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之八岁武神-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建武嘴角微微上扬,有些自得地开口,“大唐太子就算能够短时间内返回大唐,也只会去找贪图大唐领土的吐蕃拼命,不管如何,大唐太子都不可能跑来找我高句丽的麻烦。”
  他这一次做的事情不过只是打算跑到大唐的地盘上打秋风,随便得点好处,他便能心满意足。
  和贪图大唐领土的吐蕃相比起来,他做的这些事情,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大唐,或许连注意都不会注意到他们。
  此事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不仅没有什么风险,还有着不小的好处。
  如此好事,他又岂会不去做?
  大唐太子发怒,也只会把怒火发泄在吐蕃的身上,他们高句丽,根本用不着去担心大唐太子。
  至于大唐太子会不会秋后算账,这一点他更是没有去担心过。
  大唐太子能不能够应付吐蕃的大军都是一个未知数。
  要是未能应付吐蕃大军的话,那他们高句丽不仅不用去担心大唐太子会找他们麻烦,说不定还能试着从吐蕃的手上分一杯羹。
  就算能应付吐蕃的大军,大唐也势必会元气大伤,想要恢复元气,天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肖博文抿了抿嘴唇,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高建武。
  讲真的,如果不是因为高建武乃是高句丽大王的话,那他现在真地想要冲上去给高建武一个大嘴巴子,让他好好清醒一下。
  不是,这高建武到底是哪里来的自信觉得大唐太子没有这个能力来找高句丽的麻烦?
  这,难不成就是传说中的迷之自信?
  大唐太子的实力可谓是深不可测,谁都不能真正清楚大唐太子的实力到底如何。
  不管是谁,都不会天真地以为大唐太子麾下的那十万铁骑便是大唐太子的全部实力。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这十万铁骑真地是大唐太子的全部实力,大唐太子也能在和吐蕃大军交战先碾死他们高句丽。
  这并不是在开玩笑,而是一个不可反驳的事实。
  “大王,颇有吐谷浑可汗伏允的风范……”
  肖博文长叹一声,喃喃开口。
  这世间,为什么能够有这么多想要作死的人?
  为什么他们能够连基本的眼力见都没有?
  伏允是如此,高建武也同样是如此。
  其实,伏允跑去招惹大唐,跑到大唐的面前疯狂挑衅,严格意义来说并不算太作死。
  毕竟伏允根本就不知道大唐太子到底有多么恐怖,他根本就不明白自己此举到底意味着什么。
  要是伏允知晓大唐太子有多么恐怖的话,那伏允还真不见得有这个胆子跑去招惹大唐太子。
  只是,伏允不清楚,高建武心里面可谓是门清!
  高建武比谁都明白大唐太子到底是如何将不可匹敌的东突厥大军给一点一滴地全部铲除。
  可即使是这样,高建武却依旧敢有这个胆子去招惹大唐太子……
  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作死。
  跟高建武相比起来,伏允还是有些太嫩了一点。
  若是心中清楚伏允跟高建武之间并无任何联系的话,那他甚至会觉得伏允这一身作死的本领乃是从高建武的身上学过来的。
  “大王真地下定决心了吗?”
  肖博文抿了抿嘴唇,有些不死心地开口问了一句。
  “你觉得呢?”
  高建武眯了眯眼睛,淡淡开口。
  肖博文有所担忧,他也可以理解。
  能够剿灭东突厥大军的大唐太子,试问何人不怕?
  他,其实也怕。
  但这件事情,他必须得去做。
  跑到大唐的地盘上打秋风,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从大唐的身上薅点羊毛。


第258章 微臣此去,只为准备后事
  高句丽不是吐谷浑,对于吐谷浑来说,随便从大唐身上薅点羊毛,便能让吐谷浑不用勒着裤腰带过日子。
  利益动人心,所以吐谷浑才敢冒着得罪大唐的风险跑去劫掠大唐商队。
  但对于高句丽来说,从大唐身上薅羊毛根本不足以让他有多动心,若是仅仅只是为了薅点羊毛,那他当然不会冒着得罪大唐的风险去这样做。
  现在下定决心要这样做,主要还是因为大唐的实力已经愈发地深不可测。
  高句丽,乃是大唐的心腹大患,只要有机会,那大唐一定不介意彻底除掉高句丽这个心腹大患。
  现在大唐不动手,他也得做好这样的准备,不管如何,他都不能坐视大唐继续发展下去。
  现在执意跑到大唐的地盘上打秋风,表面上看上去是为了从大唐的身上薅羊毛。
  但实际上,这样做主要还是为了试探一下大唐的实力到底如何。
  要是大唐实力不济的话,那他自然不会介意落井下石,和吐蕃大军联合在一起彻底除掉大唐。
  要是大唐实力深不可测的话,那遭殃的只会是吐蕃的大军,毕竟他们高句丽只是来大唐的地盘上打秋风,而吐蕃想要的,可是大唐的领土!
  大唐皇帝,只会去找吐蕃去拼命。
  当然,虽然有自己的打算,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会把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
  肖博文想这样去想,那就让他这样去想吧。
  肖博文摇了摇头,并没有继续劝下去的想法,高建武显然已经下定决心,他继续劝下去,怕是也没有什么意义。
  只是,一想到高句丽很有可能会因为高建武的这个举动而迎来灭顶之灾,他的心情便始终无法平静下来。
  大唐太子的性格,他在长安的时候便已经知晓了些许。
  不去招惹大唐太子,那什么都好说。
  大唐太子就算性情冷漠,也不会摆什么脸色给他们看。
  但要是真地去招惹这个八岁太子的话,那就算拼尽自己的性命,这个八岁太子也势必不会放过他们。
  要是大唐太子不知道此事的话,那高句丽说不定还能免去此难。
  一旦让大唐太子知道高建武跑到大唐地盘上打秋风的话,那不仅高句丽要倒大霉,就连高建武的腿,也一定会被大唐太子给打断!
  大唐的羊毛,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薅的。
  敢跑到大唐的地盘上薅羊毛,那就得做好永远留在那里的心理准备。
  想到这,肖博文顿时连告退的想不再有,他叹了一口气,直接转身离去。
  “爱卿打算去哪?”
  高建武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缓缓开口。
  “微臣此去,乃是为了准备后事。”
  肖博文拱了拱手,轻声开口,“现在还不快点准备后事的话,那等到大唐太子杀来后,微臣到时候怕是连棺材都买不到一口。”
  高建武面色一愣,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话。
  他沉默片刻,眼神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准备后事?
  这特么是人说的话吗!
  照肖博文这样说,他现在是不是也得去准备好一口棺材?
  这肖博文,怕大唐太子已经快要怕到骨子里!
  高建武摆了摆手,不再多说些什么,心中并无任何追究肖博文责任的想法。
  等到肖博文离去后,他方才背着手,眼神深邃地看向大殿外,缓缓开口,“本王的这个决定,真地做错了吗?”
  肖博文是不是什么懦弱之辈,他心里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
  要是肖博文真的贪生怕死,且性情懦弱的话,那他当时也不会特意派遣肖博文前往大唐拜见大唐皇帝。
  现在有这样的表现,只能说明一件事情,大唐太子的实力,很有可能会远远超乎他的想象,不然肖博文也不会怕成这么一副模样。
  高句丽的大军尚未离开高句丽,肖博文现在便已经想好了该要如何准备好自己的后事。
  他此番的试探,说不定真地是在作死。
  高建武摇了摇头,不再去想这些,就算是作死,他现在也只能这样做。
  坐视大唐的实力继续发展下去,跟等死也没有什么区别。
  现在就算是在作死,也好歹有点机会可言。
  “本王的决定,可不见得会错……”
  他轻声一笑,喃喃开口。
  ……
  长安,太极宫。
  此时的太极宫一片凝重的气氛,所有人都紧绷着脸,眼神郑重地看向上方的李世民。
  就连平日里那些喜欢跳出来蹦哒的世家之人此时也有所收敛,不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惹来众怒。
  “陛下,微臣有事要奏!”
  长孙无忌拱了拱手,缓缓开口,“吐蕃的二十万大军已经开始靠近我大唐,如果微臣没有猜错的话,吐蕃这一次的目标应该是我大唐的松州!”
  此话一落,一众文武百官的面色顿时变得愈发凝重起来,他们虽然已经知道吐蕃打算对大唐动手,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吐蕃竟然能够下定这样的决心。
  二十万带甲之士!
  即使吐蕃的实力再怎么强盛,拿出这二十万带甲之士,也免不了伤筋动骨。
  吐蕃这一次,是真地打算和大唐死拼啊……
  不成功,便成仁!
  “二十万带甲之士吗?朕知道了,诸位爱卿还有何事?”
  不同于这些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李世民仅仅只是轻轻点了点头,面色依旧云淡风轻。
  吐蕃即将到来的这二十万带甲之士,似乎并不能让他的思绪有丝毫波动。
  所有人皆是面色一愣,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是,陛下表现得是不是有些太淡定了一点?
  这可是二十万带甲之士!
  不是两万带甲之士!
  陛下,是不是把二十万听成了两万,所以才会表现的如此淡然?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还请陛下不要疏忽大意,要是一个不慎的话,我大唐很有可能会因此迎来灭顶之灾!”
  房玄龄抿了抿嘴唇,沉声开口。
  陛下这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确实让他有些说不出来的焦急。
  要是大唐真地不把这二十万带甲之士当成一回事,那麻烦可就大了。


第259章 太子,不要让朕失望
  大唐本就难以应对吐蕃的大军,现在陛下还如此大意,大唐又怎么可能还能有胜算可言!
  要是太子殿下在的话,那陛下表现得再怎么淡定,他也不会去担心。
  有太子殿下在,吐蕃的大军,蹦哒不起来。
  但问题的关键是,现在太子殿下还在和吐谷浑交战,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返回大唐。
  现在陛下还表现得如此淡定,他又岂会不急!
  似乎是觉得这样的反应有些不太好,李世民沉吟数声后,缓缓开口,“那诸位爱卿觉得我大唐该要如何去应对此事?”
  说完这句话后,李世民便老神在在地闭上了自己的眼睛,有些昏昏欲睡。
  现在的他,真没有什么心思去听这些文武百官到底说了些什么。
  因为,这些人现在说的话基本跟废话没有什么区别。
  太子,马上就要返回大唐。
  等到太子到来后,大唐所面临的危机自然能够迎刃而解。
  有那心思去听这些到底说了些什么废话,他还不如去琢磨一下自己接下来到底要如何去迎接太子。
  太极宫中的争论,并没有因为李世民闭上自己的眼睛而有所停歇。
  一众文武百官皆是争论的面红耳赤,有的人说和吐蕃和解,答应吐蕃的和亲请求,也有的人瞪着眼睛怒斥那些想要和吐蕃和解的人,打算直接和吐蕃拼个你死我活。
  “吵,继续吵,朕倒要看看你们得知太子即将返回大唐后还能不能吵的起来……”
  似乎是被吵的有些心烦意乱,李世民撇了撇嘴,嘀咕了一句。
  就在他打算告诉这些文武百官,太子即将返回长安的时候,李靖拱了拱手,突然站了出来,“陛下,我大唐固然要重视吐蕃的二十万带甲之士,但高句丽那边,我大唐也不能有丝毫大意。”
  “据微臣所知,高句丽也同吐蕃一样,正在紧锣密鼓地调动着大军,虽然调动的数量没有二十万之多,我大唐也不能有丝毫的轻视之心。”
  他抿了抿嘴唇,眼神中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担忧。
  高句丽竟然也打算掺合此事?
  李世民再也淡定不起来,他直起了自己的身子,用手轻轻地敲击着龙案。
  虽然并未开口说话,但不管是谁,都能看出现在的李世民已经因为这个消息而有些焦急不安。
  “虽然这一幕是太子你想看到的,但吐蕃和高句丽这一次来势汹汹,太子你若是应付不了的话,那麻烦可就大了……”
  李世民用手揉了揉自己的额头,有些不安地喃喃开口。
  太子先前提及自己计划的时候,他之所以还能表现得如此淡定,一来是因为他相信太子的实力。
  太子既然有这个胆子去把高句丽和吐蕃这两条大鱼给钓上来,那就说明太子有一定的自信去应对他们的大军。
  太子,从来都没有让他失望过。
  这一次,应该也不会。
  对太子有自信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压根就不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