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惠听的内心之中噗通噗通乱跳。只觉得手心上已经微微见汗了。他今日才算是见识了萧芹的策划之能。
    最少他一时间没有想出来什么破解之法。
    张惠心中暗道:“我一定要将这个消息传出去,而且要尽快。一定要尽快。”
    此刻辛爱已经确定了这一件事情,说道:“那就这么样吧。雪化之后,就安排各部出击,让他们去抢南边,要将马芳的战马全部拖死,也是需要时间的。咱们早些动手。我亲提大军在后,等马芳露出破绽。”
    “不过,张先生。张先生。”
    张惠有些出神,说道:“臣在。”
    辛爱说道:“你留守西京,继续营造西京,板升乃至留守各部的物资都归你调配。”
    张惠说道:“臣领命。”
    辛爱对张惠刚刚的出神,还以为是张惠担心自己的家人,说道:“请张先生放心,我这就传令下去,寻访张先生的家人,遇见了一定要客客气气的。张先生不用担心。”
    张惠脸上露出几分欢喜之色,行礼道:“多谢大汗。”只是他微微低下头的时候,眼睛之中流漏出一丝杀意。
    张惠从不担心他的家人。因为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的父母,他的妻儿,都被鞑子杀了。
    对于死人,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辛爱安排好这一切,就等于敲响了嘉靖三十一年战事的钟声,今年的烽火,绝对要比去年要多很多,很多。
    张惠费劲了心思,才将消息传递到了孙廷美这里,而孙廷美又不知道费了多少功夫,才与李宽渊在丰州滩的人手搭上线,才将这一封军情,快马送到了大同。
    这是周梦臣派出细作传回的第一封情报。但是即便如此,也是迟了。
    因为这一封书信到达大同的时候,边境的烽火,已经燃烧了不至一日了。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局限,再好的王牌间谍,在战争之中的作用也是非常低的,这是由这个时代消息传播效率决定的,很多时候根本不用做什么保密措施,距离就是最好的保密措施。
    不过,这倒是能让周梦臣安心几分,知道自己种下的种子而今已经发芽了。


第一百零四章 春天里的烽火
    杀胡口外,一场战事刚刚平息。
    规模不大。不过是一场千余人的交锋。
    麻锦作为千户。在这里抵御鞑子所部千余人进攻,一场厮杀下来,折了几十个兄弟。却只留下三颗首级。让麻锦十分无奈。
    却也没有办法。
    两条腿追不上四条腿。即便麻锦觉得他最少射死射杀百余个鞑子。奈何鞑子滑溜得很。见情势不好,转身就跑,甚至能连尸体都绑在马身上,一并带走。这留下的三颗首级,还是被炮弹直接击中的倒霉蛋。肢体都残缺不全了。
    一时间不好完整的弄到马上。
    麻锦看着三个首级,说道:“不要追了,将首级上报巡抚大人。给诸位兄弟加餐。”
    下面的将领纷纷大笑道:“谢千户大人。”
    被火炮打死的首级,按理来说要归于火炮手。但全军只有这一点收获。如果给了火炮手。别的人会有怨气的。而且三颗首级,换成赏银,一百五十两,对一个来说,还挺多的。但是对一支军队来说,却未必了。
    麻锦索性给军队加餐。
    一百五十两在京师,不过是最上等的席面的价格。但是军中粗汉,自然不会吃那么奢侈。想来能让全军沾沾荤腥。
    下面的士卒们兴高采烈。
    毕竟而今大同底子还薄,军中供给根本不可能太宽裕。周梦臣能保证军中将士吃饱,已经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了。至于其他的。就不要想了。一顿好吃的,就让他们高兴不已。
    但是麻锦不一样。
    麻锦作为麻禄的儿子,曾经周梦臣的贴身护卫。而今虽然下放了,成为一个千户,但是人脉还在。即便不提他的父亲,单单在周梦臣身边这一段时间,也是结交了自己的朋友圈。是有自己的消息来源的。
    他知道,他这样的战事,今年开春以来,可不是第一例。甚至不是第十例。
    整个大同镇,从积雪融化那一天,就已经烽火不断了。从最杀胡口,临近大同的高山卫,每一处关卡,乃至是每一处敌台似乎都接敌了。而敌人也就是这样。没有拼命打的意思,好像是试探一下,能打下来就打下来,不能打下来,就撤。
    当然了,并不是每一处都如他们这里防守严密。
    诚然,去年大练兵,对大同十三个卫所,进行整顿。而今已经能做到实兵实额。但问题是,实兵实额就能打赢的。
    大明方面有这样的难题,第一火器数量不足。大同各卫遗留的火器并非不能用。但是士卒都不想用。毕竟这种火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将使用者给弄死了。但是新式火器也不足用。在工部易主之后,新任工部尚书胡松,就对大同火器问题,做出了批示。说京师军器监责任重大,应当负责京营,宣府,蓟州镇。辽东镇的火器,至于大同,乃至于山西镇,陕西镇,宁夏镇,甘肃镇的,火器所需,应该又朔州监拨应。
    好家伙。朔州监经过一年的经营。生产能力又所提升。但是供应大同一镇尚有不足。更不要说供应西边数个军镇的火器。
    但是从道理上,也是说得通的。
    无他,从运输的角度来考虑。朔州监在西边,不应该多支应西北军镇。不要忘记,说到底,朔州监是京师军器监的派出机构,虽然双方是平行机构。但是朔州监依旧不是地方机构,是中央派出机构。
    工部尚书虽然不是他的直管领导。但作为部堂级别的大员,是可以提出这样的建议的。
    而且周梦臣听说了。严嵩觉得军器监作为一个独立衙门太小了。他很多业务都是与工部有关系的。觉得即便不重新并入工部,也应该让他接受工部尚书的领导。甚至暗示嘉靖,之前军器监独立出来,是对周梦臣的优待。而今周梦臣走了,是不是应该恢复旧观了?
    徐阶也觉得严嵩说的其实有一点道理的。区区一个五品衙门。直接向内阁负责。有一点太过了。而且从业务上来看,军器监的很多事务都是附带于工部与兵部大事之中的。让军器监独立在外,其实不利于决策效率。
    不过,敌人的建议正确。徐阶未必同意。他立即暗示兵部。随即兵部就跳出来的,公然说:“军器监能归工部尚书管,不应该归兵部尚书管吗?”兵部这边意见也很明确,各地军镇的火器拨给,都是兵部说了算了,军器监应该接受兵部的间接领导。而不是工部。
    事情到了这一步,就已经变得没有道理了。
    其实军器监在工部间接领导,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毕竟之前军器监就是工部下属,甚至主官都是工部主事。而兵部也有自己的道理,军器监与兵部业务联系太紧密了。
    总体来说,都是可以的。
    但问题是,工部是严嵩的战利品,兵部是徐阶的后花园。这就意义完全不一样了。
    徐阶还是有手段了,这一次他略胜一筹。两边一争,军器监就保持原样了。但是工部尚书胡松的命令,也不得不遵从。周梦臣所有火器都必须从朔州监供应了。这就造成了,刚刚组建十三卫各军,都非常缺乏火器。
    数量相当少。
    第二,边备不修。
    边备不修的事情,之前也都说过。虽然,周梦臣各卫兵马到驻地之后,进行过一些修缮。但问题是,这些修缮根本无法挽回多少年留下的积弊。很多处城墙都有大大小小的缺口。
    当然了,如果鞑子出兵上万,这些缺口未必可以通过。
    但问题,这一次蒙古骑兵数量不多,多则千余,少则数百。人少马多,见我即去。根本追不上,
    他们自然能从这些缺口溜入大同边墙之内。
    这让大同方面十分的被动。
    第三,经验不足。
    虽然大同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都是最好的兵源地。但即便再好的兵源,也不是一上来都能当好兵用的。而且不仅仅士卒经验不足,军官也经验不足。毕竟大扩军需要大量的军官。
    周梦臣也找不出来。只能将之前立过战功的将士,全部提拔出来。
    就好像麻锦,之前是周梦臣的一个护卫长,充其量算是一个百户。而今一跃为千户。连胜数级。要知道统兵百人,与统兵千人,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好在麻锦将门出身,自己又争气,才算是接下这个担子。
    但问题是,其他军官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底气了。
    如果说是跟随大军一起行动,这个缺陷还不是太明显。但是鞑子分散用兵,几乎等于将大军对决分在数十个数百个大大小小的战场之上。每一个战场上只有千人级别,甚至是百人级别的战斗。
    不管什么级别的战场,就意味着无数本来还很勉强的将领,被突击的按在主将的位置上。没有上级任何指令,下面都是新兵,都要他决断,而他之前几个月,还是一个听令杀敌的大头兵。
    这局面想想就让人崩溃。
    与鞑子带兵的都是跟随俺答打过好多年仗的老手相比,明军这一批军官质量实在没有办法比。
    当然了,这一批军官并非没有优点的,优点就是他们都是杀敌上来的。胆气足,不怕死。敢打敢拼。而几百人级别的战斗,指挥难度也并不是太高。对于低级军官来说,有时候敢打敢拼也算是优点。
    但是伤亡就有些重了。
    麻锦想着今日的战事,又想起开春以来一系列战事,心中暗暗咒骂道:“骚鞑子都疯了吗?”


第一百零五章 鱼与网
    “鞑子都疯了吗?”马芳冷冷地说道。
    他目光扫过眼前的一切。这是一个村子。一个新建没有多久的村庄。去岁从大同南部迁徙过来一些百姓。或者是当地流民。这些流民有一些是从大同这个跑到南边的,是战争难民。有的就是当地,乃至于太原一带的流民。
    毕竟,山西作为北方人口稠密的地区,有很多人生活艰难,否则也不会有走西口的传统。山西山多地少,人口滋生之后,人地矛盾尤为突出。
    这一批也是去年大胜之后,又听说了周梦臣一直以来招徕百姓授田的传说,这才过来的。
    杨继盛将这些人编组在一起,给了农具,又指定几个破败的村落,让他们居住。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数年之后,他们就会在大同的土地上安居乐业。成为新的大同人。
    只是鞑子忽然到来,摧毁了这一切。
    因为新来的流民,没有得到之前周梦臣招兵的福利,也没有在大同耕种。他们一切都是新的,连最重要的东西都没有修建,那就是城墙,或者是围墙。或许他们觉得冬天里施工难度太大了,他们首要的任务,不是建立城墙,而是修缮房屋,让他们渡过要人命的冬天。等开春之后,再修围墙不迟。
    毕竟,一般来说,鞑子南侵,都是要秋天。一开春是很少有的。
    而且春天化冻之后,很多工程也都好做了。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一念之差,就造成了这个结果。
    鞑子骑兵从御河东面一处城墙缺口流窜进来,面对那些有完整防御工事的村落,一般不敢动手。因为担心攻不下来,但是看见这个没有围墙,只有一些栅栏的村落,可不是喜出望外。
    马芳得到消息之后,也是立即来堵截。
    但还是迟了一步。
    看见都已经满目尸体与血迹,一个几百人的村落,被杀的一干二净,一个活口都没有。更是将什么铁锅,农具,口粮,乃至于衣服,都洗劫得干干净净。
    马芳看到这一幕,只觉得目光都是血色的。
    因为每当他看见这一幕,就想起他孩童之时,被鞑子忽然杀尽村子。当他的面杀死了父母,已经族人。他被作为战利品带回了草原,成为奴隶。那时候,他每天晚上都会想起那一幕,这才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之下锤炼身体,练习马术,时刻准备的。才在十五岁那一年,杀人夺马,奔逃二百余里入关。投到了周尚文麾下,成为一名小卒。
    到了那个时候那种无能为力的痛楚才少了很多。
    此刻他已经是大同总兵了,去岁还打了一场大捷,大同在周梦臣带领之下,蒸蒸日上,在马芳开来,再有三五年鞑子想要越过边关南下,就是难之又难的事情了,他的遭遇,在大同最少再也不会有了。
    只是没有想到,忽然之间,就这样残酷的呈现在他面前。
    而且在马芳看来,这根本就是他的过失。
    马芳咬着牙,说道:“周围有多少我们的人?”
    身边的人说道:“我已经派人去通知了,大概有两三个千户在。”
    面对鞑子分散进攻,马芳不得已也分兵,将两万骑兵分为以千户为一队。堵截潜越到长城以南的鞑子游骑。但是一般来说,都是交锋数次,就演变成了漫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