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药疗效很好,所以有很多人买,重隆仅此一项就赚了很多钱。新卫门劝他把钱借出去,重隆应允,但他借钱的方式却与其他人大不相同:“不需要担保,利息两成。”当时一般的高利贷通常是将次年收成的一半作为利息,所以重隆的利息是出奇的少。而且果对方家里有男孩子的话,就可以让男孩子以后为重隆效力而免去利息。就这样,黑田家很快就聚集了两百多人,新卫门为他们!)
………………………………
第094集 征讨九州(6)
牧长久长久手合战后,德川家一度获得与丰臣家分头可惜的是,因为国力逊与丰臣,又在攻打真田家时受挫,不得不屈服于丰臣家的武威,接受了臣从的条款,签订了臣从于丰臣的不平等协议。(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天海,九州北部已经平定,一旦岛津家业被攻灭的话,丰臣家就将拥有掌控天下的实力,我们德川一族再想出头恐怕就是难上加难料。”德川家康郁闷地说。
“无妨。丰臣家虽然可以取得东瀛,却必定无法平定天下。”南光坊天海话中有话地说。
“你是说…”德川家康愁眉一展,似乎想到了什么。
秀吉在完全控制了四国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向九州进军。当时九州萨摩国(鹿儿岛县西部)的岛津义久已经基本要统一九州了。最后还一直在抵抗着岛津军的是丰后的大友宗麟,但由于双方实力对比悬殊,大友眼看着就快要撑不住了。宗麟不得不向中央求援。此时已经被赐姓丰臣的秀吉依旧掷起了他的外交法宝,想用压倒性的实力为后盾逼迫岛津称臣,没想到却被义久一口拒绝。岛津军加紧了对九州各国的攻势,摆出一副大决战的架势。
一五八六年(天十四年)九月,以毛利辉元,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为主力的中**队开进丰前,军监是黑田如水。同时,四国以长宗我部元亲,信亲父子和十河存保为主力的部队也在同时开进了丰后,军监为仙石权兵卫秀久。在与大友军汇合后,军奉行如水率领四千人开始南进。
当时如水的官位是从五下勘解由次官,加上儿子长政的领地合起来才不过三万石。其直辖部队不足千人。但这次九州征伐却拥有四千之众,这可是立下军功,争取成为一方大名的大好机会。
如水跟着中的军队渡过关门海峡侵入丰前,一路势如破竹。从丰前的马城开始、广津、仲蜂屋、时枝、宫城诸城的城主相继降伏并送出了人质。只有小仓和宇留津两城仍在负隅顽抗。如水与辉元,元春,隆景一起进兵,于十月十四日攻落了岛津家的据点小仓。
随后水与吉川,小早川军一起本阵移至京都郡的田松山城。十一月七日,二万八千余人的中国大军将离松山城三里远的筑城郡宇留津城团团围住。攻城战中水的家臣母里太兵卫友信得到了一番乘的功劳。城主加来与次郎、同新右卫门以下一千余人被杀,剩下的男女老少共三百七十三人全部活捉,被处以刑。如水的家臣中,除了母里太兵卫以外井上九郎右卫门,栗山四郎右卫门,后藤又兵卫,野村太郎兵卫,久野四兵卫,大野少吉田六郎太夫、又助,林太郎右卫门等人也都立下了战功。攻落城池后水在城里逗留了一天将宇留津废城,随即返回了刈田。
秀吉收到宇留津城落的消息后十一月二十日派小早川左卫门佐和安国寺惠琼送信给如水:“你的心意我知道,军功的事虽然你没有说是敌我双方都可以看得到,在书信中断难说完。”
至二月上旬。丰前一带已经基本上被丰臣军平定。如水进入香春岳城。等待下一步地命令。而在同时。丰后地四国大军却在与岛津军地战斗中惨败。长宗我部元亲地嫡子信亲也在战斗中丧生。
一五八年(天正十五年)四月。如水被编入羽柴秀长地南军。开始从丰前向丰后进军。由于秀长地军势极为强大。岛津方面认为在别国迎击对自己不利。应该返回自己地故乡(萨摩大隅日向)决战。于是开始了全面撤退。
岛津氏是日本地氏族。在镰仓时代到江时代期间是大名。另外它地家族亦有不少分支。
从守护职成为战国大名。也是江户时代地外样大名(萨摩藩藩主)。家族全盛期时以萨摩国为中心统治南九州。初代当主岛津忠久是萨摩国、大隅国及日向国3国守护、亦出任越前国守护。镰仓时代起家族开始发展。在越前、信浓、骏河、若狭及近江出现了岛津氏地支流。他们被称为越前岛津氏、信浓岛津氏、河州岛津氏、若狭岛津氏及江州岛津氏。
此外。条目以后所记述地战国时代地宗家是一个庶流伊作家(他们同样是相州家地当主)。他们成为了当主。江户时代萨摩藩主地岛津氏地伊作家(相州家)地系统。
岛津氏地祖先是自称秦始皇地后代秦氏子孙惟宗氏后代。惟宗基言之子惟宗广言地主君是藤原摄关家笔头近卫家日向国岛津庄(现宫崎县都城市)地庄官(下司)前往九州、儿子惟宗忠久在源赖朝时期出任该地地头时开始称为岛津氏。都城市被说是岛津家地发源地。
现,就岛津氏的出身,一般的说法是:惟宗基言之子广言在近卫天皇的时代,辞去了播磨少掾一职出仕于近卫家,因为成为了近卫家领有的岛津庄的下司,从那被认为是岛津氏之始。即是说,广言之子忠久是岛津氏的第一代。
到底惟宗(岛津)忠久是否惟宗广言的子儿子则无从考究。另外关于“摄津大阪住吉大社境内诞下忠久的丹后局是源赖朝侧室,忠久是赖朝私生子”在‘岛津国史’及‘岛津氏正统系图’等资料记亦有所记载,学会对于岛津氏是赖朝的私生子的说法是否定的。现在关于岛津氏忠久时期以前家谱没有明确的家谱。
同样是九州守护一职的大友能直,他与岛津忠久的共通点是后来被称为九州一族的祖先,他们的出自均自不明,并传出是“母亲是赖朝的妻妾,受到赖朝的拥戴”。正确来说,忠久是源自惟宗氏,能直并非出自近藤氏。
镰仓时间开始,当主以幕府御家人身份在镰仓居住,由守护职及地头职等一族人士负责开发领土。久经时期寇入侵日本氏族的居地有向南迁的趋势。
1333年(元弘3年)岛津贞久参与由后醍醐天皇发动的镰仓幕府讨幕运动。镰仓幕府灭亡后后#天皇开始实
新政,后醍醐亲政谋反的足利尊氏在摄津国战败而与少氏共同协助足利尊氏,在筑前国的多多良滨(今福冈县福冈市)与菊池氏率领后醍醐宫方军交战。
1342年朝的征西将军怀良亲王进入南九州,有一段时间成为了南朝派的人物。1340年贞久嫡男岛津宗久过身后,与守护国的岛津氏久(奥州家)及岛津师久(总州家)两家分裂。
进入战国时代后土内各地的国人及其他岛津一族展开了斗争,宗家因而逐渐衰落。庶流伊作忠良(伊作岛津家)势力渐渐增大,压倒了其他家,长男岛津贵久以宗家的养子成为岛津家家督。贵久之后将家督让给长男岛津义久1578年耳川之战当中大败大友氏,加上1584年冲田之战重创龙造寺氏、岛津氏成为了“三州的太守”。
此外,当时义久还拥有三个优秀弟弟(岛津义弘、岁久及家久),因而被称为战国最强的萨摩武士,他们尝试率领大军统一九州南部三州及九州。
岛津贵久是战国时代萨摩国和大隅国的大名。中兴岛津氏的始祖岛津忠良之长子,为岛津氏第十五代领主。幼名虎寿丸、又三郎。出家后道号伯囿。官位修理太夫、三郎左卫门尉、陆奥守。其妻室有入来院重聪的女儿、胘冈氏(岛津家久之母)、肝付兼兴的女儿等人。子嗣有岛津义久、岛津义弘、岛津岁久、岛津家久。
1514年5月28日(永正十年5月5日)生于田布施龟城。
1526年(大永六年),成为岛津宗第十四代当主岛津胜久的养子。次年任家督,成为岛津氏十五代当主。但以分家的身份继承宗家引来了另一个分家萨州岛津实久的不满。实久起兵对抗贵久,夺下鹿儿岛伊集院等地。
1539年(天文八年)意欲夺回家督之位的岛津胜久驱逐。同时期攻岛津实久和父亲岛津忠良等分家势力,统一萨摩国。
其后,与其父岛津忠良和四个杰:的儿子开始平定南九州。相继占领大隅、日向两国的大部分。1566年(永禄九年),他选择出家后隐居,并将家督之位让与长子岛津义久,法号伯囿。元龟二年6月23日,(15711年7月15日),他在岛津氏与大隅的豪族肝付氏交战期间病逝。享年五十七岁。
岛津贵久在政务上注对外交流,不仅允许于天文十八年(1549年)来日的沙勿略传播基督教,但因为信仰佛教的国人众的激烈反对,他只得宣布禁教。并且积极与琉球王尚氏修好,以图贸易发展。另外,他还重用引入火绳枪的种子岛领主种子岛氏,首先在战争中采用火绳枪。
岛贵久一生的志愿在于恢复上古岛津氏的旧领地三州(萨摩、大隅和日向国),虽然在他的有生之年这个愿望没有达成,但是他所培养的四个儿子岛津义久、岛津义弘、岛津岁久、岛津家久,都成为了出色的武将。岛津义久于他去世的隔年在耳川击灭伊东氏,再隔年降服肝付氏,岛津家确立了三州太守的地位,和大友及龙造寺并称三足鼎立。之后更于耳川之战击溃大友宗麟,冲田之战消灭龙造寺隆信,几乎统一九州全土。因此岛津贵久与其父岛津忠良并称为岛津氏的“中兴之祖”。
岛津义,萨摩岛津氏第十六代当主。父亲是岛津贵久。幼名虎寿丸,元服后名为忠良,道号龙伯。
1533年3月日(天文二年2月9日),岛津义久出生于伊作城,为岛津贵久长男,幼名为虎寿丸,通称又三郎。元服后名为忠良,由于受到足利义辉名字的偏讳所影响,改名义辰,最后改名为义久。
155(天文二十三年),岛津氏与萨摩国、大隅国的国人众蒲生氏、祁答院氏、入来院氏、菱义氏的岩剑城之战为岛津义久的初战。
1557年(弘治三年),蒲生氏降服;1569年(永禄十二年)良氏驱逐菱义氏;1570年(元龟元年)东乡氏、祁答院氏降服,岛津氏成功统一萨摩国。
1566年(永禄九年),岛津贵久隐居,岛津义久继承家督为岛津家第十六代当主。
在岛津氏统一萨摩国之前,因为日向国的领土真幸院的归属,与日向国的大名伊东义关系恶化。1572年(元龟三年)东义指派重臣伊东安率兵3000进攻岛津家领地。岛津义久的弟弟岛津义弘率领不到300人迎敌,义弘在木崎原设下伏兵,引诱敌人进入包围圈,阵斩伊东军总大将伊东安首五百余人。这场木崎原之战被认为是九州版的桶狭间。
岛津氏随后开始了统一大隅国的步伐。1573年(天正元年),寝氏降服。翌年,肝付氏和伊地知氏降服,岛津义久成功的控制了大隅国。
1576年(天正四年),岛津义久在高原城之战成功击败伊东义,伊东义被迫投靠丰后国的大名大友宗麟。岛津义久成功的控制了日向国成了三州统一。
1578年(天正六年),大友宗麟率军向岛津家领地日向国发起攻击。宗麟滞留在务志贺(延冈市无鹿)由田原绍忍担任总大将。大友军包围了岛津方的岛津家久与山田有信的城池。岛津义久则率军30000多人出击,在高城川与对岸的大友军对峙。大友军因为缺少了宗麟坐阵将领之间发生不和。大友军将领田北镇周擅自进攻岛津军。无秩序的攻击使得岛津军有机可乘,义久以“钓野伏”的战术击败田北镇周后过河,以伏兵攻击混乱中的大友军。大友军惨败,伤亡无数,主要将领大部分阵亡。
15811年(天正九年),球磨相良氏降服。
耳川之战后,肥前国的大名龙造寺隆信由于大友家的衰落而逐渐增强。在龙造寺隆信的压迫下,有马晴信不得不向岛津义久请求援军。岛津义久在1584年(天正十二年)派
家久作为总大将前往岛原,联合有马军共计8000多人人(一说60000)的龙造寺军。是役,隆信战死。自此,龙造寺氏一蹶不振,最终臣服于岛津氏麾下。
冲田之战后,肥后国的部亲永、部亲泰父子,筑前国的秋月种实,筑后国的筑紫广门,或降或和。翌年,肥后国的阿苏惟光降服。九州岛的大部分大名从属于岛津氏之下,只剩下大友氏仍在顽强抵抗。此时,已成为关白的丰臣秀吉向九州各大名发出交涉书信,命令九州各势力停止战争,服从丰臣政权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