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8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还有一些天文地理,奇闻逸事的板块,这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说域外之事,不仅仅是海外,还有西域。也算是扩充国人的视野,为将来对外扩张做准备。
    而留给政论文章的板块虽然不少,但没有想到有这么多大佬下场。
    几乎是所有人旗帜鲜明的分为两派,就是翰林派,与非翰林派。
    原因很简单,这关系到入阁资格上。
    周梦臣,杨博都不是庶吉士出身,如果要进入内阁,进入大明最高决策机构,就必须打破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潜规则。而今高拱带头发起这个讨论。他们两个人,已经很多地方上的实干派都必须支持。
    这个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
    而翰林这边更是被捅了马蜂窝一般。
    毕竟翰林们苦坐十年冷板凳,为得就是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个成名就是进入内阁。一跃成为百官之首,而今如果废掉这个潜规则。那么,今后内阁的选拔面就相当广了。几乎是告诉北…京人,今后高考要全国统一卷了。并且统一录取线。
    如此一来,北…京人非炸毛不可。北…京的房价恐怕要要抖一抖了。放在翰林院这边,翰林院这个衙门的地位都会受到影响。如果翰林院没有入阁捷径,与寻常衙门又有什么区别。
    翰林院又怎么能称得
    上清贵啊?
    双方你来我往,为了转载或者分析这些大佬们的神仙打架,在北…京官府注册的报纸,也从官报一家,迅速扩展成为几十家上百家之多。
    可以说对非翰林不得入阁谈论,直接点燃大明报业。
    而大明报业更是影响到了大明政治。
    总体上,即便翰林院一方,说得再怎么花团锦簇。一个个是上好的笔杆子。但是在事实面前上,还是败下阵来。毕竟这论题从来不是第一次讨论了。
    高拱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是王阳明,王恕等先贤附体。
    而高拱更是在占据上风之后,公开上奏,要求今后不得废除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的旧制。
    这才将整个政坛的气氛掀到高潮。
    周梦臣更是在后面暗暗做笔记。
    或许,高拱自己没有觉得。但实际上,高拱他开创了一个大明政争的新模式。
    之前的政争,在私下里怎么算计都可以。真正到了决胜负的时候,却是弹章往来,几乎官成为主力,因为官拥有风闻事的权利。
    所以,官成为大佬们互掐时候最好的武器。
    可以说得官着,在官场上占据上风。
    而徐阶为什么那么在意士林舆论。因为大明提拔官的标准,是新科进士,年纪小,血气方刚,一句话可以概括,就是愣头青。
    就是要用他们的冲劲,来冲一下官场。
    虽然这么多年来,官未必都能做得设定制度的初衷,但是大部分官还是有一腔热血的。钱财只能买通一部分,而不能买通所有官。严嵩为了控制官。将不听话的官全部外放了。几乎是换了一批人。坏了名声不说。依然不能完全控制官。
    这就是大明的官制度,虽然已经成为党争的急先锋。
    但是总体上来说,控制这些人最好的办法,不是金钱收买,而是用理想与正义,这些高尚的词汇来收买。
    也就是士林舆论的重要性。
    而高拱今日,所有预热都在报纸上进行,官被完全忽略了。甚至报纸上某些舆论反过来影响到了官的想法。最后在争论到了一定程度。高拱上奏朝廷,想要敲定胜利果实。
    在周梦臣看来,这一战的模式完全可以复制。周梦臣毕竟远离中枢这么长时间,虽然羽翼已成,但是在官之中并没有根基,但是徐阶不一样,官几乎全部是徐阶的手下,为徐阶掀翻严嵩立下了汗马功劳。
    周梦臣想拉拢过来,是非常困难的。
    而这
    个模式就完全可以绕过官,而且报纸在礼部管辖的。别的权利周梦臣都没有怎么动,但是关于报纸的权利,自然要牢牢的抓在手中。
    打这样的舆论战,周梦臣也是很有优势的。
    一时间,周梦臣心中对挑战徐阶,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而此刻,嘉靖看到高拱的奏折,仅仅是看了一眼,就放在一边了。打来一边的报纸来看。好长一段时间,才放下。说道:“真是很难看到徐阶吃瘪啊。”
    对于报纸,嘉靖并没有第一时间关注。毕竟他其实已经很习惯各种期刊了。嘉靖甚至还经历过与别人在报纸上辩驳。那也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可以说,嘉靖对今日高拱做的事情,并不陌生,反而很熟悉。
    只是,他没有想到当年模式,换到了政治领域就如此陌生了。
    正如周梦臣所想到的一样,嘉靖所想的也不仅仅是这一件事情本身。其实嘉靖对于什么非翰林不得入内阁,从来是不在乎的。
    嘉靖本身就不是太在乎一些条条框框的人。
    否则嘉靖就不会想将周梦臣弄到内阁之中了。
    在他看来,入内阁最重要的是皇帝钦点,而不是什么非翰林不得入内阁,还是宰相起于州县。
    但是如何回应高拱,他却很苦恼。因为他今日做的事情,就是为后世立下范本。他思来想去,对黄锦说道:“让徐首辅过来一趟。”
    黄锦立即派人去了。
    片刻之后,徐阶来了。
    嘉靖也没有废话,说道:“这一件事情,首辅决定该怎么办才好?”
    徐阶一时间内心中感叹非常。
    即便而今,徐阶还有一种不习惯的感觉,似乎一下子大家玩得都与之前不一样了。之前政争都不是这样的。徐阶很熟悉之前的打法,而今这种新玩法,徐阶本身也就成为了新玩家。
    而且输了一局。
    要知道徐阶是翰林院出身,徐阶的弟子是翰林院的居多,可以说徐阶而今是翰林院一系最高领袖了。高拱一棒子打在翰林院身上,却是对徐阶势力的严重削弱。
    如果可以,徐阶也想将高拱的奏折给否了。但是徐阶不是严嵩,严嵩可以不在乎舆情,徐阶不能不在乎。而今他已经感到对士林舆论的掌控,松动了。
    报纸这种新的传媒方式,已经覆盖了,吞噬了之前徐阶的私人书信网络。
    当然了,并不是说徐阶自己搭建的私人网络不重要。而是这个网络正在失去引导舆情的功能。


第六十三章 嘉靖的忧心
    徐阶已经感到了危机。
    只是而今这个危机还是一个苗头,他还能安慰自己,他只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谁知道高拱在报纸上搞事,仅仅是失了先手而已。
    只是今后怎么样不去说,输了就是输了。徐阶还是要认的。而他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减少损失。而不是死命拖着这一件事情不放。
    徐阶说道:“陛下,这一件事情,既然已经有了公论。以老臣的意思。还是从众意吧。”
    嘉靖眉头一挑,说道:“从众意?首辅,如果这样的话,今后谁在报纸上说两句话,难道朝廷就要听从,朕就要听话不成?”
    对于什么非翰林不入内阁的陈年规矩,嘉靖不在乎。只是嘉靖本身就厌恶大明士大夫们。他是见识了杨廷和的霸道,嘉靖这些年其实一直在打压士大夫的实力。只是士大夫之间的联系,还是暗地里的。而报纸却是公然发行的。
    今日高拱所言的,是一个在嘉靖看来,不打紧的老规矩。但是将来搞出违背嘉靖的心意的事情来,该怎么办?比如之前,有很多大臣反对嘉靖修仙,嘉靖只需将数个言官给按下去。那就行了。
    但是而今却不一行了。
    处理这个新鲜事务,不仅仅是徐阶缺乏经验。嘉靖也缺乏经验。
    徐阶听了嘉靖这话,内心之中的立场迅速偏转。
    人与人的立场是不一样的。虽然徐阶在这上面吃了瘪,甚至徐阶对报纸也是有意见的。但听出嘉靖心底的意思,徐阶迅速改变了心思。
    无他,徐阶身份有很多。每一个身份都代表着徐阶的立场。
    但徐阶的底色是大明士大夫,对,大明文官集团的领袖。
    君权与相权,君权与士大夫之间纷争,才是徐阶面对最大的问题,甚至与周梦臣等人的矛盾,都可以看成文官集团的内斗,是可以放一放的。
    徐阶有种种问题,但是在立场上从来很正。这也是为什么徐阶是贤相,严嵩是奸相的原因,不是两人在贪污上有高下,而是徐阶自始至终都是站着士大夫集团这边的。而严嵩很早就是无条件符合嘉靖。而写史书的人都是士大夫,有什么评价自然不用多说了。
    首先是立场问题,然后才是严嵩的种种恶行。
    徐阶感受到嘉靖的忌惮。大脑之中迅速转了几圈,心中暗道:“不错,在制衡陛下上面,这似乎更好。” 所以他本想打压报纸,迅速转变了心思,说道:“陛下,老臣年纪大了,这种新鲜事务,不大明了。不过,这一件事情既然是周梦臣提出来的。要不请周梦臣来问问?”
    嘉靖沉吟片刻,说道:“那就让他来吧。”
    片刻之后,周梦臣到了。
    嘉靖说道:“周卿,今日关于报纸之事,纷纷纭纭,朕一时间也不知道拿什么主意,你来说说,如果有人以报纸宣传大不敬之言,该当如何?”
    周梦臣立即说道:“陛下过虑,臣一开始就想到这一点。臣之所以设教化司,其实在江南,就发现一些文书,不得已而为之。陛下如果想看,臣立即让人取来。”
    嘉靖说道:“那就拿来看看。”
    周梦臣给小太监们交代了几句,立即有人去了周梦臣家中书房一趟,带了几个小册子。呈给嘉靖。
    嘉靖打开一看,顿时眉头紧皱,翻阅的越来越快,随即砸到地面之上,说道:“如此大事,何不早报?”
    周梦臣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由来已久,上报朝廷,也不过徒徒惊扰圣聪,即便掀起大案,也不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臣私下里一直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想来想去,这些愚夫愚妇,愚昧无知,困顿于无知之地,自然有奸邪之人,三言两语就能蒙蔽。臣想来想去,就应该广传圣意,并且严查所有印书作坊。不能印刷此类书籍。此乃是治本之策。”
    周梦臣给嘉靖的是什么?
    是罗教的宣传册。
    罗教吸纳了白莲教,禅宗,道教很多东西,融合在一起。在明代发展起来的。影响力很大,可以说有人说古代中国,北则会道门,南则大家族。
    这就是大明朝的江湖。
    而北方的会道门,大多都是与罗教有这样那样的关系。
    可以说,在大明政府管理不到的地方,罗教乃是江湖上大教派。从者如云。
    对于嘉靖来说,这罗教看内容,与白莲教相差无几。这才是对他统治威胁最大的势力。毕竟他很清楚,大明皇家与士大夫的权力是相辅相成的。
    大部分士大夫想得都是让皇帝垂拱而治天下,也就是皇帝当个样子货,权力在大家手上,但是没有人会去造反。嘉靖固然厌恶这些人,但也知道,治理天下是离不开这些人的。
    但是这些乱七八糟的教派就不一样了,且不说白莲教一直造反,单单说大明的江山与白莲教等诸多教派之间的关系,嘉靖岂能不知道。
    嘉靖说道:“周卿,心是好的。但是有些事情却不能如此心慈手软。这些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说说吧。”
    周梦臣只能说道:“是运河上的兵丁夹带着。臣甚至查到,运河沿岸几乎都有此类文书。数不胜数,臣恐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以………,是以…………。”
    嘉靖顿时脸色一暗,说道:“漕运上都是?”
    周梦臣说道:“是。臣不敢妄言。”
    周梦臣今日的事情,做得未必地道。但是却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扫清障碍。而且周梦臣说的也是实话。
    罗教就是靠着运河上的兵丁传播开来的。甚至后来什么漕帮,清帮似乎与罗教之间也是能扯上一点关系的。而到了清代,漕帮都是公开的存在了。
    是清朝太仁慈,对会道门容忍度高?还是这些人与漕运深度捆绑,清朝不能动漕运,自然也不能动这些人了。
    周梦臣不管是想治河,还是想搞海运,以运河为中心的利益集团,总是与周梦臣不对付。即便周梦臣治河方略制定下来,实行也是不好办的。
    一方面是钱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就是下面人的配合。
    就好像军制改革一般,杨博根本不会为这一件事情冒险。水利方面也是,总原则定下来,具有实行,不知道有多少槽点的。所以运河利益集团,包括漕运衙门,扬州,淮安,临清,等地沿运河的士大夫,都是周梦臣必须打击的。今日,就是给嘉靖内心之中种下一颗种子,让嘉靖知道漕运这边的人不可靠。
    以嘉靖的疑心,一想到漕运最下层是被一些乱七八糟的教派所把持的。估计就睡不好觉。
    当然了,嘉靖也不会完全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