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恪步入到皇宫里面,随之,便在太监王海的通报之后,步入到了大殿内部,随着他步入到大殿里,只听见,里面也传出了李世民的声音。
“恪儿过来了?”
“是,父皇。”
李恪点点头,朝李世民说。
“不知道父皇急诏儿臣入宫,是有何要事?”
“嗯,朕还真有件重要的事情,要与恪儿你商量。”
李世民轻轻点头。
而李恪,也注意到,此刻的大殿里面,不只有他一人,还有李靖秦琼等人。
见此情形,李恪要是还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他就是傻子了,他微微一笑。
“父皇可是 需要儿臣手上的钢铁?”
“需要儿臣帮忙制作盔甲?”
“正是。”
李世民让看穿了心思,有些尴尬,他试探着问道。
“朕问你,你能不能提供足够多的铁器啊?”
“父皇,这些铁,提供倒是不能,关键是,没有钱粮厂子开不了工啊。”
李恪说道。
李世民有些不快,他皱眉问道。
“那一身铁甲,需要多少银子才能在你这制作完成?”
“儿臣不清楚。”
李恪摇了摇头,他是真的不清楚。
“而且,儿臣的身份,如果招募太多人手,来制作铁甲的话,怕是会引起朝中一些大臣们的弹劾。”
“这……”
李世民脸色微变,他明白,李恪说的是今天长孙无忌的事。
“那你的意思是?”
“不如这样好了父皇,儿臣炼制铁水的技术,那是儿臣的专利,父皇如果需要铁器,需要制作盔甲,可以直接派人,拉来铁矿,还有煤, 来儿臣的厂子里,儿臣给父皇免费炼制成铁,而父皇则自已拿着这些铁水,来制作盔甲?儿臣也就只管一个炼铁的事情,如何?”
李恪说道。
“那你索性将你那一次便可以炼制一炉几千斤铁的炉子制作方法,交给朕好了。”
李世民有些不耐烦的说。
“也省得你派人出工出力了。”
“父皇,您不懂,如果朝廷知道了这些炉子的制作办法,势必无法保密,届时,天下人都知道了这铁炉的制作办法,铁器成本一降,儿臣研究出来的这个炉子,便无法赚钱了。”
说着,又担心李世民不同意,李恪挤出了一个笑容。
“父皇您莫要忘记了,儿臣手下的生意,那可都是有父皇您一半的分红的啊!”
“这倒是有些道理。”
李世民露出个笑容。
天下获利最大的,一个是铁,一个呢,是食盐,不过当下的大唐,铁器已经不是官营了。
所以,按照李恪的说法。
他这是变相的,又通过这自已开设铁厂,给大唐朝廷赚钱,给他李世民赚钱。
他李世民,怎么能不同意呢?
想到这,李世民呵呵一笑。
“既然如此,那就都依恪儿你的意思吧。”
说罢,李世民又朝一旁的房玄龄说道。
“房爱卿,你回去吩咐工 部,送铁矿石与煤炭,到那灞上,由蜀王手下的工坊来进行炼铁,炼出来的铁器,则全部按照李将军报上来的办法进行加工成铁甲,明白?”
第85章 颉利可汗
“臣明白。”
房玄龄不假思索的说道。
这时候,李世民则挥手让李恪退下,说是他已经好久没有进看过杨妃了,让他去看看自已的母亲,顺便又说,长乐这些日子,有些想李恪,让李恪过去看看长乐。
以此为理由。
把李恪给支走。
随着李恪离开,去找长乐与杨妃。
李世民的面孔,陡然间板了起来。
“房爱卿,眼下朝廷的银子,如果开战,能够花多久啊?”
“皇上,据老臣估计,眼下拿出朝廷所有的钱粮,顶多也就是支持大军作战一个半月罢了,一个半月之后,朝廷便无钱粮作战!”
“这可真让人头疼啊。”
李世民眉头扭成一团。
大军出征,花的就是钱粮。
可是,大唐帝国,从建立之初到现在,才不过是十一年的时间罢了,而大唐真正统一全国,让天下重归太平,那则才不过区区三年而已。
三年的时间而已啊。
这么短的时间。
大唐根本就没有什么国库积累,没有钱粮,来支持朝廷大军来一次大规模的战争。
可想而知,此时要李世民,自然是要苦恼异常的。
这时候,李世民想到了李恪,他朝一旁杜如晦问道。
“杜爱卿,蜀王的家产,有多少?”
“皇上,臣不知道,不过,根据臣的估计,应该是在百万两银子之上的啊。”
“百万两银子?”
李世民眉头一皱。
心里断了抄家李恪的那个想法,李恪才不过百万两的身家,外加每个月都会给他上交一部分的分红,如果为了时的百万两,而抄了李恪的家的话。
那无疑于是杀鸡取卵。
不是他这种明君的所为。
想到这里,李世民眉头一锁。
“那再向五姓七宗借粮呢?”
“不行。”
房玄龄顿时摇头。
“皇上,这些人,只怕不会借粮了。”
“唉!”
听到这里,李世民只得苦笑,他朝秦琼李靖等人看了眼。
“诸位爱卿,想必都听见了吧?”
“回禀陛下,我们听见了!”
一众将领们连忙点头。
随之只听见李靖上前一步。
“陛下放心,我们一定会争取在一个月之内结束战斗,彻底的扫平突厥!”
“很好。”
李世民轻轻点头。
但内心里却是愁云密布。
因为他是一个知兵的皇帝。
知道打仗这种事情不是想快就快的。
越是追求速胜的话。
越有可能战败。
但这个不是情况所逼吗?
大唐帝国不是经历过文景之治的大汉帝国,能够有足够的钱粮支撑,汉武帝屡次挥师北伐北却匈奴。
相反大唐帝国的国库是一个空的,可以跑马的国库。
没有钱粮。
士兵们打仗根本就打不下去。
别的不说没有钱来给士兵们发赏赐。
没有粮食给士兵们吃。
在腹中饥饿的情况下,上阵搏命还不能获取财富。
这样的情况下。
军队不自己崩溃。
都已经够对得起皇上了。
更甭提,让他们去凶恶的突厥人决战。
所以。
李世民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面前的一众将领们,能够在迅速的在一个月之内击败突厥人!
李世民在思考着如何的对付突厥人的时候,这时候,外面太监王海匆匆的前来禀报。
“殿下,今天蜀王殿下那里,又来了五百个铁骑,眼下,蜀王陛下所统领的三千人,已经全部到齐了,一个不多,不个不少。”
“哦?”
李世民眉头一锁。
随之,想到了今天早朝上面的一幕。
想到了,李恪竟然有程咬金他们这一群人的支持,一时间,李世民只感觉到毛骨悚然。
因为,他就是在这一群武将们的支持下,才成功的发动玄武门之变,然后,夺得皇位的。
想到这里,李世民面露出来凝重之色,他犹豫了片刻之后,朝一旁的王海说。
“罢了,此番与突厥人开战,就让李恪这小子上战场吧,还有他手下的三千兵马,这些人,战死了除内患,战死了除外患,让他们全死突厥人手上吧。”
“是殿下。”
王海连忙的点头。
而李世民则是皱眉朝远处的北方眺望而去。
……
突厥。
此时的突厥帝国。
可以说是当下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军事强国。
突厥虽然论起人口,国家财力,还有综合实力上面,都不如大唐强,可是,如果单单只谈军事的话,那么,突厥帝国,可是完爆大唐的。
此刻,辽阔的草原上,随着春天的阳光洒在地面上,一行骑士,快速的向北而去,与那都支一同出使大唐的达思鲁回到突厥。
而随着达思鲁回来,颉利可汗,接到了一个让他伤心的消息。
“那都支死了?”
“是啊,殿下,前两日,死在了朔方,小的匆匆的赶回来,一连两天两夜没休息,骑着快马回来给您报信!”
达思鲁点点头,眼眶通红的朝颉利说道。
“这这……”
一时间,颉利只感觉有些不可接受。
那都支是他最动员的一个儿子啊。
怎么就,怎么就突然间的死了呢?
不过,死了一个儿子,虽然让颉利有些伤心可是,身为突厥可汗,颉利可不只一个儿子啊,他儿子多了去了呢。
十几个呢,死了一个那都支,还有许多个呢。
而且,在这个生产力不发达,医学也不太发达的时代。
死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壮年人突然间得了急病,然后夭折的,也多了去了,颉利并没有太过于伤心,他只不过是皱眉了片刻后,便开口问道。
“那李世民同意给我突厥粮草了吗?”
“没有。”
达思鲁摇了摇头 。
然后,咬牙切齿的说。
“这些唐人,不肯给我突厥粮草,还在整军备战,貌似是要我与突厥决一死战!”
“什么?”
一时间,颉利眉头扭成了一团。
原来,因为冬天大雪,突厥部出现了雪灾,牛羊牲畜死了许多,所以,便不够吃了,这也是为何,他们要派人到大唐,去找李世民要钱要粮的原因。
可是眼下,由于李恪,李世民已经拒绝了颉利的无理请求,这让颉利脸色骤变之余,又愤怒的说。
“他们不肯给,那我们便南下去自已取!”
第86章 突厥入寇
四月初一,这一天,大唐帝国长安城里与往常没有任何的区别,依旧保护着繁华与宁静,可是,就在这个时候。
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北门处。
芳林门那里,突然间一骑快马飞奔而来,一旁的行人们纷纷躲避,然后咒骂声不绝于耳,就在这咒骂声当中,守城的士兵准备这骑士挡下来,然后好生的教训一通。
这时候,一旁的老兵却是连忙的将正准备上前的一个年轻士兵给拦了下来。
“别动,这是边关加急!”
却见只见到,这骑士的背上,赫然插着一面旗帜,旗帜上写着长城急递四字。
“朔方六百里加急,所过之处,胆敢阻拦者,格杀勿论!”
随着骑士的大声嚷嚷,长安城的街道上,百姓们是纷纷朝路边走去,而是骑着快马的传骑,却是一路的狂奔,一直到了大唐的皇城,然后将消息给呈到了兵部。
“皇上,皇上。”
立政殿里,气氛格外的凝重,大唐帝国的一众高级官僚们,都已经接到了消息,眼下,正齐聚在一堂,目光凝重看着龙椅上的李世民。
“各位都坐,都坐。”
李世民一挥手,示意大家不要行礼之后,然后,让一旁的太监王海,将边关急报,拿给了几个大臣们看。
“此番颉利,带领了三十万铁骑,眼下,就在朔方城周围,与梁师都所部聚在一块,具体目标,还尚且未知,不过突厥人此番,聚集如此的兵力,势必是想要叩关劫掠,所以,我大唐军民,必须要准备好。”
李世民朝众人说道。
一旁的大臣们,只感觉头皮发麻。
李靖上前两步。
“皇上,关中十二军,外加京城六军,计有兵马二十万人多之,如果动员天下州府,可得兵马五十万,不过除去各地驻守的军队,眼下能够用在长安城里军队,眼下朝廷手上所能动用的机动部队,只有关中军府的外加长安守军的二十万大军,其中只有半数可以用作机动。”
“而其他各地,分守城池,兵力着实太过于分散,眼下,我朝廷必须判明突厥人的入侵方向,好将十万大军,用在刀刃啊。”
“爱卿所言极是。”
李世民点点头。
随之 ,又看了眼北方。
“这封急递虽然是六百里加急,可是,路上却也耽搁了不少的功夫,眼下北方战事如何,突厥人究竟有没有破口而入,这些还尚且未知,我朝廷上必须在今日拿出一个决策来。”
“皇上,臣以为,突厥人此番,是想故技重施,毕竟,他们的兵马都在朔方,而且,那个那都支临走时,就是在说,要拿下长安,所以,臣以为,应该把所有的军队,派往北方,以御突厥!”
空气里,传出了长孙无忌的声音。
“对对,关中乃是国家都城所在, 江山社稷所系,所以,这二十万大军,绝对不能动!”
一旁,杜如晦也是附和说道。
而朝中大臣亦是纷纷点头,而李世民见此情形,也是重重的点点头。
“那好,就如此吧,将二十万大军,全部派往北方长城防线,务必要坚守防线,此番我大唐有了两个月的准备,北方的工事,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