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之,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
他说。
“朕不是那种,那种残暴之君,刚刚只是朕的一时气话而已,张永,你虽有失职,但是,错不在你,而在那个小吏,所以,此番你可饶去一死。”
“谢皇上隆恩啊。”
张永大喜,虽然他是革职了。
可是,太仓里面,那么多的粮食让他给卖掉了,最终,落到他手上的银子,没有五十万两,二三十万两银子,还是有的。
这么多银子。
他张永,拿着干什么不好,非要当一个小小的太仓吏呢?
拿着这笔巨大的银子,到江南,扬州那种花花世界,或是到东都洛阳,过自已的潇洒日子,他不香吗?
干嘛还要当一个区区的七品小官,整天兢兢业业的要面对上司,讨好谄媚呢?
而正当张永在憧憬着自已回到家里之后,过着的富贵生活的时候。
空气里,突然间传出了李恪的声音。
“父皇,儿臣有一事要奏!”
“哦?”
李世民脸色微变。
随之,便将目光聚集到了殿内的李恪身上,他有些诧异,因为李恪虽然贵为亲王,可是,他年龄尚且还小,所以,除了朝廷一年一度的大典之外,李恪是根本没有资格,或者说,是没有机会上朝的。
此时,见到李恪竟然出现在了朝野之上。
李世民不禁的有些惊讶。
他眉头一挑,想起自已是委任李恪出征的,想必,李恪要问的便是这是,便不禁的长叹口气。
“你是想问朕要那你那三千兵马的粮草是吧?朕现在跟你说,暂时的朕是给你弄不来了,还是暂缓几日再出征吧。”
“回禀父皇,儿臣不是来问父皇您要粮草的。”
李恪摇了摇头,朝李世民说。
“儿臣的三千士兵,不算太多,他们所需要的粮草军需,儿臣自已便可以满足,根本不需要父皇您出手帮忙。”
“哦?”
李世民一笑,露出了个欣慰的笑容。
对于眼下的他,能够省下三千人的开支,也是一件好事啊。
他笑了笑。
“恪儿果然孝顺,为父皇着想,那你此番是要说些什么?”
“回禀父皇,儿臣想说的是,太仓失火,好像别有蹊跷在其中。”
李恪直言不讳的说。
他的话音落下,空气里,那个刚刚提议放过张永的御使便连忙的站了出来。
“蜀王殿下,所言有些过分了吧?张永身为太仓吏期间,一直兢兢业业,办事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在太仓上下,都享有极高的声誉,蜀王殿下这么说,是在说张永他贪污腐败吗?”
“正是!”
李恪不假思索的说。
“蜀王殿下,你这可是在污蔑忠良啊!”
远处,长孙无忌阴笑一声,朝李恪说。
随之,他一拱手。
“皇上,蜀王殿下竟然污蔑忠良贪污,且没有证据,请殿下一定要加以责罚啊!”
“赵国公,谁说我没有证据了?”
李恪轻笑着,朝长孙无忌说道,看后者的眼神,仿佛是在看死人一般。
第91章 证据
“哦?”
李世民眉头一锁。
至于长孙无忌,听到李恪口中的那个证据二字之后,他是脸色骤变,意识到了不妙。
这时候,李恪已然开口了。
“回禀父皇,儿臣的证据,不是别的,正是这些日子,张永儿子张过,在儿臣手下的摘星楼酒楼里面,吃饭的花销!”
“摘星楼?”
李世民有些诧异。
而李恪则开始解释。
“父皇有所不知,儿臣的摘星楼,是儿臣在长安城里的一个酒楼,生意十分火爆,饭菜好吃不好,酒水也好喝,所以,眼下在长安城里,是颇为的有名。”
“哦。”
李世民恍然大悟。
“那这又关张永何事?”
“父皇,儿臣的摘星楼,收费不菲,一顿饭,连酒带菜,至少也需要十几两银子才行,而这些日子,儿臣这里有清单太仓吏张永儿子张过,在儿臣的摘星楼里面,消费达到四五十次之多,每次花销,都在二十两以上,加起来,有近千两银子之多了!”
“近千两银子 ?”
李世民喃喃着这个数目,随之,他明白了过来,一双虎目睥睨着远处,殿内正跪着的张永。
“张永,朕问你,你是哪来的这么多银子?”
“你不过是一个太仓吏而已,每年的俸禄也不过只有几十两银子,你儿子哪来的近千两银子,在摘星楼里面大吃大喝?”
“臣,臣……”
张永面色惨白,他没有意识到,自已一个这么精明的人物,竟然栽倒在了自已儿子身上。
这时候,李恪朝李世民拱手道。
“父皇有所不知,这个张永之子张过,在儿臣的摘星楼里面,绰号张大少,在坊间颇有名义,只因为,他在摘星楼吃酒,高兴时会说一句话。”
“什么话?”
李世民狐疑问道。
“这话倒也简单,就是全场消费,都由张公子来买单!”
“放肆!”
李世民怒了。
现在,他要是还看不出来问题,那他就甭当这个大唐皇帝,早早的退休好了。
“张永,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臣,臣……”
张永汗如雨下,但是,一时却找不到好的理由出来。
因为,他根本无法解释,自已儿子张过手上的大笔钱财的来路啊。
“说不出来话,那就是说,这些钱来路不明了?”
李世民大怒,他一拍桌子。
“来人,给我把张永收押, 重审!”
“是,皇上。”
大殿里面,冲进来两个 勇士,他们跑了过来,随之,便将张永给按倒在地。
这时候,张永开始了挣扎。
“皇上,臣冤枉啊,臣冤枉啊,一千两银子虽然多,可是,臣却也不是拿不出来,何况,这陛下您总不能因为臣儿子花销过多,就杀了臣吧?”
“你,你……”
李世民一时语塞,确实,一千两银子杀头,这个有些过分了,而且,自已也没有办法,证明这笔银子,是来路不明,贪污而来的啊。
“父皇,儿臣还有一些话,想要接着说。”
李恪说道。
“嗯,说吧。”
李世民点点头。
而李恪,挑衅的看了眼不远处的长孙无忌。
后者见此,狠狠的瞪了一眼李恪,仿佛在说,你小子,给人等着,今天敢拆我的台,回头,我必定收拾你。
可惜的是。
面对着后者那威胁的目光。
李恪没有半点的慌乱,因为,在他的眼里,此刻的长孙无忌,已然跟死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只听见李恪笑呵呵的说道。
“父皇,儿臣以为,太仓失火,另有原因。”
他的话音落下,远处,响起了张永的大喊声。
“冤枉啊,冤枉啊,太仓失火,还跟老夫有关?莫非,这火是老夫放的不成?”
“当然。”
李恪掷地有声的声音回荡在大殿里面。
“你定然是贪污太多,导致粮仓亏空太过于严重,以至于粮草缺少,最后,得知朝廷要大举用粮,便索性放了把火,把粮仓给烧了,如此一来,便无人能够调查出来你火烧粮仓的真相了!”
“你你……”
张永汗如雨下。
他没有想到。
自已的一切计划,竟然都被李恪给洞察到了。
不过,即便如此。
他也不能认。
因为,认了的话,那就是必死无疑了。
而且,还不是一个人死,可能是全家,甚至,九族一块死!
只听见他兀自还在那狡辩。
“冤枉,冤枉,欲加之罪,何患无穷啊?臣自接任太仓吏以来,每天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的怠慢,不敢在工作有,有丝毫的松懈,结果,结果出了这一档子事不说,竟然,竟然还有人,要置臣于死地,臣,臣不愿意蒙受这不白之冤,臣要一头,在这大殿里面撞死,以证臣的清白啊!”
张永说罢。
随之,仿佛真的一心求死一般。
要往一旁的那金丝楠木柱子上撞去。
可是,他怎么可能真的撞上去呢?
一旁的武士,可不是吃干饭的啊!
直接的便把他给拽了回来。
而李世民见此情形,也不免的有些动容,至于李恪,则是心中早有定论,此刻,他正在那猛翻白眼。
哼。
在我面前搞这一出?
你这个戏精,想的挺美的啊。
可惜,本王不吃这一套!
只见到李恪上前几步。
“太仓吏,你说你没有贪污,那你敢不敢,让本王去调查一番呢?”
“查就查!”
张永梗着脖子。
“太仓上下,你一个个去问,若是有一人说老夫贪污的,老夫就甘愿伏法!”
“罢了。”
见到张永态度如此坚决,李世民不免的有些相信,他咳嗽 一声。
“恪儿,算了看来他是真的没有贪污,否则,又怎么敢说,让咱们去问太仓上下呢?”
“父皇,儿臣以为,是人都会说谎!”
李恪却是拱手,不依不饶。
“太仓上下,存粮数百万石,这些粮食,变卖成银子,那别说是收买一个太仓了,就是收买咱们整个大唐朝廷,怕也不在话下啊!”
“这……”
李恪的一番话,让李世民震憾异常。
可是,他却不得不苦笑一声。
因为,他倒是明白这个道理,但是,问题在于,哪怕身为皇帝,可是,他也不能随便找个理由,来诛杀大臣啊。
第92章 事情真相
这时候,大殿里面,长孙无忌跳了出来。
“皇上,蜀王殿下在此诬陷忠良,既然如此,那就请蜀王殿下,拿出太仓吏贪污太仓存粮的证据吧!”
“证据我有!”
李恪声音,回荡在大殿里面。
“这个证据,就在太仓,大家可以现场去取,父皇,您若是想看证据,儿臣便请父皇您摆驾太仓,到那里一看,便知道了。”
“哦?”
李世民有些心动,他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因为,这些粮食,是他借来的啊。
是他低三下四的借来的。
如果借来的粮食,因为失火而烧掉 ,那他只能自认倒霉。
可是,如果粮食,是被人贪污之后,又放了一把大火,来掩盖粮食被烧掉的真相的话。
那么。
就意味着。
是有人在欺君啊!
这是绝对不容饶恕的罪过。
想到这里,李世民他重重的点了点头。
“那好,传令诸位爱卿,摆驾太仓!”
……
太仓。
当李恪一行人赶到这里的时候,火已经熄灭了。
此时,数万名禁军,正疲惫的呆在这附近,见到李世民还有文武百官过来了,士兵们纷纷行礼,被李世民给免礼了。
“大家都辛苦了,辛苦了,不必多礼。”
宽慰完士兵,维持好在士兵眼里的仁慈之主形象之后,李世民朝身后的李恪皱眉问道。
“恪儿,这证据何在?”
“父皇,证据非常简单,让在场的士兵们,再忙活一阵,把太仓上下的所有灰烬给清理一下,然后称量一下重量,便可以知道了。”
“哦?”
李世民眉头一挑。
“这是何意?”
他有些回不过味来,而李恪却是连忙的解释。
“粮食这玩意,一斤粮食,烧成灰,灰有多少,那都是固定的,即便是有差距,那也差不了多少啊,父皇,您说是吧?”
“那倒是这个道理。”
李世民轻轻点头,随之,眼睛一瞪,瞬间只感觉脑海里面,犹如拨云见日一般,恍然开朗。
只见到他朝身后的护卫一指。
“去取些粮食来。”
又朝程咬金道。
“宿国公!”
“臣在。”
程咬金连忙的站出来。
“你带着这些士卒,在再忙碌一会,把在场的所有灰烬,给清扫出来,然后称重!”
“是,陛下。”
程咬金颔首,接过了命令,随之,便指挥着士兵,开始忙碌。
与此同时,两袋粮食,也在李世民的指挥下,被点燃了。
随之,李世民便根据燃烧过后,剩下的灰烬得出了一个比例。
而与此同时, 见到此情此景,被两个武士们拉着的太仓吏张永,是面如死灰,整个人,几乎要崩溃了。
为什么,为什么,自已之前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早知道蜀王殿下,竟然会如此之高招。
他就应该提前的,提前的在太仓运一些个草灰之类的东西过来。
否则的话,也不至于会如此啊。
而与此同时,数万名宫中禁军的努力下,称量灰烬的事情,进行的飞快,才不过一个时辰,便已然完成 了。
与此同时,长孙无忌也已经慌了神了。
他不是傻子。
当然知道,此番李世民的所做,完全可以估算出来,太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