稍逊一二,这也罢了。但是只有那两三分道行,再加上别人都看我面子恭维他。但是鞑子却不会的。”
    “自视甚高,一上战场,原形毕露。到时候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还不如让他好好当一个富贵闲人。”
    周梦臣没有想到,周尚文对自己的儿子要求这么严苛。
    不过,他倒是理解要将周君佐从前线拉下来的举动。别的不说,一个家族没有成年男丁,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别的不说,看戚继光与王氏就知道了。王氏之所以如此强硬,也是刚刚嫁过来之后,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死了。戚继光是长子,还没有成年。是王氏一个女人支撑门庭不坠。对内对外都是咬紧了硬撑。因为这个时代,对一个女人来说,是一步也不可以退的。
    周家两个儿子都去了。如果周君佐有一个万一,周家这摊子,说不定会是一个什么局面。
    很多事情即便周梦臣也无法插手的。因为很多事情是周家家族内部的事情,外人是无法干预的。
    周梦臣迟疑了一会儿,说道:“这一件事情,倒是容易办。只是却不好与君佐说。”
    周梦臣与周君佐接触不多。但也看出来,周君佐典型的将门性格,一心一意上战场。而且他打听了一些大同军的将士,对周君佐的评价不低,即便去除一些周尚文的滤镜,也说明周君佐作为将领,还算合格。
    这话,周尚文作为父亲可以下决定。但是如果不说清楚,周梦臣照做之后,恐怕要反目成仇。
    周尚文说道:“好。叫他进来。”
    周尚文一边说一边又抿了一口酒。此刻周尚文的水袋里面的酒,已经有了几丝血色。
    周君佐来了之后,周尚文二话不说,将他的决断,告诉了周君佐。
    周君佐如遭雷霆,只能跪在面前,说道:“孩儿领命。”
    周尚文咳嗽两声,说道:“我周家家丁大概有三四百骑,都是跟着我的老人,君佐是用不上了。而我看飞熊,你今后少不了领兵,就让他们跟你吧。”
    周梦臣听了,知道这就是周尚文给他的报酬。本想推辞。却听周尚文说道:“我不在大同总兵任上,我周家的底子是养不起这些家丁的。你如果不愿意要,那么就让老三遣散了吧。”
    周梦臣听了,说道:“这倒不必了。我家里还有一些底子,足够养这些人。将来周家后人,有意在武事上进取的,可以来找我。我原壁奉还。”
    说实话,周尚文放在身边的亲信骑兵,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周梦臣敢肯定,这一支骑兵精锐程度,恐怕比锦衣卫护卫皇帝那一支骑兵还要厉害。无他,再怎么装备精良,养尊处优的骑兵,也比不上刀头舔血,经历过不知道多少恶战的骑兵。
    周梦臣这一次带兵,最大的感觉是。自己的根本力量不足。
    在打仗的时候,很多时候是自己人才能靠得住。一旦处于劣势的时候,很多其他军队,可以能先行崩溃,不要指望他们用来挽回败局。周梦臣觉得自己如果有一支亲信力量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而且大明现状。周尚文也觉得自己身边是需要一些护卫力量的。
    不说,朝廷斗争严重起来。弄出一些不上台面的小动作。单单是一点,出外巡视,一路上山匪流寇,都指望大明卫所军队吗?
    而且即便什么都不用,将来将这一支人马送给戚继光也很好的。戚继光总是要上战场的。
    大明很多将领都有家丁。虽然是陋习,但是不得不说,很多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实在是很多情况之下,家丁实在是太好用了。
    周尚文说道:“好。如此我死也安心了。”随即周尚文又开始了激烈的咳嗽,一口口血酒全部给咳了出来,周君佐立即上前,为周尚文抚背,但是一点用处都没有。
    好一阵子,周尚文才止住了咳嗽。
    只是这个时候周尚文的脸上似乎爬上了一层灰白之色。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他躺在周君佐怀里,挣扎的说道:“我死之后。不要发丧。要保密,等鞑子出关之后。再办我的后事便是了。”
    “我这一点虚名还是有一点用处的。”
    周梦臣内心之中感叹。何止是有一点用处。
    俺答知道后面跟着是周尚文,就不会掉头回击的想法,因为他知道,他即便是回击也不会有什么便宜可占。但是一旦知道周尚文不在了。就不知道俺答会做什么决定了。
    一人之名声就可以震慑敌国。
    周尚文或许不是历史上的第一流将领。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中流砥柱,铁壁长城。只岁月总是能胜过天下所有人,任你何等英雄,都不是他的对手。
    周尚文也是如此。


第三十二章 尘埃落定
    马芳并没有辜负周尚文。
    带着大同铁骑,尾随在鞑子大军之后,从永宁关下到长城之外,交手数次。
    虽然没有给鞑子多大的打击,但是有马芳在,鞑子也收敛行径,不敢劫掠周边的村落。也夺回千余被劫掠走的百姓。
    直到鞑子离开长城二三十里之后,马芳这才缓缓的收兵。
    从嘉靖二十八年三月开始,连续近三个月的战事,终于画上了句话。
    总体上来说,这一战,大明吃亏非少。不过大明底子厚,今日之损伤,对于大明来说,根本算不上伤筋动骨。不过,大明九边形势进一步恶化了。西北甘肃,宁夏,陕西三镇,正处于恢复期。
    至于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到曾铣时期的战斗力。
    而九边支柱之一,大同镇被打残了。损伤更大的是周尚文之死。
    大同镇虽然损失惨重。但是骨架还在。
    如果有周尚文在。只需补充一些物资军费,周尚文就能以而今的根基,在短时间之内。重建一支大同军。或许战斗力不如之前的大同军。但是也足以支撑局面。而周尚文不在了。大同军最重要的根基动摇了。
    将来大同军,能不能成为边疆的支柱?还在未知之数。
    未来的风雨飘摇。是未来的事情。
    而今却是尘埃落定了。
    翁万达带带领大军。跟在周尚文后面,一路上没有与鞑子交一矢。知道鞑子出关的时候,他正好在永宁关外。他长出一口气。心中暗道:“总算是结束了。”
    说实话。
    这一场战事压力最大的不是别人,正是翁万达。
    翁万达作为宣大总督,是这一场战事第一负责人。仗打成这个鬼模样。翁万达不知道该怎么与朝廷交代。
    因为鞑子一路劫掠。行军速度并不是太快的。翁万达其实有机会与鞑子决战的。可惜翁万达下不了这个决心。因为一旦失败。没有这一支军队,宣大之局面,更加不好收拾了。
    总体一句话,翁万达不觉得自己能够打赢。
    在他看来更重要的是,维持宣大局面。不是他怯战,而是以大局为重。有多少兵力,说多少话,宣大总体上实力不足。翁万达就硬气不起来。毕竟并不是谁都有以少胜多的把握。
    只是他很清楚,自己所有不得已。在朝廷上面是说不过去的。
    朝廷很多时候,是不讲理的地方。
    去怎么说?
    说复套之案,牵连甚广,导致西北军,集体缺位。鞑子可以聚集更强大的力量来攻宣大。翁万达敢这样说,严嵩就敢将翁万达给踹回广东老家去。
    就战事来说。已经结束了。
    但是对于翁万达来说,棘手的局面才刚刚开始。
    翁万达思来想去,暗道:“这一件事情,是绕不过周尚文去。这一次我需要与周尚文好好谈谈。”
    每一个文官玩弄文字游戏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这一战虽然鞑子占了便宜,但不是没有亮点的。比如曹家庄血战,比如永宁关之战,等等大大小小的战事。不管是讳败为胜,说的好听一点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如此一来,也可以从轻发落。
    只是这个前提,乃是下面用一个口径说话,没有人来拆台才行。
    翁万达立即问左右道:“周尚文而今在什么地方?”
    左右说道:“似乎是在永宁关养伤。”
    翁万达本想叫周尚文过来。但是听说在养伤,心中暗道:“罢罢我自己去一趟吧。”
    总体上来说,翁万达的意思,其实就是沾周尚文的光。盖因一战的所有闪光点都是周尚文打出来的。不与周尚文协调好,这事情就未必能办成。而且周尚文的臭脾气。翁万达也是知道的。
    此刻求人就要有一个态度。
    翁万达带着护卫来到了永宁关外。
    此刻周梦臣已经在收拾残局了。
    将战死将士都埋在在城外向阳的山坡上,修缮被破会的壕沟,等一系列防御工事。还有城墙上一些防御工事进行修整。
    在周尚文死后,周梦臣深刻的感受到了危机。他不知道下一次大战,会不会还在永宁关下打响。不过总是有备无患才是。
    翁万达看了几眼,也没有在意。来到永宁关守将的府邸,问道;“周尚文将军在什么地方?”
    正在忙碌的周梦臣,连忙出来行礼说道:“下官兵部车架司郎中周梦臣拜见总督大人?”
    翁万达有些奇怪,说道:“你是兵部的人,怎么会在这里?”
    周梦臣立即将他之所以来到这里一五一十说了。
    翁万达点点头,说道:“这样说,你也是有功之臣。朝廷不会忘记你的。到了京师,我为你请功。”
    周梦臣立即说道:“多谢大人。”
    翁万达说道:“周老将军在什么地方?”
    周梦臣微微犹豫,不知道该怎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