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之八岁武神-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不算是不学无术,也相差不了多少。
  李承干此次让李泰跟着他一同前往幽州,不拖他的后腿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又怎么可能帮上什么忙?
  其实,就算李泰真地颇有能力,他对此次幽州之行也一点都不看好。
  李泰的年龄还是有些太小了。
  就算生在帝王家,心机深厚,也顶多只能让他在路途中不用去照顾李泰,真要指望李泰能够发挥出什么决定性的作用出来,无疑是痴人说梦。
  不是什么人,都像太子殿下一样,虽仅八岁,却依旧能够单枪匹马,前往泾阳抵挡无尽的东突厥大军。
  太子殿下这般妖孽的人物,注定只能有一个。
  “微臣领命,明日微臣便会随李泰一同前往幽州。”
  武元庆抿了抿嘴唇,沉声开口。
  事已至此,就算他再怎么后悔,也没有任何意义。
  太子殿下已经下定决心让他前往幽州对付罗艺,他现在就算再怎么不情愿,也只能够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与其去后悔,他还不如好好琢磨一下自己到底要如何才能活着回到长安。
  解决罗艺,他已经不用去考虑,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活着回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其实,事到如今,他虽然还有些绝望,但心情已经远远没有先前那样糟糕。
  不因为别的,就因为李泰此次也会陪着他一同去送死,就算真的会死在幽州,也有着李泰替他垫背。
  李泰那可是大唐皇子,身份远远比他来的尊贵,能够有李泰替他垫背,他已经够心满意足的了。
  ……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不知不觉,已到了第二日。
  太极宫……
  “我等,参见陛下!”
  一众文武百官躬身,面色恭敬地开口。
  “今日有何要事要奏?”
  李世民摆了摆手,淡淡开口。
  现在事情已经基本上处理完了,从世家身上薅来的羊毛足以去应对旱灾,他已经不必再去担心旱灾会给大唐带来什么影响。
  选择谋反的罗艺也有着武元庆和李泰前去解决,虽然他觉得武元庆和李泰此次前往幽州大概率是去送死,但太子既然打算这样做,那就有太子自己的理由。
  不管如何,太子都不可能真地去让他们去送死。
  太子,或许早就已经布置好了一切,只是他并不知晓罢了。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武元庆和李泰真地死在幽州,耽搁了时机,罗艺也不足为虑。
  先前给了罗艺这么长的时间,罗艺都没有弄出什么名堂出来,现在就算耽搁了时机,罗艺的势力也不会增长太快。
  太子现在能够一巴掌拍死罗艺,日后也同样能够一巴掌把罗艺给直接拍死。
  局势,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罗艺要是聪明一点的话,那就老老实实地呆在幽州,等着武元庆和李泰将他拿下。
  要是罗艺依旧不死心,胆敢反抗的话,那接下来的人就不仅仅只是武元庆和李泰那么简单了。
  太子,说不定会亲自出马。
  一旦太子出马,那罗艺接下来就算是想死都难。
  现在唯一值得他上心的事情,也就只有蠢蠢欲动的高句丽和吐蕃大军。
  “陛下,罗艺谋反已经有段时间,若是还对其放任不管的话,罗艺的势力怕是会再次增加。”
  李靖拱了拱手,站出来开口,“微臣以为,我大唐应该早日出军,尽早解决这个心腹大患。”
  其实,如果现在的问题仅仅只是罗艺实力会不断增加的话,那他并不会有任何的担心。
  罗艺不过只是跳梁小丑,就算其势力再怎么增加,也根本不可能逃出大唐的手掌心,更不可能是太子殿下的对手。
  他真正担心的地方在于现在已经蠢蠢欲动的高句丽和吐蕃大军,如果罗艺一事再不解决,那等到高句丽和吐蕃大军杀到大唐后,他们大唐想要出手对付罗艺,也根本就腾不出手来。
  罗艺,说不定真地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387章 文武百官懵了
  “罗艺无需去管,朕已经命青雀前往幽州解决罗艺,不出意外的话,青雀数日内便能带着罗艺的项上人头返回长安。”
  李世民摆了摆手,淡淡开口。
  “让李泰带领大军前往幽州?”
  李靖面色一愣,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话。
  李泰到底有几斤几两,整个朝堂的文武百官都心知肚明,让李泰去剿灭一些匪徒,李泰说不定还能胜任此事。
  但要是真让李泰去对付罗艺,那跟送死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罗艺就算再怎么不足为虑,也不是李泰所能够挑衅的。
  “陛下,微臣以为罗艺一事还需商酌,现在就作出决定,还是有些太草率了。”
  李靖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开口,“望陛下能够收回成命!”
  李泰此次前往幽州到底是死是活,他才懒得去关心。
  他真正担心的,是李泰带着的那些大唐大军。
  真让不学无术的李泰带着大唐大军前往幽州,那怕是要不了多长的时间,李泰便会败在罗艺的手中。
  一旦李泰战败,那些大唐大军也势必会全部交代在幽州。
  若是大唐并无外患的话,那就算陛下现在想要胡闹,他也不会冒死进谏。
  但问题的关键是,现在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已经在一旁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对大唐动手。
  如果陛下执意派遣李泰前往幽州,导致大唐的力量损耗大半的话,那麻烦就真地大了。
  就算大唐有着太子殿下在,怕是也很难力挽狂澜。
  不管如何,他现在都不能让李泰带着大唐大军去幽州送死!
  “李靖,你是在担心青雀无法对付罗艺,导致我大唐大军葬身幽州?”
  李世民用手轻轻地敲击着龙案,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李靖抿了抿嘴唇,并没有开口说话。
  “放心,这一次我大唐大军并不会有任何的损伤,这一点,朕可以向你保证。”
  李世民沉声开口。
  “这……”
  李靖狐疑地看了一眼李世民,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不是,陛下到底是哪里来的迷之自信,觉得李泰能够安然无恙的带领着大唐大军返回长安?
  换做是太子殿下的话,说不定还有些许的可能办成此事。
  但李泰,还是算了吧。
  别说不让大唐大军没有丝毫损伤,李泰能够保住自己的小命,就已经算得上是非常不错了。
  只是,虽然心中有些不相信,但看着一脸自信的李世民,李靖心中的想法不由有些动摇起来。
  陛下的性格,他也很清楚。
  若不是有着绝对自信的话,那陛下现在无论如何都不会如此信誓旦旦地说出此话。
  难不成,他先前真地误会了李泰?
  李泰,其实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不学无术。
  先前表现的如此不堪,不过只是因为李泰在故意藏拙罢了。
  太子殿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太子殿下还未展现自己的锋芒之前,所有人都觉得太子殿下平平无奇,身上并无任何的过人之处。
  如果不是因为李承干是大唐嫡长子的话,那说不定早就已经有人弹劾李承干,废除李承干的太子之位。
  但在东突厥大军抵达大唐后,他们才发现太子殿下手中不仅掌握着实力强悍的精锐铁骑,其一身武力更是到了一种让所有人都望之却步的地步。
  十年磨一剑,一朝显锋芒,说的正是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能够藏拙,李泰也同样能够这样做。
  先前的不学无术,很有可能是李泰伪装出来的。
  “我大唐,果真人才辈出……”
  李靖咂了咂嘴,面色感慨地开口。
  有着李泰在,罗艺,他大可不必去担心。
  就算李泰比不上太子殿下,对付一个罗艺,应该也绰绰有余。
  “不知陛下此言何意?”
  房玄龄看了一眼上方的李世民,有些不解地开口。
  就连太子殿下也没有这个自信说自己能够零伤亡剿灭罗艺,为何陛下会觉得李泰能够办到此事?
  陛下,是不是有些太看得起李泰了?
  “因为朕这一次并不打算让青雀带着大军赶往幽州。”
  李世民背着手,幽幽开口,“罗艺,青雀一人足以应对。”
  不打算派遣大军前往幽州,只让李泰一个人跑去跟坐拥千军万马的罗艺掰手腕?
  听到李世民的这句话后,一众文武百官的眼神顿时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就李泰这小身板,别说跟罗艺掰手腕,怕是还没有抵达幽州,李泰便会死在路途中。
  剿灭罗艺,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太子殿下亲自前往幽州,也不见得能够十拿九稳地办成此事。
  “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李靖面色一愣,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原本还以为陛下如此有自信地说出这么一番话,是因为李泰的才能不输于李承干,所以陛下才会放心地大唐大军交给李泰去带领。
  但直到现在,他才发现自己想的有些太多了。
  陛下如此有自信,不过只是因为陛下压根就不打算把大唐大军交给李泰去带领。
  只是,虽然心中的疑惑已经消除,但有一件事情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那就是李泰到底什么时候得罪了陛下?
  要是没有得罪陛下的话,那陛下为何要这样往死里坑李泰……
  独自前往幽州,李泰就算是有一百条命,怕是也无法活着回到长安。
  “既然诸位爱卿没有要事要奏,那朕现在也是时候宣布一件事情。”
  李世民打量了一眼下方的文武百官,缓缓开口,“最近我大唐可谓是风雨飘零,不仅罗艺选择谋反,旱灾更是连绵不断,朕思虑许久,觉得朕自身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朕,要下罪己诏!”
  李世民的这句话如同平地惊雷一般,落在整个太极宫,听到这句话后,整个朝堂的文武百官顿时直接傻眼。
  他们瞪大着眼睛,不知道李世民到底想要搞哪一出。
  要是大唐发生的这些事情真的和李世民有着关系的话,那李世民现在就算下罪己诏,他们也不是不能理解。
  但问题的关键是,不管是罗艺谋反一事还是旱灾肆虐一事其实都和李世民并无太大的关系。


第388章 闹事的人,是李泰
  现在李世民突然下罪己诏,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种把所有责任都归咎在自己身上的行事风格,属实有些让他们感到意外。
  “你说陛下下罪己诏,到底是什么意思?”
  程咬金摸了摸自己的头,有些捉摸不清头脑,他看向身旁的房玄龄,有些不解地开口。
  “陛下这样做,是为了保全太子殿下的名声啊……”
  房玄龄长叹一声,“最近我大唐谣言四起,说旱灾和罗艺谋反一事都是因太子殿下而起,现在陛下把责任全部归咎在自己身上,那就算幕后主使者再怎么推波助澜,也无法恶意诬陷太子殿下。”
  程咬金顿时恍然大悟,他摇了摇头,觉得李世民根本就没有这样做的必要。
  太子殿下那是何等人物?
  这样的人物,又岂会去在意外人的看法和评价?
  就算真的有人恶意诬陷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也只会冷眼漠视,不把此事放在心上。
  下罪己诏这种事情,很有可能只是李世民一个人的想法。
  太子殿下,或许连提都没有提起。
  “都是大唐皇子,李泰混的未免有些太惨了一点。”
  程咬金看了一眼上方的李世民,嘴里嘀咕了一句。
  李承干是大唐皇子,李泰同样也是,但两者之间的待遇未免有些太天差地别了一点。
  李承干没有去管谣言的想法,更没有让李世民去下罪己诏,可李世民却依旧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连考虑一下的想法都没有。
  而李泰则是要苦着一张脸,独自前往幽州应对罗艺,连性命都有可能保不住。
  没有大军支援,即使侥幸抵达幽州,也大概率要被罗艺一巴掌直接拍死。
  这处境,可谓是要多惨就有多惨。
  “还请陛下三思!罪己诏一下,那陛下将再无任何的回旋余地可言!”
  就在这时,一名御史深吸一口气,站出来开口。
  “是啊,陛下,这罪己诏确实不能够随便乱下,要是真下了罪己诏的话,那对陛下的威望怕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请陛下收回成命!”
  在这名御史开口的一瞬间,数名文武百官也跟着站了出来,希望李世民能够改变自己的想法。
  “这些人,还是看不清楚局势,更不清楚陛下的心里面到底在想些什么。”
  程咬金撇了撇嘴,陛下如此着急地下罪己诏,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让太子能够高兴一点。
  虽说太子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