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白了,父亲这是让儿子来说话,看刚才曹昂出战意图那么明显,说出来的建议肯定是主战,这符合曹操的心意。
这么一来,就不是曹操一意孤行了……
所有目光又集中到曹昂身上,他除了抬杠,引经据典是说不过这些人的。
因此,曹昂知道自己讲不出什么服众的话来。
“那末将就提个建议吧。”
“哦,那说说。”
曹操也想看看这个儿子有什么长进,反正不合意他也可以不听。
战,还是不战,这是两个极端,无论哪头都有人不服。
那曹昂可以折中嘛,想个两头都能接受的办法,到时候打不打再议。
“如今已过秋收,正是粮草充盈之时。”
“而大军出征,粮草也不能白运,也确实是个开战的好时机。”
“且不论是否出兵,江陵新定,难道东吴就没有想法吗?”
“若是我们不出兵,他们倒趁我们立足未稳来袭扰又该怎么办,要知道,东吴擅长水战,我大军如遇到水贼袭扰,怕是也不得安宁。”
说了这么一通,曹操好像有点了解曹昂要说什么了:“说下去。”
“所以……战不战切不谈,我们也得有所准备。”
“让大军前出,择一处建立水寨,即可威慑江东,又能防范偷袭。”
“若将来决定要攻,也可以成为进攻的据点。”
曹昂是这么打算的,如果赤壁之战非要打的话,现在也应该去建立营寨了。
别以为营寨那么快就能建好,如果要建立一个坚固的营寨,进可攻退可守,那么就得花时间花人力。
就曹昂来说,他是希望打的,虽然知道历史上的结局,可不能不果断。
看看这是什么时代,开玩笑,想不打就可以吗?
现在不打,以后人家找你打就没机会了,所以这时不能矫情。
身在乱世,没有矫情的资格,能缩短汉末乱世就已经是大善人了。
曹操眼睛一亮:“对,先建立营寨,这江陵新定,不可据守。”
一听这话,谋士们也知道,曹操就是要打。
先建立营寨,再一步步往那边靠,曹操会越来越坚决。
到时候还劝得动吗?
可现在也无法反驳,在江陵他们也算是立足未稳吧,谁知道这里还潜藏着什么奸细。
大军做一个前出掩护是合理的,这个没道理反对。
程昱看了其他谋士一眼,都在纷纷点头。
“中郎将兵法严谨,丞相,我等认为可行。”
既然程昱都这么说了,那基本上就已经是定数,他最懂曹操心意,没人会反对。
没想到的是,丞相这个长子竟那么懂战略,仿佛这十年来没少打仗的样子。
丞相那些儿子,虽然打仗带在身边,可讨论决策的时候,没一个能出声的。
也只有这个长子……很多谋士都有感觉,这就是世子了。
“就如此吧,地点择日再定,今天大家先回去休息。”
那么事情就这么定了,打不打的,到时候再看。
谋士们散去,他们心知肚明,离开战已经有了七八成。
“你留下!”
曹操在曹昂要走的时候,喊了一声。
等谋士们散去的时候,曹昂却先说话:“父亲,儿能否跟父亲讨要个人。”
先开口说话,等一下曹操如果怒起来,说起今天的事,就不好说了。
曹操此时一愣,没想到这儿子先有事开口了,他一时还没想起今天那些事呢。
“你……是想要什么人?”
“就父亲身边一个用不上的人,丞相府里一个参事。”
“究竟是谁?”
“文和先生。”
此时的贾诩,在官渡之战后就一直留在曹操身边,曹操也向他问计。
可问是问,并没有多重视而已,比如这一次,贾诩的意思就是不要顺江下去了。
从后世的角度看,贾诩可能是对的,但打仗嘛,就没人敢说百分之百。
“你要贾诩!”
曹操眼睛瞪大,看着自己的儿子,那目光里是难以置信,“你可知他是谁?”
“知道……”
“当初,就是他让你身陷宛城,还有典韦,你还敢要他?”
没错,曹昂和典韦在宛城遇难,就是贾诩的计谋,可曹操大度,后来接纳了贾诩,也接纳了张绣,尽释前嫌。
从这点看,曹操还是有度量的,哪怕是装,他也能一直装下去。
“为何不敢,这贾诩在父亲身边很重要吗,离不得?那就不要了。”
“倒不是,我以为你会对他有什么嫌隙。”
“父亲过虑了,我是父亲儿子,既然父亲能有此度量,我也不能没有。”
“嗯……好,不错。”
曹操点点头,“你可以让他进你的五官署,反正这五官署也没什么人。”
“多谢父亲!”
这个时候五官署还没有什么人吗?
也是,按照现在曹昂的记忆,曹丕得过个几年才任这个职位,自己来先截胡了。
………………………………
第十九章 先生以后跟我吧
曹昂为什么要贾诩?
那是因为今天这一场实在是超出他的预计,来到这个时代那么长时间,其实也没有真正经历过什么事,两眼一抹黑。
所以曹昂身边必须有个人,能对他的一言一行进行指导。
其实到不需要多精明,这个人必须是沉稳老练,最为安全。
贾诩就是这么个人,他的智慧最容易活下去,这是曹昂最需要的。
至于什么“有奇谋”,“一言兴邦”之类的,那都是添头了……
除了贾诩,曹昂还能对谁放心?
贾诩到了曹操这里,后世觉得没有其他谋士那么红,但也立了不少功劳。
赤壁之战,曹操对他也是只问不听的,要过来应该容易。
此时曹操笑道:“那你自己去跟他说吧,只要他愿意,就行。”
问他?一准愿意。
这时候如果曹昂出言相邀,贾诩不同意的话,他就不是贾诩。
曹操都让曹昂参与议事了,以贾诩的才智会看不出端倪?
他要是不同意,就不怕曹昂以后给他小鞋穿?
曹操说完,一时间又想不起自己该说什么了,愣在那里。
“父亲是想问我今日之事?”
“哦,对,吾听子孝所言,抓回来一群人?”
他倒是忘记曹昂“强抢民女”的事了,这在曹操心里压根不叫事,如果曹丕来提起,他可能会临时怒一下,可过去之后就不会在乎。
曹昂就说:“是这样的,我今天在酒楼,被一群人堵住了,子孝叔叔经过,就全都抓了回来。”
“嗯,是很蹊跷,得问个清楚,这事你去办。”
“孩儿遵命!”
看得出来,曹操很高兴啊,或许是因为曹昂的那个建议。
行了进兵之实,又没人能够反对,妙啊!
一旦把曹操哄高兴了,还是很好处理的,曹昂也意气风发地出来。
外厅还有一些谋士在休息喝茶,正巧贾诩也在,曹昂就走过去。
“文和先生。”
“哎哟中郎将,老朽这怎么当得起,正想着去给您赔罪呢……”
“赔什么罪,文和先生是人才,父亲都敬服,我哪有怪先生之理。”
“不不,赔罪也是应该的,中郎将这……是有事?”
以贾诩的嗅觉,他肯定觉得不对劲了,就是不知道有什么事。
肯定不是来寻仇的,这点贾诩知道,曹操也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
那是为了什么呢?
“先生高才,进我五官署如何?”
“啊你……承蒙中郎将错爱,能不能换个人呢?”
“换个人,先生这是不愿意?”
“倒不是不愿意,我这都老朽了,跟不上中郎将的广大前程啊!”
倒也不完全是客气,贾诩能看出来,曹昂的机会很大,他要看不出就没人看得出。
这么个前程远大的人,跟着一定会很累吧,而且还很危险,贾诩不愿意。
跟了曹操之后,贾诩已经不期待什么大功劳了,平平安安过日子就好。
但没想到,被他坑的曹昂一出现,就点名要他,这不尴尬吗。
同时他也知道,曹昂能说这话,肯定已经和曹操说过了,曹操说话比天子管用。
而曹昂既然前程远大,就不能得罪,这话也是在劝说。
曹昂也不想跟这个老狐狸浪费口舌:“我若是坚持呢?”
“那我就跟定中郎将了。”
“文和先生爽快,这就跟我走吧。”
贾诩一愣:“怎么,这就要走?去哪里?”
“要前出建水寨,那必定要出动荆州水军,我中郎将也兼领水军啊。”
“如此……中郎将是否连水寨建在何处也猜到了?”
“哈哈哈……”
“哈哈哈……”
两人尬笑,实则都猜出了对方心思,他们估计都知道在哪里。
不同的是,曹昂因为知道历史,而贾诩靠的完全是实力。
笑过之后,贾诩正色问道:“中郎将,为何选我,没选其他人?”
在贾诩眼里,曹操的作为都摆得明明的,这是给曹昂整班底呢!
世子还没开始封,但那又有什么用,让你什么时候下来就什么时候下来,只有自己的班底实力才是一切。
世子可以有门客,可中郎将能封官啊,自己就成一衙!
“先生猜不到?”
“完全猜不到,以才名来说,还以为中郎将会选元直,他的名声颇大。”
徐庶吗,他确实名声大,因为他是从刘备那里捞过来的,后世好感度确实高。
在曹操这里一声不吭,其实要的话,也能要到,曹操自己都有些烦了吧……
但徐庶暂时不合曹昂的心意,起码现在贾诩才是最急需的人才。
要来有什么用,如果还一声不吭依然是废物,可如果愿意帮曹昂,一个锐意进取的谋士也不符合曹昂现在的境况,他要稳的。
“他啊,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好,那以后就请中郎将多多照顾了。”
曹昂不愿意说,那贾诩也识趣地没有追问,干脆得很,不做什么没意义的事。
正要走,曹昂又停住:“先不忙,还有件事没办,先生可愿意跟随?”
“也好,不忙。”
既然答应了,那贾诩就只能把自己当成曹昂的人,跟着熟悉一下十分正常。
他也要看看这位大公子究竟会如何行事,搞清楚脾气,以后也方便说话。
结果两人就来到江陵府,关押犯人的地方。
带着贾诩见过了曹仁,曹昂就直接明说:“子孝叔叔,父亲让我来处理细作之事。”
“那行,反正我们也没问出什么来,子脩要如何处理?”
“先看看吧,叔叔,你这地方防御也太严密了吧?”
曹仁奇怪,看了看周围,关押犯人的地方,严密点不好吗,为什么这么问。
何况他自己都没觉得有多严密,只是江陵新定,巡逻站岗的人手肯定比平时多。
“这严密吗?”
“太严密了,如果有人要逃狱,都没机会。”
曹昂又说了奇怪的话,转头看贾诩一眼,“文和先生,你说呢?”
就随便一问,没想到贾诩真明白了,点头道:“确实,太严密了。”
“那这……不应该么?”
只有曹仁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是真搞不懂还有嫌监狱严密的,只有犯人自己了吧?
贾诩又看了一眼曹昂,才跟曹仁道:“将军,其实这些人,换个地方看守,让人守住门口就行,如果是普通百姓,他们也逃不走的。”
这一刻,曹仁才恍然大悟。
………………………………
第二十章 原来是条大鱼
审问是不行的,如果是细作,他也不可能承认。
如果是百姓,不承认会被严刑拷打,承认了也就死个痛快。
普通人逃不出去的地方,他们如果能逃出去,那就说明训练有素。
“原来如此,先生高明!”
曹仁赞叹道,“让他们有机会,展露出身手,我再出手伏击!”
贾诩笑了笑,哪里是自己高明,这就是曹昂的意思。
通过这一点,贾诩也看出了这个曹家长子确实有智计。
这种智计对于贾诩这个史书称赞,诸多历史名人称颂的谋士来说,还算不上什么。
但已经够了,能达到他辅佐的要求,太聪明了你要谋士来干嘛……
不过此时曹昂却摇头:“不,他们如果逃,就让他们逃吧。”
“子脩,这又是为何?”
“因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