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曹昂也没指望他们就能训练处一支与东吴对战的水军出来,只是逗逗他们而已。
刚想说话,忽然一人走过来道:“兄长,多年不见了!”
此人大约十多岁年纪,十分儒雅,眉目间意气风发。
“你是……”
曹昂有点懵,本想到江陵看一看曹操,没想到这一个个堵门来了,不能回去再吗?
他一个穿越者当然认不清谁是谁,这好说,反正十一年过去不记得也正常。
“植,拜见兄长!”
“哦,是子健啊……”
居然是曹植来了,不应该是曹丕更关心一点吗?
曹昂赶紧过去,兄友弟恭,大家客客气气地寒暄了一番,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
“子健如何得知,为兄今日会来?”
“啊,自闻兄长陨落,弟痛心疾首,多年来都以兄长为楷模,勤奋修习……”
他这也扯得太远了,果然有文化的都这样吗,不愧是建安七子之一,天下八斗才华的拥有者。
那曹昂也只能硬听下去,实际上也没什么有用的内容。
郡守府前,就这么把两位水军都督晾在了一遍,他们就很尴尬。
嘴上在客气,但其实曹昂心中就在想,这位后世的陈思王,也是有过机会的。
应该是在建安二十四年的时候,曹操让曹植带兵去解关羽之围,任命的也是中郎将,你说这巧不巧,这像是个万金油职位。
曹植说着说着,就开始要拉人了:“兄长,此处是郡守府门前,咱们换个地方再叙?”
“嗯,就在这议论聊天确实不妥。”
曹昂点点头,但他不想接这茬,因为曹植没干过曹丕。
至于是因为什么,现在不好断定,也不能全信后世的传说。
于是目光看向两位水军都督。
这两人是可以稳稳拿在手里的,只要曹昂一句话,他们就会依附过来。
因为他们被曹营上下不待见,还是降将的身份,他们没有太多选择。
“子健,不如这样,咱们日后再聊?”
“这……兄长还有事?”
曹昂就指了指蔡瑁张允说:“父亲让我兼领水军,你也知道,我这十一年什么也没做,对于军务都疏远了,哪里还懂什么水军。”
“所以,那得先去他们营中看看,否则不好交差啊。”
“这样,改日我请子健,如何?”
这是出征在外的,不是在家里,所以军务当然最为重要。
曹植哪里还敢说别的,心中也有些惊讶,父亲居然这就让兄长处理军务了?
这凭的什么,十一年了,而且还是领的水军……
………………………………
第九章 他可以争,但不能蠢
曹操是扬言要封世子的,就是曹昂,现在他回来了。
至于什么中郎将,也没人看得出曹操的心思,可一回来就独当一面,这是什么说法?
此番要攻打的是江东,水军自然是重中之重,居然让刚回来的曹昂去?
曹植不懂,但大为震撼……
他觉得这归来的兄长几乎坐实了世子身份,这样来看,其他人机会就渺茫了。
“既然有军务,就不耽误兄长了,是愚弟不分场合,只因对兄长的思念啊!”
“没什么,改日咱们再叙回来!”
曹昂也高高兴兴地说,装嘛,谁不会。
他比曹植占便宜的可不是兄长的地位,而是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经验。
蔡瑁张允两人看见曹昂又找过来了,不知道该高兴还是着急。
高兴的是曹昂也没撂着他们,不似其他的曹军将领,今天来得还是很对。
但着急的是,他们那些训练压根就没什么成效。
北方兵员到南方进行水战训练?
开什么玩笑,就算能练得有模有样,也打不过江东的水军。
可为了应付大公子,该准备还是要准备的。
两人合计了一番,张允先走了,他得回去准备一下。
曹昂又跟曹植客套了几句,两人就仿佛很熟的样子了,古人在礼仪客套方面都是有一手的,更何况这位大才子。
建安七子曹家父子就占了三位,要论文化,三国也没其他诸侯比得上的。
再回过头看,居然就剩下了蔡瑁等着。
“怎么就你一个人了,张允呢?”
“大公子新到,他去准备一下,以免唐突。”
曹昂也没说什么,点点头:“也好。”
应付上级检查嘛,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其实也是没办法。
此时,跟随曹昂的十八个护卫才牵马过来。
“公子,可回去?”
“留下吧,现在我可是有部属了,兼领水军。”
十八名护卫面面相觑,这……太草率了吧,他们也觉得不妥。
曹昂跟他们说话一向都很随意,此时也没有背着蔡瑁。
“你们是不是想回去?”
“呃……那倒不是,只是公子亦不善水战。”
他们倒是很懂曹昂,这么多年也习惯曹昂性子,现在的曹昂本就不是古人,所以跟这些人说话的时候,毫无地位区分。
曹昂摇摇头:“不藏着了,今后,得负点责任才行,你们怎么看?”
“属下愿一生追随公子!”
“属下甘愿为公子赴汤蹈火!”
“公子在哪,我就在哪!”
十八人都表态,非常的果断,无一人迟疑。
一旁的蔡瑁也看得咋舌,果然,曹家的大公子手段也不弱于人。
他知道这些是什么人,这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看得比谁都透彻,战斗力极高。
身为领军之讲,蔡瑁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人的价值。
而这样的人,在军中甚至连将领都不放在眼里的,却对曹昂如此忠心耿耿。
刚才的谈话,让蔡瑁觉得曹昂是个非常和气的人,曹军里就数他脾气好了。
可现在看来……他又不敢这么说了,脾气好的人能有这样的御下之术?
他还听说,这位曹操长子消失了十一年,按岁数也过三十了,可这看起来一点都不像。
刚才和曹植站一起的时候,甚至觉得没差几岁。
此时曹昂转过来,对蔡瑁说:“去找一处,给我这些弟兄们接风洗尘吧。”
“啊?大公子,不是要去水军大营?”
“去水军大营吃喝?你是觉得我这个中郎将不懂军法吗?”
给蔡瑁整不会了,刚才还一本正经地询问情况,仿佛要去视察一番。
他整个人懵了,曹昂见状笑道:“蔡瑁将军,此番进军东吴,你水军能立大功吗?”
“啊,大公子,叫我德珪就好,此番定当尽全力,生死置之度外!”
“行了,你们这些水军,再练几年也打不赢东吴的。”
“这……”
蔡瑁惊了,自己可不敢这么说话,曹操不砍了自己脑袋?
曹昂笑道:“换个人对你这么说,你会信?”
“末将仅有勇武,必效死丞相!”
“你自己都不信的事,丞相会信吗?”
这就是他们不受待见的原因,虽然曹军也有船,有水军,但临时抱佛脚不可靠。
所以曹操根本没指着他的水军做事,就运送兵员粮草而已。
……
此时在郡守府里,曹操还在和程昱议事。
忽然一名护卫进来,和曹操低语了几句,然后出去。
曹操微微一愣,程昱也不好问,就先看着。
“仲德,是子脩的情况,他在外面遇到蔡瑁张允了。”
“哦,水军都督,他们怎么来了?”
他们怎么来了,曹操不会去管这种事,本来曹操也不待见他们。
此时对程昱说:“还记得吾儿适才的话吗,他说自己厌倦了。”
“莫不是大公子此时已经去往水军大营了?”
“哈哈,不愧是仲德。”
程昱一下就猜出曹操听到了什么消息,因为曹操提到了刚才曹昂的那句话。
厌倦了,那为什么出了门直奔水军大营?
这言行就矛盾,而且曹操允许他不管事,什么也不用做跟着就行。
别人看来,或许就觉得曹操疑心了,这小子是不是隐瞒了什么野心啊……
但程昱知道不会,他是老部将了,曹操对这些人都很好,他们也能理解曹操的心思。
“丞相,水战确实是东吴所长,大公子既答应回归,必是忧心吧。”
“忧心?嗯,仲德以为,东吴的水军如何,我们能否战胜?”
程昱哑然,关键就在这里了,人家环境就是水网纵横,从小就擅长这个。
这你让中原大军如何训练才能达到人家的程度?
蔡瑁张允都有自己的本部,但曹操怎么可能依靠降将的那点家底。
对一个豪杰来说,现在如果指望这些,那发兵本就是个错误!
“想必……丞相是对大公子失望了?”
“他争什么,吾心皆慰,但不能蠢!”
曹操面色马上就下来,“拼水军,如何战胜东吴?他根本就不必去水军大营!”
对曹操认可的接班人来说,你可以争抢,可以斗,但绝对不可以蠢!
因为胜者是要继承这一切的,你如果蠢,那这个家就没了。
………………………………
第十章 父子的心思
在曹昂没回归之时,曹操也是很期待的。
可现在马上就沉下脸,那是因为作为他的接班人,绝对不能让他失望。
后世很多人不懂,为什么不少帝王都无视了儿子们兄弟相残,看不见吗?
其实这道理就和养蛊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普通人坐不了高位。
特别是乱世,作为当家人,你蠢,你弱,一个家就没了。
和平盛世的人不会懂这些,真正的豪杰,是不会让弱者接替自己位置的。
曹昂一来就要去视察水军大营,积极点看一般是勤奋努力,不敢懈怠,要黑的话也是说他有别的心思,要争取权位。
但曹操这次不是多疑,而是很失望!
这孩子怎么那么蠢,不知道什么是重点吗?
曹操压根就没把什么水军当回事,他想赢东吴,也不在水战。
“丞相言重了,或许大公子是好奇,毕竟他以前也没见识过水军。”
程昱只能这么说,缓和一下曹操的情绪,他知道曹操压力多大。
到了曹操这种地位,危机感几乎随时都有。
曹家如果失去这个地位,会有什么下场?
程昱是个良才,但要论雄才伟略,曹操自己本身就有。
原来,丞相早有打算啊……
曹操冷冷道:“那也不是现在该去见识的,都多大的人了。”
“这么一说,我想起刚才的事,大公子看起来似乎就是十一年前的模样。”
“嗯?”
曹操一愣,好像是,十一年过去了,那面容居然没有改变,仿佛就在昨天。
因为长子回归,刚才曹操确实很高兴,看着熟悉的面容也一时没注意这个。
不过,那都不算什么大事了。
曹操哼了一声:“那又如何,许是这十一年他也没经历什么风雨,果然是不行啊……”
就是保养得太好了,没有经历,自然也不会成熟起来。
越是这样,曹操就越是失望。
莫非冲儿说的不对,这个大儿子其实不成才,早就在安逸的生活里沉沦?
若是这样的话,还得考察其他儿子才行。
不过就在此时,又一名侍卫进来,对曹操耳语了一阵。
“哈哈,哈哈哈哈……”
曹操又笑了,笑得很有节奏,仿佛刚才的阴郁都一扫而空。
程昱就整不会了:“丞相何故发笑?”
“仲德,告诉你,子脩他……让那蔡瑁领路,带着部众又吃喝去了。”
“哦……哈哈哈。”
程昱也释然地笑了起来,这个误会挺让人意外的。
不过他马上又意识到还是很神奇:“大公子不是这等在意享乐之人,难道说……他也意识到丞相的心中所想?”
“这吾不知,但子脩,他确实不是这样的人。”
曹昂是什么人,曹操很清楚,能做到这个地位,本就有一定的观人术。
然后曹操又低声喃喃:“但他从前也并未如此聪慧,为何要蔡瑁带着?”
……
江陵,后世的荆州市,曹昂正要进入一个酒楼。
忽然有护卫到身边耳语:“公子,有人盯着我们。”
“什么人?”
“似乎是丞相的人,从郡守府过来就跟着了。”
倒不是这些护卫发现得慢,本身曹操的人也水平不低,同时人家在路上盯着你也很正常,如果过段时间还在盯着,才能确定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