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倒是申时行有些坐不住。
他说道:“老师,陛下这是何意?”
周梦臣说道:“此事你不用管,先说说你知道。你在内阁待了两任,再不下去,将来想要回来就难。”
申时行之所以在内阁待了六年,不是因为周梦臣偏爱,实在是因为没人。在此之前内阁的中书舍人,与而今的中书舍人根本不是一回事。
在此之前的中书舍人,不过是一个跑腿的人而已。
而今的中书舍人,可以说是内阁成员之中,是大学士们的助手,分担的任务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直接参与到朝廷最高决策之中。能向内阁大学士提出建议的。
甚至能在一言之间,决定国策。
所以,中书舍人的管理与任用,就非常重要了。
正因为重要,不能随便放一个人来。而且之前的中书舍人之中也没有多少好苗子。所以就让申时行来担任了。主持内阁中书舍人的一些庶务,大抵是办公室主任,管理一些后勤。
但是同样是办公室主任,也要看在什么地方当,在内阁管理庶务,与在下面管理庶务能一样吧。别的不说,内阁之中的中书舍人将来地位都非同凡响,他结下这一分人脉就相当了不得了。
甚至在外放的时候,也会直接放大县。让他有更好的起点。
申时行说道:“老师,我的事情不急,而今内外汹汹,很多人都想要在这一次换届之中发难,老师可曾准备好了?”
周梦臣淡淡一笑,说道:“不用你管。说说你自己吧。你现在想去什么地方,我还能给你开一下后门,如果你不选,你落到高大学士手中,可就由不得你了。”
周梦臣已经有足够的手段用来应对内外的攻势了。
别的不说,周梦臣的功绩是实打实的。
如果说徐阶掀翻了严嵩,徐阶的努力将大明国运从深渊之中一点点挽回过来。而周梦臣的努力,就是让大明国运走上的了上坡路。可以说周梦臣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虽然周梦臣也承认,他有很多不足。
他在任五年之内,更多是下决心解决军事问题。
以至于更多心力在军事上,对民事上没有太多的改善,大明百姓仅仅是太平了一点,财政改革更多是基于中枢对大明财政的监管,虽然有一点点豁免苛捐杂税的意图。但并不明显。
再加上打仗,周梦臣也不可能大面积减负。
故而,百姓的生活仅仅是从嘉靖中期的水深火热之中喘口气而已。虽然渐渐变好,最少现在打仗都靠正规军,也在别人的地盘上。百姓不用遭受兵灾。
但仅仅是这样,百姓已经很满足了。
正因为如此,周梦臣虽然在外面有很多不好的名声,比如穷兵黩武,比如不尊圣学,等等。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满意周梦臣的。反对周梦臣的人,大多是利益受损的人。
不过,这还不能让周梦臣放心。
因为能让他下去的重要因素,不是民意。
是的,周梦臣上任之前,就开了报禁。而今大明报业繁华之极。很多关乎政论文章,周梦臣都要细细品鉴。毕竟,大明而今的情况与历史上有些不同。 周梦臣只能借鉴历史,不能完全照搬。尊重当代人的智慧,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很多人觉得民意可以决定政治走向,就大错特错了。
嘉靖还是有一言以定的权力。
如果嘉靖不满他,周梦臣想要连任是不可能的。
但周梦臣刚刚听到的消息,让周梦臣五味杂陈。一来,周梦臣知道君臣之间的间隙又深了。另外一方面,就是他知道,嘉靖无意跟换首辅。
因为除却防他周梦臣,根本不用动枢密使。
也就说说,嘉靖未来依然属意他作首辅。
这个消息,真不知道是好是坏。
不过好歹让周梦臣松了一口气,不在担心这一件事情了。
申时行听周梦臣提起高拱,心中一动。高拱对谁都很严格。而且脾气暴躁,很多时候丝毫不给人面子。所有中书舍人都怕他。
甚至很多时候周梦臣也要给高拱几分面子。
周梦臣倒是不怕高拱,但是而今地位不一样,周梦臣作为首辅,要能安抚下面人。而且高拱背后是太子,周梦臣即便不看高拱的面子,也要看太子的面子。
很多时候,只能以柔克刚,让高拱有火发不出来。
只是下面的 人就没有办法了。
申时行立即赔笑说道:“老师,你能给我说说,未来五年要做什么?也好让我提前有一个准备。”
周梦臣说道:“也好,其实不给你说,过一段时间,我也要对外吹风了。其实,关键的就几条,等良贱,均赋役,建立商法。”
申时行也是常年跟在周梦臣身边的,对周梦臣思路还是有所把握的,听周梦臣如此一说,立即反应过来,说道:“老师真要赦免贱籍。废除奴籍?”
周梦臣说道:“然也,此事不除。很多事情都无法进行。”
周梦臣在任期间,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推行工业化,建立工厂。但是周梦臣在很多时候都大开方便之门,这股风气也就自发的形成了。
只是周梦臣发现,工业化最大的阻碍,居然是人身依附关系。
因为,很多工厂自发的将自己的工人,当成了自己的奴仆。
其实,在大明原本的历史之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手工作坊的主人,都是这样的,有奴婢数千。生产规模也很大。但是这种奴隶工厂,不可能发展出工业。
而且一些机械也不是奴隶能够操作的。
因为奴隶并没有责任心。
另外一点,就是工业发展需要大量自由人。而之前也说过,大明的地主通过土地对佃户有人身依附权。这些佃户即便是饿死了。也不可能自由择业。
而且这不仅仅影响工业发展,连对外移民也有阻碍。
大明南方人口过剩的问题,是很严重的。但是周梦臣却发现,这些年虽然南方的安定,出海移民的数量越来越少了。一方面固然是故土难离。家乡安定下来,很多人即便过得很苦,也不会下定决心远赴重洋。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因为传统生产关系恢复,很多人想走,是走不了的。不仅仅缺少出海的基本条件,比如船票。还有受到很多方面的阻碍了,地主,宗族,等等。
所以,这是非常需要解决的事情。
而且周梦臣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是一个等级社会,周梦臣不可能一下子让人人平等。别的不说大明勋贵们,名义上不是贵族的士大夫们。他们愿意与泥腿子一样吗?
自然是不愿意的。
所以,周梦臣所提倡的是等良贱,而不是等贵贱。
也就是废除奴籍。不许蓄奴。如果说,家里服侍的奴婢,也就是所谓家务奴婢,尚且可以网开一面。但是凡是生产领域的奴隶,都要一律废除。
不管是作坊之中的奴隶,还是土地上的卖身为奴的现象。统统不合法。
只是这一件事情,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是非常难的。很多政令并不是一纸空文下去,就能做好的。申时行自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非常惊讶。甚至有些不可思议。
周梦臣说道:“你知道为相最重要的品质的是什么?”
第三十章 阁老们的家事
申时行正色说道:“请老师指点。”
周梦臣说道:“寻常官员可以捏轻怕重,因为他们逃避责任,这事情还是有人办的。但是内阁首辅乃是百官之首,作为首辅决计不能有丝毫逃避责任的想法,因为天下之重,就靠着首辅。所以,做一件事情,首先要看着一件事情对不对。其次要看着一件事情,能不能做成。对,而没有实现可能的事情。就要看为什么没有实现的可能,就先做能做的事情,将这事情留给下任。”
“你觉得,废除贱籍奴籍有错吗?或许有人一时遭遇不幸,却有世世代代为奴。牵连子孙百代,这对吗?”
申时行说道:“自然不对。”
周梦臣说道:“前宋都能做到这一点。我朝就不能吗?”
申时行说道:“可是,老师这风险太大了。江南势家,莫不蓄奴,南方各地都有这样那样的奴婢,弟子担心,此事引起渲染大波,与老师不利。”
周梦臣淡淡的说道:“汝默,你知道你最大的毛病是什么?”
申时行说道:“请老师指点。”
周梦臣说道:“为人外圆自然不错,却一定要内方。你内心之中或许有些坚持,但是却缺少勇气。”
申时行说道:“勇气?”
周梦臣说道:“对,天下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勇气。正因为这一件事情很难,故而也只有我来做,难道还能寄希望于别人不成?”
“你如果没有找到这个勇气,最好不要当内阁首辅。”
申时行听了,立即行礼说道:“弟子受教。”
周梦臣大概没有想到,他觉得申时行太过谨小慎微,没有当丞相的担当。却没有想到,他的弟子之中,申时行却是连任三任首辅,成为仕途最亨达的一个人。
只是说周梦臣也走了眼。
申时行说道:“那均赋役,可是要推行一条鞭法吗?”
周梦臣说道:“正是。你张师叔,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这一件事情也要开始推行了。你作为县官,估计就以这一件事情为主了。”
申时行说道:“那建立商法。也就是推广松江经验,乃海巡抚要高升了。”
周梦臣说道:“那是自然,如果不是海瑞的资历太浅薄了,他现在就是南京户部尚书,而今仅仅能以南京户部侍郎掌管南京户部事,这一次建立商法,将在南边试行。”
说到这里,周梦臣微微一顿,说道:“该给你说的,我都给你说了。你赶紧说,你准备去什么地方吧。” 申时行陷入沉思之中。
申时行下去做县令,定然是要做出政绩来的。想要做出政绩,就要先知道,什么是能作为政绩的。
在申时行看来,政绩有两处,一处是去新占领的地方做官,只要能安抚当地,就是大功一件。其次就是顺应内阁的改革。
但是正如周梦臣所言,申时行内心之中,太过于圆滑了。
从某种程度上,在为人处世上,申时行与徐阶是比较像的。
他首先排除了江南。
因为他知道,江南将来是主战场。不管是废奴,还是商法,乃至于一条鞭法,都会对江南势家进行冲击,到时候决计不会这么平静。甚至心学一脉很有可能与江南世家联合起来。
或许,改革最后还是能够推行下去的。但是他申时行能不能在江南全身而退,就不知道了。
所以,主战场不去。
说实话,不去江南,真正要面对的就是一条鞭法了。
对一条鞭法申时行也研究过,一句话,一条鞭法就是从南方发展出来的。所以南方推广,并不会遇见什么难题,即便有些难题,也是很轻松就能解决的。
申时行说道:“弟子愿去河南。”
周梦臣说道:“河南?你确定?”
申时行说道:“确定。”河南是北方。而且是产粮大省,在河南做出一番功业来,容易被发现。而且河南不用承担别的方面的任务,比如陕西就要承担西北边防的任务,山西支援河朔,山东要支援辽东等等。
周梦臣淡淡说道:“好,那我就答应了。明年就让你去河南中牟上任。”
申时行几乎要吓得跳起来了,说道:“中牟?”
周梦臣说道:“正是中牟。”
至于中牟县令而今有没有空缺?周梦臣说有。自然是有的。
周梦臣让申时行为中牟县令,其实也是对申时行的考验。周梦臣就是觉得申时行太缺乏勇气了。才让他去中牟的。
中牟有什么东西,让申时行这么害怕?
高拱是中牟人。高家虽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也是耕读传家,家有良田数百亩。申时行该怎么处理啊?就考验申时行的政治手腕了。
毕竟,周梦臣将申时行当成宰相苗子。如果申时行主动去浙江,或许,周梦臣不会如此了。申时行是南直隶苏州人,不能去南直隶,要回避的。
但是浙江也是主战场之一。
但是申时行回避了这边的事情,周梦臣也要给一个难题的。
宰相之备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不好好摔打一下,将来怎么能让他掌管内阁的。这也是不同位置就有不同的想法。申时行想得是,先保全自己,然后慢慢爬。毕竟,不管有再光明的未来,如果而今夭折了,就不是他的了。
但是周梦臣与高拱,甚至张居正等人的想法都是一样的,秉承宝剑锋从磨砺出,哪里有问题,就将这些中书舍人放到哪里。能爬出来,并建立功勋,自然要大加提拔,如果不能。
不能就不能了。
反正每三年都有一批人出来,而首辅是不需要换的那么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