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6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徐阶仅仅想要敲打周梦臣,并没有想怎么为难,给出的方案,其实也就是罚酒三杯,下不为例而已。
    严嵩看似浑浊的老眼,迅速闪过一丝精光。这与他想得不一样。
    他心中开始推想,徐阶与周梦臣之间发生了什么。
    在内阁之中,是有合作也有斗争的。斗当然是要斗的。他们不斗,嘉靖还不放心的。但是如果他们不做事的话,嘉靖更不会放过他们,毕竟内阁存在的根本,就在于代替皇帝处理众多繁重的政务。
    所以内阁的事务也非常繁重的。严嵩与徐阶之间,也不能事事都争执不休。以至于正常的政务无法推行,如果真是如此,他们两个人都会挨板子的。
    在关键的事务,或者说双方觉得有机可乘的时候,才会出手。而且很多手段,都是悄然无息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政治敏感度,事后才反应过来,那就来不及了。
    严嵩在政争上,绝对是一把好手,而今精力不济了。依然很明确地感觉到,这里面有问题,有可乘之机。
    原本严嵩让徐阶给出意见,他觉得徐阶一定会保周梦臣的。而周梦臣这个人有一点棘手,不好下手,严世蕃下手也是屡屡吃瘪。严嵩也就没有准备下手。而今听到徐阶这里有问题,几乎在电光石火之间,就反应过来了。他微微一笑说道:“徐阁老说笑了,周梦臣出京之前,总督六省,是有专擅之权,我们在北京,很多是前后都不了解。不好听一面之辞,就给下面的人定罪。更何况,周梦臣也算是有功之臣,这才下去不到一年,就有乍浦大捷,台州大捷,盐港大捷,刚刚才报上来的长江口大捷。汪直都不知所终。说明让周梦臣去江南,是陛下知人善用。既然是有功之臣。我们都要包容一二。区区小事,何至于上纲上线,户部说什么了吗?”
    李本就好是捧哏一般,说道:“户部方尚书什么也没有说。”
    严嵩说道:“这就不行了。户部既然没有说,那就不要管了。”
    徐阶听严嵩与李本一唱一和,他心中不由暗道:“好一个严嵩。真是好手段。不计前嫌啊。那么我该怎么办啊?”
    徐阶之所以敢敲定周梦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梦臣与严嵩之间仇深难解。不管是周梦臣与夏的关系,还是周梦臣一直与来与严嵩作对,赵文华的人头,还是冯化龙的人头,还有南京刑部尚书冯坤这么重要的一枚棋子,都先丧子后罢官。最后只能黯然归乡。
    徐阶可是听说,冯坤离开南京的人,面容枯槁,如行尸走肉。见过的人都说,心已经死了,命岂能长久?说来也是,冯化龙再不成器,也是冯坤最有出息的儿子,冯坤想办法给冯化龙铺路,不就是想在冯坤退下去之后,让冯化龙上位维系家门不坠吗?
    这样一个儿子不在。对冯坤的打击可想而知。
    周梦臣对严党如此不留情,简直是生死大敌,徐阶这才不担心周梦臣倒向严嵩这边。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严嵩根本不在乎,似乎周梦臣是他的人。说出了一番维护的话,如果这一番话,让其他被严嵩整治的人听了,不知道会作何反应?好像当年以种种罪名,杀曾铣,杀张经,逼死朱纨的人,不是他严某人。
    徐阶心中一连转了不知道多个弯,他心中终于决定,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内阁之中,看似发话的只有严嵩徐阶李本这三个人。但其实上不知道有多少眼线。他们在这里说的话,不出数日,整个北京城都传得沸沸扬扬的。
    而且严嵩也不会保密的。
    因为在徐阶看来,严嵩也知道拉拢不来周梦臣,他之所以如此作态,不是为了拉拢周梦臣,而是在离间周梦臣与徐阶。
    周梦臣出来独立门户。对严嵩最大的好处,就是削弱了徐党。
    徐阶说道:“首辅,不好这样说。朝廷运行总是有一定之规的。周梦臣有专擅之权。所以我也没有说周梦臣有什么不对。但是朝廷总是要讲规矩的吧。专擅是临时举措,总不能代表朝廷常例。如此一来,下面人如何办事吧。”
    徐阶之所以决定继续,而不是改口,一来是来不及了。他既然已经开口,他即便是改口,事情的影响已经造成了。不会有什么区别。反而显得自己摇摆不定。这对一个政治家来说是大忌。
    二来,徐阶觉得严嵩离间不了他与周梦臣。原因是双方彼此的裂缝越来越大。大到不用离间也好不到哪里去了。双方的一切友谊,都是基于现状。什么现状,那就是严嵩秉政的现状。
    严嵩不倒台之前,双方即便再貌合神离,也必须走下去。
    所以,徐阶决定按原来的计划走。
    就出现这相当诡吊的一幕,周梦臣盟友在抨击周梦臣,而严嵩却在护着周梦臣,双方都好像拿了对方的剧本。
    严嵩微微一笑,说道:“李阁老,你说说,这一件事情该怎么办?”
    李本是严嵩的狗腿子,他自然支持严嵩,不过,也不能直白的支持。显得太没有水平了,李本心中一转说道:“按照惯例,内阁争执不下,就请圣裁吧。”


第一百三十五章 御前
    李本很清楚周梦臣最大的支持者,不是徐阶,而是嘉靖。
    如果没有嘉靖乾纲独断,即便有徐阶的支持,周梦臣也不可能在江南如此妄为。
    所以,将关于周梦臣事情捅给嘉靖,这明显是帮着周梦臣。
    严嵩说道:“不错,这一件事情意见不一,就先放一放,等去觐见陛下的时候,请陛下圣裁如何?”
    徐阶还能说什么?他只能微微一笑,说道:“就按首辅的意思办吧。”
    严嵩说道:“那商议下一件事情。”严嵩将下一封奏疏拿出来,轻轻一叹说道:“黄河淮河都不安分,从徐州到淮安,还有扬州不少地方都受了水灾。该怎么赈灾,大家也议一议吧。”
    其实这没有什么好商议的。凡是都有一定之规。
    无法是从什么地步调拨粮食,派什么人赈灾而已。
    商议了一阵子,决定截留运河上的粮食,直接在当地赈灾。反正海运到了三百万石。也足够朝廷支持一段时间了。
    随后一件一件事情商议了整个上午,有统一意见的是都票拟了。没有统一意见的事情,也就那三两件。
    一并去见嘉靖了。
    嘉靖在深宫之中,除却接见内阁几个人之外,几乎不见外人。
    这就给了内阁几个人很大的特权。
    嘉靖中午午休之后,在宜春宫接见了他们,说道:“今天有什么事情吗?”
    随即严嵩磕了一个头,将处理过大的事,简明扼要的读过嘉靖听,顺便将票拟,也是处理方法一并说了,前后不过十几分钟,就说得差不多了。嘉靖过了一耳朵,也没有在意,对黄锦说道:“按内阁的意思用印吧。”
    一旦用印,就成为了圣旨。
    黄锦立即答应不提。
    其实,嘉靖也知道,他这个监督,其实是形同虚设的。首先,虽然有太监会对严嵩的奏折与票拟有复核的。但是一般没有太监,会指出严阁老的过错。而严嵩汇报的顺序,着重点,等等很多方面,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做手脚了。
    嘉靖也知道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他一定要内阁之中,有两个互相不对付的人原因。两人相互制衡,不让一方独大,另外一方就不敢欺君罔上。
    至于效果如何?嘉靖自己觉得不错吧。纵然下面有一点点小问题,也在嘉靖容忍范围之内。只是嘉靖不知道,很多在他看来是小事,在很多府县都是不可承受之重,而某县的名字,很可能都没有资格在嘉靖面前过一下,那是严嵩节略掉的词汇。
    严嵩随即说道:“还有几件事情,我等拿捏不准。还请陛下圣裁。”
    嘉靖说道:“什么事情。”
    严嵩说道:“就是漕运改海运的事情。”随即又简单地介绍了一番。
    嘉靖听了沉默不语,他想起了几日之前的事情,几日之前,有雷劈三大殿,声势浩大,惊天动地。动静非常大。按照之前三大殿定然被引火。随即成为一片灰烬。但是在之前周梦臣的实验之中,嘉靖已经知道避雷针。虽然嘉靖没有说什么的。但是大明京师工匠与周梦臣的关系很密切,周梦臣这里推出的新技术,自然被应用上主要建筑物上了。
    所以,三大殿幸免于难,反倒是紫禁城有几个城楼。因为嘉靖没有装上避雷针,反而引起大火。正正烧了一面城墙。看上很是狼狈。
    嘉靖为什么会想起这个?
    原因很多。一方面嘉靖正处于迷茫期。
    他经过了反复实验,推理,验证。终于得出了进化论,或者说在这个时代叫天演论。没有什么问题,道理是说得通的。一方面,他也愿意承认这一点,因为他觉得这符合道家的一些说法。
    同时,他也有茫然的地方,那就是天演论能符合人类演变吗?也就是生物达尔文,可以推导社会达尔文吗?
    那么社会达尔文之中,皇帝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其实最符合社会达尔文的,大概是五代的武夫,所谓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嘉靖怎么可能认可这个。这也是为什么,嘉靖一直捏在手中反复思考,根本没有与除却周梦臣之外,任何一个人谈论这一件事情的原因。
    嘉靖虽然对儒家并不是太了解,甚至秉承轻蔑的态度,对内里深沉的含义不愿意了解。因为杨廷和当初就是依据理学来让嘉靖承认自己过继个弘治皇帝这一件事情,也就是大礼仪的导火索。这一件事情,嘉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他根本不屑于对儒学多了解。
    但作为皇帝政治敏感性还是有的。
    所以,一方面他沉迷于他创造出的精妙绝伦的理论,认为是道家思想进一步阐述,有一点道法家的感觉。同时,他不知道这个理论对他有用,还是有害。
    他有一点想周梦臣回来给他解惑了。
    另外一方面,嘉靖对周梦臣讲学的内容,也全部看过来。他对周梦臣讲学的有些内容,并不奇怪,毕竟他与周梦臣交往这么多年,有些事情周梦臣是怎么想的,嘉靖也是明白的。
    不过,雷击宫中的事件,让嘉靖也很矛盾。
    嘉靖是相信有天意的,嘉靖迷信的基因是深入骨髓了,几乎不可能改变。只是周梦臣理论居然能抵抗雷击。雷代表这天威。每想到这里嘉靖总觉在很多地方上,说不通啊?
    总之,嘉靖的思想在一个迅速改变的时期。
    他想了很多关于周梦臣的事情,才收拢心神,回到这一件事情上,他问道:“海运的事情,朕也听说了,户部什么意见?”
    严嵩说道:“户部没有意见。”
    嘉靖说道:“那你们有什么意见?”
    徐阶出列说道:“是臣有一点想法,陛下,朝廷漕运已经定制,运行数百年之久,而今陡然改为海运。则天下震动,百万漕丁,衣食所系,不可不重,有一个万一,引起民变,则天下震动。于朝廷大大不利。”
    嘉靖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嘉靖能力从来不错的。只是他对朝廷不上心而已,他一旦用心,也是能够理解徐阶的逻辑。随即说道:“周梦臣有说,怎么处置漕丁吗?”
    严嵩说道:“没有,不过,臣以为周梦臣总督六省,此事乃是他分内之事。而周梦臣出外任,不管多难的事情,在周梦臣手中都能顺利解决,臣以为静观其变就是了。”
    嘉靖此刻品出了一点点味道。
    严嵩的做法,看似在给周梦臣说话,但实际上,是给周梦臣出题啊。如果周梦臣能顺利将这一件事情解决,那是皆大欢喜。即便周梦臣也要感谢严嵩这个时候给他说话,如果说,周梦臣没有处理好,弄出乱子了。那就是周梦臣的不是了,严嵩立即干脆利落的落井下石。
    而且严嵩会让周梦臣顺顺利利将这一件是办成吗?严嵩不会给周梦臣使绊子吗?
    嘉靖说道:“主持海运的是谁?”
    徐阶立即说道:“是王宗沐。”随即将王宗沐的履历说了一遍,嘉靖二十三年进士,一步步到了江西按察副使。随即被周梦臣调到身边,以布政副使的官职主持海运之事。
    嘉靖说道:“而今已经到京了?”
    严嵩说道:“已经到京了。”
    嘉靖说道:“不管办什么事情,总要让下面的人说话,既然王宗沐已经到了。就让他过来也说说。”
    黄锦说道:“是。”随即安排小太监去找人。
    这也是周梦臣的人在嘉靖这里的特殊待遇,嘉靖一般不召见外臣的。


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宗沐觐见
    王宗沐虽然一直在外面等着,所以很快就过来。
    但是过来之后,嘉靖根本没有问海运的事情,而是好像拉家长一般,询问王宗沐的经历。
    皇帝在一般人眼中有不同的地位,而王宗沐更是第一次见皇帝,虽然说,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