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之前大同百姓对蒙古人的仇恨,是周梦臣对付蒙古人的一件利器。但是而今形势有变,周梦臣要长治久安,就要消弭仇恨。奈何仇恨这东西哪里是一下子就能消弭的。
双方联姻是他想出来的一个办法,他希望一两代人之后,这种仇恨就能消弭于历史长河之中。
这一件事情,周梦臣也只能以身作则。至于是否有效就不知道了。
此刻,周梦臣不知道该如何去见李云珍。不过这事情总是要做的,而且他现在要首先要去见嘉靖皇帝,家里的事情也只能缓一缓了。
他想了想,对周大壮说道:“大壮,你带三娘先回家。”
周大壮在周梦臣身边,官职最高的时候,挂过千户一职。而今周梦臣不做大同巡抚了。周大壮也弃了官职。跟随周梦臣。
并管理周家二百家丁。
周梦臣这二百家丁虽然不多,但都是大同精骑出身,无非年岁有些大了,手上功夫虽然过硬,但也没有什么升迁的可能了。但是跟随周梦臣看家护院还是可以的。
当然了,也不仅仅是看家护院。虽然周梦臣不会在政争之中用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但是他不能肯定别人不会用。他自然要防范一二了。
所以,他周家看家护院的家丁,一水的军中出身。甚至连月钱都是军中待遇翻倍给的。
人数不多,一年下来也要小万两银子给。要不是周梦臣家底厚实,还养不起这些人的。
而周大壮就是这群家丁的首领。周大壮在军中历练过之后,虽然还是沉默寡言,说话结结巴巴。但是言语之间,明显有了力量。这一件事情托付给周大壮,周梦臣也是放心了。
周大壮也明白,他带护卫离开,周梦臣身边也不是一点人不留的。而且京师不比别的地方,带着百余骑兵浩浩荡荡的走街过巷难免有些显眼,而且周梦臣的宅子虽然不小。但是显然没有想过安置百余护卫在何处。所以周大壮也要将一部分安置在城外的庄园之中。事情不少。再加上天子脚下,有四五护卫就行了。不会出现大臣当街被刺杀的奇葩事情。
周梦臣将身后长长的队伍遣散之后,就带着人向皇宫方向而去了。
这一次不一样。
周梦臣一到这里,不知道被谁认出来。一群周梦臣认识不认识的,京官外官都纷纷上前打招呼,说道:“在下某某,现居某职,见过周大人或长亭先生。”
一时间,周梦臣似乎被狂热的粉丝包围了一般。
周梦臣只是保持微笑,口中说道:“过奖,过奖,久仰,久仰”之类的话。
而今的周梦臣已经不是无人认识的小人物了,反而大明天下颇具影响力的文官大佬预备役。他在各地的根基虽然还不算丰满,但不能说没有。周梦臣在大同五年,将自己的根基深深插入边军之中,又在大同培养出一批以大同学院为代表的班底。还有杨继盛等得力助手。再加上与晋商准结盟关系,与徐阶的合作关系等外部关系。可以说,在去大同之前,周梦臣是孤家寡人。但是此刻,周梦臣已经代表着周梦臣系,甚至可以说周党了。
已经从周梦臣需要主动去认识别人,但别人需要主动来认识周梦臣的地步。
说来无奈,结党就免不了营私,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奈何而今的政治环境,周梦臣没有自己的班底与人员,他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一阵寒暄之后,所有人一致让位,让周梦臣排在最前面。反正很多人也明白,他不管等多少天,嘉靖都不会见他。
第二章 苦肉计
周只是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却并没有出乎周梦臣预料。
却见一个小太监出来,说道:“传天下口谕给周梦臣周大人。那位是周大人?”
周梦臣立即起身行礼说道:“在下就是。”
这个小太监说道:“陛下口谕:候着。”
周梦臣听了,心中早有准备。
这已经不是周梦臣第一次吃闭门羹了。可以说都习惯了。甚至还松了一口气。
因为周梦臣最担心的是,嘉靖对他太失望,乃至于猜忌,让他连见面的陈臣的机会都没有了,那才是一切都完了。很多电视剧之中,很多大臣被拿下去的时候,都要高声喊:“我要见皇上。”其实就是明白这一点,唯有见了皇帝的面,才有翻盘的机会。
如果连见面都不能的话,那真是一切都完蛋了。
嘉靖发话了。就意味着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只是,周梦臣等得时间有些长。
他在宫门处先是坐着等,只觉得坐得腿不舒服,就起身踱步,不知道转了多少个圈,最后走累了,又坐了下去。如此反复。
排在他身后的官员,也都一个个都走了。
毕竟嘉靖很少见官员,这里所有官员都明白这一件事情。只是朝廷内外的一些流程都是需要见皇帝。皇帝是大明朝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如官员上任之前,皇帝要见上一面的。
嘉靖这里自然没有这个规矩,奈何皇帝有特权,他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但是下面的官员就不行了。即便皇帝不见,他们也不能不来。
其他这样的流程还有很多。
这些官员几乎都是走流程的。既然是走流程,就不会死脑筋。等得太阳西斜了,时间差不多了,一个个都回去了。
唯独周梦臣留了下来。
“大人,这样做不行啊。”徐渭左右看看,压低声音说道;“这明显是陛下在给大人一点教训。”
周梦臣脸色不变,说道:“一点点责难,我倒是不在意。但是朝廷形势,草原形势千变万化,谁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事情,为了夜长梦多,很多事情都要赶快定下来。陛下要教训我,恐怕不是今日一次。如果拖得时间长了,事情有变。”周梦臣转向徐渭,说道:“徐先生,你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快速见到陛下吗?”
徐渭沉吟片刻,说道:“而今之计,唯有一个办法了。我也不知道行不行,不过用这个办法,大人要吃一点苦头了。”
周梦臣说道:“说来听听。”
徐渭低头在周梦臣耳边如此这般的说了起来。
周梦臣听了,微微一愣,说道:“这苦头我自然是不怕的。只是这样做,陛下未必高兴啊。”
徐渭说道:“所以,这个办法不太保险。”
周梦臣沉吟片刻,说道:“就这个办法,你速派人回京,拿我的入宫腰牌来。”
徐渭立即派人去取。在日落时分,将腰牌送到了周梦臣手中。周梦臣拿着腰牌,待着门房上,反复的看着手中的腰牌。随即又看着自己的腿,心中暗道:“腿啊腿,今天你要吃苦了。”
到了该宫门落锁的时间。一个小太监来见周梦臣说道:“周大人,这时间也不早,您是不是该走了?”
虽然北京当官的不值钱,但是官到底是官。他们等候的时候也不能让他们在宫门外的长街上排长龙,这也太雅观了。如果再有一个刮风下雨,更是狼狈。
所以,这些等候的人其实是在宫门里面一个房间之中,就靠着宫门,起到一个门房的作用。与达官贵人家里的门房作用相差不大。
周梦臣说道:“我这里有腰牌。”周梦臣将入宫腰牌拿了出来。
这太监一看,随即去禀报上面。周梦臣当年在宫中也待过一段时间,宫里有很多太监都熟悉周梦臣,也熟悉周梦臣手中这个进攻腰牌的事情,除却感叹几声,周梦臣在外五年,陛下居然没有将个腰牌给收了,真是有圣眷啊。
自然没有不准的意思。
等宫门落锁之后。周梦臣大步走出门房。在大门的中轴线上站稳,随即一个转身,向宜春宫的方向,一掀官袍,居然跪了下来。
身边的太监立即说道:“周大人,您这是做什么?”
周梦臣说道:“我做什么,你不用管了,如果你拿不准,就去问你上面的人。”
周梦臣长跪在地面之上,心中响起徐渭的话,徐渭说道:“大人一直有圣眷,却没有分析过这圣眷到底是什么?是陪着陛下求长生的近臣?是为他答疑解惑的儒臣,还是自己带出来的子侄辈?”
“大人要打动陛下,首先就要老老实实认错,但是怎么认错却也是有讲究的。以什么身份认错就大有讲究了。大人最大优势,你是陛下一手提拔出来的。甚至说没有陛下,大人恐怕连一个三甲进士都没有,更不要说有今日了。所以,大人要以子侄的身份认错,或者极力引导陛下往这方面去想。”
“大人如果作为家中长辈,孩子做错了该怎么办?大人也是清楚的吧。这是一辙苦肉计,只是我也不知道,陛下对大人到底是什么心思。并没有万全的把握。”
周梦臣细细想了,也觉得徐渭高明。
徐渭高明在偷换概念。在儒家思想之中,治家与治国的核心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皇帝对大臣的支配,家长对子侄的支配,在程度上有差别,在理论上相差无几。无非是忠孝之论。
但是治国与治家还是有区别的。
在国事上很多事情是不可原谅的,但是在家事上,就不一样了。很多时候打断骨头连着筋,总不能孩子做错事,就真将他活活打死吧。大义灭亲的毕竟是少数,更多是教训一顿就了结了。
而周梦臣在复套这一件事情,弄出的局面恰恰是一个没有办法放在明面上说的事情。怎么说?
正在举国欢庆,朝廷百年来第一武功,朝廷宣布,这是周梦臣擅自出兵的结果,周梦臣下狱论死,打下的土地全部放弃。攻青城有功的将领,一律革职查办。
即便皇帝是傻子也知道不能这样办。更不要说嘉靖是一等一的聪明人。所以在表明上,一切都要赏赐,还要大赏。但是周梦臣先斩后奏,玩弄朝廷。给嘉靖耍滑头。这也是真实存在的事情,这一些事情即便是程序上抓不住把柄,但是嘉靖做事,何曾讲过证据?自由心证就行了。
嘉靖自诩天下第一流聪明人,让周梦臣给耍了。岂能不郁闷,心中这一口气,还要不要出?
该怎么出?
周梦臣是主动让嘉靖出气,从逻辑上就是,在国事上这一件事情不能处置,但是我是您的子侄后辈。在这一件事情隐瞒了长辈,岂不是错了。是错了就要接受惩罚,我也来老老实实受罚了。
但是不知不觉程度就不一样了。
欺君之罪,与欺瞒长辈的罪名能一样,前者能杀头,后者即便再封建的大家长,总不能因为下面子侄骗了自己,就杀人吗?
只是徐渭也说得明白。这仅仅是他的想法,他也猜不透嘉靖。嘉靖会不会借着周梦臣铺好的台阶下来?甚至识破周梦臣小心思之后,反而会更加生气?
只是周梦臣只能赌一赌了,他觉得不敢怎么样?嘉靖这一口气憋得时间越长,爆发出来就越恐怕。他宁肯而今就被嘉靖重重责罚,甚至免官去职,也不想让嘉靖憋着,秋后算账。
第三章 请罪
智斗游戏由两个聪明人玩才精彩。因为聪明人对彼此的想法一眼就能看透,反而愚钝之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徐渭是聪明人吗?是,嘉靖也是。
嘉靖一眼就看出了周梦臣为什么这样做。
嘉靖虽然不信什么金丹,什么长生不老之道了。但是他又开始痴迷于全真养生之道,每日他何时起床,何时吃饭,何时走路,走多少路,何时睡觉,睡多长时间。都是有一定之规。
秉承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太阳刚刚落山,嘉靖就开始准备睡觉了。
不过黄锦好歹与周梦臣关系尚可,小心翼翼的将周梦臣在宫门处的作为说了。
嘉靖冷笑一声。说道:“好啊,这是胁迫朕啊?他既然想跪,就跪吧。”
周梦臣身份已经不一般了,作为大明重臣之一,这样在宫门里罚跪,在外人看来,自然是折辱士大夫。而且周梦臣又是新近立功之臣,不知道能传出多少风言风语的。
嘉靖这可是左顺门外打了数百官员廷杖。对这事情说在乎也在乎,不在乎起来,也真不在乎。
似乎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就按照他自己的计划,沉沉的睡去了。
嘉靖在睡觉。
周梦臣却冻得浑身打寒战。
距离腊月已经没有几天了,北京也下过一两场雪了。即便有太监殷勤的将地面打扫干净,但也无法驱散那股寒意。
周梦臣只觉得地面就好像冰块一般,寒意透过了衣服,一点点的缓慢而坚定渗透进他的身体之中,从膝盖,小腿,慢慢的往上爬,最后遍布全身。
慢慢的周梦臣感觉到疼,一时间也无法分辨是跪倒时间长的疼,还是冻得疼。
但是慢慢的这种痛楚的感觉,也时断时续了。有心感受,自然会感受到疼,如果将心思转移到别的地方,似乎这股痛楚就不在了。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