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曹冲遗嘱,其实我大哥没死!-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昂就是想她马上走,好让曹仁安排的人手跟踪回去,能不能跟上就不关曹昂的事了。

    “你是说,曹操会攻打东吴?”

    “这还不够明显吗?几十万大军都开到江陵来了,刘表已灭,江东还能留着?”

    女子微微点头:“没错,大军出征,不能无功而返……”

    “哦,看起来你是将门之后?”

    “贼子,你少揣测姑奶奶的身份,后会有期!”

    她竟丢下一句话,回转身策马跑了。

    马当然是押送他们的马匹,其实不算好,要追也一定能追上。

    曹昂看着女子消失的方向久久不语,彪悍啊,在这个时代,男人不得更彪悍?

    贾诩上前道:“看行事作风,进退有度,她之所以回头威慑我们,是让一部分人先走。”

    “都逃不过文和先生的法眼。”

    “就这点计谋,中郎将看不出来吗?”

    哪怕是城外,这群人其实也逃不远,实在要追分分钟能追上。

    因为古代的马匹可不是寻常之物,一般人用来拉车的当然是驽马,押送犯人用的就是这种劣等马。

    而曹昂他们骑的是军马,完全就不是一个位面的坐骑。

    怎么说呢,简直是两种生物,跑起来不一样,就连吃的也完全不一样。

    所以,如果那女子一开始就逃,那必然是逃不掉的,怎么跑得过军马。

    他们也只抢到了几匹马,靠步行更不可能逃脱。

    所以回头威慑一下曹昂,好让他们的人有时间去准备。

    没多久,曹仁也带队来了。

    “如何,都逃了吧?”

    “都逃了,叔叔,你的人没事吧。”

    “不会有事,我让他们注意了,这是有心放他们走的。”

    “那追击者呢?”

    “也已经安排好,哈哈,子脩等着消息就是!”

    曹昂点点头:“那我就回去了,一切交由叔叔处理。”

    “哎,你怎么就走了呢,那女子可是极其貌美,连叔叔生平也没见识过几人。”

    “子孝叔叔,这与我有什么关系?”

    “哈哈,子脩,别装了,让人放走,不就是想再把人抓回来嘛。”

    “叔叔,你这……”

    曹昂不知道怎么说才好,真觉得他是这样的人吗,那曹昂以前究竟是怎样的人?

    居然是觉得他觊觎人家美色才搞这一手,然而此时的曹昂是心如止水啊!

    一切都是为了赤壁,此时曹昂没势力,靠的就是这一战建立根基。

    “叔叔,可别耽误正事才好,若是能查到这些细作的源头,不必打草惊蛇,以后……”

    “以后如何,打下江东了你明媒正娶?”

    曹仁笑呵呵道,“那可好,你离开时尚未娶妻,丞相倒是安排了人家,只不过人已经……”

    “人已经嫁出去了吗?”

    “不,已经抄家灭族了。”

    这……就是乱世啊,十年等不到,还以为嫁做人妇,结果是人都没了。

    肯定是那伙汉臣的什么女儿吧,不知道什么时候惹怒曹操都有灭门的危险,麻了。

    曹昂也不想知道是谁,对曹仁说道:“叔叔,耐心跟着他们,别打草惊蛇,以后他们派来的任何细作都不必抓,尽量盯着!”

    “明白,不会误了子脩的大事!”

    曹仁呵呵笑着,真不知道他究竟明白了什么。

    想了想,曹昂也没再多说,赶紧告辞,跟着贾诩先回去了。

    ……

    回城的路上,曹昂忽然想起一事,问贾诩:“你说,父亲会不会给我安排婚事?”

    “那是必然的,中郎将可是在外娶过?”

    “呃……没有。”

    “有没有都无妨,丞相定会给你安排,在外娶的,可以为妾。”

    这倒是能理解,既然在这个时代,就不能有过多后世的思想,人家怎么活你就得怎么活,如果不乐意,曹操在后面还举着刀呢。

    作为曹操的公子,曹昂有这个觉悟,婚姻就是政治性的。

    曹操给儿子安排婚事,实际上就是给他们安排势力,看什么势力对他们有帮助。

    而对于曹昂这个现代人来说,也不可能想娶谁就娶谁,你当这是偶像剧呢?

    想活得好,就要听曹操的安排。

    如果妻子有足够的家世,没准危难的时候还能帮助一把呢。

    “不过文和先生,若是此时回许多,也没什么好选择了吧?”

    “嗯,那倒是,适婚的女子,有家世的,基本上都选过了……”

    是曹丕和曹植吧,他俩都结婚了,曹操肯定也为他们安排了有家世的妻子。

    背景足够的都嫁人了,这个时候曹昂再插进来,恐怕也没什么选择。

    也好,曹操没得选,曹昂这才轻松,他也不想靠什么妻族,自己难道不行吗?

    如果曹操没安排那最好了,按照后世人的思想就毫无压力。

    “倒是有一人,适合中郎将,家族势力也大。”

    “别,文和先生,没有最好,你该想办法让我父亲打消这个年头。”

    听到曹昂这么说,贾诩倒是奇了:“中郎将为何有如此想法,恕在下多嘴,中郎将今年也三十有余了,虽看起来年轻,可按照一般人家,儿女都长大了吧?”

    曹昂没想到,父亲还没催婚,倒是自己的谋士先来了。

    这真是催婚的危机啊,这可不是家事,这是政治!

    他摇摇头:“身在乱世,居无常所,天下变化谁又知道呢,所以不能有太多念想……”

    “乱世?呵呵,中郎将大可放心,别人看来是乱世,在我的眼里,却是无比清晰。”

    “哦,文和先生有高见?莫非天下大势已然明晰?”

    贾诩看着曹昂,笑了笑,有的话他会说,有的话他不会,分人。

    但现在,他能看出,自己要跟曹昂绑在一起了,他相信自己谋士的眼光。

    “天下大势,丞相必将一统。”

    这就拍马屁了吧,感觉他这么个史书称赞的人物,不该看不准啊。

    三足鼎立,诸葛亮都看出来了,他在历史评价中谋略可是更胜诸葛亮!
………………………………

第二十三章 江陵对

    “文和先生,您再想想,这天下我父亲确能一统?”

    曹昂不敢相信地追问,这要是看错,不就耽误他后世大名了吗。

    隆中对可是出自史书,果然世间唯有卧龙是妖孽吗?

    贾诩却淡淡道:“无人可知,但大势如此,终将以此结束,丞相能平定中原获得如今的胜迹,还不足以说明吗?”

    越是浅显的问题,越容易有偏差,东吴西蜀那边也不少名士不这么认为呢。

    不过从更广的时间维度来说,贾诩这个预测,比诸葛亮靠谱。

    反正这时候诸葛亮已经被刘备带走了。

    “文和先生何以有如此判断,那江东还有孙吴据守呢。”

    “中郎将,可是在与诩问计?”

    这就算曹昂正式问计了,颇有点刘备问计诸葛亮的意思。

    那如果这个时候贾诩分析了形势,这改叫什么对呢,如果流传后世,莫非叫《江陵对》?

    “是,昂不才,先生若愿意,昂会终生以师相待。”

    “中郎将……”

    一直淡定的贾诩此时动容了,没想到他坑过的曹昂这么有诚意!

    曹操都一直把他撇在一边,而其他名士都得到了重用,曹操也只是对贾诩偶尔问计而已,大多时候都只当个参考。

    贾诩当然知道,但他觉得,这样过日子就知足了,他也没指望别的。

    以他的目光,甚至能看到曹家一统天下!

    所以曹操是他最安稳的选择,不受重用无所谓,免掉了奔波之苦,以及诸多风雨飘摇。

    可现在,曹昂要以他为师!

    知道这个身份在古代有多重吗,天地君亲师,那就是极高的地位。

    而且,以贾诩的眼光,他现在看好曹昂,至少觉得曹昂有机会。

    既然曹昂有机会,那曹操的机会就是曹昂的机会,曹昂的机会就是他贾诩的机会!

    如有一日,曹家登上那大位……

    再如果,那个人是曹昂的话,那他贾诩就是帝师!

    这妥妥的一场大富贵,以及家族的荣耀,但其中是有风险的。

    此时,曹昂也没想太多,就看贾诩是怎么个判断。

    “中郎将既有如此诚意,很多话,诩也会知无不言,适才说的,以及我们今天所有的话,中郎将请保密,不可对第三个人言,哪怕是……丞相!”

    “好,先生有言,就当如此。”

    曹昂也有些激动起来,这家伙要动真格的了,这当真是少见。

    三国后期,基本上已经看不到贾诩冒泡,这不是他没能力,而正是高明之处。

    在这个世道,能有个善终,岂能不是最聪明的人?

    但现在,贾诩竟要火力全开,有人评价他“一言兴邦”,所以这是个有改变三国走势的人。

    “大公子,适才我之所言,也非虚妄,否则我也不会投靠过来。”

    这回称呼也变了,这么称呼就亲近了许多,总是称官职就显得有些生疏。

    曹昂没再说话,就听贾诩怎么说。

    真正的谋士,不会犹犹豫豫的,如诸葛亮。

    只要他们确定自己的路,就会毫不犹豫,十分坚决。

    既然相信自己的智计,那凭什么会犹豫,难道自己判断有错?

    “这天下,定会归曹,只不过需要多久,我并没有把握。”

    “眼下事关重大的,就是与东吴一战,若是此战不利……那时日或许会更长。”

    “此一战,我劝丞相求稳,实则更为妥当,但你今天说的话,让我也重新考虑了一遍,也许你说的没错。”

    “刘备,或许是一个变数。”

    厉害了,先前贾诩没算刘备,也是因为刘备还没有根基。

    东吴那点地方,现在打很难,可他们也打不出来,等到时机更成熟再攻打也稳妥。

    但今天曹昂的那些话,让贾诩重新考虑了局势。

    诸葛亮能说出三足鼎立,是因为他们自己就是一足,这时候谁也不知道诸葛亮能有那么大能耐,如果他辅佐刘备没成,那也不会传出来。

    这方面,其实贾诩要算的比诸葛亮更多,刘备这个意外因素也是才想起。

    就算有曹昂提起,其实也没几个人能想到刘备会异军突起,他手底下几个武将虽强,但没有根基永远不能成事。

    刘备是个盲区,曹昂帮助贾诩补齐了这个盲区。

    “以对东吴一战的结局来看,若是能全胜,当无疑问。”

    “若是不能全胜,东吴就能保无恙,起码还能继续拖,但刘备也难起,他会逃往西蜀……”

    “但不要紧,大势依旧未变,东吴西蜀皆是苟延残喘而已。”

    “若是刘备身边有智士,则大为不同,毕竟蜀道难,看他们如何纷争。”

    要出来了,这就跟真实的走势差不多相同,能耐啊,能看到这个就比诸葛亮狠。

    曹昂忍不住问道:“先生,刘备能夺西蜀?”

    贾诩摇头:“他断无此能力,此时他还需要根基,若是逃往西蜀,也只是附庸之人,同姓刘,他不可能对同族行不齿之事吧?”

    也对,刘备是取了荆州之后,才有入蜀能力的。

    如果自己逃往西蜀投靠刘璋,他就不能干出夺人地盘的事了,否则金字招牌无效。

    “那刘璋可能成为大患?”

    “刘璋?此人懦弱,不能成事,丞相可一举而下!”

    够狠辣,看人很清楚,只有刘备坐镇的西蜀才是大患,不知道为什么,贾诩也这么想。

    “为何,刘备只是仁德,看起来也十分懦弱吧?”

    “他会懦弱?仁德只是表象,就如你说的,招牌而已,刘备此人,参与过衣带诏,领兵也镇过黄巾,四处招揽名士,其野心彰显无遗!”

    也对,只有百姓才不管这些,能看层次高点的名士,都知道刘备有野心。

    以往能投靠刘备的,都是没地方去烧冷灶而已,打的也是追随大汉皇叔名号。

    至于徐庶,只能说这人太耿直了,计谋和为人是两码事。

    曹昂忽然想起,这一切的估计,是基于赤壁之战胜负上的。

    “那先生觉得,若是此番与东吴对战不利呢?”

    “对战不利?”

    贾诩一愣,他虽然劝曹操要稳,可也没想过曹操如此势大也能输錒。

    哪个都不是傻子,基本的条件都摆在这里了,东吴也是一片哀嚎。

    “若是如此,则三足鼎立!”
………………………………

第二十四章 果然是天下大才

    当“三足鼎立”四个字说出来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