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是孙权会不会认,不能让他承认曹操打自己有理吧?
要正经认错,孙权是断然不可能接受的,他宁愿继续打,打死也不会认。
曹昂开始陷入思考,黄忠当然知道曹昂在想什么,犹豫了一下。
“公子,那吴候是不可能认的,哪怕是双方结亲,也断无收兵之理。”
“我知道,父亲出征之时,就用了大义,让孙权承认就是断他根基。”
“确实,吴候若是认了,这江东之地他也坐不稳!”
“嗯……你说什么?”
本来没有头绪,被黄忠这么一提醒,曹昂脑子里灵光一闪。
黄忠不知道他想到什么了,但肯定是有了对策,于是也不说话,在一旁等着。
曹昂前前后后想了一遍,马上问:“这送信来的人,你还能找到吗?”
“倒是可以,他也等着我们复命。”
“好,我写个东西,让他递回去,你等着。”
于是,曹昂招来纸笔,简单地写了几句话,交给黄忠。
黄忠小心翼翼地包好,然后又用蜡封了,神情严肃地走了出去。
其实不用那么小心,这通信的内容甚至可以泄露出去,让孙权知道也无所谓。
“来人!”
曹昂又喊了一声,马上出现一位侍女:“公子。”
“你去,约一下吴候,我要与他在北固楼见个面。”
“遵命!”
这些侍女也都是孙尚香派来的,她的忠实部下,其实个个都挺能打。
不过到了曹昂这里,顶了天也就起到普通侍女的作用,还不至于让她们也去打仗。
……
曹昂的信件也会在两天内传到曹操手里,传消息的部队都十分精锐。
但曹昂首要做的,还是跟孙权通气,两人私下起码要达成一个共识。
所以在当天,曹昂就上了北固楼,孙权则是早就等在这里。
“子脩为何要见我?”
“吴候,这些天来,没少发愁吧,为了我的事……”
“哪里,你可是我江东之婿,这是喜事,岂有发愁之理?”
“吴候不承认。”
曹昂一来就是打算摊牌的,也不管孙权承认不承认,“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有些话我就直说吧,你的那些部下,肯定日夜找你进言,要把我除之后快对吧?”
“子脩!我孙仲谋岂是那种人,这话可不能乱说,那会让天下人如何看我?”
孙权说着还生气了,这确实该生气,要传出去他会挺惨的。
但曹昂面不改色地说:“你手下肯定还说,不能公然对我动手,必定是要假借他人之手。”
“这……”
“在江东之地,那必然是山越之民,他们一部分还与你有冲突,过来行个凶似乎也是顺理成章,而到时候,我这个丞相长子命丧于他们之手,你再去征讨为我报仇。”
气氛一下僵住了,因为曹昂说的一点没错,周瑜他们就是这样设计的。
问题是,曹昂居然还当面说了出来!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封你一个平越将军
“大舅子也不必这么惊讶,两家姻亲不必见外。”
曹昂当面点破,还一点事没有似的,这是见不见外的事情吗!
于是孙权也不否认了,问他:“子脩为何突然这么说?”
“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因为你所处之位是吴候,那就得征讨山越,对吧?”
“百越之地,自始皇帝始就归天子治下,如今必须全都收回来,否则愧对先祖啊。”
“因此,你就得有个封号,比如说……平越将军什么的。”
孙权没想到曹昂说到这里来了,这种话放在别人可能听不懂,但孙权一定懂。
这就是在谈判了,而且设定最后停战状态,双方应该怎么收场。
很多事情,哪怕曹昂再直白,也不会当面说出来,当面说就如同小孩过家家,也太没有深度了,跟一个侯爷说这种话,他会看不起你。
但这话代表的意思,就是曹操放权给了曹昂,让他来谈判?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对孙权有利,所以孙权脸上竟有了一点喜色。
让孙权自己选择的话,他也不可能选择曹操去谈判,那压力多大啊……
“子脩,这是丞相之意?”
“对,你可以这么理解,如果顺利呢,大家就把事情办了。”
“那好说,子脩你是自家人,不必那么客气,江东可提供一应物资,补足丞相大军之用!”
这就敞亮很多了,孙权也知道,要曹操退兵,没个说法可不行。
曹操可能觉得打江东不值了,但要退兵的话,曹操自己也被卡在这里。
要你点赔偿是应该的,不是曹操想要你的,而是不要的话别人怎么看曹操。
但是,这方面赔款的细节,还得详谈,可不是补偿点物资就能过去的。
曹昂可是经历过以后近两千年的历史,各种不平等条约,战胜战败赔款该怎么谈,这方面见识要比孙权多多了,所以这个不急。
“吴候深明大义,这些日后再谈,我得先为你请封将军。”
“是天子名义亲封吗,我仍是吴候?”
“对,你仍是吴候,但平越将军的称号,是丞相亲封。”
“这……”
谁都知道,天子亲封没什么实权,丞相封的才算数。
可对孙权这种诸侯来说,丞相封的毛用都没有,反而天子亲封更有合法性。
因为就算是曹操封的,他也不会给你一兵一卒,天子亲封就有了官位名义,他在这里各种起兵就有了合法性。
如同袁绍,他当年就很想要大将军的称号。
天子亲封的军职,你就有各种合法借口招兵买马,对那些名将名士说你是维护大汉江山,基本上等同于刘备“皇叔”的名头,甚至比他的更实用。
然而,曹昂是不可能给孙权什么“天子亲封”的。
曹操封孙权,就代表了孙权的臣服,这是给曹操一个台阶下。
那么以后孙权要以这个官职动兵,那就没有天子的合法性,只有丞相一脉的关系。
就一个普通名号,不牵扯一兵一卒,不涉及一钱一米,都如此讲究。
“怎么,吴候不愿意?”
“倒不是……子脩,先说说刚才之事,确实有人跟我提起害你之事,但我没有答应。”
“哈哈,无所谓的,就算你答应,也做不了。”
“子脩倒是自信,身处这江东之地依旧稳若泰山。”
那曹昂是有自信的,淡淡道:“这可是你的京口,若是别的什么势力派来一支大军进入就说不过去了吧?若是来的人少,他们打得过黄老将军吗?”
孙权想起这个,感觉也对。
来得少了根本不是黄忠对手,当初黄忠一个人就冲进夏口把他这个吴候给擒了。
当时夏口驻军至少几千,纵然黑夜里行动突然,黄忠属于是偷袭,但当时阻拦黄忠的也有百余侍卫,竟不能挡!
再想想这个黄忠能一箭射落甘宁,孙权从心里是服的。
“子脩,你放心,在我江东断不可能有人能伤你,这一点就算不作为吴候,我们作为亲家也能给你保证!”
“这个我自己心里有数,你就说‘但是’吧。”
“但……此时干系重大,关于封将一事,我还得回去与下属商谈,你也知道的,江东有不少老臣需要说服,他们对我一家极为忠心,要让他们明白。”
“懂,我都懂,那你去说吧,但是记住,一定要说服他们。”
听到这里,孙权有点不服,凭什么自己让步那么多。
曹昂这意思,就是默认他江东是战败一方了吗,不能提条件?
于是,孙权开始反击:“子脩,你这么说可太为难我了,若是谈不成,丞相百万大军能在江东住多久?”
“住不了多久,只能住到孙吴亡的那日。”
……
孙权的讨价还价,对曹昂一点干扰都没有,甚至都不屑跟他争辩。
如果进行到那种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谈条件,那就太失败了,曹昂不需要什么消息,就掌握江东的底线,并且还知道孙权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只是丢给孙权一个底线,并且给孙权商量的时间。
两天后,曹昂的信笺已经传递到了曹操手里,他正好在与谋士商议。
打开一看,曹操微微一愣:“封个平越将军?”
下面谋士都茫然,而后曹操对他们解释,才恍然大悟。
继而蒋干先发话道:“封他个大将军,妙啊……”
显然蒋干也不是不识货的人,曹操也懂得了是什么意思,有了孙权这个态度他们就可以退兵了,只是还要商讨一下赔偿的问题。
当然,送来的不叫赔偿,那太难听。
但是荀攸马上反对:“丞相,让大公子去谈,这不太好吧?”
“有何不妥?”
“大公子身份……不对等,那孙权会如此顺利答应咱们的条件?”
此时此刻,很多谋士都清醒地认识到,江东没那么好拿下,打一仗拿下孙权是简单的,但真正拿下江东,他们就要面对复杂的山越。
程昱笑道:“公达,你不知大公子在江东都做了什么吗?”
“岂能不知,大公子压制了江东的气焰,确实气魄惊人,可这是商谈条件啊。”
荀攸觉得这是两回事,但程昱知道,荀攸支持的可能是二公子。
………………………………
第一百四十七章 老天不公
因为支持的公子不同,所以体现出来的意见就不同。
这当然会影响判断的公正,难以避免,所以曹操通常不让自己的手下站队。
将领和谋士不能明着表态说支持他的哪个儿子,这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而荀攸的态度,其实曹操也略知一二,但既然荀攸没有明确说,曹操也不点破。
“公达,让子脩去谈,乃吾之决定,若是不成,咱们再说。”
“丞相,咱们身份若是不对等,就失了礼仪。”
曹操笑着摆摆手:“不会,子脩若是娶了吴候之妹,他们就是同一辈的人,相谈也合适,此事不算失礼,也是他东吴先要与我们联姻的。”
荀攸当然也不好再杠下去:“既然如此,那就先试试吧。”
这明显是好事,曹操封个将军还不容易吗,而且曹操封的将军,将来做什么都代表曹操,没有了天子亲封,那就默认孙权是曹操的人。
所以曹操这便宜占大了,至于什么钱粮之类的赔偿,都是小问题。
但曹操又看向徐庶,忽然问道:“元直,你以为如何?”
“这……丞相,既然大公子能谈下来,就是好的。”
“元直,自你到吾身边,就未曾出过计谋,可是有何怨言?”
“不敢,某才疏学浅,与众位名士一起,自然不敢发话。”
“是么……”
徐庶曾也做过游侠,和曹操年轻时的做派一样,所以风格与其他名士略有不同。
就是出去好打抱不平的人,年少轻狂了些,到了后来开始读书,胸中开始有了谋略。
曹操又道:“听闻,你在离开玄德公的时候,为他指了一个谋士?”
“丞相如何得知?”
“呵呵,那是卧龙先生吧,确实天下闻名,你对玄德可真是好啊,如今他被我与吴候两军追杀,可是难熬得很。”
“丞相……可知玄德公现在何处?”
“哦,元直不必惊慌,吾已派人将玄德一行人领入西川。”
这件事,是曹昂说的,让贾诩执行,当然曹操也知情。
如果这都不让曹操知情,那问题就很大了,而且没有曹操的同意也过不去。
徐庶听闻一愣,曹操居然救了刘备,这是怎么回事?
他不敢相信地看着曹操,这莫不是曹操以此来让自己效忠吧……如果是真的,那他要不要因此对曹操改变态度呢?
曹操也猜出徐庶心中所想,笑道:“元直也不必多心,此乃吾儿子脩所为。”
“是大公子?”
“嗯,现如今,那位卧龙先生,正在吾儿身边。”
“什么,诸葛亮,在大公子身边!”
徐庶愣住了,居然还有这种事,还有天理吗,诸葛亮那种人都能叛变的?
曹操点点头:“不错,你想知道为什么,吾亦想知道,或许那卧龙先生与吾儿是惺惺相惜吧,都是聪明的人,或许相谈更为融洽。”
“大公子确实智勇过人,可那孔明……”
徐庶又摇了摇头,觉得很难想象,诸葛亮不是这种人啊。
他徐庶都那么坚决地对抗曹操,诸葛亮怎么就栽了呢,屈身事曹贼?
不过曹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