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戚继光说道:“上刺刀,麻锦为先,夺回敌酋首级。”
“虎,虎,虎。”京营士卒大声呼喊。随即将刺刀往枪口一塞一卡,冲了过去。
第一百三十三章 抢人头
刺刀这东西,只是一个机械结构。很容易搞定。
不过,周梦臣仅仅是搞出来而已。并没有就刺刀的战术动作,嗯,大概是周梦臣自己也不知道这刺刀该怎么用比较好。
前文就曾经说过,在冷兵器交战之中,其实刺刀并不占据优势。从长度,重量,重心,乃至于发力等等方面。火铳加刺刀,都比不上传统的冷兵器。
这也是在白登之役打成肉搏战局面时候,京营士卒屡屡被动。
戚继光是痛定思痛。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历史上的戚继光不仅仅是一位名将,而是一个武术上的大宗师。或许比同时代的俞大猷稍稍弱一点。但是也是一等一的厉害,所以戚继光就根据刺刀的特点,搞了一套刺刀术。
这是明显的硬件不行,软件来配。
虽然戚继光觉得这一套刺刀术,还没有道尽善尽美的地步。但是却足以一战了。而且鞑子骑兵在马上自然是一等一的厉害。但是步战。
不是戚继光小看他们。这个时代鞑子,因为营养等原因,总体上燕赵大汉低一个头,再加上鞑子骑兵身上也就一个破棉袄,火铳兵虽然没有着甲,好歹有一套鸳鸯战袄,是那种军中发原材料,让自己家打造的,绝对没有掺假的。
虽然比不上铁甲,但是好歹是有一些防御能力的。
于是,在戚继光一声令下,红衣如血,整齐的刺刀就要想雪崩一般,冲了过来。而麻锦更是不起马了,只是带着百余名骑兵下马冲在最前面。成为最锋利一把尖刀。
麻禄这两个儿子,是大同军中的后起之秀。已经是军中共识了。也不知道多少将领都羡慕老麻有这两个好儿子。可以保持家门不坠。他们就不行了。
麻禄也不愧于将门虎子,长枪在手,一步一杀。几乎瞬间就冲到了伯颜落马的地方。
但是这里也交锋最惨烈的地方。
伯颜是蒙古贵族,本身也是有自己的部落的,此刻拼命来救的,都是与伯颜血脉相连的族人,那是真的不要命。一心一意要将伯颜给救走。一个个与明军都是以命搏命。
一夫拼命,万夫难当。
即便京营士卒都打疯。在这里也遇见的阻塞。双方人手几乎一瞬间都成为地面上的尸体。而鞑子骑兵还源源不断冲了进来。
京营士卒毕竟缺乏大同士卒那股狠劲。一时间居然被挡住了。
麻锦也浑身浴血杀在最前方。他已经能看见,好几个蒙古人将一个人抬着往外面走。当然了,一时间也看不出来,这人是死是活。
双方相距不过几步,但是这几步却是麻锦难以逾越的天险。
“轰轰轰。”一系列炮声,从鞑子后面传了出来。在外面的鞑子骑兵顿时被密集的集火攻击,一瞬间不知道倒下了多少人。谁也不能在炮火之中硬挺着。特别是伯颜而今这个样子,后面鞑子士卒也失去了指挥。
顿时纷纷撤走了。
戚继光见状忍不住说道:“好。”
开炮的就是曹世忠,曹世忠并没有撤走。而是与一两百人一起留在炮兵阵地了。鞑子刚刚只是纠缠住了炮兵阵地,而没有拿下。特别是曹世忠坐镇指挥,这个是伯爵世子,这一套对大同士卒,就不会有太好的效果,盖因大同士卒不要说伯爵士子,就是伯爵亲自来了。大同士卒也不鸟他。但是京营士卒却不一样了,长期在北京生活的他们。自然知道伯爵府在北京有多大的影响力。
或许在朝廷最上层,觉得勋贵们整体上是失势。但是对平头老百姓来说,伯爵府已经是他们高不可攀的所在。
所以他们自然拼命给曹世忠卖力,很快打退了这些骑兵,然后在曹世忠的命令下,倒转炮口,真正变成了从侧后的倒打,这种杀伤效力恐怖之极。
鞑子这边承受不住伤亡溃逃。
这边抢人头的战事,已经到了最后阶段。
明军源源不断的冲了上来,特别是士卒们都知道,这里有一个鞑子大官,不知道是什么大官,但是个个都知道,鞑子首级代表赏赐,鞑子大官的首级,代表着重重有赏。至于到底什么赏赐,这些士卒都不去多想了。
知道定然是很多很多的。
这也是白登之役的作用。
白登之役之中几十万两的赏赐,周梦臣没有从里面抽一毫,全部赏赐军队。白登之役活下来的士卒,那一个没有分几两银子。士卒之中最高的甚至能分到千两之多。当然了,军官更多。
而今日谁能夺下这个鞑子首级,估计就能有几百两上千两。
千两银子对普通士卒来说,那可不是小数字。可以说有这千两银子,一个京营士卒就能做到在北京卖房子,然后在置办一个铺子,或者在外县卖一些土地。可以说是改换门庭。更不要忘记,奖赏可不仅仅是钱财,还会有升官。
这怎么不让京营士卒忘记之前战死的同袍。一个个红了眼睛,往前冲。
不过,还是麻锦先一步冲了过去。杀了伯颜身边所有的人,一步来到身边,发现伯颜还活着,眼睛之中还是有神光的,只是说不了话了,胸前扎着一根箭矢,这一根箭矢似乎已经穿透了伯颜的身体,让血液流入肺中。只要他一开口,就会有大片大片的鲜血漫过下巴,漫过侧脸,漫过狐裘,流在地上。
麻锦大喜过望,他也怕身边的士卒抢,毕竟伯颜的首级代表着荣华富贵。被刺激的红眼的京营士卒,说不得会下黑手。麻锦可是将门出身,这也的事情可是见多了。他二话不说,将长枪递给身后亲兵,将身手的解手刀拿出来,一只手按着伯颜的头,就好像是剁案板上的肉,一连砍了三刀,才将伯颜的人头砍下来。
随即高高举起,然后高喊道:“敌酋首级在此。”
随着麻锦这一句话,这一场抢人头才算是告一段落。
很快,这一颗首级就传到了戚继光手中。戚继光看了看,这个首级头上戴着很多金饰。然后看看牙口磨损程度,可以推断这个人生前,平时吃什么食物,推断他的身份。这是一个养尊处优的主,而在蒙古残酷的自然环境之中,有如此生活水平的人。不是高官,戚继光都不相信。
只是戚继光也不认识这个人。说道:“找几个人俘虏,不要杀了,问问这个人是谁?”
很快下面人报上来,说时候伯颜。戚继光大喜过望。说道:“确定没错吗?是伯颜。”
伯颜是谁?可以说辛爱左右手,否则也不会负责方面之敌,在蒙古体系之中的地位,要比周梦臣大同巡抚要重很多。而且大明好久没有弄到这个有分量的首级了,上一次这么重要的首级,还是是刘天和黑水大捷,阵斩吉囊,那可是达延汗的亲孙子。
而今这个虽然不是孛儿只斤。但也是分量不轻。
戚继光已经感受到了他这一次回去,定然是重重有赏,武将只能打胜仗,那升官就好像坐飞机一般,完全没有文官那些条条框框。可以说戚继光而今面前一片光明。
不过,戚继光很快就将心思从升官上拔了出来,心思放在眼前的战局之中。心中暗道:“也就是说,这个时候鞑子没有了主将。”
一想到这里戚继光心中转了好几个念头,他的眼睛微微一眯,闪过一丝微光,说道:“传令下去,立即打扫战场。准备出发。”
第一百三十四章 凯歌入玉林
很快战场打扫的差不多了。
斩首一千五百多级,并不是鞑子仅仅死了这么多人。而是在车阵之外,被炮火打死的首级,明军根本不可能收拾。但是即便如此,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不过明军损失也不少,零零碎碎战死五百余人,大部分都是在最后关头争夺伯颜首级的时候阵亡的。
除此之外还有好多伤兵。大概有一百多个重伤。
很可能活不下去。
至于鞑子伤亡多少就不知道。
不过估计鞑子自己也没有心情知道,他们都在考虑一件事情,伯颜折在这里,如何向青城方面交代。
除此之外,还有一批意料之外的战利品,大批量的马肉,还几百匹无主的马匹,这对大同来说,才是好东西,多几百匹战马,就能多几百骑兵,对于大同骑兵来说,从来是骑兵多战马少的。
不过,对于戚继光最后的命令,下面的将领有些疑问,说道:“将军,我们刚刚血战一场,此刻一动,鞑子会不会追来。到时候我们在行军之中。”
戚继光说道:“折其主将,依然胆寒。鞑子不敢动了,而且行军的时候,鞑子就能冲上来吗?也太小看京营士卒了。”
这一战得胜,京营士卒心态平复了。
很多时候,恐惧比恐惧对象本身还要可怕,这些京营士卒第一战打了一次大胜仗,自然产生一种鞑子不过如此的感觉。此刻正是信心满溢的地步。一个个都赞成,即便行军队列鞑子也冲不上来。
于是,一声令下,大明军阵变阵。变成了行军队列。
一侧靠着兔毛川,兔毛川水流虽然不算湍急,甚至有一些地方能涉水而过。但问题也明显,骑兵如果涉水而过,水的阻力会让马慢下来。倒是就是明军的活靶子。
另外一侧就是长长的车阵。护卫着一侧,一些伤员也在车上面。
外围几百步的空间还有麻锦带的骑兵来回游荡。
就这样,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向西方而去,也就是玉林卫的方向。更不要说,这里还堵着万余鞑子骑兵。
这一支骑兵在刚刚激战的时候,并不是没有动作,但是伯颜给他们的命令,是牵制明军士卒,他们自然是牵制,做得就不够坚决,也没有撼动明军的阵势。此刻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明军绵长的队伍一点点的靠近自己的阵地,也看见好多火铳都已经举起来。车上甚至有几门炮已经瞄准了,只等一声令下了。
其实此刻,明军这边也是很紧张的。总体上来,行军序列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御都达不到最高效率。
但是戚继光命令如此,他们只能遵从。
戚继光此刻也死死捏着缰绳。
他这是一场赌博。但是他觉得有必要赌一赌,赌鞑子在群龙无首的时候,无所适从,赌他们面对这个局面还保守处理。看似是争一时之气。但是在军中士气,也是很重要的。
打仗的时候是有心理优势的。
在此之前,都是鞑子频频南下,大明对之毫无办法。还屡屡吃败仗。军中士卒都有一些谈虏色变的感觉,周梦臣对大同镇下了重手。可以说简直是推倒重建了。但是别的地方可就不一样了。
在历史上刘浃将军之死,就可见一斑,打之前,他劝当时山西巡抚不要轻敌,巡抚下令他必须冲击,刘将军无奈与鞑子接战,一打起来,其他各部都作壁上观,好像不是明军与鞑子交战,而是另外一个国家的军队在与鞑子交战一般。
大部分边军将士这个时候对鞑子是没有心理优势,即便是大同军也是一样,当然了没有心理优势与怯战是有一段距离的。
而戚继光这样做,不是求一时之胜负,是要京营士卒竖立起对鞑子的心理优势。只有这个时候,鞑子面对区区数千明军,也让开大道,不敢进攻,不说京营上下,单单是这五千士卒,有一个算一个,就不没有一个觉得鞑子可怕的。
对敌人有心理优势,打仗的时候是有加成的。
而鞑子真如戚继光所料,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办是好,他们根本没有伯颜战死的预案,谁也没有想到伯颜会死在这里,死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戚继光手中。而明军这样莫名其妙的举动,更让他们不理解。
看明军的样子不像是要进攻。但不是进攻,却一点点靠近他们?
打的话,伯颜已经演示了什么叫作前车之鉴。而且也没有上级命令?嗯,不,他们没有上级了。
不打,也不甘心这样放过明军。
但是很多事情与他们甘心不甘心没有关系。要尊重事实。
这个事实是,骑兵进攻明军步战,已经不可能胜利。
有时间承认自己不行,对方行,是非常困难的。
鞑子就是这样,鞑子骑兵就这样撤退不想,进攻不敢,僵持到了明军前列已经逼近骑兵百余步,火器火炮都准发射的时候,才不知道谁下了一道命令。随即鞑子都让开了道路。撤到了北边的山脚下。
于是他们在北边山脚下,眼睁睁地看着明军五千步卒昂首阔步地走了过去。、
一时间鞑子这边气压低极了,似乎将空气都冷冻了。
很多鞑子将领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今后该怎么办?没有了心理优势,面对大明堪称恐怖的体量,很多人忍不住的忧虑起来。
随即他们听到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