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大表哥-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纷打招呼,不过曹俣还没有来,所以大家也都颇为放松,这时也都随意的聊着事情。
  “孟将军,是不是朝廷那边来消息了?”狄青来到一位老将身边低声问道,这位老将正是孟姚,此人用兵以稳健著称,这次攻打党项,因为曹俣还是有些年轻,所以赵祯才安排了孟姚这位老将协助。
  “朝廷那边的确来了消息,不过这段时间正是大战前的关键时刻,朝廷那边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我也不知道这次来的是什么消息。”孟老将军抚着花白的胡须回答道,他和狄青虽然年纪相差悬殊,但两人的关系却不错,当年在燕云战场上,两人还曾经并臂作战,也算是同生共死过,这次一同协助曹俣,更加深了两人的交情。
  “如果是一般的消息,将军也不会把咱们全都召集起来,看来很可能是朝廷准备出兵的日期了。”狄青当下开口分析道。
  “你就别乱猜了,等下将军出来咱们就知道了,说起来你之前可是立下灭国之功,这份功劳在咱们大宋可是独一份啊!”孟姚这时拍了拍狄青的肩膀笑道,当年他第一眼见到狄青时,就感觉这个年轻人颇为不凡,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现在果然应验了他的猜测。
  “区区一个李朝根本不算什么,听说南洋那边的小国更是一堆,灭掉他们简直太容易了,相比之下,党项和辽国才真正能称得上是咱们大宋的劲敌!”狄青十分谦虚的回答道。
  其实这次攻打李朝也并不像狄青说的那么轻松,李朝军队的战斗力虽然弱,但李朝的环境却实在太恶劣了,特别是那种潮湿阴暗的丛林,更让他们十分的不适应,万幸的是他们主要乘船沿着红河一路攻打到升龙,而李佛玛也不愿意弃城而逃,这才让他们一举围歼。
  不过现在李朝虽然打下来了,但各地依然不平静,不过占城那边倒是立刻向大宋表了忠心,并且积极协助大宋统治李朝,不过这些就不关狄青的事了,所以他才会回来的这么快。
  “说起南洋,我听说那边遍地都是黄金,到处都是贵重的香料,去一趟就能拉回一船的金子,狄哥你说是不是真的?”正在这时,曹佾也凑过来好奇的问道,狄青刚回来才两天,而且两人又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他也没来得及和狄青详谈。
  “黄金和香料倒是有,但若是说遍地都是那就有些夸大了,我曾经在李朝那边见过从南洋回来的船队,听那些商人说,南洋虽然有不少值钱的东西,但也有凶残的土人,再加上海上的风险,所以他们这些商人也十分不容易。”狄青将自己听说的情况讲了出来。
  “土人能有多凶残?再凶残也比不上党项人和契丹人,海上的危险倒是不少,但也不是不能克服,如果以后有机会,我倒是想去南洋见识一下!”曹佾这时也露出十分感兴趣的表情道。
  “听你们这么一说,我这个老头子都动心了,以我的年纪,恐怕也在军中呆不了几年了,以后如果有机会,我倒是想去南洋看看,如果能给儿孙们挣点钱就更好了。”孟老将军这时也同样颇感兴趣的道。
  他家大业大,光是儿子就有十几个,孙辈更是几十上百,这么一大家子光靠他的俸禄养活也有些吃力,所以他对能赚钱的事都十分感兴趣。
  “孟将军您要真对南洋有想法的话,我帮您介绍几个海军中的朋友,他们对海上更熟悉,也认识不少的海商,您可以找几个靠谱的海商投点钱,听说因为海上风险大,海商为了分担风险,也十分愿意让别人投钱。”狄青这时再次笑道。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听厅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紧接着只见身为主将的曹俣也终于走了进来。


第七百四十章 统一草原的伟业
  镇州,自从李元昊将这里打下来后,就将镇州作为自己的老巢,事实上这里也是附近最大的城市,而且周围也是最为丰美的水草,各大部落都依附在周围,可谓是草原上的明珠,而辽国的实力未复,暂时也拿他没办法。
  李元昊率领着党项人征服了半个草原,而在镇州城中,自然以党项人的地位最高,其它草原各部族见到党项人都要行礼,而且每年都要献上牛羊供养,党项人却不需要亲自放牧,他们全都是专业的战士,只负责在李元昊的指挥下作战,同时为了增加党项的人口,李元昊也征集各族女子与手下的党项人通婚。
  无论是牛羊还是女人,都是草原部落最重要的物资,但他们打不过党项人,只能老老实实的将自己的食物与女人奉上,而李元昊也靠着吸食草原人的血,使得党项慢慢的恢复了一些实力,甚至连人口都增加了一些。
  然而最近城中的党项人却不再像以前那么趾高气扬,一些党项人的高层更是一副满怀心事的模样,这让城中的一些草原人也纷纷猜测,而这些消息也传到了城外的各个部落之中,有些消息灵通的部落甚至已经打听到一些十分有用的消息。
  镇州城皇宫,李元昊紧皱眉头坐在椅子上,面前则是他的心腹野利旺荣正在向他禀报着最近的情况,而李元昊越听眉头皱的越紧,大殿中的气氛也越来越凝重。
  “辽国命令敌烈八部沿着驴胴河向镇州方向进发,虽然速度不快,但却四处宣扬要攻打我们,而据我们在宋国的眼线传来的消息,宋军也在边境集结,日夜操练,看样子也准备对我们动手,再加上之前传闻两国结盟,联合起来要对付我们的消息,恐怕他们真的要从两个方向夹击我们了!”最后野利旺荣皱着眉头总结道。
  本来在原来的历史上,野利旺荣这位李元昊的大舅哥早就因为功高震主,被李元昊给杀掉了,不过因为历史已经改变,使得他与李元昊也结成牢固的同盟,只是他的弟弟野利遇乞却早在当年兴州攻破时就死于宋军之手。
  李元昊这时并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皱着眉头沉思了好一会儿,最后这才缓缓的开口道:“宋辽结盟我并不担心,特别是辽国实力未复,而且辽国同样也在顾忌宋国的实力,甚至是希望宋国在攻打我们时损失惨重,所以他们那边恐怕也只是做做样子。”
  说到这里时,只见李元昊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唯一让我顾忌的还是宋军,多年前他们刚刚装备火器时,就已经将我们的骑兵打的没有还手之力,后来他们更是横扫契丹铁骑,无论是士气还是装备都远超当年,面对这样的宋军,你觉得咱们有多少胜算?”
  李元昊最后一句也看向野利旺荣,这个问题他其实也能回答,只是他更想听一听自己这位心腹的看法。
  只见野利旺荣这时也露出踌躇的神色,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犹豫的道:“宋军虽然装备精良,但决定战争的胜负并不仅仅只看装备,天时、地利、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只要咱们能抓住其中一项或两项,面对宋军咱们也未必没有胜算!”
  “人和就不用想了,宋国经过数年休养,实力早已经恢复,国力更是空前强大,军队更是士气高昂,这两年我也派人暗中观察过,宋军的变化极大,不仅仅是武器装备上,更是连精气神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甚至就算没有火器,面对这样的军队我也没有信心战胜。”
  李元昊这时忽然有些颓丧,顿了一下接着又道:“至于天时,宋辽结盟,使得两国没有后顾之忧,而且他们又选在春季出兵,因为他们的军队不事生产,但咱们却不一样,城外的各个部落都要靠着春天让牛羊繁衍生息、冬天储存的粮食也吃的差不多了,甚至连马匹都瘦弱了许多,可以说天时也被他们占尽了。”
  “那还有地利,宋军不知地形,草原在春天冻土融化,到处都是泥泞,到时宋军行军必定困难,后勤也会吃力,只要我们打准机会,肯定可以打败他们!”野利旺荣这时忽然抢先道。
  他也看出李元昊有些灰心丧气,这对他们党项来说可不是一件好消息,毕竟李元昊已经成为他们党项人心中的支柱,也唯有在李元昊的带领下,他们才有勇气与宋辽这两个庞然大物相抗衡。
  “地利倒是一个优势,不过宋军既然敢来,肯定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如果我是宋军主将的话,肯定不会冒进,而是像当初赵振攻打我们时一样,步步为营稳步向前,到时咱们如果不迎战,草原各族肯定会质疑咱们的实力,这帮草原人本来就是一帮墙头草,谁的实力强他们就依附谁,根本没有任何忠诚可言,甚至我担心到时他们会第一个背叛我们!”李元昊这时再次叹了口气道。
  虽然这些年李元昊在草原上苦心经营,但越是了解草原人,他就越是发现草原人就是一盘散沙,哪怕辽国以前虽然名义上统治草原,但其实也很少真正的插手草原内部的争斗,而是任由草原种族内斗,他们也乐得消耗草原人的实力。
  刚开始的时候,李元昊很想将草原各族的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像历史上的突厥那样的草原大帝国,然而他发现这实在太困难了,这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之外,甚至他怀疑根本没有人能完成这样的伟业,这也让他越发的沮丧。
  当然李元昊不知道,就在一百多年后,草原人中终于出现了一个将所有草原人统合起来的人,这个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不过纵观整个历史,成吉思汗也只有一个,李元昊虽然号称一代枭雄,但比之成吉思汗还是差上许多,自然也无法提前完成统一草原的伟业。


第七百四十一章 宋辽夹击
  驴胴河畔,耶律智让率领着敌烈八部的骑兵缓缓前行,敌烈部是辽国北地有名的大部族,与乌古族并称,事实上两族本来就是同源,当年辽国先征服了乌古部,后来敌烈部也向辽国投降,于是两部都成为辽国的附庸。
  不过刚开始的时候,敌烈部与乌古部与辽国的关系并不怎么和睦,两部对辽国更是时叛时降,直到后来萧挞凛经略西北,这才使得两部归心,而辽国也在西北设立乌古敌烈军司,使得西北正式成为辽国的领土。
  值得一提的是,萧挞凛就是澶渊之盟时被宋军用床弩射死的那位辽国统帅,也正是因为他的死,才促成了宋辽澶渊之盟的达成。
  不过敌烈八部虽然归附,但随着这些年辽国的衰落,再加上耶律宗真的任性妄为,使得辽国地方上的势力也颇有些离心离德,之前耶律仁先率兵攻打党项时,敌烈部和乌古部都拒绝出兵,所以他们的实力倒是保存的十分完整。
  这两年经过耶律仁先的努力,再加上耶律宗真似乎也认识到一些自己的错误,于是开始一个个收复地方势力的人心,比如耶律宗真纳了敌烈八部女子为贵妃,并且厚赐这八部,这才使得敌烈八部再次归心,这次攻打党项,主要动用的就是敌烈八部的兵力。
  当然了,敌烈八部之所以愿意出兵,并不仅仅是因为听从耶律宗真的命令,另外党项人的崛起也威胁到了敌烈八部的生存,特别是李元昊占据了水草丰美的镇州后,更是抢占了敌烈部的生存空间,这让敌烈部也对党项人恨之入骨。
  不过敌烈部也并非是铁板一块,它之所以被称为敌烈八部,就是因为内部由八个大部落组成,分别是迪烈、敌烈、敌刺、敌拉、迪烈、迪烈德、迭烈德、达里底得诸译,而这八部之间也各有矛盾,彼此间争斗不休,根本没有办法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党项。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在耶律宗真的命令下,这八部还是暂时放下彼此的矛盾,联合出兵攻打党项,而这支人马则由耶律智让指挥,至于耶律仁先这次并没有来。
  想到耶律仁先,耶律智让就想到了这次他出兵之前,耶律仁先亲自找他交待的事,关于这次出兵,耶律仁先交待的很清楚,虽然他们与大宋结盟一同攻打党项,但对于他们辽国来说,如果彻底消灭党项也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那将使得大宋没有了任何牵制,到时大宋肯定会将注意力全都转向他们辽国。
  所以耶律仁先就交待耶律智让,这次出兵其实只是做做样子,最好能在路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就算遇到了党项人,也不要与他们正面交战,反正就是能拖就拖,交战场上的主力交给宋军,最好是能让宋军与党项人打个两败俱伤,他们辽国到时才能从中渔利。
  想到上面这些,耶律智让也不由得长出了口气,这些年他们在与大宋的争斗就一直处于下风,再加上耶律宗真的性子实在太过执拗,为此使得他们辽国也错过了许多的机会,也多亏了还有耶律仁先四处奔走,这才让他们辽国有了一线生机。
  “将军,前面就是卜部的势力范围,咱们是不是要做好准备?”正在这时,忽然只见有人前来禀报道。
  卜部是镇州附近的一个大部族,本来也依附于辽国,不过自从耶律仁先兵败,丢掉了镇州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