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是皇帝,还是最高领导人。对于百姓来说,都是有一种神秘的神圣感,但是对于他们身边的人来说,却没有这种神圣感。
说起来严世蕃距离嘉靖并不遥远。虽然见面的时候不多。但是严嵩所有政务,严世蕃都有参与,嘉靖下达的所有指示,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严世蕃对接的。甚至随着严嵩的身体不行了,这个数量就越来越多。
不管怎么否定严世蕃,严世蕃都是一个聪明人。他的聪明与嘉靖的聪明,相得益彰,都是有术而无道。
在手段上极其高明。但是原则上,或者指导方向上,都有这样那样的偏差。
严世蕃将嘉靖对朝廷布局的意图,是分析的透透的,吃得死死的。他其实也看出来,嘉靖殆政对外朝控制越发薄弱的趋势。可以说,正因为严世蕃看出这个趋势之后,才在今年京察大大出手,一时间横扫京师,唯严独尊。
严世蕃追求的是,严家永保富贵,最少在他严世蕃一辈子都要而今这种局面,而不是灰溜溜的回乡下过苦日子。
那么怎么才能让严世蕃永远保住而今的权力,即便是在严嵩去世之后,也不改变吗?
那就要改变之前对嘉靖的态度,要让嘉靖看到,这天下没有严家不行,没有严党不行,没有严世蕃不行,天子大事,祭由朱氏,政由严家。只有这样严家才能永保富贵。
可以说,嘉靖对严世蕃的厌恶,不是没有缘由的。严世蕃一辈子没有遭受过什么挫折,太顺利,让他有一种无法无天的狂妄。
严世蕃说道:“老爷子这不行的。这样一来,谁还听我们的。”
严嵩看着严世蕃说道:“官场不仅仅有进,还要思退。”
“思退?”严世蕃狂笑一声。带着几分疯癫说道:“老爷子,你这样,还不如让我死。您就不能为我想想吗?陛下是什么样的人,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您老在朝廷上得罪了多少人?等什么时候,陛下厌弃您了。我们家是什么下场?是徐阶会放过您,还是周梦臣会放过您,你是忘了夏言,还是忘了曾铣了?你也想让我家如同夏家一样吗?”
严嵩看着自己的儿子,只觉得心中一阵痛楚,他怎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而今会变成这个模样。难道他不明白?以他的能力如何能掌控朝廷,他那种掌控外朝来胁迫嘉靖的手段,根本就是寻死之道,而且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因为大明体制就注定了一件事情,皇帝是可以不讲道理的。
再者严嵩也有自知之明。大明朝廷之上,能不能架空皇帝,是有这个可能,但是却不是他严嵩能做到的。原因很简单,想要架空皇帝,必须能将士林势力团结在身边。但是严嵩很明白,他做的那些事情,其实并不得人心,他严某人在 士林之中的名声,谈不上臭不可闻,但也绝不好听。根基不一样,能做的事情就不一样。清流的力量看似很虚,但其实也是很强大的,这代表了操纵舆论的力量。
而严世蕃做法就非常矛盾。因为他代表严党做事的时候,其实是假借皇权行事,所以严世蕃很鄙视清流,绝对是一群无用文人,仅仅会犬吠而已,另外一方面他因为对皇帝的了解,同样鄙视皇帝,觉得不过如此,我上也行。
如此狂妄之下,才想掌控外朝来胁迫内廷。
严嵩从严世蕃的语气之中,已经听出来严世蕃的意志之坚决,是难以说服的。严嵩忍着心头的痛楚,说道:“我真后悔,将你带到北京来,我应该学徐阶,将儿子丢在老家。”
“是。”严世蕃昂着头,说道:“你怎么不后悔,将我生出来,当时就弄死我,不是没有这么多麻烦了?你怎么不干脆进宫。这样不是可以后顾无忧的服侍你的陛下。”
严嵩大怒,脸色通红,却不知道是生气,还是喘不上来气。严嵩再也没有与严世蕃说话的意思,从牙缝之中崩出一个字:“滚。”
严世蕃一甩衣袖,真的走了。
严嵩更怒,说道:“回来。”
严世蕃没有回来,只能背对着严嵩,说道:“还有什么事吗?”
严嵩语气带着几分深沉,说道:“不管你怎么想,周梦臣,现在不能动,你动他,我就动你。”
严世蕃听出来,老爷子是认真的。内心之中顿时觉得好像被压了一块大石头。忽然不敢顶嘴了。说道:“知道了。”随即匆匆而去。
严嵩闭上眼睛享受着丫鬟的伺候,忽然叫来一个管事的。向这个几个丫鬟一指,管事会意,立即有几个大汉过来,捂住了几个丫鬟的嘴,带了下去。今后谁也没有在严府看见过这几个人。另外有几个丫鬟过来伺候。穿着一样的衣服,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
这对严嵩来说,寻常事儿,谁叫他们听到了不该听的东西。根本不知道他挂在心上。
严嵩此刻内心之中很不是滋味,心中暗道:“是我一辈子做坏事太多,老天爷注定要我断子绝孙吗?”
严嵩自然知道,严世蕃这些作为都是徒劳无功,甚至让严家加速灭亡。但是他其实也没有其他办法,他自然明白,嘉靖是何等样人,说刻薄寡恩算是轻的,严嵩有用一日,一日对严家恩宠有加。甚至严家做得一些出格的事情,也可以原谅的。但是一旦严家无用,嘉靖对严家的一切恩宠都会收回的。
到时候严家怎么办?严世蕃怎么办?
严嵩也没有办法。
命运不过是起承转合,成住败空。谁真能长久。谁也不能?严嵩能保住自己荣宠一生,就已经很不错了。又怎么能管得了自己死后的事情。
只是又怎么能真不挂念?
严嵩从来不是善茬。如果不是他儿子,敢这样跟他说话,严嵩将骨头都扬灰了。但是作为一个父亲,谁又能真的对自己儿子下得去手啊?在政争之中,计谋百出的严嵩,此刻面对他必然到来的命运,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第一百零三章 北人岂堪南战?
“啪”严世蕃将一个花瓶重重地摔在了地面之上,据说是宋代官窑精品,就这样四分五裂了。严世蕃还觉得不解恨,随即将一个砚台砸了出去,重重地砸在门框之上。随即碎成数块。
一个正要进门的仆役吓了一跳,随即不敢往前走了。只是在门口说道:“老爷,吴尚书来了。”
严世蕃说道:“收拾一下。快请。”随即对门外说道:“快请。”
等吴尚书来到这里的时候,严世蕃房间里面,已经恢复原状,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这个吴尚书不是别人,正是吴鹏。
吴鹏原本是工部尚书。而今已经是吏部尚书了。大学士吕本在京察之后,也算是功成名就。他作为大学士,也不可以长期掌管部务。而且吕本在这一次京察之中,也安排了不少自己的人,让吕本在内阁之中,也不至于一点话语权都没有了。
所以,他留下这个吏部尚书,就是严党了。
最后这个最听话的工部尚书吴鹏,就成为新的吏部尚书了。其中严世蕃做了不少的事情。
吴鹏年纪也不小了,头发花白,但是见了严世蕃也是恭恭敬敬的,一口一个小阁老。
严世蕃自然也要给几分脸面,毕竟吏部尚书身份非同一般了。
两人坐下品茶,吴鹏才说道:“不知道,小阁老这一次相召,有什么事情?”
严世蕃本来想通过吴鹏,狙击周梦臣下江南的任命。只是被严嵩否定了。他内心中固然一肚子气,但是还是不敢违逆严嵩的意思。所以,将更改了想法,说道:“你知道周梦臣回京了。”
吴鹏说道:“自然知道。天下名将吗?即将去江南。”
果然,正式任命虽然还没有下来,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周梦臣未来的去向,已经不是秘密了。
严世蕃说道:“吴尚书可曾知道,江南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吗?赵文华想来没有少给尚书好处吧。”
吴鹏自然知道。严党大部分钱财都是来自江南。而这些钱财,不仅仅是严党的向心力,还是严党之间矛盾的弥合剂。
吴鹏心中有些不舒服,但是脸上一点不露。
说实话,吴鹏并不是什么廉洁奉公之人,该拿的钱一点也不少拿,甚至有不少黑料被严世蕃抓在手中,这也是他对严世蕃这么客气的原因之一。但是吴鹏更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对于做到尚书的人来说,钱仅仅是一个小问题了。
吴鹏如果仅仅是为了钱,也不会投靠严党。他要的是在官场之上再进一步。
这才是严党能给吴鹏的。
吴鹏而今作为吏部天官,在严党之中也算是数一数二了。他岂能没有更进一步的野望,比如入阁成为大学士。严阁老是老了。但是他吴鹏还在年富力强,严阁老不应该考虑一下?
这也是吴鹏纡尊降贵对严世蕃如此客气的另外一个原因。
在吴鹏看来,严嵩而今是到了思退的地步了。不如让他接替严嵩的地位,还能庇护严家。如此一来岂不皆大欢喜。在这一件事情上,严世蕃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自然要客客气气的提防他坏事。
只是严世蕃如果知道吴鹏这个想法,估计弄死吴鹏的心都有了。因为严世蕃从来不想让渡权力给别人。吴鹏一上位之后,严世蕃岂能有今日的权力与地位。这是严世蕃绝对不能接受的。
只是对于严世蕃动则拿钱说事,吴鹏心中还是很不舒服,一点都不体面,钱自然是要拿的。但是话却不能这样说的。
吴鹏说道:“小阁老,不是我说的,实在是赵文华办的差事不行,居然让区区五十个倭寇冒犯南京,惊动孝陵。天下震动。这样的情况下,谁都保不了他,让他降职已经是最轻的处罚了。周梦臣去江南,不仅仅是宫里的意思,甚至很多人也都有这个想法,江南太乱了。很多人都不想看江南乱下去了,周梦臣是众望所归。”
说起来江南倭乱变得严重起来,也有两三年了。两三年之间,一连换了数任总督,结果越来越乱。不仅仅让嘉靖失望,连江南士绅也苦不堪言啊。谁都想尽快结束,这没有必要的战争。
这个时候,周梦臣就落入很多人眼中了。论帅臣。大部分人都觉得周梦臣是天下第一,既然如此,他们就希望朝廷派最厉害的帅臣过去平定倭乱。
所以,严嵩不想拦着。固然有嘉靖平衡朝局,已经将这一块权力扔给徐阶了。另外一方面未必不是觉得,江南已经成为一个烫手山芋。不让周梦臣去,还是有可能的。但是不让周梦臣去,还要在短时间之内,将江南的事情处理好,严嵩就没有信心了。
如果拦住了周梦臣。派去的其他大臣,比如赵文华与胡宗宪的组合,能将江南平定下来也就好了。如果不能的话,就等于在给周梦臣养望。让天下人觉得,周公不出,不足以收拾局面。
而且后者,是大概率事件,因为做事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周梦臣毕竟有军功在身,有这么多人支持,稍稍有一些挫折,还是能够承受的。这是周梦臣名声与底气,但是其他人就不一样,当很多人觉得这个人选并不是最好的人选的时候,稍稍有一点挫折,哪怕不伤及根本,朝野内外所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果然不行,能不能换人?
很多时候,其实就是这样,说你行,你就行,大家都觉得你不行,你行也不行。
严世蕃说道:“老爷子也说了,拦不住就不要拦了。只是,周梦臣在塞外打了一些战事。精通塞外风物,这一点,就是我也很佩服的。但是江南水乡,又是另外一个局面。北人岂堪南战?吴兄,你谁对吧。”
吴鹏听了,微微一愣,眼神有些飘忽,说道:“这样做不好吧?”
严世蕃的言下之意,吴鹏听明白了。就是即便连通倭寇,也要将周梦臣的一世英名败在江南。吴鹏倒不是,对周梦臣有多少善意,政争本来就是无所不用其极。吴鹏对这一件事情,最大的感觉是风险。
通倭可是重罪。
这样做是要担风险的。而且对严党大有好处,对吴鹏有什么直接的好处吗?未必。他吴鹏何必要做这样的事情。
严世蕃也看得出来吴鹏的心思,说道:“这一件事情,自然是我亲自处置,不过,在江南一些官员的安排上。”
吴鹏说道:“请小阁老放心,只有小阁老给了名单。我都给小阁老安排的妥妥当当。没有一点问题。”
严世蕃说道:“好,我会将这一件事情告诉父亲。让父亲知道吴尚书的功劳。”这个时候,严世蕃还很娴熟的拉起严嵩的虎皮。毕竟严世蕃自己对一部尚书,其实并没有什么底气的。但是严嵩却是有的。
吴鹏也很受用,说道:“为阁老办事,那是应该的。”
严世蕃叮嘱一番,亲自送吴鹏出门,随后,又召见了严党几个要员,商议此事。将在北京狙击周梦臣的任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