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家天下-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芳移兰凼凳堑敝蘩ⅰ

    氏康生于永正十二年(1515年),是氏纲的长子。后世对其的评价一贯很高,在《小田原记》和《文武兼备的名将》中,氏康被描写成一个文武双全的名将,与上杉谦信、武田信玄一起合称为“关东三雄”。 据说,自十六岁初阵以来,氏康在大小合战中作战勇敢,指挥若定,从未以背面示敌。其身上有七处伤痕,脸上也有两处依稀可见。不过,对一个国家来说,为人民与家臣的利益着想才是武士的责任,而这点他也具备了。由此看来,氏康的确具备了一个优秀民政家与军事家的实力。

    享禄三年(153o年)六月十二日、氏康十六岁初上战场就获得了胜利。当时,氏康率领北条军自河越城出,与扇谷上杉朝兴在多摩川河原的小泽原生激战,氏康获得了父亲所期待的胜利。这以后,他与父亲一起为了北条家的生存,和扩大本国的版图而努力。

    天文四年(1535年)氏康迎娶了骏河今川氏亲的女儿瑞溪院。北条家与今川家自早云时代开始的从属关系也由此被平等的政治婚姻所取代。此后,氏康夫妻的关系一直都很好。即使在以后与今川关系恶化时,这种关系也没有受到影响,二人婚后共育有十二个孩子。很多孩子以养子或结婚的方式来构建北条家的未来,这些孩子长大后没有人为了争夺权力而自相残杀,这在残酷的战国时代还是比较少见的。至少从这一点来看,瑞溪院的功绩是无法抹杀的。

    氏康一天天地长大,父亲氏纲也逐渐将行政方面的事务交给氏康完成,以锻炼这个下一任的国主。

    天文十年(1541年)五月二十一日,氏纲写下了以“北条氏纲公御书置”为题名的遗嘱,书中详细介绍了政治方面的经验技术和诀窍,七月十七日,氏纲病没。

    时年二十七岁的氏康接任家督,成为北条家第三代当主。

    氏纲死亡的消息很快在关东地区传开,扇谷上杉朝政马上开始策划夺回河越城的计划。天文十年(1541年)十月,上杉军与北条军生激烈冲突,这以后,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宪政和安房的里见氏也纷纷与北条家敌对,天文十三年(1544年)九月北条军又与安房的里见氏生激战。为了维持当前态势,氏康极力保持与古河公方足利晴氏的关系。

    可是坏消息再次传来,山内上杉宪政又与位于北条氏西面的今川义元联合,天文十四年(1545年)八月,今川义元与北条氏康在国境对峙。甲斐的武田信玄应邀前来援助今川义元。

    另一边,山内上杉宪政和扇谷上杉朝政联军围住了河越城。

    得到这个消息的古河公方足利晴氏离开了北条,加入了山中上杉宪政队河越城的攻击行列中。

    敌人的增加使北条氏康雪上加霜,此时,甲斐的武田信玄突然向北条家抛来了橄榄枝,原来闻讯信浓局势有变的信玄急于抽身回国,在激烈的谈判后,氏康决定将富士川以东的骏河领归还今川氏,由于北条方作出了重大让步,大大改善了与今川义元和武田信玄的关系,也为今后的甲相骏三国同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天文十五年(1546年)四月,由氏康和义弟北条纲成把守的河越城守军共八千人,击败了号称有八万人的山内上杉宪政、扇谷上杉朝政和古河公方足利晴氏的联军。史称“河越夜战”。上杉朝政战死、上杉宪政逃入上野平井城、足利晴氏返回古河。这场战斗的胜利确立了氏康对武藏的绝对支配权。

    河越夜战的胜利,使武藏国的城主们纷纷倒向北条家。天文十五年(1546年)十二月,松山城的上田朝直、滝山城的大石定久、天神山城的藤田邦房向北条屈服。大石氏收氏康三子氏照为养子、而藤田氏则收氏康四子氏邦为女婿(养子)。

    同十六年(1547年)一月十八日,岩付城城主太田资正向北条家屈服。

    天文十六年(1547年)七月,北条家向下总相马派遣军势,同十九年(155o年)国内完成税制改革,同二十年(1551年)应邀出征北武藏助盟友梁田晴助,同二十一年(1552年)攻占御岳城、上野平井城,山内上杉宪政逃往越后。

    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二月,氏康将目标转向今川义元,攻入了今川氏的领地骏河。与今川氏有同盟关系的甲斐武田信玄出征富士川救援今川。

    这时,担任今川氏军师,原来是临济寺住持的太原崇孚(雪斋)建议讲和。由于武田与今川(甲骏同盟)、与北条(甲相同盟)都已有盟约,今川与北条的盟约也就结成了三国同盟。武田信玄、今川义元、北条氏康三人在善德寺聚会,武田信玄的女儿迎春院嫁给了氏康之子氏政,氏康的女儿早河殿嫁给了今川义元之子氏真,甲相骏三国同盟成立。

    在那个时候,氏康的义弟北条纲成进攻安房的里见义尧的久留里城未果,弘治二年(1556年)三月北条军击败了里见义弘。

    弘治二年(1556年)四月,氏康为援助结城政胜而出征常陆,击败小田政治,同年五月在海老岛中再次击破小田方。

    永禄元年(1558年)六月,氏康向房总派遣军势。

    永禄二年(1559年),氏康根据领地内的税务现状,整理出家臣团的基本台帐,称为“小田原众所领役帐”,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四十五岁的氏康传位给二十二岁的嫡子氏政。氏康本人称为“御本城样”,在当主氏政背后作为实权派继续挥其才干。

    氏康问嫡子氏政:“对你来说什么是最快乐的事情?”氏政回答说:“选拔优秀的家臣,并挥他们的才能”。针对这一点,氏康说:“这一点固然很重要,然而为将者善用部下乃是起码的。平日里若不能爱其民,善待其民,民众即会去投奔他国的明主。所以说,慎待部下才是为将者的职责所在。决不能忽视了部下的功绩。”可以看出,氏康不仅为人正直,且沿袭到父、祖辈良好的教育。

    越后的长尾景虎(上杉谦信)终于出动了。山内上杉宪政以关东管领的职位为代价请景虎进入关东。在上杉宪政、里见义尧和佐竹义昭的请求下,景虎于永禄三年(156o年)九月起了对沼田城的攻击,对此,氏康从河越城出,于同年十月进入松山城。翌年(1561年)氏康又在小田原城下与长尾景虎(上杉谦信)对决、北条方采用守城的方法,使长尾景虎(上杉谦信)陷入苦战。

    在这期间,长尾景虎(上杉谦信)在鹤冈八幡宫从山内上杉宪政处拜领了“关东管领”之职与上杉之名,并改名上杉政虎。

    可是,就在政虎就任关东管领后不久,他就在北条的持久守城面前无奈撤退。

    永禄5年(1563年)十一月,武田信玄呼应氏康,出兵包围了上杉方松山城,翌年二月松山落城。

    永禄七年(第二次国府台合战爆。氏康嫡子氏政率领两万士兵出,与联合上杉政虎(上杉谦信)的安房上总的里见义尧、义弘在下总国府台对阵。正月七日,由于里见军的拼死作战使北条军损失了不少有力的武将。七日后,氏康看出了敌大胜后的疏忽大意,在北条纲成的计策下将士兵分为两部东西夹攻。遭到意外进攻的里见军全线崩溃,合战以北条方胜利告终。

    国府台合战后,氏康现了江户众中以太田康资为的反北条势力,于是乃追放太田康资,并对江户众进行了重编。永禄七年(1564年)七月,北条军进攻岩付城的太田资正、氏资。十月,上总的土气城城主酒井胤治投降北条氏,使北条家几乎控制了整个上总。

    另一边,将军足利义辉在北条氏与上杉氏之间进行调解。永禄八年(1565年)五月义辉被暗杀、其弟继续推进双方的和谈工作。可是,一方面答应了和解的上杉谦信,却在神面前再次誓要消灭北条与武田,平定关东和信浓。

    永禄九年(1566年)二月,上杉谦信出兵关东,进入佐野城。九月,上野金矿城的由良成繁、国繁背叛上杉家与北条私通,此外,由于武田方的呼应使北条方在与上杉的对决中处于优势地位。

    永禄十年(1567年)二月,佐野城的佐野昌纲投降北条氏,四月,厩桥城的北条高广、下总的梁田晴助也相继与北条私通。

    永禄十年(1567年)八月,与北条有同盟关系的武田氏生内乱,武田信玄的长子义信由于谋反于十月自杀。由于这次事件,义信的妻子也就是今川氏真的妹妹被送回骏河,今川与武田的甲骏同盟破弃。对于这个事件,北条无法立即作出反应,在第二年才作出了行动。

    永禄十年(1567年)九月,里见义弘进攻上总三船台城,赶来救援的岩付城城主太田氏资战死。虽然如此,一次局部战争的失利远不足以动摇北条的对上总的控制,之后,氏政将其子氏房送入岩付城,以养子的身份成为城主。

    永禄十一年(1568年)甲斐的武田信玄开始侵犯骏河的今川氏。娶氏康的女儿早河殿为妻的今川氏真向氏康求援。十二月,北条援军赶到骏河,此时,今川氏真与氏康之女早河殿逃入悬川城。氏康当机立断,将氏政的妻子、也就是武田信玄的女儿黄梅院送回了甲斐,与武田信玄的甲相同盟就此终结。

    由于北条方的及时援助,自永禄十二年(1569年)始,武田与北条今川联军陷入了长期对峙的局面。

    为了缓解关东方面的威胁,氏康开始了与越后之龙上杉谦信的和谈,今川氏真也向上杉谦信提出了援助的请求。四月,武田信玄撤回甲府。北条进行追击,取得了一场局部战斗的胜利。

    这以后,氏政长子氏直成为今川氏真的养子,继承了今川家。

    北条家虽然只是关东最大的势力,但却有着包举天下的雄心,要想制霸关东,就必须先平定北条。随着对北条家了解的深入,德川家康忽奇想,就是如何向办法获得关东这块土地…

    永禄十二年(1569年)五月三日,北条氏与上杉谦信的越相同盟成立,上杉谦信按约定向甲斐出兵。六月九日,氏康、氏政与谦信交换誓词,并将氏政的次子国增丸送到春日山城成为上杉谦信的养子。(实际上这个孩子乃是氏康的八子、三郎氏秀)

    返回甲府的武田信玄于六月再次入侵东骏河,结果其归路富士大宫城遭到北条军的进攻。于是八月二十四日,武田军进入上野,九月十日假道武藏钵形城、滝山城,十月包围小田原城。由于北条氏守城作战,考虑到长期作战不利因素的武田信玄撤兵回国。在回国途中武田军与追击的北条军在三增峠生激战,遭到突袭的北条军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十一月,信玄再次进攻骏河,十二月六日,北条纲成把守的蒲原城落城。十二月北条军从小田原出征。

    翌元龟元年(157o年),越相同盟正式确立。三月五日,上杉谦信与氏康、氏政交换了书状,八男三郎按照盟约规定,在四月来到沼田城与上杉谦信见面,并同赴越后。

    与武田的战斗仍在继续,元龟元年(157o年)五月,武田信玄再次向北条家起了攻击,但由于伊豆的韭山城和骏河的兴国寺城防守严密,使武田信玄放弃了伊豆攻略,转而攻打北武藏秩父地区。到了十月,谦信的援军终于到了,信玄只得收兵。

    武田信玄的北条攻略受挫后,又煽动下总关宿城的梁田氏和安房的里见氏向北条动进攻,乘北条主力进入下总之机,武田军向深泽城、兴国寺城起了进攻、深泽城在翌二年落入武田之手。不过,由于武田氏与德川家康的矛盾激化,自元龟二年开始,武田与北条的战线逐渐呈平稳态势。

    元龟元年(157o年),自知时日无多的氏康在病床上留下了“废弃越相同盟,再次与武田同盟”的遗嘱,元龟二年(1571年)十月三日,氏康病死,时年五十三岁。法名大圣寺殿东阳宗岱大居士。

    氏康是一位文武双全名将的名将,十六岁初阵后未尝败绩,虽然这和他后期一般留守城中主持大局,很少参加合战有关,但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作战的勇敢,氏康重视对民众的安抚和建立优秀的家臣团,的确不愧为当时优秀的民政家和军事家。

    现存永禄十一年氏康写给八子三朗(之后的上杉景虎)的书信。信中提到当年三郎酗酒沉沦的往事,以及氏康为父的苦口婆心。由此充分可见氏康的为人。

    成名之战:河越夜战河越夜战又称河越城之战,是日本战国时代关东地方一场战争,由上杉宪政为的联合军,攻打由北条纲成所防御的川越城(今崎玉县川越市)。最终北条军以少数的兵力,击破了上杉的联合军,稳固了北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