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之后,就听前面说,吴淞江终于通了。
于是这些船鱼贯而入。林凤的船就在周梦臣的后面。林凤忽然听到前面高声呼喊,道:“拜见总督大人。”
林凤在甲板上远远的眺望,正是周梦臣的座船,更是有松江府的大小官员都来迎接了。
林凤一愣,手中的毛巾掉在地面上了,说道:“周长亭就是周总督?”
管家更是浑身哆嗦,说道:“可能是吧。”
林凤说道:“将那一张名刺单独放好。不。就放在我床头的匣子里。知道吗?”
一瞬间这一张普普通通的名刺,成为林凤最重要的宝贝。
随即他又想到了什么,说道:“我昨日没有做什么失礼的事情吧?”
管家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将昨日他如何吹牛,一五一十的复述出来。林凤一时间懊恼欲死,如果他知道昨日是周梦臣,他已经不惜一切代价去…舔。
因为林凤非常清楚一件事情。
不要看他灾难南洋这么威风,是因为有大明在身后,无须有朝廷出面。单单是源源不断的海商,就能给林凤带来很大的利益,有钱才能养人。有人才能在南洋说话管用。
在此之前,大明不是没有海盗跑到南洋,但是横行一时是可以的。但是时间一长,就能与当地土著融合了。这就是没有后续力量的原因,当当年闯荡的老一辈子人死光了,下一辈子人就撑不起这个局面了。
所以,他即便在南洋威风八面,但依然要求世家大族的庶女,不就想在政治地位上有所提升,能从大明得到更多的支持吗?
真佛在眼前,他却有眼无珠。
林凤的懊悔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管林凤是多么懊悔,时间也不看能回到从前了。林凤只能怀着这一分懊悔。去拜访陆家。这边倒是很顺利,因为陆揖虽然不在了,但是陆琰还遵从陆揖的遗言,将族妹嫁给了林凤。
但是陆家到底有一些见识浅薄的人,对林凤很是刁难。
林凤如何是用带着福建口音的官话,努力的装出士大夫风范。又闹出了多少笑话。陆家女小女儿心思,又当时如何。这里就不多说了。
林凤在陆家待的数日,虽然婚事已经定下来了。但是他心中却很烦闷。原因很简单,他付出万余两的聘礼,又到陆家赔低做小,可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女子。
不客气的说,以林凤在南洋的地位,即便是南洋一些国家的公主,他也是娶得了的。他这番过来,可不是仅仅为了一个女子,而是陆家的支持。
否则仅仅一个陆家女对林凤又有什么帮助?
只是这一段时间,他一直找不到时间去与陆家家主,也就是陆琰谈论这些事情。这让他暗中揣摩手中周梦臣的名刺。心中暗道:“难不成试试走周总督的门路?”
随即他自己又摇摇头,心中暗道:“周总督名声一向很好,从来没有收纳贿赂的传闻,我就不要自寻烦恼了。只是这事情该怎么办?”
林凤只能感叹一声。在南洋,不管是谁,林凤都能不给分毫颜色。但是在上海,他必须看别人眼色,其中落差实在太大了。
林凤起身决定再次去见陆琰。
只是到了陆琰院子外面, 被陆家家仆给挡住了。
林凤说道:“我是陆家的姑爷,现在要见你家家主。”
这个家仆说道:“林姑爷,您的身份我知道,只是家主而今在见贵客。您还是等一等吧。”
林凤听了,心中暗怒。眉头一阵。一股杀气酝酿于胸中。说实话,比起觥筹交错之间,将事情办下来,林凤更擅长杀人。
他正要发怒。
忽然一个走过来。
林凤忽然觉得有些眼熟,这不就是当然总督大人身边那个人吗?
“而今陆家家主在与总督谈话?”林凤一想到这里,胸中的怒气顿时消散无踪,嘴角勾住一丝笑容,含笑退了出去。
只是他不知道,周大壮看见林凤之后,就来到周梦臣身边,耳语了几句。
周梦臣一愣,说道:“真是相请不如偶遇,林凤是你陆家的女婿?”
陆琰说道:“正是,是先父定下来的。”
周梦臣说道:“陆先生从来眼光如炬,既然如此,我就给陆先生一个面子,请他过来。我们一并走走吧。”
周梦臣这几日,已经在上海转了一圈。
上海的繁华自然不用多说。整个上海城区,沿着吴淞江两岸铺展开来。有海瑞操心,周梦臣并没有看出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所以上海之行,就成为一场观光之旅。也没有什么事情要处理的。
唯一的问题是是,徐蟠又嚣张起来了。
之前徐蟠就想在夺取上海的利益。比如将上海的码头仓库等核心根基,从上海县令手中,拿到徐家手中。上一次是陆揖将徐蟠赶回去了。
而随着徐阶上位,徐蟠的胃口更大。这一次又过来。海瑞可不惯着徐蟠,狠狠打了徐蟠的脸。
只是打徐蟠的脸很容易,但是打徐阶的脸就不好了。
周梦臣到来之后,徐蟠自然不敢过来触霉头。但是周梦臣却要早做准备了。上海是周梦臣的实验地。什么是工业国家。在周梦臣理解之中,以商业赋税为根基,而不是以农业税为根基。
而征收工商业赋税,本身就是一种对内的改革。如何能将赋税征收上来。又不伤及地方元气。既要拔毛,又不让鹅叫,又尽可能减少执行难度。能够推广开来。
这种最基层的难题,周梦臣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他只能将这个课题委托过这个时代天下第一清官,也是能吏。海瑞。
所以,上海的局面不容破坏,这是周梦臣的底线。
即便与徐阶硬碰硬的来上一场,周梦臣依然是这个观点。
只是徐阶在京师,周梦臣在地方上,对于上海县令的人事权上,周梦臣处于被动之中。好在嘉靖的制衡手段,将吏部扔到了高拱手中。
周梦臣在高拱那里还有一些面子。这事情还有得争。
周梦臣也是在了解这些事务之后,才来陆家,一方面看看自己的弟子,另外一方面就是来祭拜陆揖。
第十五章 挂职南洋
周梦臣一行人出了陆家。
来到吴淞江岸边。
而今吴淞江两岸,大部分都开辟成为港口,但是这里还是一片寂静,因为这里是陆家的墓园。陆揖的父亲将祖坟从老家迁到这里,另立门户。
以陆家的实力,即便将来这里全部成为了城区,也能保住这一片墓园。更不要说,上海的开发还没有到这个地步。
周梦臣祭奠过故人之后。站在墓园高处一处凉亭上,放眼看去,滚滚吴淞江在脚下绕过。远处的密集的船只,与繁华的街巷映入眼帘,似乎有人在这个角度就能画出一副上海繁华图。
周梦臣说道:“这是风景不错。”
陆琰立即上前说道:“祖父就是看到了这里的景色,才决定将这里选定为我陆家的墓园。”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林凤。”
站在一群之中的林凤,立即出来,毕恭毕敬的说道:“拜见大人。”
周梦臣说道:“你知道我是谁了?”
林凤立即说道:“小人有眼无珠,还请大人降罪。”
周梦臣微微一笑,说道:“不知者无罪。你我也算有缘,看在陆先生面子上,你有什么事情?说说吧。”
林凤一愣。不知道该说不该说,只能看向陆琰。陆琰说道:“老师,让你说,你就说吧。”
林凤说道:“大人明见万里。我这一次回来,固然是娶亲,但也有一件事情,必须解决。否则我在南洋也支持不了多长时间。我等远道在南洋,人生地不熟,之所以能压制各方,其关键就在火炮。南洋各国的火炮根本不能与大明相比。而且西夷火器倒是犀利,但是人员太少。不敢与我们耗。这才将局面维持下去。但是时间长了,从国内带来的火炮。也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必须要新火炮与火药的补充。否则我也不能在南洋待下去了,这才来上海找门路。”
林凤的想法陆琰是知道的。
陆琰有没有能力给林凤搞来火炮。自然是有的。不凭别的。单单靠周梦臣亲传弟子这个名头,陆琰就能搞定火炮火药,但是能搞到是一回事。陆家愿不愿意为林凤承担这个风险确是另外一个问题。
须知,而今对海外火炮一直有禁令的。
除非朝廷直接给某一方卖炮,私人是没有这个可能的。而且陆琰对林凤也不是绝对相信的。甚至对将陆家的女儿嫁给林凤,他内心之中,并不是没有怨。
毕竟,林凤曾经还当过一段时间的海盗。对于陆家这种世家
大族,官宦人家,这一段经历分外刺眼。更不要说,即便从陆家 女子幸福角度来说,嫁给一个海盗出身的前军官,未必有多幸福。
陆琰不反对,不过是因为父命难违而已。
让陆家为林凤冒这么大的险,出卖火炮。陆琰实在有些不愿意。
这也是林凤在陆家前前后后这么长时间,根本没有什么推进的原因所在。
周梦臣一听,就知道林凤的根结所在。周梦臣说道:“看在陆先生分上,这一件事情,我准了。”
林凤与陆琰顿时大惊。
林凤是万万没有想到周梦臣会答应,而陆琰却不知道,周梦臣为什么会答应林凤。他与周梦臣相处时间不长。但也知道,周梦臣做事,从来不感情用事,特别是公事上。即便他父亲有恩于老师,老师也不会徇私的。这里面定然他有缘故,但是什么缘故?
他一时间想不出来。
周梦臣当然不是为了陆揖,他这样说,不过想给陆家面子,让林凤不敢怠慢陆家小娘子而已。周梦臣这几日一直在想如何让林凤这样的人为朝廷所用。
也有一些想法。
只是没有找到切入点。
他其实都有几分放弃了。
毕竟他很清楚,他的任期很快就要结束了,甚至这个时候,朝廷召他回京的诏书,都在路上了。
不过,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好事多磨,一个想法从在脑袋之中形成。到最后成为政策落实,其中拖延一段时间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他也没有当回事。
只是而今遇见了,也就将这一件事情给办了。周梦臣说道:“不过,朝廷法度不可违背。林凤,你想重回军中吗?”
林凤一听,浑身一阵。他说道:“末将做梦都想。”
这一句是真话。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无数百姓心中的想法。林凤也是如此。
他而今想起,在俞大猷军中那一段时间,也是他最有尊严的一段时间。毕竟当官与当贼,是完全不同的体现。他而今还希望别人称呼他林将军,就可见一斑。
周梦臣说道:“这样吧,我手书一封,你去寻南洋巡抚谭纶,谭纶自然会与你商议,今后你的船队就挂在南洋巡抚衙门下面了。是什么的编制。就要看你与谭纶谈得怎么样的。不管怎么样,成为大明编外的军队,采购军械的权力。自然是有的。”
林凤听了,既是欢喜,又有几分失望。
欢喜的是,林凤听出来,他未来在南洋巡抚衙门的定位了。想来不是大明的经制之师。类似于北洋巡抚衙门下面岛津家的武装力量。
有一定的自主权,但是关键时候,也听北洋巡抚衙门的指挥。
如此一来,他采购大炮,火药,战船都不成问题,或许有数量上的限制,但是最少解决了有与无的问题。
而且官府的名分,能给林凤带来很多利益,即便仅仅是一个虚名,也是一样的。不管怎么说,林凤都赚大了。
失望在于,他总就没有回到大明经制之军中。
周梦臣匆匆写下一封书信,就是给谭纶的。上面写了他对林凤这一件事情的处置原则。要谭纶在海外要尽可能利用海外的一切力量,包括林凤这种人的力量。对他们之外国做的一些事情,可以选择性的视而不见。
并用他们为新生的海外领地带来生机。
当然。周梦臣仅仅是指示一个原则。具体谭纶会怎么处置林凤,给林凤什么样的待遇,就要看谭纶自己的想法了。
甚至谭纶如果头铁,觉得周梦臣的想法有问题,不听招呼。周梦臣也是没有办法的。
但是周梦臣大概率觉得谭纶不会的。
毕竟而今谁都能看得出来,鸿胪寺的确立,海外这些地方,都算是周派的势力范围,谭纶他的提拔也有很多周梦臣的影子。算起来谭纶也算是半个周派。
他硬顶周梦臣做什么?而且任何一个人称作名将的,一定是一个极端是实用主义者。因为在战场之上,什么东西都是虚的。只看有没有用。
而今南洋巡抚衙门力量薄弱,每一分力量都是有用的。想来他不会拒绝林凤率部投奔。
周梦臣写完信,自然有人吹干,封起来,递给了林凤。林凤千恩万谢不去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