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5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渭脸色也很难看,但依然辩解道:“我细细打听了,其实这五十个人,是被官兵追得上天无路,只能反其道而行之,在南京撞一下运气。”
    周梦臣说道:“说这个有用吗?”
    周梦臣不是不相信,徐渭的解释。甚至觉得这才算是合理,毕竟江南虽然兵力羸弱,但是好歹有一两万能战之兵。不至于真让五十个人,千里杀入南京城下。这种追击之中,被钻了空子。被人牵着鼻子走,倒是符合尝试。
    但是正如周梦臣所说,有用吗?
    因为这一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是一个军事问题了,是一个政治问题,嘉靖皇帝是何等爱面子的人。他刚刚这边灭了土默特部,扩疆一省,那边就被区区五十个倭寇摸着了南京城门。更不要说孝陵就在南京城外,一旦惊扰了孝陵,嘉靖何以面对列祖列宗。
    周梦臣用脚趾头想,而今的嘉靖想要杀人。
    周梦臣随即也明白了,为什么急召他入京了。周梦臣心中的疑窦一下子打通了。
    周梦臣直接问道:“是不是徐阶力主让我回京的?”
    徐渭说道:“那个小公公话里是这意思?”
    周梦臣说道:“有意思了。”
    徐阶来了一个兔子蹬鹰。前文说了,严嵩弄了张经之后,已经将江南的事情全部掌握在他的党羽手中了。而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一下子被徐阶找到突破口,找到了反击的地步。
    是的,严嵩在京师已经全面压制了徐阶。徐阶这个时候,就准备夺回江南控制权,从这一条线上,反过了弄严嵩。
    江南有多重要就不用说了,大明的钱粮重地。更重要的是,也是严党的钱粮重地。严党可没有少从江南搞钱。徐阶未必是要从这里查严党。不过,对一个牵制的的筹码。徐阶在朝廷上的话语权就多上一分,也足够能够制衡严嵩。
    所以,这个机会对于徐阶来说,几乎是最后的一线希望,许胜不许败。徐阶也找出自己夹带里的最有能力的一个人,那就是周梦臣了。
    周梦臣治兵的手段,已经是天下公认了。徐阶也知道,周梦臣与他其实是渐行渐远。但是这并不重要。渐行渐远是将来的事情,他如果不现在扳回局面,就没有将来了。
    而且不管周梦臣做多大的功劳。只要徐阶能扳倒严嵩,那么严嵩这一块大蛋糕,徐阶是吃最大一块,而不是周梦臣。
    毕竟,周梦臣资历太浅,夹带里面也没有多少人。真给周梦臣几个尚书位置,周梦臣也塞不满。
    周梦臣想通了内里情况,心中也就松了一口气,琢磨起现在的局面了。
    周梦臣一开始出外,就想去江南,而今想来简直是无知者无畏,江南各种条件都很好,但是这也代表着当地地方势力,非常强大,周梦臣在出外之前,对这些地方势力是没有什么感受的。大同又是一个特殊的边地,当地地方士绅几乎没有。唯独在关中,周梦臣时刻感受到了关学一脉的影响力。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韩邦奇的帮忙,周梦臣在关中做很多事情,都要大费周章。
    有了韩邦奇的帮忙,很多事情周梦臣做起来很轻松。但是周梦臣很明白一件事情,他就江南注定要水土不服的。不仅仅是心学一脉与气学一脉的矛盾。其实,学术归学术,大家都会给地方官面子的。只要周梦臣不要求一定要让气学在江南扎根。那么,当地心学一脉,未必对周梦臣做什么。同样的是,地方官只要尊重当地士绅的权益,那么当地士绅也愿意与地方官,你好我好大家好。
    奈何周梦臣是这样的好好先生?
    当然不是了。
    周梦臣如果愿意做这样的好好先生,他出外做什么。在北京找一个位置熬资历,将来也未必能成为六部尚书之一。走上文官巅峰。只是那不是他想要的。


第七十五章 离别
    周梦臣此去江南,一定要让气学在江南发扬光大,原因很简单,江南作为大明的经济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当地士绅投入教育之心,也是最大的,单单一书院而论,江南一个府的书院数量就能超过陕西一省,这么大的人口基数,也会导致人才源源不断。
    关学一脉缩在关中,一直担心人才断档。而心学一脉从来不担心人才断档,却担心各种新学说,新思想源源不断。各自争辩。而今王阳明去之后,心学之中分成数派,彼此之间相互辩驳,也是打得好生热闹。那是在北京,在北方,都感受不到的学术氛围。
    而今气学在周梦臣经营之下,影响力日增,但是周梦臣很明白一件事情,气学不占领江南,就不能成为大明显学。
    即便不谈学术思想,周梦臣在做官上,也是一个改革派,几乎走到什么地方,都会在旧制上进行改革。让他到江南之后,不动刀子,这也是不可能的。
    周梦臣现在回想,如果几年前他直接去江南,未必有什么好效果。不能说没有什么成就,但定然是事倍功半。
    而今却不一样了,周梦臣非吴下阿蒙。他已经不代表自己了,他身后有一票人的支持,虽然在高级官员这方面,周梦臣招徕的人还很少好,但是在其他方面,就不一样了,在武力方面,只要朝廷原因,周梦臣直接能拉来一票军官团,将而今奋战在抗倭一线的将领,全部替换掉。钱财,刚刚发展起来的黄河银行,不介意猛龙过江,去江南讨口饭吃。
    其实晋商一直想去江南,只是江南本地商人力量强大,他们去不了而已。
    同样,江南士绅也与之前不一样了。处于一个非正常的情况下,也不好说他们是强了还是弱了。
    在几年前的时候,倭寇还是疥癣之疾。根本不被抬到台面上说,无非是大明各地方哪里没有一点小乱子,山有山匪,河有河匪,海有海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尚没有影响到江南正常运行。
    而今却不一样了。
    整个江南处于非正常的情况下。倭乱扰乱的内外贸易,甚至正常的生产生活,很多士绅家中都有子弟阵亡。看上去是弱了,奈何朝廷大军不可能将所有地方都护住,就让地方上兵制混乱,很多大家族都有自己家丁,甚至有数百上千人。甚至有一些县的兵马,虽然是县令管辖的,但是实际上就是县城之中大户人家家丁编制到一起。
    从武力上,似乎他们分外的强大了起来。
    不过,周梦臣不在乎这些。毕竟江南士绅的强大,从来不在武力上面。连倭寇都打不过的民兵,县兵。能有什么用处?江南士绅的强大,一直在于对朝廷的影响上,对舆论的影响上。
    而今他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外有倭寇为乱,内有严党横行,横征暴敛。除此之外,因为倭寇的原因,很多偏远地方,都是去了秩序,一旦失去了秩序,很多事情都不是这些士绅想要看到的。
    周梦臣此去,阻力会降低到最低。毕竟比起现在的水深火热。周梦臣要做的事情,未必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再加上为了解决徐阶自己的困境,在江南一段时间之内,徐阶会不惜一切代替挺周梦臣的。这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
    是老天爷眷顾。
    周梦臣猛地起身说道:“既然有圣旨,就立即准备的。让戚继光召回各路骑兵,从潼关走河北,回京。而我们走黄河航道,然后去大同,从西山运河回京。”
    徐渭闻弦音而知雅意,说道:“大人,可是要去看看壶口铁路?”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而今什么事情都做得差不多了,我将其他的事务,交给各省巡抚就行了,唯独壶口铁路这一件事情,要好好收尾。如果做不好的话,这些事情将来都是问题。”
    壶口铁路乃是周梦臣的铁路网计划的第一步,所以非常关键,不仅仅在于修建铁路,还有之后很多事情,比如铁路归谁管?铁路收益走那一部分。铁路与地方的关系等等。这些事情如果能处理好了,将来推行成功经验的时候,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处理不好,将来的事情,也就有些难办了。
    徐渭说道:“我这就去安排。”
    周梦臣说道:“我们要忙上几日了。”
    即便是皇帝急召,收尾与各地巡抚交接,等等时间。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而且周梦臣估计,这个急召,乃是嘉靖盛怒之下,在徐阶的煽风点火之下做得决定。但是实际上,并没有那么急。
    江南的局面,还没有到,晚去一步,倭寇就打进南京城的地步。
    而嘉靖气消了,也没有让周梦臣立即回京的必要。
    只是为了保持对嘉靖的尊敬。周梦臣表现出来很匆忙,立即回到朝邑,用了数日完成善后工作,解散总督行辕。只是他两个新入门的弟子,还有完成自己的功课,周梦臣就不带走了。让他们做完这一件事情之后,直接去找他便是了。
    周梦臣本想悄悄地上船,离开这里。
    却不想,走漏了风声。有无数百姓来送周梦臣。一时间,黄河岸边,人山人海的。
    周梦臣忍不住苦笑对韩邦奇说道:“师叔,何必如此?”
    周梦臣知道,这一件事情绝对与韩邦奇脱不了关系。周梦臣固然是为关中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但是这个年代的通讯,交通等因素,再加上周梦臣做得很急。根本没有时间让这些百姓都知道。
    如果没有人组织,才算是见了鬼。
    韩邦奇说道:“我什么也没有做,不过是漏了一些风声而已。”
    周梦臣说道:“师叔的厚爱,我心领了。大家都不容易,让大家都散去吧。”
    韩邦奇正色说道:“飞熊,你以为我这番举动,仅仅是为了你,就大错特错了。而今虽然有不少毫无廉耻的地方官,搞什么万民伞,遗爱靴之类。搞得官场乌烟瘴气的。弄得这一套流程,好像是溜须拍马。但是我觉得,一个人做得好了,就该被鼓励。今日之事,我也仅仅在朝邑透了透风声,我可以没有让百姓都过来。而是你真有救民于水火之功。方有今日局面。”
    “如果时间准备的长一点,来得人就不仅仅是这些了。”
    “而今局面不是我做了什么,而是好官就应该有礼遇,我也知道你不想做得太过分,甚至推了很多东西,北京催得急,乡亲们,不过是想看着你上船而已。”
    周梦臣站在黄河码头上,回头看去。只见得岸上都是人。密密麻麻的人。
    一瞬间,周梦臣内心之中,有一种强大满足感。
    于是他在无数人的目送之中,上了船,随即站在船尾。环手做礼,说道:“诸位父老乡亲,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诸位的好意,周某心领了。都回去吧。”
    不知道,谁忽然跪倒在地面之上,说道:“祝大人一路顺风。”
    于是无数黑压压的人群都跪在地上,用凌乱的声音喊着:“祝大人一路顺风。”在这些凌乱的呼喊之声中,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声音,比如:“大人不要走。”
    “祝大人公侯万代。”“大人什么时候回来啊?”
    无数凌乱的声音,催动周梦臣的船帆,一点点沿着黄河向北方而去。站在船头的周梦臣,心中荡漾,久久不能平静。


第七十六章 再至壶口
    说实话,周梦臣并不觉得,他在陕西赈灾这一件事情,做得很完美。
    无他,他来得太迟了,等他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十天过去了。可以说,已经错过了黄金抢救时间,很多人掩埋在地下的人,已经没有了生机,才有死亡三十多万,这个恐怖的数字。
    周梦臣能做的,其实就善后问题。减少次生灾害,与二次伤害,然后就是恢复生产,让所有没有死在地震之中的,尽快能的活下去的。
    但是碍于很多时代的因素,周梦臣觉得自己很多事情上,都是有问题。最少没有做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在百姓看来,却是已经超过了不知道多少人。
    别的不说,不管周梦臣哪里搞来的前,在今年之内,他在关中已经附近受灾的地方,投入了数百万两银子。给关中百姓第一感觉,那就是日子好过了,甚至比寻常太平年份都好过。
    这个年代,各地方交流并不发达。周梦臣在这里投入这么多货币,其实人为了增加了货币供给量。才有了大家觉得生活景气,钱好赚了的感觉。
    再加上周梦臣在赈灾的事情上,也是很尽力的。在刚刚到灾区那一段时间,到处视察,将大腿都磨掉数层皮。还有关学一脉的一些吹捧,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周梦臣觉得这种感觉非常好。
    固然,让人拥戴与喜欢,是每一个人都拒绝不了的感觉。
    只是周梦臣仅仅是沉醉了一会儿,就再次进入工作之中。他要在短时间之内,理清关于铁路的一切问题,在他离开这里之前。做一个了结。他而今还挂着三省总督的官衔。但是这个官衔是一个临时性的差遣。在周梦臣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