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
如何后世的天津对临清自然是嗤之以鼻。但是而今却不是这样的。
第八十七章 故地重游
临清作为沿运河的重要城市,那是相当的繁华,北方最繁华的城市是北…京无疑。而临清都有争夺北…京第二的底气。
而天津仅仅是卫所城池,而且天津的地理位置也很尴尬处于海河流域唯一的泄洪通道,一旦下雨大一些,都会遇见大水。虽然运河在这里经过,但是运河带给天津的经济增幅,是比不上临清,等一系列运河城市的。
而今却不一样了,天津不仅仅是河港,也是一个海港。如此一来,海运与河运的双重赋能,给天津港带来更多的人流与繁华。
如果说,而今南方发展最快的是上海,那么北方发展最快就是天津了。
在周梦臣布置之下,大明的经济布局越发向后世靠拢了。
这不知道是不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王宗沐口中的繁华。周梦臣很快就能亲眼可见了。
首先天津港要被重新定义。
之前的天津港是河港,而今的天津港是海港,就在卫河出海口附近。之前作为海运船只的临时停泊地,而今成为专门的停泊地,然后就变成了港口,最后在这里形成一片繁华的小镇,甚至已经有了设县的提议。
因为这里的繁华不下于一些县城了。
不过,周梦臣也看出来,这个镇子完全是因为沙船帮带来的货物,才演变出来的。
无他,天津港不在周梦臣开港之列。因为这个不归周梦臣管。但是沙船帮有了运输漕粮的资格之后,他们就有了夹带货物到天津来的自由。
这是周梦臣默许给沙船帮的利益。毕竟沙船帮也算是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不管是经营海运,还是大量沙船帮的水手都编入水师之中。
崇明岛也是这一次扩军的重点兵源地。毕竟合格的水手不大好找的。
这些沙船帮的人,都找种种借口,修船了。补送粮食了。来往于天津港与上海港之间,可以算得不少。这个小镇只能算是副产品。
周梦臣心中暗道:“他们的好日子也要到头了。”
周梦臣不允许任何一方垄断航线。之前对沙船帮酬功,让他们垄断经营了一段日子,已经够了。而今上海开港,宁波开港。天津开港也应该提上日程了。
当然了,天津太敏感了。这一件事情也需要慢慢地做。周梦臣估计最少要一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才能开港。沙船帮还能享受最后一段时间的红利。
周梦臣在这港口下了船,随即换成了河船,沿着卫河逆流而上。
周梦臣发现从天津出海的卫河河道很是整齐。询问过才知道,原来向来抠门的户部,居然主动出了一笔钱来修缮卫河出海河道。
一方面固然是卫河出海河道这一段,也就是后世的海河。可以说是整个华北的出水闸门,一旦出了问题,能将整个河北泡在水里。
特别重要。
另外一方面,也是方钝看出了海运的利好。咬着牙拨出一笔款子来。
周梦臣顺利地到了天津。一路到通州才下了船。
这一次,他看见的就是京东铁路,也就是北…京到通州的铁路。经过两年的发展,京东铁路已经进入正常运作之中。说赚钱,也不好说。
毕竟京东铁路最大的任务,是为北…京城中供应粮食。源源不断的漕粮之前是通过数千辆马车,涌入京城之中,每天朝阳门外,都能听见铃铛响。不是别的。就是马脖子下面的铃铛。
几乎是北…京一景了。
而今火车完全将这个取代了。每天天一亮,就能听见清亮尖锐的汽笛声,代替马铃铛声音,成为北…京城新的一景。
甚至因为火车运力要远远超过了马车。火车能腾出一些运输量给别的人货物,这些私人货物就要收钱了,甚至不仅仅要收钱,还要找关系才行的。
当然了,对于周梦臣来说,却是不用的。
周梦臣没有见到就不说了,既然见到了岂能不愿意坐一趟火车。而周梦臣的身份地位,只要他表示出这个意图,下面人岂能不安排。要知道,铁路整个系统都是周梦臣徒子徒孙把控的。
而今负责京东铁路的王主事,就是大同书院出身的官员。
他亲自来见周梦臣不说,也给出自己的安排,给周梦臣加一列车厢。
周梦臣虽然还没有混到享受专列的地步,但却有了享受专用车厢的资格。
周梦臣问道:“这合适吗?”
王主事说道:“老师,其实而今很多进出京师的官员都选择了这个。他们都选择在车后面加装一列车厢。这车厢并不是给老师您专门准备的。”
周梦臣听了,这才微微安心。
他也知道京师很多官员,都是很矫情的,特别喜欢享受特权。或者在他们看来,与贩夫走卒在一节车厢之中,简直是对他们极大的侮辱。
周梦臣说道:“而今客运如何?”
王主事说道:“客运数量其实不多,大部分百姓,宁可走上两天,也不会坐车的。大部分都是客商与官员家眷。虽然在车厢之中分隔出了雅座,但是很多人还是喜欢加车厢。”
周梦臣说道:“那蒸汽机动力如何?一台车头能加挂多少车厢?”
王主事说道:“殷老师家的蒸汽机,越来越好,我估计如果运粮食的话,能够拉上八节,而运人的话,能轻松到十节。”
周梦臣会意。
粮食运输,从来是装得满满当当的。而人员运输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现在的情况,火车还是一种贵族消费。寻常百姓是不会上的。也就是说,而今的火车即便拥挤一些,也决计不可能人山人海的。
毕竟都是体面人。如果太拥挤,他们宁肯坐马车。
如此一来载重量也就更少了,自然可以多加挂一节。
不过,周梦臣没有加挂一节,而是加挂了两节,周梦臣早就不是一个人,他的随员有一百多号的,更不要说要献俘。也带了一些俘虏,加上押运的人员,周梦臣整个队伍有数百人之多,这还是周梦臣知道,他在京城脚下,身边带太多人不好。将大多少护卫都留在了天津。否则的话,上千人都打不住。
周梦臣留下一些人押运俘虏。他带着自己的随从上了火车。
这火车专用车厢,果然是有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不像当初仅仅是一个大铁盒子。内部布局,装潢都是很好的。就好像一座移动的房子一样。
这让周梦臣感觉有些错觉。
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并不是在大明,而是穿越进入某些工业革…命之后的西方老电影之中,虽然在装修风格上,一点也不一样。但是那种相同的蒸汽贵族风,却是一脉相承的。
周梦臣看着这车厢,即便在汽笛之声中,缓缓启动之后,他依然有些着迷。
他着迷的不是区区一辆火车,也不是一节车厢。而是这一些成果,当年想过的改变世界,而今已经有了成果。这种梦想照进现实的感觉,是一个男人最大的快乐。
同时,也给他无穷的信心。
一个人什么时候最有信心,那就是在他真正做成一件事情之后,才最有信心。周梦臣相信,走到这一步,即便是他将来出什么问题,工业革…命的火种,已经在大明种下了,只会有些波折,但中国人是最实用的,看见了好用,就一定会继续用下去的。
这一件事情他已经成功了,没有道理其他的事情就不成功了。
这都是从后世带回来的最宝贵的财富。
周梦臣在火车隆隆声之中向北…京而起,在这隆隆声之中,他充满了信心。
第八十八章 家事
周梦臣对于回京的流程,已经非常熟悉了。
这一次与往常一样,在宫门口登记之后,就回家了。
按理来说,周梦臣应该住驿站的。但是古代就是这样,越高的官员,越大的官儿,就有越大的自由度。周梦臣家在北…京,有事回家,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周梦臣回到家中,看见了周大同与周图南。
周大同已经十岁了。似乎传承周梦臣的优良基因,再加上李云珍的精心照顾。个头特别大,都到了周梦臣胸腹之间。恍然之间,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大人了。
而周图南而今已经三岁了,正是孩子最可爱,也是最讨人嫌的时候。
李云珍将两个孩子拉到了周梦臣身前,周大同已经学着儒生的样子,毕恭毕敬的行礼道:“见过父亲大人。”
这让周梦臣有些奇怪。他虽然好几年没有见周大同的。但是与京师的书信往来都没有断过。对周大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再清楚不过了。
这家伙将家里搞得鸡飞狗跳的,从来不是一个安分的人。
此刻摇身一变,成为书生了?
周梦臣说道:“你挨打了?”
周大同几乎要跳了起来,说道:“爸爸,你不知道,老妈打我可疼了,说…………”
周大同还没有说完,一边李云珍眉毛都竖起来了。看起来怒发冲冠。
男人与女人不同,周梦臣而今三四十岁之间,正是一个男人最有魅力的时候,而且从审美角度来说,社会对男人与女人的外貌,宽容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周梦臣而今还算是翩翩君子,但是李云珍的脸上已经有一些岁月的痕迹了。
李云珍这一丝岁月的痕迹,在各种化妆品的掩盖之下,一般是看不出来。但是看到周大同如此状态,整个人就崩不住了。任何一个母亲看见不上进的孩子都是这样的。怎么样的精致妆容,都遮掩不住,脸上的满目狰狞。
也不怪李云珍如此。
李云珍早早就知道周梦臣今天进京,很提前十几天给周大同特训。周大同读书从来不争气,都十岁了,三百千才堪堪读完。至于周家的家学,也就是周梦臣自己学问,更是一点都没有学进去,找了周梦臣很多记名弟子来教授最基本的数学,结果不管是谁,对这位小师弟都没有办法。
别人家的孩子,这个时候,就已经准备考秀才了。这就是指他张居正张叔叔。十二岁中秀才。他现在连四书五经都没有读完。
这也就罢了。
李云珍努力说服自己。咱家的孩子即便不考进士,也能一辈子荣华富贵。但是李云珍仅仅想让周大同今日在周梦臣面前,与周梦臣幕僚世交面前,露一下脸。不,不露脸也行,也就显露出一个世家子弟的风度。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李云珍给了周大同高强度训练。没有少挨揍。
结果啊。周大同仅仅维持了三秒钟的正经样子。
李云珍好容易将自己怒气给压了下去。是的,孩子是不懂事。但是今天这个场合,她如果亲自动手,给他一顿竹笋炒肉,就是她不懂事了。
只是脸色勉强的微笑,在周大同看来,分外狰狞。
周梦臣哈哈一笑,两手插进周大同的脖子上,狠狠来了一个拔萝卜,说道:“臭小子,我还不知道你。”随即转过身来,对身边的人说道:“今天放假一天,能回京的回京,不能回京的在客房住下。”
随即自己先拎着周大同走了。
周梦臣虽然而今已经是儒学大家了,但是他骨子里不耐烦什么世家风度。
不过,在人前尚能维持住的李云珍,等人都走了之后,就再也维持不住了。却见李云珍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拎出一根木棒。这木棒是经过精心处置的。有李云珍一臂之长,上面打磨的油光发亮,好像有包浆。握手之处,还有一些防滑的纹路。
人对自己使用频率多的东西,都是比较看重的。而眼前的李云珍就是。刚刚开始揍周大同的时候,李云珍还随便找东西,时间长了,当李云珍发现,周大同简直是一天三顿打,根本绕不过。也就弄出了教子棍。不长不短,能够随身装进袖子里面。
周大同倒是老实,见老妈将棍子都拿出来。老老实实的准备挨打。
他其实也习惯了,到底是亲娘,再生气都留着劲。再加上李云珍学医的底子还留着,知道该打哪里,不能打哪里。所以周大同仅仅是疼而已。他倒是能忍。
只是周梦臣没有想到一回家就看见这么一出,立即拦着说道:“我好容易回家一趟,你这是做什么?”
李云珍说道:“你看着孩子都成什么样子了?”
周梦臣说道:“好了。就算我求情,今天且不要打。”周大同听到这里,高兴极了,正要说还是老爸好的时候。却听周梦臣继续说道:“留到明天一再打不迟?”
周大同眼神都呆滞,眼皮顿时垂了下来。
李云珍见状,心中一软,说道:“是他找打,好像是我愿意打他一样。”虽然这么说,但是将棍子收起来了。
周梦臣低头说道:“大同啊,我常年不在家,你是家中唯一的男人,现在以男子汉的身份跟我说话,你到底想学什么?你对什么感兴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