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5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爱脸色已经不能用铁青来形容了。而是好像抽去了所有的生气,一副死人面孔。
    杀人诛心。王浩不惜赔上自己一条性命,就想看到这样一幕。要看着辛爱的一切都被否定。这才是他最快意的时候。别人不敢动,王浩敢,他哈哈大笑起来,只是因为心肺刚刚受损,笑起来断断续续的。
    辛爱两眼都红了,咆哮一声,拔刀扑了上去,一一刀砍在王浩身上。让这笑声戛然而止。
    辛爱还不解气,觉得王浩的嘴脸,不,王浩身上每一个汗毛都在嘲笑自己。几乎要将王浩砍得面目全非才停手。而他自己也浑身是血,根本不像人,反而像一头野兽。
    一头被激怒受伤失去理智的野兽。


第一百四十五章 辛爱之死
    城头的鼓声终于停了下来。
    太阳要落山了。
    一日鏖战到了结束的时候了。
    戚继光的安排之下,城中燃起了数道火墙,将南城分割成两半,一般在大明士卒占领之下,另外一半还鞑子手中。
    周梦臣在城头之上看得分明。也没有多问。在他看来其实很正常的。无他,因为冬天青城有多冷。周梦臣自己知道。而今虽然不是最冷的时候。但是已经进入十一月了。又是冰天雪地之中,白天已经够冷了。但是夜晚最少比白天要低上十度。
    想要夜战的时候,这是必须面对的困难。
    再加上白天都够乱了,夜晚再战,很有可能敌我都难以分辨。
    所以,戚继光下令就地修整的命令也是非常合理的。只是他并不知道,这些火堆之中,有很多尸体。既是照明,也是毁尸灭迹。
    而且今天这个夜晚对很多人来说,也是非常难熬的。别的不说,单单说一点。明军尚且有组织。有统一的后勤安排。篝火值勤,还有基本的保暖等等。而鞑子哪里却是什么也没有。
    一来,他们没有预料到有今日一战。二来,他们即便预料到今日之战,他们也没有预料到能打成这样,很多蒙古人都是自发的反抗,已经失去了组织。在战斗的时候,这一点还不突出,因为都是混战。但是御寒的时候,却不好办了。
    周梦臣带来的军队都有最基本御寒措施,否则他们也不可能走到这里。甚至青城之中哪怕是露天过冬,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难得的好地方了。别的不说,最少城墙挡住了刺骨的寒风。比在草原上强多了。而蒙古人虽然在自己家门口,奈何一场战事,早已打乱了一切,或许有人能在房间之中过夜。只是他们必须后撤才行。只是他们一旦后撤,白日拼命争夺的地方,就拱手让给敌人了。
    但是熬在这里与明军对峙。明军那边什么都有,他们这里可什么都没有?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后面的老爷们知道不知道他们?毕竟他们之前也不是正规军。
    所以这一夜,辛爱在拼命地收拢人马。但依然有人悄悄地从青城北门逃了出去。毕竟在冰原之上,或许是九死一生,但是留在青城,很多人看来,都是十死无生。
    这一夜,对明军来说,是大队人马陆陆续续到达的一夜。周梦臣检点人马,最少有六万士卒在今夜到达,再加上已经到达青城的人马。出塞的主力已经全部到达了。剩下的人都留守玉林到青城这一路的营寨,并负责后方辎重的运输。
    毕竟战斗或许快到了尾声,但是经营草原这一件事情,才刚刚开始。
    其实真要说起来。一夜之间也没安静多长时间。时不时地有一两处小的厮杀。到了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其实大局早已确定。
    在戚继光的指挥之下各路人马强攻,虽然摆不出什么阵势,但是肉搏混战,鞑子从来不是明军的对手。唯一让周梦臣遗憾的是,因为天气原因,火器发火率大大降低,以至于很多将士都将火铳放在后面,拎着一柄单刀向前冲,能用的火器,也不过手榴…弹而已。甚至手榴…弹也有很多哑弹。
    打得最惨烈的自然是归化王宫。
    经过王浩一事,辛爱从精神上已经崩溃了。趋近于疯狂。或许给辛爱一点点时间,他的心态还是能够调整过来。但是而今,他并没有那个调整心态的时间。也是因为王浩的事情,昨夜的会议也没有弄出什么实质性的结果。
    留给他的其实也只有两条路,留或者逃。
    此刻的辛爱一点想要逃走的想法都没有了。他内心之中充满了破罐子破摔的决绝。
    面对明军的攻势,辛爱寸步不让,以归化王宫为中心,反复厮杀。
    困兽犹斗,更何况辛爱?
    孛儿只斤家族在草原上的威信卓著。往远的说,有成吉思汗的余德,往近了说,有达延汗,俺答汗的遗惠。基本说辛爱自己,也不是那种一点也不得人心的君主。
    再加上百年深仇大恨。是一个男人都不肯轻易放下手中的刀。
    而明军这边更是如此。他们恨不得让所有蒙古人都死再战场之中,再战场之上很默契的不受降。不过有了戚继光的千万叮嘱,蒙古妇孺只要不拿兵刃让,都可以网开一面。凡是持兵者。不论男女老少都必杀之中。
    鏖战一个白天。周梦臣忽然听前面传来捷报。王宫攻破。辛爱授首。
    周梦臣大喜过望,立即要去看。戚继光安排了千余护卫。才敢让周梦臣真正地深入城区。倒不是戚继光有东西不想让周梦臣看,实在战场之上,并不能说毫无危险。
    比较这不是一个开阔的战场。战斗遍布了街头巷尾,房顶屋里。戚继光也不敢肯定,城中就一点威胁都没有了。很有可能有残兵败将躲藏在角落之中。
    戚继光与这些军官不害怕,但是万一冒出来冲撞了周梦臣,就不大好了。
    周梦晨也知道,这不是他平易近人的时候。也就答应下来了。
    随即,他看见他这一辈子最惨烈的局面。
    周梦臣知道,从南门直到归化王宫这一条路。被辛爱命名为朱雀大街。因为汉唐之际京城主干道之中就有这个名字,赤裸裸的宣示自己的野心。
    只是明军上下都不准叫,就当不知道。或者直白地说是南大街。毕竟青城在鞑子手中是一国之都。在大明手中不过区区一个县而已。
    一个县的街道,还叫什么名字不名字的。
    而今这一条道路上,进行了简单地收拾。但是周梦臣每一步依然是踏在血水之中,街道两侧都有将士以百户为单位休息。还有一些伤兵在军医的帮助之下,进行简单地处理。
    这些人见了周梦臣纷纷行礼不说。
    而在街巷的拐角处,甚至一些院子里,周梦臣眼睛余光也看见堆在一起的尸体的。横七竖八。周梦臣就知道这是鞑子的尸体,因为按照周梦臣的军令,凡是战死的士卒,都是要火化之后,将骨灰送到家里。此刻一具具地往城南校场上送。
    两侧的街道商铺,也损失不小。至于窗户上,大门上一片片血迹都是最小的损伤。被轰开砸开的门户,被焚烧的房舍。从房间之中拉出来的家具。被当作柴火烧得各种桌椅。等等。
    青城之繁华,不知道几年才能恢复。
    周梦臣心中一沉。此刻他才深刻的知道了。什么叫作兵者凶器也。这一战,不管是明军与鞑子都有很大的损失。至于鞑子的平民。
    抱歉,在严格意义上蒙古人就没有平民可言。
    “还好,都结束了。”周梦臣心中一震,不管今日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边疆的百年纷争。再今天将会有新的转折,至于会走向什么方向,就要看将来自己处置的。
    很快,周梦臣就来到了归化王宫之前。
    随即就看见大片大片还没有清理干净的尸体,与已经被火药炸成一片废墟的王宫大门。周梦臣踩着瓦砾进了王宫。戚继光立即过来拜见。
    周梦臣问道:“辛爱何在?”
    戚继光立即让人将一颗人头送了上来。
    周梦臣扫了一眼,也没有细看。反正他也见过一面。而今辛爱满脸血污,简直是面目全非,周梦臣知觉得有些眼熟,但不能确认。问道:“找人确认过没有?”
    戚继光说道:“已经找了很多人确认,是辛爱无疑。”


第一百四十六章 报捷
    周梦臣听说确定是辛爱的人头,也就没有再看,说道:“收起来,向京师报捷。”
    戚继光满脸冻疮的脸上,忍不住有一丝笑容,说道:“是。”
    周梦臣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辛爱是怎么死的?”
    戚继光说道:“辛爱倒也硬气,守在正殿上,厮杀了半个时辰,下面将士说,死在辛爱手中有两个百户官,几十号人。最后辛爱的亲卫死光了,就被乱刀砍死了。”
    周梦臣微微一叹,对辛爱有几分同情,却绝不后悔。可以对死去的敌人有几分同情。但是绝对不能对活着的敌人宽恕。
    周梦臣说道:“张先生找到了吗?”
    张惠是周梦臣叮嘱给戚继光的任务。周梦臣想要在草原上站稳脚跟,最好的办法就讲白莲教迁徙到草原上的汉人纳入麾下。
    只要有这二十多万人的配合。基本原来辛爱整个版图或许不能大明完整地继承下来。但是青城,东胜卫,乃至于黄河沿岸一些屯驻点,都能完整的为朝廷所有。
    有了这些根基之地,大明草原上的驻军,就不是无根浮萍了。
    再多迁徙一些百姓,讲蒙古人由游牧改为定居,成为大同工业的原材料的来源地。从此就有了长治久安的可能,如果没有张惠。这一件事情,也未必不能完成。但是都需要时间。
    周梦臣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当他出兵青城的时候,他已经绝对不可能在大同再待下去了。他在大同乃至在边关的时间,已经是在倒计时了。
    他并没有时间了。
    所以张惠是非常关键的人物。周梦臣也非常担心,张惠会不会死在乱军之中吧?
    好在张惠还是很爱惜小命的,才不像王浩那边疯癫。他一听到乱起,就知道事情不对,知道明军袭城之后,立即躲在自己的密室之中。
    在一口井中斜挖出一个小房间。
    在这里整整躲了两日,听外面似乎一切都安定下来,才敢小心翼翼地出来。
    周梦臣找到张惠大喜过望,张惠在辛爱手下一直是汉臣第一人。由他出面招徕这些汉人非常适合,周梦臣开出了既往不咎前过,带百人归降,授百户,带千人归降,授千户。带万人归降,授指挥使。
    随即张惠立即开始写信了。
    一封封书信随着明军出击,飞到土默特草原的各个地方。
    周梦臣自然不可能只依靠一封书信来劝降,就在周梦臣一边清理青城,核算这一次的损失与斩首数目。
    初步估计,斩首已经超过了四万有余,反正凡是住在青城的蒙古家庭,家中顶梁柱或多或少都折了两根。当然了,明军的损失也不少。
    在青城之战中,战死不足数千,但是总计伤亡却在一万五千人上下。其余的要么都是冻死冻伤,要么就是受伤之后,在冬天无法医治。
    总之,如果不是在滴水成冰的严冬之中。近万人的非战斗减员,不敢说全部活下来。最少有一半是不用死的。
    事实再次证明了一件事情,在塞外,冬季不用兵,这个近乎铁则的共识,是有道理的。
    另一边督促后面建立起一条完善的后勤渠道,最少今年冬天都要能维系。
    战事虽然结束了。但是另外一场战事才刚刚开始。周梦臣要解决如何维系大明在草原上的统治。周梦臣知道,真正让草原百信归心这一件事情,周梦臣是做不成了。原因很简单。
    他不可能在草原上驻守,但是周梦臣仍然想为后继之人打下一个基础,留下一个框架。
    但是这个框架是什么样子的?一部分周梦臣是有预料的。比较他对青城这边也是很了解的,这么多的情报投入,岂能不了解?但是单单从纸面上的情报,也不足以让周梦臣作出万全的判断。所以,周梦臣也要在青城当地调查,修改自己原来的计划。
    就在周梦臣在草原上忙碌的时候。
    捷报通过艰难的路程。由玉林到大同,由大同而北京,一路露布报捷。在报捷的时候,徐渭也弄了一个小花招。讲皇帝高高捧起,让人听了,似乎是皇帝授命的一样。
    只是这封捷到了嘉靖的手中,嘉靖都愣住了。他第一时间想得是:“朕让周梦臣这么做了?朕怎么不知道啊?”
    是的,嘉靖知道周梦臣一点小心思。从来不在意,无他,大臣们谁没有一点点小心思,时间长了,曾铣的时期,嘉靖也没有那么敏感了。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周梦臣屡立战功。让大明对鞑子的形势完全不同。这才让嘉靖宽容了一点,如果历史上,俺答汗一直活到万历年间,一直不怎么安分,后世总结嘉靖年间的危机,号称北虏南倭,绝对不是假的。真要说俺答给嘉靖带来的危机要比倭寇严重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