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的心中,从来都没有想过高句丽和吐蕃大军不会撤离这种可能性!
不撤离?
那就永远留在大唐!
“太子殿下,乃是一个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人物,以后,怕是也很有可能不会出现……”
长孙无忌抿了抿嘴唇,面色凝重地开口。
“我大唐能够有太子殿下这样的人物,乃是我大唐之幸啊!”
房玄龄沉默片刻,面色比任何一个时候都要来得感慨。
“其人未至,却依旧能够把高句丽和吐蕃大军给吓得仓皇撤离,此事过后,试问这世间还有何人不识我大唐太子!”
杜如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目光看向李承干,眼神震惊无比。
第286章 半月之后,举行科举
“撤离了大唐?”
李承干背着手,他冷笑一声,“看来本太子在吐谷浑的战绩,还是有些吓破了高句丽和吐蕃的胆子。”
不同于其他人的欢喜,对于他来说,高句丽和吐蕃大军撤离,并不能算是什么好消息。
要是高句丽和吐蕃大军未曾撤离的话,那他便能借此机会将大唐的这些心腹大患给彻底解决。
没了这些大军,吐蕃和高句丽就算能够勉强苟延残喘下去,也势必会元气大伤。
日后解决他们,不过只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不是什么好消息,并不代表这个消息是个坏消息。
吐蕃和高句丽大军撤离虽然可以暂时保住他们的性命,但这并不意味他们日后也能幸免于难。
因为,他的实力将会随着时间的过去而不断变强!
高句丽和吐蕃越是拖延下去,那他们日后所要面对的大唐太子,将会愈发得恐怖!
要不了多长的时间,他麾下的铁骑便能杀到高句丽和吐蕃的地盘上,会一会他们!
“既然撤离了大唐,那就暂时放过他们。”
李承干眯了眯自己的眼睛,喃喃开口,“带着本太子麾下的铁骑去高句丽和吐蕃的地盘上找他们麻烦,想必会更加地有意思。”
高句丽和吐蕃怕是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实力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再次急剧增加到一个如此恐怖的地步。
还未过去多长的时间,他便能带着铁骑直接杀过来……
“既然高句丽和吐蕃已经撤离,那也是时候去推行科举制了……”
看着下方依旧沉浸在震惊中的一众文武百官,李世民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就是把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给吓得头也不回地离开大唐吗?
这些文武百官,用的着这么震惊吗?
和他这个大唐皇帝相比起来,这些人还是有些差的太远了。
他虽然心中震惊无比,但表面上至少还能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出来。
可这些倒好,听到太子把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吓成这副模样后,差点直接昏倒在太极宫!
“诸位爱卿,你们觉得现在推行科举制是否可取?”
李世民用手轻轻地敲击着龙案,缓缓开口。
虽然先前就一直打算推行科举制,好尽可能地削弱世家在朝堂中的势力。
但奈何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一直有所异动,他就算再怎么想要推行科举制,也没有什么心思放在上面。
现在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已经撤离,推行科举制,已经刻不容缓!
他,已经不想再继续等待下去!
“陛下言之有理,我大唐推行科举制,已经刻不容缓!”
“不错,先前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来袭,我大唐才未能推行科举制,现在他们已经撤离,我大唐又岂能继续拖延下去!”
一众沉浸在震惊中的文武百官此时终于回过神来,他们面色一肃,连忙开口道。
就连那些世家出身的文武百官也皆是一脸谄媚,不敢有丝毫反对的想法。
虽然心中有所不满,推行科举制,必定会导致世家的势力被削弱。久而久之,朝堂将再无世家的容身之地。
但奈何推行科举制乃是太子殿下和陛下的想法。
他们现在要是跳出来反对的话,那就是在和太子殿下和陛下为敌!
就连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都被太子殿下给吓成这么一副模样,这已经足以说明太子殿下的实力现在有多么恐怖。
要是他们敢跳出来蹦哒的话,那太子殿下一定不介意伸出手指头一指碾死他们。
这件事情,还是让世家的家主们去头疼吧,他们这些人,是真地没有这个胆子跳出来跟太子殿下为敌。
“既然诸位爱卿都已经同意此事,那半月之后,我大唐便开始举行科举,选拔可用之才!”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
自从太子把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给吓成这副模样后,这些世家出身的文武百官,现在已经变得颇为识相起来。
要是换成是之前的话,那就算这些人对太子有所忌惮,也必定会跳出来反对此事。
不管如何,他们都不会表现得如此老实,生怕太子注意到他们这些人。
“这一次的殿试,将会由太子来接手,朕不会再过问此事,日后你们要是对殿试的结果有何疑问的话,那就去找太子,不要来问朕。”
李世民沉吟数声,“诸位可曾明白?”
将殿试交给太子接手,乃是他思量已久的结果。
世家这一次必定会卯足了心思,准备在科举中大展身手。
若是寒门子弟能够和世家子弟竞争的话,那他自然不会去关心这些。
但问题的关键是,世家掌控着知识,这些从世家出来的世家子弟也一个个皆是饱读诗书。
就算太子现在推行科举制,让世家子弟来和寒门子弟竞争,寒门子弟也很难敌得过那些饱读诗书的世家之人。
面对这样的情况,他只能让太子亲自出马,将那些世家之人给踢出去,让寒门子弟进入朝堂。
要是他去做这件事情的话,那他就算是不动脑子想,也知道他的龙案上必定会堆满奏折。
世家,势必会四处蹦哒,表达自己的不满。
他虽不惧,却也有些头疼。
但要是将这件事情交给太子去处理的话,那结果就不同了。
以太子的凶威,就算是给那些世家之人一百个胆子,他们也绝不敢在太子的面前蹦哒。
弹劾太子?
只要世家有点脑子,都不会做出这种事情出来。
惹怒太子的后果,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
就连数量惊人的高句丽和吐蕃大军都没有这个胆子惹怒太子,二话不说,直接带着大军跑路。
世家,又怎敢如此作死,跑过来惹怒太子!
这口气,世家就算是不想忍,也只能忍下来!
让太子殿下去接手殿试?
一众文武百官皆是面面相觑,眼神中带着一丝震惊。
让太子殿下去接手殿试,这分明就是把太子殿下视为了未来的大唐皇帝!
此事过后,太子殿下在大唐的威望将会再次来到一个无人能及的地步!
第287章 世家,会愿意的
陛下,真地不是一般地看重太子殿下!
“既然诸位爱卿对此事都没有异议,那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下来吧。”
李世民摆了摆手,对着李承干使了一个眼色,示意李承干接下来留下来。
“臣等告退!”
一众文武百官皆是识相地离开了太极宫。
“太子,此次推行科举制看起来简单,但要是真的做起来,怕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李世民沉吟数声,他揉了揉自己的额头,有些头疼的开口。
“父皇此言何意?”
李承干微微一笑,对于李世民的反应并没有感到太过于奇怪。
要是推行科举制真的有那么容易的话,那李世民也不至于把这件麻烦事交给他去处理。
“科举制是为了选拔人才,一旦选拔出了人才,那势必得让他们进入朝堂,但问题的关键是,现在的朝堂,根本没有空余的位置。”
李世民抿了抿嘴唇,缓缓开口。
没有空余的位置,那就意味着这些通过科举制选拔出来的人才也只能够干瞪眼,不能发挥出作用出来。
“儿臣明白父皇的意思了,既然朝堂中没有空余的位置,那就让这些世家出身的文武百官腾位置出来。”
李承干冷笑一声,眼神中带着一丝冷意,“这些世家出身的文武百官先前不是一直叫嚣着告老还乡吗?现在本太子就彻底成全他们,让他们彻底滚出朝堂!”
“朕正是这个意思,但想要办成此事,怕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李世民点了点头,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先前那些世家出身的文武百官之所以一直叫嚣就告老还乡,那是因为世家明白他现在根本就找不出多余的人才来顶替他们的位置。
所以世家才能有如此的底气用此事来威胁他。
其实,人他能够找到,但到底是不是人才,他就不敢保证了。
要是他当时真的将一群庸才用来顶替那些世家出身的文武百官的话,那大唐要不了多长的时间便会出现大乱。
只是,世家先前愿意让那些世家出身的文武百官告老还乡,并不代表世家现在也愿意这样做。
因为,科举制出现了。
通过科举制,他必定能够从其中选拔出一定数量的可用之才。
即使是寒门子弟,也不见得没有真才实学之人。
如此一来,世家又岂会心甘情愿的将这些位置让出来!
一旦让出来,那便意味着世家在朝堂将再无任何的容身之地可言。
世家的地位,也必定会因此而一落千丈。
他现在想要解决此事,只能够让太子亲自出马。
只要太子出手,那世家就算再怎么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够老老实实的把位置让出来。
“此事简单,儿臣等会亲自写封书信,送到那些世家家主的手中,书信一到,世家明日便会让那些世家出身的文武百官告老还乡。”
李承干轻声一笑,淡淡开口。
“要是世家不愿的话……”
“世家,会愿意的。”
李承干背着手,意味深长地开口道:“世家本就因为上次派人联合吐蕃大相禄东赞而感到有些做贼心虚,现在本太子让他们让出位置,他们又岂敢对此事感到有任何的不满。”
“要是本太子一怒之下追究此事的话,那世家到时候就不仅仅只是让出位置那么简单了,整个世家,都会因此而面临灭顶之灾。”
李承干眯了眯自己的眼睛,淡淡开口,“世家,还是有一些聪明人的,想必他们一定能够看清楚这一点。”
对于他来说,不管是世家主动让出位置,还是他亲自出手,逼世家让位置出来,都没有什么太多的区别。
这其中的区别,不过只是多费一番手脚罢了。
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但对世家来说,却并非如此。
他多花费一番手脚,那世家便会因此而引来大祸!
“如此甚好,有太子在,朕可以安心了。”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一点也不担心李承干无法办成此事。
连实力强盛无比的高句丽和吐蕃大军都得老老实实地低头,慌不择路的跑路。
现在一个世家对太子来说又能够算得了什么?
要不是担心用铁血手段来解决世家会在大唐引起大乱的话,那世家怕是早就已经从大唐彻底消失。
……
东宫……
“太子殿下,你现在打算带军应对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吗?”
武媚娘犹豫了一会儿,轻声开口,
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不舍。
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已经在不断进攻着大唐的边疆,每过去一刻,那大唐所要面临的危机便会大上一分。
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太子殿下在东宫怕是待不了多长的时间便要离开长安。
那些正在和吐蕃大军交战的大唐将士,正在苦苦的等待着太子殿下。
“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已经撤离,又何需本太子亲自出手。”
李承干摇了摇头,轻声开口,“这一次算他们识相,二话不说直接跑路,要是等到本太子离开长安的话,那这些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势必要葬身在本太子麾下的铁蹄下!”
“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竟然已经撤离了?”
武媚娘瞪大着眼睛,眼神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之色。
她没有听错吧?
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竟然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便头也不回的撤离了大唐。
如果仅仅是高句丽的大军撤离的话,那她还不会感到如此的震惊,毕竟高句丽这一次仅仅只是跑到大唐的地盘凑热闹。
见势不妙直接撤离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吐蕃的大军竟然也直接撤离!
整个大唐谁不知晓吐蕃这一次来势汹汹,势必要一战彻底拿下大唐,不管是谁,都能够明白吐蕃这一次已经下了莫大的决心。
可即使是这样,吐蕃大军依旧头也不回的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