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6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周梦臣也有自己的心思,无非是通过赏赐的方式摸下各部的底,战斗力就不用说了,但是吃空饷,吃了多少。到底有多少人能用?
    这也算是一次摸底。
    想来各部也不会让周梦臣轻易摸到,其中自然有一番斗智斗勇,好在周梦臣早就不是一个人了,身后有整个的幕僚班底,有好几十个人,又他们负责赏赐。
    即便不精确,周梦臣也不要现在这样,心中一点底没有。
    敌人多少倒是知道,但是自己到底有多少人,周梦臣反而不知道了。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周梦臣随即又当着所有人的面写了报捷文书,又是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其中自然大同骑兵作为主力,自然是首功之臣。但是各部人马,不管有没有在这一战中发挥实力,都挂上了姓名。自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也表明了他周梦臣,周总督并不自外于江南各路兵马。
    随即,派了快马往京师报捷。
    有了这一封捷报,周梦臣在江南。总算是站稳脚跟了。
    当这个会议开完的时候,徐渭也带着徐海的人头进来了,周梦臣看都没有看,就让他们悬挂在旗杆之上,以示三军。
    至于,徐渭问的东西。也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周梦臣。
    周梦臣听了之后,心中暗道:“萨摩藩,岛津家。”他内心之中依然有了计较。
    周梦臣可不是被动挨打的人。在倭寇闹得这么大,周梦臣必然要日本给一个交代。或许有人觉得日本人冤枉,但是在周梦臣看来,都不重要。
    很多是真真假假都是难以分辨的,更不要说,周梦臣本来就想让大明走向深海。而向倭寇报仇,这个事情,是最容易凝聚人心与口号了。
    所以,大明第一次海外军事行动,周梦臣就圈在岛津家。
    不过,周梦臣不敢轻举妄动,因为此刻他只知道日本乱得很,打成一锅粥了。但是到底乱成了什么样子,而今是而今织田信长走到那一步了,周梦臣都是不知道的。
    这情报工作要做起来了。
    周梦臣吩咐给徐渭,徐渭立即派人去安排。看看能不能找一些人去日本打探消息。可以在海盗俘虏之中选人。等等,还有关于海盗在江南的情报网,也着手监控起来。
    这其实是周梦臣在江南的情报网建设。
    好在,徐渭对这一件事情,也算是轻车熟路了。并不算多麻烦。
    随即周梦臣召见了俞大猷。
    关于查空饷这一件事情,最不害怕的就是俞大猷了。俞大猷决计没有吃一点空饷,甚至俞大猷的军队,还有一些超编的。
    所以,俞大猷根本没有在乎周梦臣摸底行动。
    周梦臣与俞大猷寒暄了几句,落座之后,周梦臣才说到正题,说道:“我也是到了江南才知道,俞老将军已经升任总兵官了,实在抱歉。”
    俞大猷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而今的总兵官不过一个虚名而已。不会给什么东西的,要与不要,都是一样的。”
    周梦臣也知道俞大猷说得对。毕竟各级江南军制混乱,原本总兵官是一省最高军官,但是实际上俞大猷当上了总兵官,手下的士卒也没有增加。至于各卫所,大多数都是凑人头的。带着这些人上战场,简直是找死。
    周梦臣说道;“俞老将军,高风亮节,我也不能不有所表示……………”
    “不用。”不等周梦臣说完,俞大猷就说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朝廷官职不得私相收受。”
    周梦臣心中有些恼怒,他有些明白了,俞大猷一生为什么,不是在当将领,就是在得罪了上官在贬谪之中。这脾气,实在是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周梦臣说道:“我岂是那种人?不过,今日局面,舟山倭寇已经孤立,正是一手拿下的时候,我问过下面的人,也只有老将军才最精通水战。此战,老将军只要能攻克舟山剿灭残敌,本官就保举你一个总兵官。”
    这一点,一点也不假。
    俞大猷是福建人,他其实不仅仅精通陆战,还精通海战,一辈子也打过几次海战。俞大猷也呼吁过朝廷建立起强大的水师,但是没有人听。
    他的儿子继承俞大猷的位置,成为福建总兵官,只是虎父犬子,数次败给了郑芝龙。打得都是水战。
    俞大猷说道:“请大人放心,只要派我部登岛,舟山不足挂齿。”
    周梦臣问道:“各部能够筹集着战船有几艘,可够用了?”‘
    俞大猷说道:“只需十艘福船,就足够上岸了。”
    周梦臣说道:“你确定?”
    俞大猷说道:“确定,而且浙江与江南加起来,估计三十多艘大小船只,能够调用来十艘新船而已。”
    周梦臣大吃一惊,说道:“你确定。”
    由不得周梦臣不吃惊。大明沿海是没有专门的水师。而是每一个卫所配一支船队,至于多少,就要看卫所的规模与需要了。
    一般不多。
    但是周梦臣对一般不多的一般,理解可不是这样的,他来之前看得账册,单单浙江的卫所就应该有一百艘大小船只。再加上南直隶,浙江的船只。单单是这些地方,周梦臣觉得,他能调动的船只,应该在一二百艘船,而今才知道,仅仅有三十多艘船。要你知道,周梦臣可是知道,汪直坐拥大小船只,一千三百多艘。
    当然 ,周梦臣也知道,汪直麾下的船只,都不是战船,都是以商船的性质运行的。在坚固性,以及其余方面,都不如战场。


第二十四章 东海水师总兵官
    只是数量上的差距太大,这么大的数量差距。即便汪直都是渔船,官军的船只都不是对手。
    仅仅是一瞬间,周梦臣就有一种想要立即造船的冲动。
    没有船,海上打个鸟啊?
    俞大猷说道:“我确定,能用的船,我每一个都细细检查过了。其余都不能用的。”
    周梦臣说道:“那些账面上的船去哪里了?我查过,单单浙江都司,就应该有一百五十艘船只。都去哪里了?”
    俞大猷说道:“按朝廷规章制度,每进一船,就退一船。一直保持着船数不变,但是这早就是老黄历了,而今早就没有这个财力了,都是一艘船一直用下去,最后用到报废。从此就空了一艘船。”
    “我查过,有些卫所还有郑和公公的船只。”
    “这也罢了。如果好好保养,也能多支撑一段时间,但是根本没有人保养吗,我去看得时候,已经在岸边随便摆放着一堆堆烂土木,就是当今郑和公公的船只。”
    “而且,大人可知道汪直等人船只都是哪里来的?”
    周梦臣听了,也有一些疑惑。因为造船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最少日本古代造船业,从来不是太行的。至于南洋,这一带倒是有造船的地方,但是效率也是非常有限的。
    汪直一千多艘的船只。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周梦臣心中一动,说道:“其他的好船都卖给了汪直等人?”
    排除了所有不可能,剩下最后的一个答案,即便再不可能,也是唯一的正确答案了。
    想想就知道,汪直从嘉靖二十七年才算是崭露头角,在短短不到十年上,就扩充成为东海一霸,会怎么多船,即便汪直兼并了比别人的船只,还有相当大的缺口。
    定然是大明造船业做的贡献,甚至有卫所军将自己的船只都卖给了倭寇。
    周梦臣心中暗道:“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他承认他小看江南的局面,是的,倭寇的问题其他并不大,只是倭寇这一件事情下面掩盖看来多少东西。
    甚至周梦臣而今都觉得,有一点魔幻的感觉。
    周梦臣将这一件事情按下,准备先解决船的问题,问道:“难道没有人提议造船吗?”
    “有,可以说任何一任总督都提过造船的想法,但是总就都不行了。原因很简单,没有钱,江南赋税还没有到北京,就已经分配得干干净净了,哪里有闲钱造船。而造船这一件事情周期很长的,最少几个月一年才能将船只给造出来。而在嘉靖三十二年之前,主政江南的官员,走马观花一般,谁能静下来说造船的事情。”
    “之后也一直如此。赵文华赵大人之前一直也说过,要等京师的钱批下来之后,就开始造船,第一批要造三十艘船。”
    “只是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周梦臣鼻子哼了一声,心中暗道:“我大概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怎么回事,想从朝廷搞钱而已。
    朝廷拨款下来,造出什么样的船只,却要赵文华说了算,这一进一出,钱就到了赵文华的口袋之中。
    周梦臣也不提这个烦心事了,毕竟造船这一件事情,也是长久之计。一时间也不会有什么进展。周梦臣说道:“我没有想到江南一带水师力量薄弱到这个地步。我准备设立东海水师总兵官,掌管南直隶,浙江水师。然后组建,北洋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分别守住各地沿海,这一件事情,非俞老将军莫恕。只要舟山一战拿下来之后,我就向朝廷报捷推举老将军履新。”
    打倭寇没有水师,周梦臣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处处被动了。
    周梦臣本来准备俞大猷这一战胜利过后,再说这一件事情。但是这种现状,也就不卖关子了。加快速度推进吧。
    俞大猷对这个官职也很感兴趣。毕竟俞大猷是从一开始,就支持御倭于海上,这里面就需要大量的船只。但是船只并没有,任何一个上司,一听到造船的巨额花费,一个个都不说话了。
    俞大猷说道:“谢大人,末将一定竭尽全力。攻克舟山。”
    随即,周梦臣就将此事全权交给俞大猷负责,自己不过问,而是在乍浦附近巡查。
    因为这里大多少数土地,按理说是大明海宁卫的土地,而今被倭寇蹂躏两年,几乎一塌糊涂。周梦臣关于一切土地的新政,似乎就要从这里开始了。
    舟山之战,并没有什么好说的。
    俞大猷带着本部千余人,乘坐十艘船只,登上舟山,先攻克舟山主岛,然后又将舟山岛附近小岛上的海盗,清缴了一番。
    毕竟舟山海盗之中,最能打的三部,已经被打残了,剩下的海盗在惊魂未定之际,又遭遇了俞大猷的突然袭击,结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连叶麻逃过沈庄之战,但是却在舟山上被俞大猷抓住了,斩讫来报。
    周梦臣对此很满意,就令俞大猷在舟山上修建营房,今后俞大猷作为东海水师总兵官,驻地就在舟山了。
    而这个时候,皇帝圣旨也从北京来了。
    皇帝对周梦臣的工作是很满意的,周梦臣下车伊始,席不遐暖,就打出这样大胜仗,岂能不让嘉靖高兴,这是给他张脸的事情。
    嘉靖自然重重有赏,只是多给名誉不给实惠。
    毕竟朝廷也没有多钱。
    不过,有两个消息让周梦臣意外。
    第一个消息,就是钱的问题,嘉靖已经暗示,今年因为秋粮征收工作怎么样啊了?
    秋税是每年大税,是春税的好几倍,是国家的主要收入。而江南的秋税更是重中之重,而秋税的征收时间,就是八月秋收之后,到明年三月之前。
    周梦臣不用看就知道,今年秋天一直在打仗,哪里有时间搞收税的事情。
    只是不搞不行。
    朝廷要靠着江南的钱粮吃饭,甚至周梦臣攻克青城之后,连原本能给朝廷一点支持的大同府,而今也只能当河朔省的财源。而不能给朝廷了。
    所以,铺子铺得越大,对钱的需求就越高。对江南钱粮的需要就越大。给周梦臣的压力也就越大。眼前的敌人告一段落,但是今后看不见的敌人,却还要继续战斗了。
    另外一个消息,却让周梦臣吃惊非常。
    赵文华没有活着走到京师,甚至没有活着走出南直隶,在淮安附近,不知道怎么得,说肚子疼,就一直抓一直抓,最后硬生生将自己的肚子抓破,将肠子扯出来,硬生生地疼死了。
    周梦臣听了就有几分心惊胆战。暗道:“好狠的手段。”
    这一看就是中毒死的,是非正常死亡。周梦臣其实也知道赵文华回去之后,大概率活不成了,但是他没有想到会是这个死法。
    他觉得死法,要么是明正典刑,要么畏罪自杀。但这种暗杀的手法,实在太过分了,让周梦臣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是的,赵文华再不堪,也是大明高级文官。甚至快要爬到尚书一级别了,即便周梦臣拿下之后,也只能送到京师,固然是周梦臣不想惹麻烦,但也是周梦臣王命旗牌的便宜行事之权,管不道赵文华身上,最少不能对赵文华先斩后奏,因为赵文华官职高。
    结果,如此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审讯,甚至还没有到京之前,就这样离奇的死去。怎么能服天下悠悠之口。
    即便是要赵文华死,也不应该是这样一个作法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