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他的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与嘉靖和解。
嘉靖要见他,这就是机会所在。区区小事,也没有什么好计较的。
周梦臣唯一有些可惜的,今日这进化论是写不出来的。
周梦臣其实没有读过物种起源。在后世,这些古典科学经典,有没有读的必要,还有待讨论。毕竟这些书中的观点都已经融入教科书之中了。而且达尔文的观点,有些在当时是对的,但是后世未必是对的。
所以,周梦臣刚刚动手之后,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周梦臣想要逻辑清晰完整的推导出来,还是要费很大功夫的。所以今日是写不完了。而且周梦臣忽然有一种感觉,他今后也未必有机会写这个了。
周梦臣忽然觉得自己有些矛盾。这种感觉简直好像围城中说的一样,进来的人想出去,出去的人想进来。他之前在家里赋闲的时候,想回去当官。一展拳脚,推动世界发展。而今却似乎怀念起静下心来做学问的时候了。
果然是,人心不知足,什么都想要。
周梦臣不敢让嘉靖多等,很快就来到了宜春宫之中。一到宜春宫之中,周梦臣行礼过后,就看见挂着一副副猫科动物的图录,心中已经有了几分猜测。
嘉靖说道;“你刚刚去了冯保哪里?”
周梦臣说道:“冯保说他的研究陷入了瓶颈,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让臣过去看看。臣也就过去看看。”
嘉靖说道:“听说,你看过一些资料之后颇有心得?”
周梦臣说道:“颇有心得不敢说,但还是有所收获的。”
嘉靖说道:“那说来听听。”
周梦臣心中有些犹豫。说实话,他早就想将嘉靖改造成为一个科学家,或者是科学的信徒。但是而今看来,虽然有些成效,但成效不大。进化论思想放在大明的思想环境之中,还是太尖锐,要极端了一点。他也担心今日说给嘉靖听了。他就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了。
只是这也是他准备了好长时间的计划了,这个时候退却就前功尽弃了。而且如果嘉靖真能接受这个思想,对未来很多事情,都是大有好处的。
周梦臣沉吟片刻,说道:“陛下,臣只是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陛下恕罪。”
嘉靖更感兴趣了,说道:“你尽管说便是了,朕气势那种以言语杀人的昏君。”
第十四章 物竞天择
周梦臣说道:“臣看来,这些动物图录,都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嘉靖听了周梦臣这一句话,只觉得振聋发聩。
黄锦听了却大惊失色,手中的拂尘都落了地。
嘉靖之所以能振聋发聩,是因为嘉靖一是在这方面思考,思考生物演变上的同与不同。正因为有了深入的思考,周梦臣这八个字,就好像乌云忽然散去,阳光照射进心灵一般,顿时觉得眼前一亮,暗道:“对啊,就是这样。”
但是黄锦却不一样。
黄锦本质上是一个伺候人的,嘉靖的喜好就是黄锦的喜好。但是嘉靖的喜好真是黄锦的喜好吗?自然不是,说破天了,也不过是工作需要。黄锦装装样子还行,让他真投入那种枯燥的研究之中,他也适应不了。所以他只能从字面上理解,这八个字,简直是无君无父之极。
只是黄锦件嘉靖没有多说。也不敢多说话。只是将拂尘捡起来,再也不说话了。只是静静的站在一边。
此刻的嘉靖还没有将这八个字与政治联系起来。嘉靖大脑之中,无数概念在飞速的旋转碰撞,合而为一。
嘉靖受到道教影响太深了。儒家学问在嘉靖这里不过是点缀而已。他首先想到的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以及万物自化的一些概念,还有一些易经之中,变易,简易,不易等道理。
来理解消化这八个字。
嘉靖好一阵子才回过神来说,说道:“具体说说。”
周梦臣说道:“是,正如这老虎,为什么奴儿干的老虎,就要比云南的老虎大上这么多?臣以为是气候与地理的原因,这两者在无数年前,本是一种老虎。但是而今一个生长在东北,东北冬长夏短,冬天往往数月,大雪封山,迅速食物不易,所以这就要求老虎有极强的抗寒能力,与忍耐饥饿的能力。如何能有这种能力,就是长膘,长膘不仅仅能抗冻,也能挨饿。如何才能更多的长膘,体型就要大。越大越好。而云南的老虎却不一样,云南四季如春。而今老虎长在丛林出没,他们根本不需要大量长膘,而且体型大了,也妨碍他们在南方茂密的丛林之中行动,所以,云南的老虎,体型就小了。臣以为越往北越冷,越往南越暖,这个规律也普遍适应于其他大型猛兽身上。这就是动物为了生存,并适应自然环境,自己会顺应自然,做出演化。从增长之前没有的功能,或者消退,之前已经有的功能。臣称前者为进化,后者为退化。”
嘉靖听得津津有味 ,而今的嘉靖也算是大明一流的博物学家了。对周梦臣所言这一些一点就透,他脑海之中,还有很多的案例,根本不用周梦臣详细解释。他就能自己在脑海之中找出许多例子来应征周梦臣的说法。
听周梦臣说完。嘉靖忍不住说道:“好。周先生,你以为如何应用如此天理求得长生?”
周梦臣听了一愣,心中暗道:“你去问达尔文啊?”但是皇帝询问,周梦臣也不能不回答。周梦臣说道:“臣以为,这种演化,为自然选择。但是还可以想办法人为选择。”
嘉靖问道:“怎么说?”
周梦臣说道:“既然知道生物有这样的特性,就可以人为驯化让某种特行保留下来,就好像先民驯化家畜一般。人为的增加生物的某种特性。就好像野猪一般,能去其野性。”
嘉靖脸色有些冷,说道:“周梦臣,你就给朕说这些吗?”
周梦臣立即跪下来请罪,说道;“臣请陛下恕罪,臣才能仅仅这些。不能为陛下解长生之谜,但是这番道理,却也不是毫无用处的。”
嘉靖心中冷笑,暗道:“能用到什么地方?”正要跑说出口来,心中忽然一动。心思从专注于长生的思考拔了出来。立即心中大震。脸色一时间铁青了。
如果不是嘉靖自己研究了这么长时间,才得出了这个结论,嘉靖而今自己就想将提出这异端邪说的人给五马分尸了。
嘉靖不是不信这个结论,恰恰相反,特很相信这个结论。因为很多资料都是嘉靖过目的,真要说起来,嘉靖对那一库房的资料要比周梦臣熟悉太多了。
只是嘉靖作为皇帝评价是否是异端邪说只有一件原则。是否有可利于朝廷统治,是否有利于他皇帝的地位。而这两点,在进化论之中,一点都没有体现。
嘉靖怎么可能觉进化论是堂皇大道。
想到这里,嘉靖语气越发有些冷了。说道:“你说,这个道理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此刻的嘉靖内心之中有无数念头,就好像无数气泡在瓶子里面翻滚,还没有定下来,但是这些想法之中,其中一定有一个,就是杀人灭口。
将周梦臣杀了,这异端邪说就不存在了。只是嘉靖也舍不得。毕竟自己花了数年心力,一点点的总结出来的。虽然最后一点窗户纸是周梦臣点破的,但是嘉靖内心从来觉得这个学说是自己的。没错,是自己的。因为周梦臣也是他的人。
周梦臣并不是没有感觉嘉靖的恶意,不过,这早就在预料之内了。
周梦臣不是不知道,这样做很危险。但是周梦臣一直以来就有一个困扰,那就是在他未来的计划之中,一定要有一场大变法。但是变法又绕不开嘉靖。
是的。今日周梦臣绕开嘉靖做灭了土默特部,虽然承受了严重的后果。周梦臣上升渠道,乃至于未来的前程,都有可能被中断。周梦臣并不觉得后悔。毕竟比起边境安定,边境百姓的太平,自己一些委屈也算不了什么。但是问题是,事实证明这种办法是不行的。周梦臣那是在边关,还是能钻空子,而如果变法的话,这这主战场在北京城中,周梦臣根本没有任何空子可以钻。
必须面对嘉靖,必须直面嘉靖。因为没有嘉靖的支持,什么变法都是不可能的。周梦臣还一度痛恨自己,给嘉靖说清楚金丹的事情做什么?而今作为养生达人的嘉靖皇帝,寿命定然会延长的。想要熬死嘉靖也未必可能了。
而今嘉靖对朝政的态度,几乎所有人都明白,殆政。只求安稳,不想多事。这样的情况下,说动嘉靖支持变法,简直是不可能。而没有嘉靖支持的变法,更是不可能。
除非直接政变。
所以,周梦臣想来想去,还是想赌上一把,想办法给嘉靖洗脑,让嘉靖信奉新的思想。这个思想具体来说,就是进化论。毕竟在周梦臣看来,进化论从思想上,与道家的思想不是没有相通的地方,同样,进化论本身就是最变法的思想了。
今日就是摊牌的时候了。
周梦臣很清楚,嘉靖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杀他。也很清楚,嘉靖对自己研究出开的结果,未必没有感情。更清楚,如果不能说服嘉靖,或许他一辈子都在乡居了。但也明白,如果能说通嘉靖,一切都可能豁然开朗。同样,如果不能说服嘉靖,他今后即便进入内阁,也不能一展抱负,如此一来,官职对周梦臣的吸引力,就大打折扣了。
得失都想明白了。周梦臣反而更期待嘉靖的反应。
周梦臣稳定心绪,说道:“陛下,臣以为此理与易经之道暗通,陛下此论,足以与先秦诸子百家相提并论。乃是千古不易之至理也。”
第十五章 天下大势
嘉靖说道:“少拍马屁。”虽然嘉靖这样说,但是他对嘉靖这一记马屁还是很受用的。原因很简单,嘉靖虽然自觉自己是聪明人。但是这年头皇帝在很多事情上话语权不多。就好像是大礼仪上,嘉靖当时年轻,被杨廷和欺负的很惨,他根本找不到如何反驳杨廷和,而张璁一出,让杨廷和在道理上驳不过。
天下大儒在与皇帝交谈的时候,一边尊崇皇帝,一边鄙视皇帝。尊崇皇帝,是尊崇皇帝的地位,鄙视皇帝,这种鄙视不是明面上的,而是隐藏在骨子里的,因为文官士大夫一口一个启沃圣心。就没有想过一个问题,皇帝,一个成年的皇帝,一个成年有手腕的能杀人的皇帝,需要你教我做事?
这里面隐藏的不是鄙视俯视,是什么?
这也是大明士大夫集团人格,同时具有极端自大与极端自卑不同的人格。
嘉靖对这些士大夫的德性也是很了解的,如何嘉靖真能与诸子百家并列,在嘉靖看来,也是一个很大荣耀。
周梦臣说道:“臣没有拍马屁,臣说的是真心话。陛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不仅仅适用于动物,也适用于治理国家。陛下可知道臣对付辛爱的阳谋?”
嘉靖说道:“说来听听。”
周梦臣说道:“是。”随即将怎么派人张惠入青城,如何引导辛爱学习的大明,让他削平诸侯,中央集权,如何让辛爱失去了蒙古之心,在自己兵临城下的时候,逃无可逃。
嘉靖听了,一时间看周梦臣的目光都有不同了。
嘉靖心情复杂,他觉得即便自己在辛爱那个位置上,也是要中计的。对如此精于谋算的周梦臣多了几分警惕。另外一方面又有一种吾家有虎初长成的心情。毕竟在嘉靖看来,周梦臣这种将自己做的如此事情说给皇帝听,并不是一个很合适的做法。可见周梦臣还是忠心耿耿。
周梦臣根本没有察觉这一点,在心中不觉得这一些事情能瞒过嘉靖。更不要忘记,周梦臣答应李宽渊为李瑾总兵追封。他还没有办成,正好趁着这个时间办了。
周梦臣说道:“臣之所以敢如此大胆的设谋,就是拿准了一点,那就是草原上的生产结构与大明是不一样的,兵牧合一的生产方式,必然产生部落这种军政合一的统治方式。不改变草原的生产方式,根本不可能做出其他的政治上的改变,否则就是逆天行事。必遭反噬。”
“只是臣当时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而今想来不就是这样?腐儒言必三代,似乎三代乃盛事,但是臣翻阅古籍,虞朝,夏朝,不可考,而商朝不过,大河左近,南方及江汉,东不过江淮。而到了周,情况就更明白了。天下之大,不过中原,考之三代,想来不过是小国寡民。方秦一统,虽为暴…政。然今后世世代代尊皇帝,何也,乃是天下之大,非定于一,非尊皇帝而统万民不可。否则重现春秋战国之时,无岁不战,生民涂炭。”
周梦臣转弯抹角说这么大一堆话,其实就是说一句话。进化论其实正好证明了皇帝统领万民的正确性。
至于正确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