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许是周梦臣对这个时代衍生的变化之一。在历史上,嘉靖不立太子,只封了裕王与景王。不过既然嘉靖虽然封了太子。但是嘉靖对而今这位太子的关系,比之前的庄敬太子不可同日而语。
    毕竟一个是自己从小精心培养的接班人。一个是从小都没有怎么关心过的儿子。
    虽然给太子相应的地位,但是待遇上与之前差别很大,而且景王也没有之藩,这让景王也是一些野心的。当然了,太子名分已经给了太子极大的领先优势。不过嘉靖朝的夺嫡暗潮,此刻也是若隐若现的。
    这让周梦臣有两个感叹。
    第一个感叹,就是嘉靖真的老了。
    一个人的衰老标志很多时候都不是自己身上的,而是自己孩子身上,当自己孩子已经能担事了,已经长成了。对照着自己自然说感觉到老了。
    第二个感叹,历史的惯性实在是大啊。
    不过,周梦臣也理解嘉靖的心情。他担心如果他这个太子再立不住怎么办?他必须有一个替补。他这个举动未必是针对太子,但是无形之中,已经给了太子极大的压力。
    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李云珍说道:“还好吧。太子妃人不错。”
    周梦臣说道:“太子妃是那家的人?”
    李云珍说道:“听说是昌平卫一千户家中的。也算是符合帝室选妃的一惯标准。而且人贤良淑德……………”
    周梦臣对这些家长里短并不感什么兴趣,更多为了与李云珍多说一些话。说道:“那是当然,那是未来国母。”
    两人就这样说着话,直到夜深。 奇_书_网_w_w_w_。_q_i_s_u_w_a_n_g 。_c_o_m 


第八十五章 日暮途穷,我将倒行逆施
    久别胜新婚,周梦臣夫妇又是亲热,又是说话,反反复复折腾了半夜。周梦臣第二日起来,难免晚了一些。
    刚刚起来,就听外面人说道:“张居正张大人,一大早就到了。而今在书房等着。”
    周梦臣不由说道:“怎么不叫我?”
    下面人说道:“是张大人不要打扰的。”
    周梦臣也顾不得其他,立即去了书房。
    却见张居正在书桌之前,在宣纸上写下一首诗: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凤毛丛劲节,只上尽头竿。
    周梦臣瞄了一眼,说道:“好一个咏竹诗。”
    周梦臣在古代久了,作诗还拿不出手,但是鉴赏水平倒是有了一些,张居正这一首诗,虽然通篇不见一个“竹”字,却处处扣着竹写,可不是一篇咏竹诗。
    张居正说道:“过奖,这一首诗,是我当年考秀才的时候写的,其实有些不合式,不过赖顾师青眼,勉强取了。所以我对这一首诗记忆很深刻,今日闲来无事就写出来推敲一二。”
    周梦臣听了,微微一愣,说道;“果然神童啊。”
    周梦臣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张居正是十三岁中进士。
    说实话,在周梦臣看来,张居正这一首诗,在水平之上,但是要说多好却是未必了。但是如果这一首诗,与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联系在一起。给周梦臣的印象也只有一个了。那就是神童。
    张居正说道:“不敢当。我现在觉得,这一首诗,最后一句有些不大妥当。太露锋芒了,却不知道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我在荆州见过老竹,比一些树木都坚韧,但是这一杆尽头竿,却不知道能不能成为一根饱经岁月的老竹啊。”
    周梦臣一听,算是明白了。
    张居正文采很好,但是他从来不觉得文才是治政之要,同样他也知道周梦臣秉承的也是这个原则。当然了,因为周梦臣有一首送别。也算是名篇在外,让张居正对周梦臣的文采有些误判,觉得周梦臣的文采也是极好的。
    当时,这个时候张居正绝对没有闲工夫来与周梦臣谈论什么诗词,还是一首,张居正十三岁写的诗
    果然是有所指的。
    周梦臣在大同的所作所为,可以称作凤毛丛劲节,只上尽头竿。
    真是得了好大的风头,一举将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陷于旋涡之中。
    张居正作为朋友其实是在委婉的提醒周梦臣,你而今的这个做法有些不大妥当。
    周梦臣微微一思索说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我平生行事,仰慕文丞相。以文丞相绝命词自勉。遇见难决之事,就翻出了反复读,我有没有做到仁至义尽?可不可以庶几无愧?”
    “大同的事情,我敢肯定我做到了。”
    “叔大,你没有看过大同惨状,但凡有一个可以缓和一点的办法,我也不会这样做,我到大同的时候,可以用积重难返,残破不堪八个字来形容。谋国谋身之道,我又不是傻子,又岂能不知道?”
    “但是我是一条命,大同百姓是几十万条命。我一条命重,还是大同百姓几十条命重。很多事情是等不得的,一刻也等不得的。”
    “其实,你不来见我,我也是要见你的。叔大兄,你我从武昌一路走过来,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风风雨雨,天下之间,如果有一个人让我周梦臣托妻寄子,就是你张叔大。我说如果有一日,我也要在菜市口走一遭,我求你为我留下这一分骨血。”
    周梦臣这一番话,却没有半句虚言。
    很多影响是相互的。
    周梦臣自己没有发现,他一心一意将科学在儒家门庭之中借壳上市,儒学很多东西,也在不知不觉浸透了他周梦臣。
    周梦臣自己都没有感觉到,他的思维其实一点点与古人同轨。
    比如这一番话。在穿越来之前,周梦臣即便是知道文天祥,也不会将文天祥的遗言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
    也早就是深刻地了解了这个时代底层百姓的痛苦,给他带来极大的震撼与心灵的痛苦,让他反复拷问自己内心深处,反而很多儒学理念印入内心深处,比如文天祥的绝命词。
    周梦臣托付的事情也是真的。
    大同实在是一块险地。
    四面八方的危险都汇集在这里。
    因为嘉靖二十九年的事情,大同已经是嘉靖紧密关注的地方,超过对南方很多省份的关注。而嘉靖关注的地方,就是朝廷关注的要点,而朝廷关注的要点,就是党争的要害所在。
    周梦臣不仅仅要对抗外部的敌人…………鞑子,也要面对内部的敌人………严嵩以及很多顽固的反对派。同时还要面对大同残酷破碎的环境。
    特别是白登山之战后,周梦臣一连做了很多次噩梦,都是他指挥大军与鞑子作战,鞑子的骑兵如山如海,麾下将领纷纷折损。最后他独自举着大明的红旗,被一名鞑子一刀枭首。
    每一次,他就此醒来,都是大汗淋漓。
    每一次梦都有细微的不同,无非是战场,兵力部属,等方面的不同,他或在长城之上,或在大同城中,或被鞑子困在塞外。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被一刀枭首。
    还有一类梦,就是他突然被下狱,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问,直接推到午门外斩首。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周梦臣知道,他之所以一直做这样的梦,是内心深处的担心。而且这种担心一直存在。
    之前大同局面困难之极,严嵩觉得周梦臣定然应付不了,或许不会出手。但是,特别是在大同局面一日好过一日的时候,严嵩真的会无动于衷吗?
    周梦臣眼前的路太过艰险,一个不小心,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所以,周梦臣对张居正托妻寄子的话,也是真的。
    毕竟张居正可以大明的就时丞相,如果他周某人真有一日,不惜死在战场之中,有张居正照顾,他最少能放心闭眼了。周大同定然能安全长大。至于长大之后,却不是他这个父亲可以安排的了。
    张居正眼睛有些微红,说道:“周兄,何至于此。”
    周梦臣说道:“日暮途穷,吾将倒行逆施。”
    这是一个典故,当年伍子胥攻破楚国,鞭尸楚平王。伍子胥的好朋友,申包胥指责伍子胥做得太过分了。伍子胥当时的回答就是:“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伍子胥在这里的意思大概是我快要死了,所以也没有思考可顾忌了。
    但是周梦臣言下之意,就是大明边事之急,已经到了日暮途穷的地步。不得不用违反常规的极端手段来挽救局面。
    张居正忽然站起身来,说道:“周兄,收拾一下,我带你去见老师。你今日的危局,也只有让老师出手,才有可能平安过关。只是老师那一关却是不大好过了。”
    周梦臣轻轻一笑,说道:“我自然是知道。我已经准备好过徐阁老这一关了。”
    周梦臣知道,他要想在北京城中得到自己的目的,有两个人必须攻克,一个是嘉靖,一个徐阶。
    不攻克嘉靖,不管任何努力。只要嘉靖不点头,就过不去。但是即便攻克了嘉靖,按嘉靖一贯作为,不会在臣子争斗之中掺和太多。只是控制烈度与范围而已。即便嘉靖点头了,严嵩在朝廷上给挡了,嘉靖也不会为周梦臣说话。
    而今徐阶虽然在与严嵩的争斗之中,落于下风。但是能对付严嵩的,只有徐阶。


第八十六章 见徐阶
    徐阶也在等周梦臣来见。
    无他,徐阶其实也知道,他一定要帮周梦臣过关,原因很简单,谁都知道,周梦臣是徐阶的人。即便不是徐阶的弟子,但是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却是瞒不过人的。
    但是,徐阶对周梦臣也不满意。
    无他,周梦臣很多事情都是自行其是。根本没有如徐阶商量过。
    他们到底谁是谁的后台。徐阶觉得,周梦臣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徐阶甚至感觉,周梦臣有时间已经绑架他在边事上的立场。
    徐阶对边事的立场也很简单。内修里政,外却蛮夷。
    细细品味,就是徐阶觉得,大明作为整体上有太多的问题了,  而边事就是一个很大的流血伤口,对于边事的支出,已经成为大明朝廷第一大项了,甚至还要侵吞其他正常财政款项。
    所以,徐阶的内心之中,  内重于外。正如他之前说的。大明这样的朝廷,只要内里做好自己的事情,所有外敌都不成问题。
    他对周梦臣寄托就是,一个防御者,北京大门的守门员。只要将鞑子抵挡在内长城之外就行了。整个宣大都可以当成缓冲区。只要大明内修里政,钱粮渐广,到时候再谋恢复也不迟,反正大同,宣府很多雄城,是鞑子绝对打不下来的。
    恢复的时候也很容易。
    而有了周梦臣。徐阶在很多事情,不得不违心给周梦臣说话,一次两次还行,这都多少次了。
    周梦臣会惹事,徐阶其实不怕。毕竟作为想要冲击大明首辅的人。自然知道,天下人有不同的人才,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用法。周梦臣会惹事,会惹事的用法。
    但是周梦臣与他不是一条心,这才最大的问题。
    徐阶已经准备好,很很收拾一顿周梦臣。让周梦臣吃疼之余,再向他徐阶靠拢,虽然也是打一巴掌,给一个糖果的老套路。但是好用就行了。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却是他的好弟子张居正,将周梦臣带到他的身边。
    这让徐阶很多话都说不出口了。
    张居正在徐阶身边好几年了,徐阶对张居正越了解,越觉得自己这个弟子是一块璞玉,是足以托付大事的人。徐阶内心深处,已经有将张居正作为托付后事的人选了。
    徐阶心思最深沉缜密。他虽然还没有道首辅位置上,已经为了首辅位置退下来做准备了。
    当然了,徐阶准备的人手,不仅仅是一个人,不过是他最欣赏张居正而已。
    正因为这个原因。徐阶对张居正,就好像对眼珠子一般,保护得特别好。三年庶吉士散馆之后,直接是编修。而今太子就要成亲了。徐阶正在运作张居正为太子的老师之一。
    他不给周梦臣面子,也要给张居正面子。
    于是,他见了周梦臣。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说道:“周大人稀客啊。”
    虽然没有多言,但是言语之中的不满之意,即便是一个傻子都听得出来。
    周梦臣说道:“徐阁老,我一直想见徐阁老,有关系到朝廷国运的大事禀报。”
    徐阶说道:“这我可不敢当,真有这样的事情,你应该向陛下报告才是。”
    周梦臣说道:“此事,在朝廷之中唯有能与阁老商议。”周梦臣不等徐阶反对,就对徐府的下人们说道:“你们都出去吧。”这个举动让人看来,估计会觉得这里不是徐府,而是周府。
    徐府的下人一动不动,就好像没有听见一般。
    还是张居正给周梦臣打了圆场。张居正在徐府的地位不一般,徐阶与自己的儿子有些间隙。所以没有带自己的儿子在京师,张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