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禀陛下,不多,快两百门吧!”
  李靖解释着说。
  “毕竟他手下只有一万多人的兵马,要守幽州城这么大的城池!”
  “嗯。”
  李世民微微点头。
  “不过我大唐朝廷也必须加快铸造这种火炮,至少也需要造出个两三千门!”
  “是陛下!”
  李靖点点头。
  大炮这种国之重器,自然是多多益善。
  毕竟真理永远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大炮越多对于国家来说就越好。
  当李世民正在琢磨着造足够多的大炮的时候。
  如火如荼进行着,大建设的幽州城,已经初具城市雏形。
  规划良好的街道上。
  拔地而起的红砖瓦房数量之多,让人瞠目结舌。
  这些房子仅仅只是简单的装修之后。
  用石灰涂抹,或是从海边捕捞上来的贝壳之类的东西烧制成的粉,粉刷过墙壁之后。
  便住进了人。
  由于当下天气炎热,所以房子凝固的倒也快。
  以至于,这才仅仅不过过去了一个星期。
  幽州城里半数的百姓都被安置得下来。
  而李恪此时,则是眉头紧锁担心着一件事。
  那便是粮食问题。
  他手下的粮食还是不够。
  李靖走时给他留下了五十万万石的粮食。
  可是这五十万石粮食。
  哪里够吃啊?
  幽州城里的百姓四五十万之多。
  这么多百姓。
  每个人只有一石。
  平均下来的话。
  而且这年头没有什么副食品。
  油水也小。
  外加这些人眼下在李恪手下进行的都是重体力劳动。
  每天每人消耗的粮食。
  至少是三斤!
  像是柴绍说的,每人一天一斤。
  这么吃,倒不是不可以。
  只是会导致这些个百姓们身体孱弱到极点,从而无法完成李恪所需要的建设。
  在这样的情况下。
  李恪必须尽快,弄到一批新的粮食,否则的话,顶多再过去二三十天,他这就得断顿了。
  与此同时。
  长安城里当收到李恪的命令。
  一直在打理这个玻璃作坊,还有钢铁厂的诸遂良。
  不敢有半点的怠慢。
  匆匆的便在长安码头。
  购置的无数条船只。
  然后运上大量的粮食变成幽州去了。
  “殿下,粮食的问题您已经解决了,可是咱们可不止吃粮啊!”
  汇报完消息已经送回去之后,雨化田说道。
  “ 什么意思?”
  正在视察着工地建设的李恪,脸色微微一变。
  “我们不只需要粮食,人还得吃盐,吃油吃菜呀!”
  “这倒还真是!”
  李恪一拍脑门说。


第154章 缺盐
  是啊,人怎么能够只吃粮食呢?
  这是不行滴!
  只吃粮食,那只能够勉强的让人活命罢了,油这玩意,虽然不吃,也没什么,可是,盐这东西,却是必不可少的啊。
  只见到李恪一旁负责管账的雨化田皱眉说道。
  “殿下您有所不知,咱们手下盐早就没了,这些百姓们,没了盐吃,力气也不足了,所以,当下……”
  “早说嘛,我还当什么大事呢!”
  李恪一拍大腿。
  开玩笑,他要是呆在别的地方,没盐的话,或许他也只能够抓瞎,可是他呆的地方位于幽州啊,也就是后世的京城附近,远处不到百公余里外,便是海洋了。
  距离大海如此之近。
  如果还缺盐的话,那特喵的就成穿越者之耻了。
  只见到李恪朝一旁的雨化田大手一挥。
  “罢了,随本王到渤海走一趟,顺便,再给本王准备一万百姓,还有一批匠人。”
  “殿下,您这是?”
  “废话,守着大海,要是没盐吃,那还不得让人笑话死?”
  李恪冷笑一声,何况,海洋里面,可不只有盐啊,按照李恪的想法,自已手下,四五十万人,光是米面可不成,因为在没有足够多的油水之下,为了满足人的能量所需。
  每顿饭都是要补充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的。
  所以,还得吃肉啊。
  可是,在小农经济的当下,说实在的,李恪还真弄不不大量的肉,少量的还行,数量多一点,那就真得抓瞎了,毕竟,自给自足的经济下,就是李恪他肯出银子去买肉。
  可是,以当下这落后的生产力,就是他把附近能买的全买了,也不够他们吃上几天的,至于办养殖厂?
  李恪他倒是有这么个想法。
  可是,问题关键在于。
  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立而成的,而同样,养殖厂也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若是想要建立养殖厂甭说别的,光是小猪崽子,牛崽子,羊崽子,进入厂子里面。
  没个七八个月,那肯定是无法出栏的。
  毕竟,这可不是后世,有什么速成猪,速成鸡之类的,在当下,一头肥猪要出栏,至少也得一年半载的。
  哪跟后世那么迅速?
  何况,当下华夏的猪,那大抵都是华夏的土猪,华夏自有的猪是黑色的,这种猪生长速度慢,虽然肉盾不错,都是精肉,但是,体形过小,重量远远不如后世的那种从西方引近的白色种猪。
  如果真要是靠着猪羊肉来让这些个百姓们有足够的肉食的话。
  那想都不用想。
  因为这根本不可能!
  所以,在想到从海水里面提炼盐的办法之后。
  李恪又想到了一个给大伙提供足够多的肉食的办法。
  这个办法灰常简单,无非就是派人进入到大海当中捕鱼罢了。
  而且,也不用捕什么小鱼。
  按照李恪的想法,直接的捕食海里面那些个鲸鱼就是了,这玩意个头够大,有几吨甚至几十吨重呢。
  鲸鱼这玩意,捕上一头,那可是够李恪他们手下的人吃上一顿的啊,一天捕上一两头,就足够他李恪手下的这些人们顿顿不断肉了,至于鲸鱼肉能不能吃?
  那根本不必考虑!
  后世的倭寇,就不是在那不惜得罪全世界,也要从海里面捕鲸鱼来吃的?
  何况,在之前倭寇战败的时候,由于粮食短缺,外加国内牛羊肉稀缺,倭寇也曾经进行过一番长时间的捕鲸,通过鲸鱼肉,来弥补国内的粮食短缺。
  而倭寇能用,李恪为什么不能用了?
  至于他能否成功的捕到鲸鱼嘛?
  这个就更不用考虑了!
  秦朝以以那种落后的楼船,始皇帝都能够在东海,命令秦军用秦弩射杀鲸鱼,然后,通过鲸鱼当中提炼出来的油脂,来制作秦始皇陵地宫里面,那燃烧的蜡烛。
  李恪他怎么就不可以,去捕食鲸鱼呢?
  说干就干。
  李恪可不闲着。
  毕竟,他现在闲着也没事办。
  他需要的那些个自行车组件,还有那些个,有线电报所需要的铜线,以及制作电报机的零件,还有相应的材料,眼下还需要手下匠人们去寻找,制作,所以,一时半会李恪是真闲着没事。
  与其如此,倒不是到海面上,去体验一波后世小学课文当中,老人与海里面描述的捕鱼情形。
  看看捕鱼的时候,是否真的如文学作品里面所描述的那般的凶险。
  ……
  “瞧瞧,瞧瞧,这多好啊!”
  站在海边,李恪是坐船到达海边的,此时的这里,可没有后世繁华的港口城市,尚且处于一片的荒原,只有几个小村庄,星罗棋布似的,分布在海河附近的平原上,或是在海边,以捕鱼为业。
  “那个,这里是属于幽州城的境内吗?”
  李恪朝一旁的一个手下问道。
  “属于,属于。”
  后者连忙的点头。
  又在心中暗道一声,就是不属于,您说他属于,也没人会计较这事啊,毕竟,这附近又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朝廷,包括皇上想必都不会因为这么一块破地方跟您斤斤计较些什么。
  “不属于啊。”
  李恪露出了个笑容。
  “那便好了,来人,传令下去,给本王在这里营建出来港口,然后,修建大船!”
  “顺便……”
  说着,李恪的目光,看向了远处的太阳。
  顿时眉头一锁。
  北方的日照,还是不太充足啊,这大抵也是为何,一直到后世,海边晒盐的盐场,都还是集中在南方的,自个想要在这附近晒盐,只怕是有些不妥,想到这里。
  李恪犹豫片刻。
  “通过匠人们,按照本王的指示,在海边建设灶台,灶台要沿着海边建立,灶台要足够大,至少,下面设计的炉子,也要足够大,然后,让匠们们按照锅的大小,去制作铁锅。”
  李恪说道。
  他决定,用煤来煮盐。
  反正,他这有西山煤田在那,煤炭资源是只多不少。
  当嘱咐完制作煮盐一事之后,李恪望着远处的海面,又伸手一指,指了指不远处,一个突出海面的礁石,又朝一旁,被李恪的招过来的带路的本地百姓。


第155章 修建海景别墅
  “晚上如果海水涨潮,那里会不会让淹着了?”
  “不会,绝对不会。”
  一旁的渔民远远的望了一眼之后,摇了摇头说道。
  “那海水会拍到上面不会?”
  “不会,咱这的海况,还算不错,没太大的风浪,那么扑起来几丈高的风浪,也就是在那个海面上能遇到。”
  “哟西。”
  李恪微微颔首,操着一口至少也得是大佐级别的口音,喃喃说道。
  随之,他大手一挥。
  “雨化田。”
  “臣在。”
  后面一袭拉风到了极点的飞鱼服的雨化田连忙的上前一步。
  “你马上过去,给本王看看,上面的大小如何,如果合适的话,便在那里面,沿着礁石修建一条石阶,然后呢,最后在礁石上边,给本王修建一处别墅!”
  “是,殿下。”
  雨化田连忙的拱手,随之,便迅速的前去察看。
  而李恪,则又围着海边,转悠了一圈之后,朝渔民皱眉问道。
  “有船吗?”
  “有的话,卖给本王几条。”
  “本王出银子!”
  说罢,或许是担心这个渔民会以为自个是强取豪夺的,李恪已经从怀里,掏出来了一锭价格十两的银子。
  “有有有。”
  看着李恪手上,那沉甸甸的银锭子,这渔民脸色大喜,连忙的颔首,随之,伸手指着远处的村庄喊道。
  “殿下,您到那边,那里就有船员,小的家里便有一条。”
  “很好。”
  李恪面露喜色,在一众人的簇拥下,走了过去,可是,刚刚靠近,看着那地面上,摆放着的几条,就特喵的跟李恪后世在公园里面看到的公园湖上那么大小的几条游船差不多的小船。
  李恪的脸,当即便黑了。
  嗯,这些小船,小也就罢了。
  关键是,特喵的还破。
  瞅那样,估摸着岁数比李恪都大,这样的船,要让他坐着出海?
  李恪是一百个不愿意!
  他十分担心,自个坐着这种船出海,会不会被淹死……
  “罢了!”
  李恪黑着脸,示意这个渔民算了,他朝海面上扫了眼之后,随之,又叫过来身旁,被他随军带来的几个木匠还有铁匠。
  “你们几个,给本王重新的打造一条崭新的船只,速度要快,尽量在一两天之内完成!”
  “殿下,这时间是不是短了些?”
  两个木匠脸色骤然一变。
  随之,他指了指远处的河面上。
  “何况,殿下,咱们来的时候可是带了船的啊!”
  “咱们那是内河船只,能在海面上行驶吗?”
  李恪脸色微变。
  他确实是带了船了。
  带了不少的船呢,可是这种船说实在的,李恪是有些瞧不上的,一来呢,是他们太过于脆弱了,因为本就是内河船只,只是为了在河水上面运输物资用的,船本以及龙骨并不是太过于坚实。
  二则嘛。
  这些船的速度,实在是不敢恭维。
  因为,由于在北方地区,虽然是有了运河了,可是运河上面的船只呢,却无法靠着风帆提供动力——北方平原大多情况下都是无风的啊!
  而且即便是有风,风也小的一逼,小船倒还好,还可以勉强的驱动,可若是大些的船只,那想要靠着风力来驱动,那纯属想屁吃。
  所以,船只在河面上行驶,一则是靠着河水的顺流而下,二则嘛,就只能够靠着人力去划桨橹了,动力极弱。
  甚至,如果条件再差些。
  那就只能够用一根根绳子,然后,让岸上的纤夫们用力气来拉船来行驶了!
  这可不是说说啊。
  是真实的存在的,别的不说,前些年那个杨广,所乘坐的龙舟,那特喵的就是靠着人力在那拉纤来行驶的。
  甚至,直到了清朝,那个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所乘坐的船只,同样也是靠着拉纤来行驶的。
  “殿下,也不是不成。”
  随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