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比不上马刀长枪了。
    但是即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三眼铳在明代中后期大规模普及,还是说明了,比起之前的火门枪什么的。三眼铳是有优势。骑马冲杀之前,能多开一铳,就多一分胜利的希望。
    可以说刘天和的解决方案,虽然不能说最好。但是在当时已经有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丰城侯觉得周梦臣作为刘天和的弟子,是不可能再进一步推进这个问题了。
    或者丰城侯自己也想不出,比这个更好的解决方案了。
    另外,还有一个师道的问题。
    虽然韩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但是对很多时候,人们还是要讲师道尊严的,也就是说你师傅的发明或者创造成果,弟子都应该维护,不能擅自改动。即便真有心的想法,也不能直接说出来。这不是挑自己师傅的错处。但是周梦臣脑子里面根本没有这一根弦。
    他虽然努力仿照这个时代人去思考,但是骨子里一些东西,还是没有变的。
    故而他听丰城侯这么问,心中暗道:“火器啊,这个我熟。”
    每一个男孩子内心之中都一杆枪,虽然国家禁枪,买不到,但是并不妨碍,他们从各个途径对枪支的了解。
    周梦臣几乎应声而答,说道:“在晚辈看来,要想造出适合骑马在马上使用的火铳,要改进两个地方,一个是,将这火绳点火,改为燧发点火,另外一个就是增加枪管,增加一瞬间的火力密度。”
    丰城侯下意思的说道:“燧发?你的意思是用火石点火?”
    这一句话,好像是问周梦臣,又好像是自言自语。他已经陷入沉思之中了。
    丰城侯并没有打过大仗,但是毕竟是将门出身。对军中的情况很了解,所以一听燧发两个字,心中就好像打开了一扇大门。他立即意思到这个思路,不仅仅可以用在马上火铳上,还可以用在其他方面上。
    周梦臣说道:“正是,不过这只是一方面,燧石点火,恐怕很长一段时间不大合格。不过,还有另外一个办法。还请侯爷赐下笔墨。”
    这不用丰城侯说,李子文已经示意仆人,将文房四宝送了上来。
    周梦臣看看毛笔,以及磨好的墨汁,顿时觉得有些难办。忽然想到了什么。一伸手将发髻上的发簪拔了下来。用发簪一端沾了墨水,在纸上画图。还好周梦臣的画图功底不错,即便没有辅助工具。画得也似模似样,虽然不能说一丝不乱,但是也能看得出来,他画的是什么。
    周梦臣就是一个转轮手枪的图样。
    这是周梦臣在几百年内,都不会过时的射击。即便而今是原始火药时代,也是这样。
    毕竟对于马上交锋来说,真正有用的,也就是双方交错的那一瞬间。只能一瞬间能开六次,即便在此之后,下一次填装之前,再次慢慢的清理的枪膛也是可以的。当然了,即便是燧发刚刚开始应用的时候,并不稳定。即便用火绳也勉强能用。
    不过因为原始火药的特性,再加上这个年代的材料,恐怕这转轮手枪,要比沙漠…之鹰还要大上一圈,重上不少。
    具体要多重,周梦臣现在还没有计算,只是估算。但是想来再怎么重,也是可以当副武器来用的。开铳之后,拔刀冲杀,也不算迟。
    丰城侯还没有从周梦臣燧发这个思路上回过神来,就见周梦臣好像献宝一般,将图纸呈上,又详细解读了工作原理,利用火药喷射的力量,推动转轮。当然了射程不会太远,只是马上交锋的时候,也不用太远的距离。
    还免除了固定马上端枪的固定姿势。让骑兵在马上能有更多的动作。
    丰城侯一时间有些恍惚。
    虽然有些原理丰城侯还是不大明白,但是大体上还是听明白了。也确信周梦臣的设计是可行的,剩下的就要看工匠的水准了。
    不知道是自己错了,还是世界错了。
    原来,这些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是我笨,其实一点也不难?
    随即丰城侯内心之中,有一种无力之感,似乎他数年前在刘天和的手下,毫无还手之力,而今又被刘天和的弟子在智力上压榨的体无完肤。只觉得眼前的人真是好讨厌好讨厌,恨不得拔出剑来,一剑捅死他。
    当然了,丰城侯还是很理智的。
    理智的明白,不是他错了,不是世界错了,而是眼前的人的确有卓异之才。念一及此,内心中又一丝惆怅。这周梦臣明明是他先知道,还是自己儿子的好友,本来该是自己线上的人,只是手一慢,就成为那老匹夫的弟子。
    实在可恨之极。
    不过,丰城侯乃是勋贵子弟出身,从小富贵,什么都不缺,故而最爱面子,今日纵然心中有无数不舒服,但是脸上也不露一丝,大有打落门牙合血吞之意。
    丰城侯朗声大笑,说道:“贤侄一言,胜过千金,他日我不必上奏朝廷,嘉奖贤侄之功。”
    周梦臣说道:“侯爷缪赞,晚辈只是有一愚之得而已。”周梦臣虽然这样说,但是语气之中颇有得意,欣喜之意。
    丰城侯作为武昌城中几个大佬之一,再加上勋贵出身,权力之重,并不在车巡抚之下。如果能得了丰城侯的赏识,今后周家在武昌城中,也就方便多了。
    丰城侯说道:“来人,取白银千两给周贤侄。”
    “是。”立即有仆人答应一声。
    周梦臣连忙说道:“无功不受禄,这赏赐晚辈万万不敢接受的。”
    丰城侯对钱财并不是怎么看重,毕竟他从小到大都没有缺过钱财。固然一出手,就是一千多两,要知道周梦臣忙活了好几个月,在水钟这一门生意之中,最多不过赚了三千两上下。潜力已经差不多要到到底了。
    这一千两银子,对周梦臣来说,实在是一个大数字了。
    丰城侯却丝毫不在乎。
    他只是觉得内心之中,隐隐约约不舒服。他在乎的是这一口气郁闷于心,不得宣泄。忍不住说道:“你学水利之道,我还听闻你在养济院之中凿出一口喷泉来,这样吧,你在我府上另开一处喷泉,这千两银子,就当我这个做长辈的赏赐了。”
    丰城侯说了这话之后,立即后悔了。
    万一,这个邪门的小子,挥手之间,又将这个问题解决了,岂不是让自己更加难受吗?
    丰城侯决定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不能在这里待下来,否则自己难免要失态,英明神武,宽厚仁慈,提携后辈的形象就保不住了。他装着一看旁边的水钟,立即说道:“哎呀,时间不早,我还有事情,我儿待我招待一下周贤侄。”
    李子文立即说道:“是。”
    所谓知子莫若夫,同样知夫莫若子,丰城侯的心思,周梦臣是一点也猜不出来,但是李子文却是能猜出几分,他强忍笑,不让别人看出端倪来。
    周梦臣自然也起身相送。
    丰城侯大步留星的走了之后,周梦臣这才对李子文说道:“令尊厚赐,我实在受之有愧,特别是这喷泉的事情,却是要地势天成,我还没有看总兵府内部情况如何?这个还真难倒我了。恐怕一时间弄不下来。”
    李子文听了,哈哈一笑,不知道再笑什么。说道:“无妨,我父亲只是说说而已,你做不出来,也没有什么。”李子文心中暗道:“说不定,他知道了还有高兴一番。”
    周梦臣却不知道李子文的心思,只是觉得丰城侯如此照顾,这一点点小说,都做不好,有些不大好。于是沉思片刻,换了一个思路,说道:“我想了想,或许不是做不到的,只是需要好好的勘探一下,再做结论。”
    “啊…………”李子文张口结舌,忽然感受到了父亲的感觉。


第五十三章 水法
    即便是在后世,人对地下的了解远远比不上对太空的了解。
    周梦臣而今也没有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做支撑,又怎么能洞察地下水脉,知道从什么地方开挖才能凿出喷泉来?
    即便周家家传有一些风水堪舆之类的书籍,但是周梦臣对这些神神道道的东西,什么青龙白虎,什么龙脉丹穴,一个字都不相信。他根本不相信,这个办法能有什么用。
    不过,这方面没有办法,并不是没有其他办法可以用。
    很简单,现代的园林设计之中,几乎都有喷泉,而这些喷泉都是人工喷泉。
    在圆明园之中,就有这种喷泉了,著名的十二兽首不就是喷泉口吗?
    在这方面,西方利用喷泉在我们之上,其实也没有什么高科技,无非是利用气压而已。对于周梦臣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唯一的问题,是用什么动力。
    当然了,这不需要蒸汽机。
    剩下的都是周梦臣的设计了。
    而今周梦臣最不怕的是设计,最怕的是材料,工艺,动力上面跟不上他的设计。
    好在,这个事情也不需要多复杂。
    有丰城侯世子的帮助,再加上丰城侯府充足的人力物力。周梦臣的设计也很简单,就是建立一个水塔,用人力将水提到高处,然后用陶管将出水口埋在下面,喷口向上,等打开阀门,在水压之下,水就从地面上喷涌而去。
    再加上总兵府之中,本来就有假山流水,取水之处,不用太远。
    周梦臣简化了提水装置,只需两个人日夜不停的用脚蹬着转轮提得水,就足够一处喷泉所用了。
    就是田间水车的变种。
    内里全部是周梦臣的设计,而外面却是李子文的安排了。让着喷泉出口,在池塘之中一处假山石上,水冲天而起,有数尺之高,然后落在假山之上,流下来,细细观之,颇有飞湍瀑流之感。与假山相映成趣,真有将名山大川纳入尺寸之间的感觉。
    假山流水都活了起来。
    这样一副场景出现在丰城侯的眼前。丰城侯眼中也有惊艳之意。
    说实话,丰城侯在军事方面有多少建树,这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作为勋贵出身,在富贵之中泡大的,什么样的东西没有见过,别人眼中珍奇古玩,就是丰城侯的日用之物,别的不说,大名鼎鼎的宣德炉,在丰城侯家中就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十几个之多。
    也都是在用。
    丰城侯别的或许不行,但是在各种享受上,却是一等一的行家。
    各式各样的园子与人造景观,他也看腻了,能让他感到惊艳,的确是难能可贵之处。
    丰城侯叹息一声,说道:“我估计,不出一年,这种景观将要风靡天下了。你那个朋友,实在是一个有才之人。”
    丰城侯世子李子文说道:“父亲,怎么不介意他是刘公的弟子了?”
    丰城侯沉默了一阵子,说道:“其实我从来没有介意过刘公,我怎么介意自己。身为国家勋贵,不能光耀先祖之功绩。不负国家之厚恩,与那些同流合污,我与其是恨刘公,不如说恨自己。但是………………”丰城侯缓缓的闭上眼睛,一拳打在柱子上,说道:“难。”
    吃空饷,役使军士,将好好的京营,弄得一团糟糕,要知道在几十年前的正德年间,京营还是有相当战斗力的,一部分京营在平定刘六刘七之战中,还有上佳的表现。但是进入嘉靖年间已经不堪用之极了。
    即便是刘天和这样的能臣,也无能为力。
    丰城侯之所以不想留在京师,未必没有这个原因。
    李子文想要说些什么,丰城侯轻轻一摆手,说道:“不说这个了,你以后与这个人好好相处。他纵然不科举入仕,也是一代名士,不要怠慢了。”
    李子文说道:“孩儿明白。”
    丰城侯说道:“如果他有什么事情要托你办,不必向我说,你就可以自己给他办了。”
    丰城侯若有所指,指的不是别的,就周梦臣不能科举之事。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不是说说的。
    一个人再有能力,如果不能从科举之中进取,那么,他的前程是相当有限的。
    就如周梦臣一般,在野顶多是名士而已。
    诚然,大明朝廷对阴阳官及子弟科举之事,是有所限制的。但是这个限制,你也要看对谁来说的。
    对于周梦臣乃至于地方上的一些人士来说,那就如同金科玉律一般,难以撼动。但是对于丰城侯家来说,却不是一件难事,虽然谈不上是举手之劳,但是如果托了人情,还是能够做到的。
    当然了,刘天和给周梦臣那一张名刺,也同样可以办到的。
    只是刘天和也看出来了,周梦臣是一偏才,决计不能通过县试,府试,会试等层层叠叠的考试,一举中魁的。他最多能帮周梦臣搞定考试资格,而不能帮他搞定所有考试。这才没有出手。
    而丰城侯却不这样想。
    丰城侯看周梦臣,总觉得他多智似妖,还装什么天真懵懂,实在是可恨之极。在他想来,这么多难题,都难不到周梦臣。天书一般的数学,在周梦臣手中驾轻就熟。八股虽然难了一点,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