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大匠摇摇头,说道:“还欠妥当。或许要回去试试才行。”
    有些东西雷大匠理解了,有些东西雷大匠还没有理解。须知水运天象仪,是苏颂当初聚集了北宋不知道多少能工巧匠,精通算学之辈。历时数年才造出来的。这么多年过来,眼前的三个大匠,未必就能胜过北宋的那些能工巧匠。
    雷大匠估计自己或许比葫芦画瓢,造出来一座,但是这个刻漏的误差能有多少?就不知道了。
    魔鬼藏在细节之中,雷大匠不能完全理解原理,在一些细节处理之上,就不能做到最好。
    雷大匠所说的试试,就是回去造小样。
    这个古代工匠的基本技能,他们识字不多。画图纸对他们来说难度太大了,他们更愿意造小样。就是如刚刚的筷子搭建成的宝塔模型一样。造船的有船样,造宫殿的有宫殿样。
    在收藏之中,样式雷家族木样也十分非常抢手的。
    雷大匠他觉得自己回去多造几个木样,从实际之中揣摩一番,就能理解了。
    周梦臣却觉得,他高看自己,小看天体运行仪的复杂程度。
    天体运行仪是在水运天象仪的基础上升级改进而来的,即便对周梦臣来说,如果说他没有看见苏颂的图纸,要他凭空建立一套图纸,周梦臣也觉得是有困难的。当然了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并没有多少难度。
    这是他们接受高现代教育的缘故。
    而今这些没有学过机械乃至于数学的工匠,这些仅仅凭借一些口口相传的经验,却解读这个东西,委实有些难。
    否则水运天象仪也不会在北宋之后都被束之高阁,因为看不懂,水运天象仪也不会成为工业革命之前做复杂的机械系统。
    周梦臣问道:“你确定,你一定能弄明白?”
    雷大匠没有说话。
    他不觉得自己弄不明白,毕竟他也是一辈子的老匠人了。对自己是有信心的,但是他也不敢打包票,实在这东西与他之前见过的不大一样。
    周梦臣说道:“我承认雷大匠为宫中做事,在营造之上,数一数二,否则藤公公不会推荐你来接这个差事了。只是人类观察世界,无非五感,但是人类的五感是有限的,眼睛能看见的,鼻子能闻到的,耳朵能听到的,舌头能尝到的,手能碰到的,都是有限的,而且人与人感觉是不相同的,就凭借你刚刚那一手,你能全部交给你自己子弟吗?”
    雷大匠看了看身后的子弟,摇摇头说道:“不能。”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雷大匠刚刚那一手,有几根筷子,不用修剪都搭建出一个木塔的骨架。外行人看了,无非惊叫一声:“好厉害。”而已,但是内行人却知道,那是雷大匠不知道多少次制造修改小样,主持工程的经验,一看一堆材料,就知道能干些什么?
    不是雷大匠非要造三层宝塔的骨架,而是这一把筷子长短粗细,雷大匠一抓到手中,就知道造这个最合适。
    这是雷大匠一辈子几十年的经验汇集,用练武的话的来说,这一手有五十年的功夫。
    周梦臣说道:“怎么?是雷大匠,你藏私留一手?”
    雷大匠摇摇头说道:“大人哪里的话,固然有一些不肖之徒,唯恐弟子胜过师傅,但是我这手艺是家传的,所教授的弟子也都是雷家晚辈,又怕什么?实在要想成为大匠,不仅仅要基本功好,也是要天资悟性,我雷家这一辈兄弟十几人,也就我一个有这个资质,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周梦臣说道:“是不是很多东西,你都让他们悟?是因为你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说?”
    雷大匠叹息一声,说道:“周大人说到点上了,哪里是我们想藏私,实在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周梦臣微微一笑,说道:“我懂,每一个人感受并不相通,而且语言表达很多也没有一个精确的标准,你的很多经验,也难以说出来,所以不是你留一手,有些东西,你都不知道该怎么教对吧?”
    周梦臣此言一出,几位先是面面相觑,随即暗暗点头,的确是这样的。
    很多人以为古代很多绝技失传,就是以为古人敝帚自珍,将东西带进坟墓里面了。这样说未免太浅薄了一些。盖因中国人的哲学就是如此。就好像是最简单的菜谱,外国人看上面的少许这个,少许那个,几乎要发疯。但是你觉得写菜谱的人并没有用心教授吗?


第四十二章 工欲善其事
    菜谱还是比较简单的。无非是几道工序,几样原材料而已。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更复杂的怎么办?
    比如苏颂关于水运天象仪的图纸,就好像给孩子们的简笔画,注释也非常简单。如果不是周梦臣见识过很多机械结构,联想到一起了,才看明白是怎么回事,数据更是少的可怜。以至于周梦臣几乎是全新设计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水运天象仪造不出来,也未必不是苏颂留下的东西太简单了,也有些难懂了。
    难道说,这是苏颂有意留下隐语,不想让后人知道?
    当然不是了。
    如果苏颂这样,他干脆不写这一本书不就得了,何至于此?
    对于苏颂来说,他觉得他交代的已经够多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就省略了,后世科学家能靠苏颂书复制出来,周梦臣也能脑补出来,可见苏颂留下的各种信息是足够的。
    只是没有一定的底子与悟性是看不明白,也想不出来的。
    周梦臣说道:“数学是一件最好的工具,他既能让我们借助它看到我们五感之外的东西,也能建立一个同一的标准,便于彼此之间的沟通,不能说清楚,不好说清楚的东西说清楚。”
    “当然了,他或许不能解决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是可以解决大部分。”
    “就好像今天讲的这些滑轮了,重心的,杠…………”周梦臣说了一半,临时改口接着说道:“权衡定理了。只要你们的弟子掌握了这些一步一个脚印,难道你还觉得他们没有能力成为大匠?”
    一时间,鸦雀无声。
    谁也没有说话。
    这就是周梦臣为什么一心要推广科学,也是为什么科学最后能成为全世界的显学的原因。以为每一个哲学家的世界是自己的。但每一个科学家的世界是一体。
    两个人同学一样的学问,比如阳明心学,最后彼此之心是一样吗?不是?他们一起学程朱理学,他们各自的天理是一样的吗?不是?都是各自的体悟而已。
    唯有科学有数学作为基础与柱石,才能畅通沟通所有人想法,哲学家们即便是师徒传承,也很难将一个学派继续持续发展下去,毕竟每一个人的哲学都是自己的哲学。除却自己之外,谁也不能完全领会。而科学家,即便不是师徒相传,只要在科学基础上了解了对方的学说,也能将对方没有完成的研究延续下去。
    这种持续的知识积累,就是科学胜过一切旧式学问的进步性。
    周梦臣的话,在座各位未必能够完全明白。他们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周梦臣三个弟子,一个脸色激动,似乎感觉到了师门的伟大之处,但是几个大匠却脸上阴晴不定,没有怎么说话。
    周梦臣见状,就知道今天不适合继续下去了,说道:“今天,就到这里,明天继续。”
    如此第一天的会议,就此散场了。
    雷大匠走的慢了一点,对陆大匠与石大匠说道:“好久不见,我做东,去喝一杯?”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是再正确不过了。
    北京城虽然大,整个北京城人口在百万以上,工匠虽然多,各路上京服役的工匠,每年大概有十万上下,但是缩小到大匠这个圈子里面,人就不多了。可以说有一个算一个都熟悉的面孔,说不定彼此之间,之前还有过合作。
    雷大匠与陆大匠与石大匠之间,说不上多熟悉。但也是熟人。
    两位点头,三个加起来小二百岁的老人,找了一个路边的小摊子,上了一大盘羊肉串,陪着一些粗粝的烈酒,就吃起来了。
    羊肉串吃了十几串,酒也喝了一坛,颜色都上了脸,雷大匠似乎有些醉了,似乎并没有醉,说道:“两位,今日周大人的想法,你们怎么看?”
    陆大匠将一个签子放在桌子上,说道:“大人说什么?我们听什么就是了,哪里又我想什么的余地?”
    雷大匠说道:“哎,不要这样说,我看今日的周大人为人不错,虽然那些数学让人难受之外,还是一个好官。你对他说那一套怎么看?”
    陆大匠一时间沉吟起来,不再说话。
    三人一下子静了下来,一旁道路上人来人往,牲口驼铃之声,人与人说话之声,冰糖葫芦的叫卖之声,一声声的传了过来。
    “我倒是没有什么想法?”先开口的居然是石大匠,他说道:“我都这把年纪了,土都埋脖子了,昨晚的鞋,明天也不知道还用不用了,操心那么多做什么?只是我还有儿子孙子,还有大票弟子跟着我吃饭。我倒是能走了,什么都不管,他们怎么办?”
    “按周大人这个做法,今后的大匠就不用十几当小工,然后跟着师傅打下手,就在房间里面写写画画算算,再派几个新手木匠按照他们的图纸,就能造房子了。我们这些人怎么办?孩子们怎么办?”
    同一件事情,屁股不同,看法就不同。
    这就是几个大匠忧心的地方。
    今后他们不再被需要了,他们祖传的赖以安身立命的手艺,似乎到了被淘汰的边缘。
    当然了,事情并没有那么极端。毕竟很多技术性的问题,还是要第一线的人来解决的,但是今后在第一线的木匠们,比起现在的这些大匠,可不就是新手一般?
    一时间,他们酒也不喝,羊肉串也不香了。
    “那该怎么办是好?”雷大匠皱眉说道:“我们祖祖辈辈都吃这碗饭,总不能让姓周的砸了饭碗吧?”
    只是工匠的地位低下,即便这三个大匠已经做到了工匠的顶峰,甚至都有官职在身,虽然只是九品从九品,但是有官身与没有官身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只是即便如此,他们对周梦臣这样的天子近臣,也毫无办法?
    难不成冲进钦天监,一把捅死周梦臣?
    这样做,他们也是不敢的。
    陆大匠一咬牙说道:“我们虽然祖祖辈辈吃这碗饭,但未必想一直吃这碗饭,匠户的活是好干的吗?我们这一样家破人亡的事情还少吗?我看我们不想什么祖传的饭碗了?想办法给孩子们谋个前程才是正经的。”
    雷大匠说道:“这怎么讲?”
    陆大匠说道:“你没有发现吗?今天周大人的弟子小程大人讲东西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避开我们的弟子?按理说,他说的这些东西,也算是独门绝学了,他们用得着我们三个老家伙,单独为我们说便是了,连孩子们旁听,周大人也不在意?这是为什么?”
    雷大匠说道:“难道周大人是阳明先生一样的人物?”
    石大匠说道:“阳明先生是怎么回事?”
    雷大匠说道:“阳明先生是文曲星下凡,能文能武,而且最好讲学,即便是贩夫走卒也可来听。”
    陆大匠摇摇头,说道:“阳明先生的学问我也知道一二,什么良知良心都是虚的,没有一点实际的,但是今天周大人的学问,只要学好了乡下建房子的事情就能担起来了。这是不一样的。”
    基础力学的运用,或许不足够胜任大型宫殿的建设,但是乡下的房子却是可以的。
    毕竟这些房子只要不塌就行了。
    陆家祖上出过工部的官员,大明建国之初,有很多大匠出任工部官员,最高的到了工部尚书,虽然而今门庭跌落了,但是陆大匠知道的还是其他两个多。当然了,他也是模糊的知道周梦臣的学问与阳明先生的学问是不一样的。至于具体是怎么样的不一样,却是说不清楚了。


第四十三章 必先利其器
    陆大匠说道:“不管怎么说,周大人对我们家的孩子们并没有歧视的想法,我们也许能让他们拜入周大人门下,今后不用做工匠了。”
    石大匠说道:“这可行吗?”
    雷大匠说道:“周大人不是进士吧?”
    两人问的问题不一样,也是因为两人处境不一样,石大匠是最底层的工匠出身,而雷大匠已经触及到大明工匠的最巅峰了,毕竟他已经能参与到大明皇帝寝陵大工的竞争之中。
    对于石大匠来说,只要让子孙不当工匠怎么都行?
    而雷大匠却想给子孙一个更好的前程。
    谁都知道,文官之中进士最贵,是进士与不是进士,是两个不一样的阶层。
    陆大匠说道:“可行不可行,试试不就行了。至于周大人不是进士?真要是进士,是我们能接触的吗?”
    三人一阵叹息,又饮了数杯酒,就此散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陆大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