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攸差点脸色就变了,这话可是诛心,太狠了!
看人是什么意思,调令都调不动你了,是不把曹操放在眼里?
看人才动,那意思是你们都拉帮结派了,全军不是一体了,万一你说要反可咋办……
一般人反应没那么快,高级谋士就不一样,荀攸顿时满脸尴尬。
可贾诩每句话都没有支持曹昂,都是冲着曹操去的,也就是说,曹操说啥就是啥。
他支持的是曹操,你们不支持,却又没道理,这是要干嘛?
一下子话题就刺激起来,曹昂心中不由得赞叹,果然没选错人!
这老家伙就是有威力,一句话就把人给怼回去了。
荀攸也马上说:“文和之言甚是,只是这主帅与全军,确实应该有些默契。”
曹昂觉得他气势已经下来了,完全构不成阻碍。
此时都已经看向曹植了,这荀攸是支持曹植的人吗?
如果不是,那曹植会怎么出招?
………………………………
第三十章 杨修的想法
果然,有了贾诩那句话之后,曹操也明白了。
“无妨,此去并非正面开战,只需与东吴周旋即可,也是因此,对磨炼军队亦有好处。”
“丞相说的是……”
荀攸也不敢说话了,而贾诩闷在一旁仿佛又与他无关似的。
然后,曹操又对着曹昂说:“子脩,你也要尽力,时隔多年,怕是已经忘记军伍了吧?”
“是,末将定当全力以赴!”
“嗯,你是有天赋的,只要肯下力气,还是当初的你。”
曹操就一直很看好曹昂,在曹冲死后,他又开始寻找寄托了。
首先一点,曹冲死前就提到了曹昂,这当然是加深了曹操的印象。
而在十一年前,曹操就是培养曹昂的。
如果曹昂早点回来,那么这个任命就毫无争议了。
这一趟都觉得是个便宜,哪怕荆州这十万都是乌合之众,可曹操的精兵分布在一旁的战线上,随时可以进行威慑。
就等于是借力了,此番怕是东吴方面都不敢出战。
不止他们这么想,东吴实际上也是这么想的。
如果没有诸葛亮那一伙人,东吴保证没人敢动。
周瑜一人力排众议吗?
有可能,周瑜对自己还是自信的,但他不会主动联合刘备,因为他也不太看得起刘备。
“子健!”
曹操忽然又说,“粮草均需,就得你来管了。”
曹植欣然出来说:“父亲放心,定不会出差错!”
原来在这里等着呢,曹昂忽然明白了,曹植走的就不是当面和你争的路子。
在谋士里,很多都是看好曹植的人,因为曹植才名确实响亮。
作为读书无数的谋士,他们肯定会对曹植更有认同感,当然,有部分也是支持曹丕的,因为“长幼有序”,他们这部分人就比较保守。
但不管怎样,支持曹昂的现在看来就贾诩一个。
曹操继续安排:“其余人等,分守各处,给前军支援……”
人人都有安排,但都是策应,实际上是不动的,来这里就是提醒他们一下有这个事。
曹操当面跟你们说了,如果曹昂军有要求,你们都要提供帮助,否则你们是不把军令放在眼里,还是聋子听不到?
“我等定当上下一心,不日必灭东吴!”
曹操定下之后,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谁也不敢再推翻。
所以一个个口号喊得震天响,曹操很满意,这个安排也顺了他的心。
对于曹昂他是有照顾,可也不会什么都喂到嘴里,你也得有这个本事拿啊。
……
曹操的作战会议宣布完毕,各自就忙自己的事去了。
责任最重大的是曹昂,他很快就赶往水军大营,这一次,贾诩也跟着去。
曹丕则是一声不吭,虽然对于曹昂拿到这个功劳也很着急,可他确实做不了什么。
本就是曹操有这个意思,技巧如果破不了,也不能跟曹操正面反对吧。
而曹植选的是另一个方向,他掌握了粮草军需,那就掌握了军队的命脉。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这一点不仅现代清楚,古代更清楚。
什么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时的曹植觉得,自己就掐住了这个大哥的要害。
回去,马上就和杨修商量。
“祖德,这次多亏了你,直接就议定了。”
“公子不必着急,此番我们已掌握主动,就看什么时候动手了!”
“可他毕竟是我大哥,若是有个不测,又当如何?”
“公子!切不可妇人之仁!”
杨修严肃地说,“若不是他回来,丞相看好的可是你啊,大公子消失十年,突然一回来就委以重任,还不引起重视吗?”
曹植释然点头:“说得对,可我们该如何动手呢,若是被发现怎么办?”
“公子,你不必动手,我来想办法,至少也让他无功而返,或许……”
杨修忽然有个大胆的想法,“可以像十年前一样,就当他没回来过!”
曹植被说得心头狂跳,杨修是真狠,不过曹植还是第一次干这种事。
他有点害怕,但对杨修,他是毫不怀疑的,因为两人很早以前就惺惺相惜了。
“那父亲不会责怪我吗?”
“公子放心,我不会让人知道,就算被人知道了,也是我一个人做的!”
“祖德,你不必如此,你已经帮我太多了。”
“公子,你我之间,不必说这些。”
杨修是有志向的,而且也敢做,特别喜欢做些展才的事情,就是后世说的爱秀。
对于和曹植之间的情谊,自然是不假,同时他做事也不是为了什么蝇头小利,他立志要做大事。
可如果曹植上不去,他就没有了这个舞台,为此他不惜一切代价。
说到底爱秀原本只是个小毛病,但随着地位逐渐提升,这可就不止是个小毛病了。
就如同小孩争斗,人小力微,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可如果不加以制止,随着他们长大,矛盾依然存在的话,就会出大事。
人长大了,力气也在变大,到时候甚至拿起武器争斗……
对于杨修的性格,有不少人评说,曹昂也知道一些。
但此时,曹昂不怎么在乎这些,他带着贾诩和文聘回水军大营。
这一次文聘跳出来,非但没有增加什么麻烦,还多捞了个将领。
曹昂记得,这家伙后期很猛,在江夏一代颇有名堂。
这个就算名将了,起码比蔡瑁张允要好,至少从名声上看是这样的。
回去大营,曹昂就让水军准备。
而贾诩在营帐里拉住他说话:“此番出征,不会一帆风顺,要注意后方。”
“先生是说,子健会给我出难题?”
“主簿定是那杨修,此人有文才,公子怕是已经把他得罪了。”
关于这人,曹昂却不是很担心:“我有文和先生,何惧他一个主簿?”
贾诩笑道:“我并非无所不能,若你的大军在前方苦战,而后方忽然断粮会如何?”
这个嘛……曹昂也不是没考虑,十万人啊,虽然有两位都督带着,还有个文聘,但如果没有粮草支撑,确实不好养活。
“先生的意思是说,杨修他敢在粮草上动手脚?”
这胆子也太大了吧,以为曹操是谁,这可是不要命的节奏!
………………………………
第三十一章 沿江而下,逼江东
贾诩的意思非常明显了,曹丕曹植不可能干坐着。
这都是能想到的,他们如果不出手才让人意外,可此时为什么贾诩要说这个呢?
“公子,今后若是出现那些事情,你也不必过于惊诧。”
“那还请先生教我,如何应付。”
曹昂按照正常理解,贾诩说完了这些,不就该说如何应付了吗。
然而不是,贾诩笑道:“如何应付,现在我也说不了,要说的是,公子今后应当习以为常,不可大惊小怪。”
“这……我兄弟,要坑我,我还得习以为常?”
“正是。”
“先生要说的事,不仅仅是习以为常吧?”
“还有,公子请记住,与东吴之战,无论输赢,切不可使自身陷于危险之中。”
贾诩严肃起来,他的态度就是在跟曹昂说最重要的事。
“此去或胜或败,皆可,并不能影响公子的前程。”
“胜了固然好,可若是败了,公子也不要急,保住自己,仍有机会。”
“以我之推算,天下纷争还要持续很久,咱们不可争这一时。”
曹昂恍然大悟,贾诩是怕他着急啊,年轻人一急,基本上就不顾生死了。
这确实是不好的现象,此番进兵,其实贾诩是最不看好的一个,根据曹昂所知实际上发生的历史来看,贾诩的担忧是对的。
而且,以曹操对曹昂的态度来看,哪怕输了回来,仍有余地。
就现在,曹操就对曹昂已经很照顾了,有心人都能看出来,给了太大的机会。
可最怕的就是给了机会就急,作为儿子一般都在想,既然给了机会,如果还不行岂不是辜负了父亲的一片期望?
于是,就有可能非要在这一战里立下功劳,而导致危险。
贾诩看来这没必要,好好活着,尽量减少失误,基本上世子的机会就很大。
他是对的,这是在告诉曹昂,你别死,该是你的都是你的!
曹昂微微点头:“先生,我明白了。”
“公子能明白最好,但我觉得,公子仍有自己的想法。”
“没错,先生,家里兄弟如何,我可以习以为常,但此次东吴战事,我不想输。”
贾诩也叹了口气:“根据我的推算,其实我军并没有如大家看到的那样优势,胜负依旧在五五之数,可那刘备如今……怕是成了气候。”
确实,在没有获知刘备具体情况的时候,贾诩竟能算到这些,十分惊人了。
今天贾诩相较于之前,算计中又加大了对刘备的权重,他是越来越担忧。
按着贾诩的性格,那就最好是无功而返,没有太大损失就行。
然后回去慢慢混着,以曹操的态度,占据世子优势,一步步笼络势力。
把先前曹丕曹植两兄弟掌握的势力再弄回来,一点一点的,哪怕时间跨度大些,这是他贾诩最稳的计划。
他这样说了,曹昂也不能再说什么。
你总不能说自己知道一切,胸有成竹吧,这不合常理。
“那这样,若是战局不利,就依先生所言,不过若是有机会,还是图谋胜机。”
“当如此,须步步稳健。”
贾诩颔首,“那可以准备了,或许我们明日就可出发。”
曹昂一愣:“明日?先生不是说,他们要搞事情吗?”
“呵呵,那杨修也不是庸人,现在就开始,岂不是太明显了?况且,若是等我们去到驻点建起营寨之后,他才更好下手。”
离开曹操远一点,曹操就很难知道了,这就是机会。
……
如贾诩所料,一切都进展顺利,所有物资一天里完成了装船。
杨修办事一丝不苟,并且表现得跟曹昂一点过节都没有的样子,仿佛他们没怼过。
第二天,他们就出发,顺流而下,行动十分迅速。
这一段路,船行两天,一路上见到了不少的水贼。
不过水贼并不敢招惹大军,远远地就逃开了,虽然曹昂率领的水军势大,但也要求蔡瑁张允谨慎前行。
谁知道这些是零散的水贼,还是东吴的斥候,有时候这二者就是一回事。
东吴大将甘宁,那就是水贼出身的,需要时他们可以大量招安。
“中郎将,我们可以加快些,他们来不及,只有这点蟊贼不足为惧。”
文聘站在曹昂身边,很有底气地说,“我荆州军还不至于如此胆小。”
因为是投靠过来的,虽然投靠的时候文聘也算是有骨气,但毕竟是降将。
所以他是憋着一股劲的,曹昂也知道,这位历史上就跟着曹操了,是个可以信赖的人,而且战斗力也是爆表的。
史书称他守江夏数十年,名震敌国!
看来,这也是个被低估的名将,多次击退了孙权和关羽的进攻。
再加上蔡瑁张允两人,曹昂觉得可以了,能被东吴视为眼中钉的人应该不弱。
“仲业不必急躁,咱们慢慢走。”
曹昂优哉游哉地说,“反正他们现在回报也来不及的,我军任务只是建立水寨,等待后继大军,就凭咱们这点兵力可不能与江东对抗。”
“中郎将是看不起我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