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忘年交。
其实这与他们的身份与经历有关系。毕竟,他们都是卫所世袭出身,可以说是几百年卫所制度之下,最后一批精华。之后卫所世袭军官,并非没有一些出色的。但不管是成色与数量,都不能与戚继光俞大猷这一批相比。
正是因为双方有相似的出身,相似的军事教育。甚至相似的军事观点,才让两人谈起来如此合拍。
戚继光与俞大猷之下,是双方的将领,其中尹凤的地位比较特殊,他统领福建水师,虽然也有总兵官的头衔,奈何,手中的实力太小。福建的兵力本来就不错,甚至官军还没有民兵能打。福建仅有一些兵力都防守各地的县城了。尹凤手中也不过几十艘船而已。战兵数千,甚至比不上戚继光手下一个营。也只能下座了。
戚继光与俞大猷相互谦让一番。
戚继光推托不过,说道:“今日军议就由我主持。首先,”戚继光一边说,一边让身边的人拿来一张地图,正是南澳岛的地图,说道:“南澳岛,东西最长四十里,南北最宽二十里,山高林深,易守难攻。可以供登陆的地方,只有三处,云澳,隆澳,深澳三处。其中,深澳就是吴平的老巢,最为险要,特别难以攻克。也是我们而今最大的难题。”
戚继光指着地图上深澳的地方,这些将领看上去,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澳者,海湾也。
叫什么澳,都是这里是一个可以停船的海湾,最典型的就是澳门。
深澳,顾名思义,就是一给非常深,却能够停靠船只的海湾。这名字取的还真是贴切。
深澳就好像有一张大嘴巴,在南澳岛上深深咬了一口,有一处深深的凹陷,大概凹陷进入数里,而深澳就是这个凹陷最深的地步,更不要说,这个凹陷之处还有很多小岛,一看就知道里面水情复杂,大船一个不小心就搁浅进去了。南澳岛的地图,还好办。
毕竟,南澳岛之前也是大明管辖的地带,有很多人上去过,多加访问,总就是能够弄出来一张地图的。但是深澳的水道图,就不好办了。一来,之前在这里停靠的船只并不多,都是遇见大风浪来避风的,二来,水下很容易做手脚,谁知道吴平在南澳经营这么多年,有没有在水下做手脚。
这样一来更被动。
而且不管两岸,还是这里面的小岛,都可以作为防守一方坚固的据点。说他易守难攻,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戚继光说道:“我与俞将军商议过,首先我们要移军拓林。我已经与广东方面交涉好,广东方面将会派人协助。拓林正对南澳岛,确切地说,正对深澳。水师的任务也就来了。是不惜一切代价,将深澳给封锁了。占据,深澳最外的几个岛屿。架设大炮,吴平不是想躲吗?他就不要想出来了。”
“那我们怎么攻岛?”尹凤说道:“这南澳岛只有三处可以登岛。而且其中两处都是偏远之地,即便上岛之后,也未必能够攻到深澳。”
尹凤说得也对。
因为南澳岛上有大量未开发的土地。也就是说,南澳岛上三个港口之间最方面的交通,并不是从岛上走,而是从海里走了。甚至在岛上的小路,都未必能够通行大队人马。
戚继光说道:“大人的意思,是速破此贼。我们自然不会在这里耽搁。水师只需封锁住深澳。让吴平走脱不得,剩下的事情,就由我为之。”
对于戚继光来说,什么路不路的。大军行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是常理,而且南方沿海的山,植被虽然茂盛。但是山势一般比不上北方的大山。对于戚继光来说,只要上了岛。他就要把握拿下吴平,就是担心吴平跑了,一旦入海。骚扰沿海,再想抓住吴平就不好办了。
俞大猷也点点头,说道:“云中伯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尔等一体从命即可。”
其实俞大猷对戚继光的决定,也是有一些担心。原因很简单,吴平不是傻子,他其实在两个港口也安排了人手。不过人手不多而已,深澳是的防守的重点。而其他地方并不是。
但登陆战从来不好打。
只是俞大猷也知道,且不说周梦臣的命令,单单说广东这边的局面就有一点不乐观。张琏闹得声势很大。广东方面那么容易让他们过来,其实也是广东大部分兵力都去围剿张琏了。沿海空虚。担心吴平不敌然后流窜广东。那就不好了。
这才轻易答应。
形势所在,是要冒一点险的。不过打仗哪里不冒险的。
两个老大既然这么说了。下面的人自然凛然听命。
于是大军出动,从水路移营,几乎是逼着南澳岛下营。
大军移营,用了整整一日。才算是收拾停当。这边刚刚收拾停当。就听到军情,吴平似乎有异动。
第一百五十四章 吴平的心思
俞大猷自然不会惯着吴平,立即出动船队,在南澳岛附近与吴平所部遭遇,双方鏖战半日,双双退兵。
总体上来说,是不分胜负的。
当然了,双方母港很近,相距不过二三十里。几乎一出港就撞在一起了,一场混战下来,各自鸣金收兵,也很难说,谁胜谁负。不过,这一战,对双方的影响还是不一样的。
对于,俞大猷来说,他其实有几分恼怒。
他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他部下与精锐有一些差距。
这也不能怪他。从去年才一千三四百人。到而今上万人。从去年还是陆军,而今转变为水师。这一系列的转变实在是太快。中间,又打了四五场战事。给俞大猷正经训练的时间太少了。而水师又不是拉一个人就能上的。海军是技术兵卒,古代的水师也比陆军要复杂得多。
不是单单喊打喊杀就可以的。
所以,而今战斗中发挥得不理想。俞大猷心中暗道:“等这一战结束了,我要好好地训练一下这些臭小子。”
是的,俞大猷只是觉得军队训练不足,船只多为俘获的老旧船只,与海运的大沙船没有办法比。等等问题。并没有就损失,不管是人员损失,还是船只损失,都没有太在意。
原因也很简单,周梦臣到江南之后。别的方面各种问题,但是在军需,供应前线上面,从来没有打过折扣。只要合情合理的原因,都会批准的。损失多少,都会补,甚至还会增添一些其他东西。
俞大猷又没有想过吃空饷,或者从后勤上捞油水。他照实报上,周梦臣没有不准的。他自然不操心。
但是吴平却不一样了。
吴平对这一战,最大的感悟,就是战事不能再这么打下去。
就是因为损失。
一战下来,总体上来说,是吴平所部损失大一点。毕竟,俞大猷所部还有一些训练,而吴平这边更是缺少训练,或者说没有训练可言。而且俞大猷所部扩充得太快,而吴平何尝不是。在嘉靖三十五年。吴平也仅仅是南方海盗之一,他的部众还没有万人。剩下的数万部众,都是在这一年时间之内。投奔吴平的。
而且吴平所部与官军还不一样,就是吴平内部章程的问题。作为海盗,如果吴平的管理能力能管理到每一个人,不,就管理到每百个人。吴平就不是海盗了。吴平如汪直一样,除却自己本部人马之外,大多都是分属各将领的。
所以,承受伤亡的能力并不高。
这一次虽然伤亡不大,但是上上下下都有几分怨声载道。
毕竟,俞大猷损失有朝廷补,有周梦臣补,即便俞大猷将手头的兵力都打没了。周梦臣也会原封不动再补充一批,当然了,以俞大猷的水准,今日不分胜负,就已经让他很是失望了。至于全部打没,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而吴平这边怎么办?吴平本部损失都没有办法补充,而且正如汪直不想自己本部损失太大一样,吴平也不愿意自己本部损失太大,不足以制衡其他人。而其他各部又何尝愿意损失太大了吗?
这些损失毕竟没有补充。
死一个少一个的。
吴平好容易安抚了下面的将领,一个人在海边踱步,心中不住的思索:“走,还是留。”
如果说吴平没有据守南澳之心,那是假的。特别是深澳这里,吴平在这里花费了不知道多少心血。不就是想在这里长久安身,经营的如月港一样。但是形式不一样。
而今吴平与俞大猷交手几次,着实有些怯意。
吴平敢守南澳,就是仗着自己海上优势,自己想走就走,想留就留。前文也说过,在现在的海上通信条件之下,想要阻拦一支船队,简直是天方夜谭。只要吴平所部冲大海之中,就是俞大猷也要傻眼。
除非一开始发现,被咬住。
但是船队毕竟不是马队,当得到消息,船队启动,扬帆,到达一定速度,来到指定海域。吴平早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了。
而今,这个优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当官军将营地搬到拓林之后,简直是与深澳隔着二十几里的海域,遥遥相对。反应时间大大减少。吴平而今想逃的话,很有可能被拦截住。
只是善财难舍。
吴平的积累都在岛上的。甚至吴平麾下大部分家属也在岛上。如果要走的话,也不可能将人全部带走,仅仅带走一部分的话,带走谁,不带走谁,这是要闹出事情来的。
另外,而今海上海盗倭寇,已经被扫清了吗?
没有,只是被打散了。
不知道多少海盗,以几十人,几百人为一股,有三五条船,或者干脆就是一条船,而今正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避风头的。比如,在海外无人荒岛上,比如在海峡对岸。比如被某些士绅庇护。
总之,周梦臣这一番动作,仅仅是秉承着,出头者必死。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所有海盗都清理干净。比起茫茫东海,周梦臣手中才有多少船只啊?不可能覆盖整个东海。
而且整个大明海洋贸易的环境不改变的话,这海盗滋生的问题,也不会得到解决。
当这些海盗们,惶惶不可终日,听到吴平有能力大败官军,自然统统来投奔。
只有吴平能在南澳岛上。熬过这一关,那么将来汪直的位置,就是吴平的位置,他吴平就是汪直第二,不,还要胜过汪直。因为汪直的势力虽然广,但是他对广东这边影响力还是比较小的。而吴平却不一样,他对广东的影响力还是比较深的。
这就是吴平之野望。
虽然而今困难了一些,风险大了一些。但是好男儿出海,何时没有风险。吴平咬着牙,心中暗道:“成与不成,就在这两个月了。”
吴平没有狂妄到。自己能够大败官军,但是他岛上物资充沛,能够支撑好几年。但是他敢打包票。官军在这里坚持不了数年。因为,吴平也知道,周围的环境,危机四伏,官府根本没有精力长久耗在他身上。
说来可笑,吴平认为官军与海贼长久相持,居然是官军先支撑不住。而且这居然是事实。
无他,戚继光与俞大猷手中的兵力,是周梦臣手中所有的机动兵力。从南直隶,浙江,乃至于广东,江西。这么广大的地方但凡出了问题。周梦臣能且只能将这一支军队拿去平叛。
其他军队,丁是丁,卯是卯,已经安置在各地,承担防御力量。如果太平时期,这样的防护力量是可以稍稍减弱的,但是而今不是不太平的。所以这些军队,也是动不了的。最少不能轻易动。
而卢镗最可怜,跟随大军出征。结果没有遇见一战,就安排了镇守任务,但也没有办法。
不过,周梦臣已经准备为卢镗安排一个福建总兵的官职。毕竟尹凤所部都是水军,周梦臣准备并入东海水师。给尹凤一个副总兵。作为俞大猷的副手。福建总兵官就空缺出来了。
也算是对得起卢镗了。
吴平如果能将战事长期化,周梦臣定然会寻找其他的解决办法。比如谈判,招降。这不以周梦臣自己怎么想为转移。因为这就是现实。
只是不是周梦臣小看吴平,如果吴平能做到这一点,俞大猷与戚继光就不可能有如此大名声。毕竟,即便没有周梦臣。吴平也是被这两位收拾掉的。只是吴平自己高估自己,心存侥幸而已。
第一百五十五章 龙眼沙之战
吴平的侥幸心理,立即被俞大猷给打破了。
不出两日,俞大猷大军逼近深澳,吴平率队出战。双方就子南澳岛西北方向,也就是南澳道靠近大陆的方向,激战在一起,炮声隆隆。很是激烈。
俞大猷攻势很强大。逼得吴平亲自坐镇。这才堪堪平分秋色。
因为俞大猷部对吴平部,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而水路的畅通,关乎吴平的退路,所以双方打成了消耗。
吴平更是无暇他顾。
而这个时候,就在此地向西南方向大概三十里的地方。
俞大猷所部一个营,正式登船。
此刻戚继光看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