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夫人大吃一惊,说道:“老妇人如何得大人如此看重?愧不敢当。”
    周梦臣说道:“在我看来,这毛料,有治国安邦之能,虽万金不易。今后,你留在周府便是,如果有意,可以选一二孤儿承嗣,不愿意,我周家为夫人养老送终。”
    这毛料总算是将周梦臣羊毛纺织计划成为现实,其中战略意义太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不要说千两,即便是万两。周梦臣也给得起,只是他担心薛夫人不肯要。
    周梦臣此言一出,薛夫人感动无比,立即跪下磕头说道:“有大人这一句话,老妇人今后这一条命就卖给大人了。”
    千两白银已经算是大明幕僚界顶级年薪了。当然了,还可能有更高的。不过,那些钱就不仅仅是年薪,那是买命钱。但是对薛夫人来说,还没有周梦臣承诺养老送终有意义。
    毕竟,女强人是不可能出现在明代的。
    薛夫人如果不是逼得没有办法了,也不会远走他乡。
    到了薛夫人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未来了。在明代已经算是长寿了。有周府庇护,今后能安安分分过完余生,就是最好的待遇。钱这东西,即便再多,对薛夫人来说,又有什么意思。薛夫人不是没有积蓄。一辈子下来,也是有钱,否则不会让薛家想要各种办法争夺。
    周梦臣连忙扶起薛夫人说道:“快快请起,今后还请夫人相助于我。”


第一百一十四章 问题
    薛夫人说道:“请大人放心,只要我老妇人有一口气在。此事一定能够成功的。”
    周梦臣说道:“此事还有什么问题要解决的?”
    薛夫人说道:“技术上的没有了,唯独有一点,我试过很多配方,都要加入相当数量棉线,如果羊毛数量大的话,需要地棉花数量也会很大的。大人需要提前准备。”
    周梦臣听了之后。不由皱眉。
    大同棉花数量并多,更多是百姓自给自足用的。根本没有多余地棉花出卖。
    这就是小农经济的特点,根本就不会有人专门的种棉花。如果周梦臣想要大量地棉花,那就需要在农业种植上下一点力气。这可是一件难办的事情。
    大同的粮食不过是堪堪自给而已,根本没有将大量良田种棉花的可能。而大面积开荒也告以段落了,可以说下面的开荒,是真开荒了。之前所谓的开荒不过是将几年之内抛荒的土地重新耕种而已。
    这不比江南。江南多年下来,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山东大量供给江南棉花,根本不用他们多操心。
    周梦臣总不能去山东抢江南商人地棉花。
    周梦臣很清楚,如果这样做的话,是会出事的。
    无他,在大明根本不可能单纯的商战,甚至不要说大明了,就是清末胡雪岩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每一场所谓的商战,就是背后政治势力的倾轧。
    晋商之后,有一个杨尚书,还有一批官员户部主事,杭州知府,翰林编修,等等。江南棉布甲天下的同时,他们背后又有什么人?提醒一下,徐阶是松江人。松江更是以松江棉布著称,而且徐阶的财产也不用多说了。
    虽然周梦臣没有证据,但是徐家如果没有参与棉纺业,周梦臣才觉得见了鬼。
    而且前文也说过,在工业革命前的社会,大体上各种产品都是匮乏的。不会觉得,山东棉花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吧?别的不说,多一个买家进场,就多了一个抬价的人。
    当然了,周梦臣也不肯定,为了区区棉花一点利益,徐阶会对周梦臣动手。但是同样,周梦臣与徐阶的之间的关系,已经貌合神离。比如上一次周梦臣入京,居然没有见徐阶。
    虽然可以说因为事情紧急。但真紧急到了临行的时候上门一趟都不行吗?
    关系虽然差了,但是两人合则两利,分则两弊的局面没有改变。周梦臣也不想让两人关系再紧张下去。
    只是如此一来,这种毛料大规模生产就成为泡影了。
    薛夫人似乎看出了周梦臣的心思,说道:“周大人,不知道有一句话当讲不当讲。”
    周梦臣说道:“薛夫人请讲。”
    薛夫人说道:“我不知道大人准备如何用这毛料,但是在老身看来,第一两年,最好不要多生产。”
    周梦臣一愣,说道:“却是为何?”
    薛夫人说道:“那毛布想来不赚多少钱吧?”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薛夫人是明白人。”
    薛夫人说道:“老身在这行当这么多年了,早就明白,在这行当之中,想要赚钱,是有两种方式,一个就是薄利多销。一个就是往高里卖。引起风尚,倒是卖便宜了,反而没有人要。”
    周梦臣听了,微微一愣。他忽然想起后世的服装产业。他是实在不明白。区区一点布头怎么能那么贵了,而其中道理数百年前就要明白了。只是他苦笑一声,说道:“薛夫人主意是好的,但是天下咸称苏样。这东西再好,恐怕也到不了这个地步。”
    “不错,天下咸称苏样。”薛夫人微微一笑,脸上居然带着几分傲气,说道:“不过,大人可知道,这苏样是怎么来的?”
    周梦臣一愣,他说道:“苏样,不就是苏州流行风尚?”
    “对。”薛夫人说道:“苏样是苏州流行风尚,但是苏州流行风尚是我与几个老姐妹定下来的。天下间所谓之风尚,都是这样,固然有固定趋势,但是具体到某一物件。却还是由人定下来的。”
    “如果大人掀起老身,老身愿意为大人走一趟京师,让一两月之内,就让这毛料成为北京贵人之中最流行的风尚。到时候大人只需生产一两万匹就行了。”
    周梦臣有些不相信眼前的薛夫人。
    说起了这个时代时尚中心,就是苏州。
    周梦臣估算了一下自己能够找到地棉花,固然也只能生产出这些毛料了。此刻也是死马当成活马医而已。他说道:“好,我这就写一封书信,由薛夫人带给贱内。你有一切要求都由贱内帮忙。”
    薛夫人说道:“老身谢过大人。”
    周梦臣想了想,说道:“这种毛料还没有定下名字。就叫薛料吧。”
    薛夫人说道:“雪料,倒也贴切。”
    周梦臣说道:“不是雪料,而是薛料,这是夫人所造。自然用夫人的姓氏命名,如果千百年后,此种毛料还流行,天下人都会知道,这是薛夫人所造的。”
    薛夫人一愣,一时间激动地说不出来话。
    薛夫人无后,这是薛夫人永远不能了结的心结。但是被周梦臣一说,她忽然发现,她或许有另外一个方式在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痕迹。她愣愣地说道:“真的可以吗?”
    周梦臣说道:“夫人难道不知道黄道婆吗?夫人有时间可以读读我这本《小学问》。我向来认为,为天下做出贡献的人,不该被遗忘。”
    薛夫人还在恍惚之中。小脚就好像踩了棉花一般。不知道是在云里还是在雾里。
    薛夫人离开之后,回到自己的房间,久久没有回过神来。她翻开周梦臣的《小学问》,细细读了起来。
    明代的识字率远远高过清代,心学之一的泰州学派就是大量在平民之中传道,才能风行天下。薛夫人能将技术练到这个地步,决计不是不识字的。她虽然有很多地方,看不懂。但是还是将整本《小学问》,给读了下来。在看见上面关于制天道而用之的篇章。关于技术应用对社会的意义。让薛夫人忽然红了双眼。
    薛夫人是因为夫婿早亡,不得已进入当绣娘。上织机。之后几十年间,让她在这个行当之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巅峰的几个人。即便江南织造一些太监见到了她,要么称呼她为薛夫人,或者说薛大家。
    但是要说她喜欢这个行当,却是未必。
    而今她才忽然发现,原来她做的事情,是如此的有意义。从而越发坚定了,将这一件事情做好。不仅仅是为了周梦臣。而是为了她知道,为了薛料的名字。
    事不宜迟,薛夫人将大同的事情安排好之后,就在周梦臣的安排下,匆匆去了北京。
    来到北京之后,登了周府的门。李云珍一听周梦臣派人来了,自然立即接见。
    李云珍看了周梦臣的书信,不由得皱起眉头,说道:“老夫人,这方面的事情,我是一窍不通,根本不知道从何处着手。还请老夫人多多指点。”
    薛夫人说道:“请夫人放心,我刚刚已经拜访过了京城之中所有的布行,与他们达成了协议。今后大同的薛料都由他们代卖。夫人只需帮我做一件事情。”
    高档布料也不是随便销售的,必须是老字号才行,否则根本没有会买的。这也是薛夫人最大价值,他与这些布行都熟悉,毕竟苏州才是大明最大的纺织中心,而北京是不可或缺的消费中心。大布行岂能在两边没有布局?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李云珍的夫人圈
    “什么事情?”李云珍问道。
    薛夫人说道:“请夫人帮我引见一位贵夫人。”
    李云珍说道:“要多贵?”
    薛夫人说道:“越贵重越好?”
    李云珍说道:“越贵重越好?”
    “对。”薛夫人说道:“身份越贵重,影响力就越大。”
    李云珍虽然也爱漂亮衣服,但是她更爱医术。她而今一边操持着周家在北京的生意,照顾周母与儿子,还没有放下行医。对时尚什么就有些疏远了。即便李云珍少女时期,也不是那种追着苏样的少女。实在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
    不过,引见一位贵妇人,李云珍还是能做到的。
    而且不是一般能做到。毕竟李云珍可是妇科圣手,而且不单单是妇科圣手,还是周夫人。是一个人都看得出来周梦臣前途无量。而且不仅仅是周夫人,而且是手段非常厉害的周夫人,在战场上杀鞑子如杀狗一般的周梦臣,居然即便在大同也洁身自好。没有小妾,这就太厉害,简直被夫人圈崇拜。
    其实,周梦臣之所以如此,是更符合自己的大儒身份而已。
    大明律,四十无子方能纳妾。当然了,而今是一纸空文了。但是很多大儒一辈子都一个老妻。周梦臣而今越深入儒家经学圈之中,就越发明白一件事情,越是大儒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就越高。
    就是己身不正,何以正人?
    只要大儒,不敢说只有一个女人,最少根本没有妻妾成群的。
    当然了,周梦臣也没有太委屈自己。小环早就被周梦臣收房了。但是奈何在古代陪嫁丫鬟没有独立的人格权,被视为夫人的一部分。根本不算什么。
    只是这在北京夫人圈里却传成另外一个样子,大概是这样说更有戏剧性吧。想想周梦臣,文武双全。不管是相貌还是才能,都能与周郎周公瑾相提并论。结果大过胜战之后,回去还要在夫人面前跪搓板。只要想想,就能让很多女人颅内高潮。很有代入感。
    李云珍这个周夫人在京城夫人圈之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薛夫人做好了全部的准备。与李云珍一并上了马车。没有走多远,就停了下来。李云珍与薛夫人下了马车。
    薛夫人一看,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却见长长的宫墙,一眼看到边,蔓延出视线之外,眼前更是有士卒把守。
    “这是皇宫?”薛夫人颤颤巍巍地说道。
    李云珍根本没有怎么在意,让侍卫收过包裹,验过腰牌之后,这才对薛夫人说道:“对啊。”
    薛夫人不是一般女人,但是此刻也非常紧张,毕竟这是皇宫啊。薛夫人都没有想过,她这一辈子还能进皇宫。薛夫人低声说道:“夫人,怎么还来皇宫?”
    李云珍有些奇怪地看着薛夫人说道:“不是你说要最贵重的?我想了想,可惜皇后不在了,我与陛下其他几个妃子不大熟悉。不能引见了,好在与太子妃比较熟。常常来做客。带你引荐一下,也没有什么问题。”
    薛夫人只觉得大脑发麻,一时间不能理解李云珍的一些话。
    似乎对李云珍来说,进宫就好像吃饭喝水一般寻常。让薛夫人不知道该怎么解读,唯一让她明白的是,她觉得她大大低估了周大人的能量了。、
    很快李云珍就到了东宫。而太子妃很快接见了李云珍。
    两个女人很熟悉。也没有什么客套话。
    太子妃让李云珍诊脉。
    好一阵子,李云珍才结束。说道:“太子妃,您的身子骨还是不行。而今生育不仅仅对您不好,对孩子也不好。很有可能出问题的。”
    太子妃有些着急,说道:“皇家子嗣为重,周夫人不能想想办法吗?”
    李云珍说道:“女子最佳生育年龄在二十岁之后,在二十四岁之后,生育最好。对孩子母亲都好。太子妃不想想自己,也要想想孩子,宫中这几年的事情,你也不是不知道。如果生下来站不住,才是最无法承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