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洋超级帝国-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弥陀佛,陈施主是知晓贫僧的,贫僧自出家那日起就发愿要游历这天下佛院,这西洋诸国也有佛院,自当前来!”和尚双手合十,面带微笑,说道。
  “哼!你这和尚,老夫还不知你!。。。。。算了!不说了!不说了!不知你这和尚可听说那汉华王国?”
  “哦。。。。。。陈施主也对那大统制感兴趣。。。。。是啦!陈施主定然是曾经出使过汉华王国,自当知晓,不过那汉华王国实在太远,贫僧并未去过,但其大名自是知晓!”和尚继续回答道。
  不过说这话时,他故意瞥了一眼陈诚,似乎猜到了什么,笑了笑,道了一声佛号:“陈施主可是在想那位大统制为何会不称王?”
  “呵呵。。。。。。还是你这和尚了解吾!其实老夫也猜到了一些!不得不说那位比较聪明!”
  。。。。。。。。。
  就当陈诚笑说时,此时格纳斯所率领的船队之中,蓝英却是独自一人站在甲板上,正思索着什么。
  就在船队离开新洲港的那一日,他刻意去找了陈诚,当面交给了一封李江的亲笔信。
  信中内容蓝英虽然未看,但从陈诚脸上,陈诚显得很是为难,但后来他还是点了点头,算是勉强同意了。
  其实,李江在信中说了三件事,这三件事需要陈诚回到大明之后必须尽全力相助,而这自然也是汉华王国率船队逼迫占城国就回陈古的条件。
  的确,李江可不是圣母,仅仅只为了一个陈古,他如何会大费周章去派船队前往占城,逼迫占城国国王让步。
  原来,信中所说的三件事每一件都关乎着汉华王国的发展,比如第一件,他需要陈诚给他物色一些人才,而且是真正的人才,但必须是不得志的,而后安排他们来汉华王国。
  对于此事,陈诚暗自估量了一下,这事运作起来倒不是很难,他虽然致仕了,但人脉犹在,何况,在他家乡江西吉安,那可是一个出过众多大才的地方,先不说出了多少宰相阁老,就是进士也出了不少,至于读书人,那就更多了。
  可以说,明初时期,整个江南,文风都盛行不衰,大才自然也多,而江南地区,文风最为鼎盛的就当属江西与浙江这两大区域了。
  就拿如今的朝堂之中而言,光是这两个地方的阁臣就有好几位,更不用说许多朝堂部级高官了。
  至于李江在心中交代的第二件事,寻找大量工匠,尤其是火器工匠,这让陈诚颇为为难,此事运作起来实在太难了,毕竟工匠在某种程度上比读书人更为重要,如果是普通工匠,那还好说,但要是火器工匠,几乎不可能送到东洋去。
  而这最后一件事,陈诚虽然很容易办到,但是他总觉得李江这位大统制在算计着什么,因为李江在信中说想结交一下宫中之人。
  此事看似颇为容易,但稍有不慎,就会给自己以及自己的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宫中那是什么地方!那是陛下居住之地!擅自结交宫中之人,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陈诚可不想因小失大。
  但若这三件事办不好,他怕又对不起那位大统制,毕竟人家可是派了船队救出了自己孙子,而且从大义上来看,前面两件事倒没什么,只有这最后一件事,让他不知如何是好。
  。。。。。。。。。。
  五日之后,格纳斯率领船队顺利返回了东阳港。
  而与此同时,大明北方京师之中,一小队商队缓缓进入了京师,很快一位自称是广东的商人在京师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开了一间店铺。
  这店铺什么都不卖,仅仅只卖西洋与东洋特产,尤其是其中还有几件玻璃器。
  这可不得了,这店铺顿时生意大好起来!
  而这自然引起了有心人注意,只是无论他们怎么查证,也找不到任何疑点,仅仅只知道这位广东商人身份是真的,而且更是一个有着门路的商人,与朝堂之中的一些高官有些联系。
  不过这没什么,许多商人背后或多或少都与朝堂之中的官员有联系,此事根本证明不了什么。
  而就在这一日,傍晚时分,天已经黑了下来。
  商铺后院之中,却灯火通明,十多个人正坐在那,小声的说着。
  门外,还有好几个人正在放哨观望着,一旦有风吹草动,他们便会即刻通知屋内的人转移。
  “诸位。。。。。。主事已经送来密信,让吾等务必做以下两件事,一是结交朝堂官员,尤其是宫中的人,不过此事必须隐蔽行事,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第二件事便是让寻找一名叫王振之人,此人或许已经身在宫中,亦或许还在蔚州教书!”
  “甲三,前者吾倒是明白,可这后者吾却不明,为何要寻找这样一人!此人与吾等任务有何关系?”
  “乙四,你无需多问,此乃主事交代任务,吾等只需去做,无需过问其原因!你可明白?”
  “是!吾明白了!”


第两百三十四章诸事安排!

  东阳港,江心居。
  此处为李江所住之别院,其位置在议事大堂后方,乃是李江办公之后临时住所。
  这院落不大,也就普通院落大小,但外围却有着士卒驻守,而且还设置有围墙,就像一座小府邸。
  此时院落之中,有一人工挖的小池塘,其内种着不少莲花,而在正堂之中,徐长生正坐在那,望着莲花池似乎在发呆。
  这时,张桐匆匆而来,让李江顿然惊醒了过来,就听得他问道:“可是有急事?”
  “回大统制!徐主事与尚阳主事有急事求见!”
  “哦。。。。。。让他二人进来吧!”听到是这二人前来,李江即刻坐直了身体,等着二人进入厅内。
  很快,张桐返回了后厅,而在他身后还跟着二人,这二人正是徐海东与尚阳。
  “都坐吧!”见到二人到来,李江即刻笑着道。
  随后,他瞥了一眼徐海东,对着尚阳道:“尚阳,你来找我有何事?难道是官员又不够了?亦或是东洋书院除了什么问题?”
  “不不不。。。。。。大统制!吾此来只是想向您汇报一下官员万海与杨林二人升为财政司与农矿司主事的!”
  “哦。。。。。。这二人可有其具体档案?”
  “此为二人吏事司档案!还请大统制过目!”尚阳似乎早就料到李江有所询问,即刻从衣袖之中掏出了一份文书递给了李江。
  对于汉华王国各官吏,无论官品大小,都有着档案,这档案记录着汉华王国各官吏的姓名,年龄,家庭情况,乃至是之前的一些事情。其中有许多事情都是经过兰芳社查证过得,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错漏的。
  而这万海与杨林二人,早在汉华王国建国之前就已经移民到了东阳港,他们是杜板人,随一家人移民到了东阳港之后,就积极参与到了汉华王国的筹建之中。
  后来汉华王国开国,他二人因为懂财政与农矿这两方面,因而被分别任命成了财政司副主事,与农矿司副主事。
  因主事乃是腾格尔斯与康希尔二人,可二人又只是挂名,所以真正担当重任的便是他二人。
  对于这些情况,文书之中都有详细介绍,包括这段时间,他们的工作怎样,尚阳都在文书之中做了说明。
  因此,李江对二人第一印象非常不错,不过这两大司乃是十二大司之中颇为重要的,所以其主事必须慎之又慎,所以李江决定还是等到亲自考核二人之后再做决定。
  “此事我已知晓,我会好好考虑的!你还有其他事情吗?”李江道。
  “回大统制,目前郑主事与王主事皆都不在,而原来的陈主事又需要训练新兵,因而还请大统制好好考虑外务司等几大主司之事,最好是。。。。。!“
  “行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此事我已有主意了!无需你提醒!”李江未等尚阳把话说完,便冷冷说道。
  而李江这语气停在尚阳耳中,顿时令他如临冰窟,浑身一阵机灵,他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急忙道:“大统制赎罪!大统制赎罪!是尚阳多言了!”
  “你先下去吧!我还有事与徐海东谈!”挥了挥手,李江再次说道。
  “是!大统制!”尚阳听得此言,却是一愣,但很快便退了出去。
  而一旁一直在听着的徐海东也是心中暗惊,他没想到尚阳居然会如此愚笨,居然敢这样跟李江说话。
  尽管李江平时看上去和和气气的,也没有什么架子,但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即使李江不是君王,但他依旧有着君王实权,你尚阳虽然乃是吏事司主事,但也是臣子,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尚阳是从龙之臣又如何,还是得谨慎小心行事呀!
  心中暗叹了一句,徐海东谨慎说道:“大统制!。。。。吾。。。。。。”
  “是不是移民司又有问题了?”李江抬头看了徐海东一眼道。
  “是的!大统制!目前移民数量每天还在增加,但是那些主营移民的大海商已经告知在下,目前东洋与西洋基本上没有华夏移民了,他们询问吾需不需要他们移民其他各国人口!”
  “不需要!告诉他们,若是西洋与东洋没有,可去大明。。。。。。。算了!还是暂时停滞移民!对了!目前汉华王国总人口有多少了?华夏移民占据几成”
  “回大统制!目前汉华王国人口有二十三万四千四百人,其中华夏人口占据了七成!”
  “七成?有这么多吗?”李江一听,不由愣住了,他没想到这还不到一年,就移民了这么多人过来了。
  十几二十万呀,平均每天至少有数百人!
  “大统制!这数据乃是吾亲自率领移民司与吏事司户籍局联合统计的,绝不会有错!”徐海东见李江似乎不信,便再次说道。
  “这样呀。。。。。。目前国库仅仅不到一万两银钱,军费储备银不到三万,移民便暂且停滞吧!不过你暂时去商务司事宜!”
  “是!大统制!”
  能够兼任商务司主事,徐海东自然很高兴,但高兴过后,他又带着一脸愁容退了出去。
  。。。。。。。。。。
  陇海府,陇海县。
  随着陇海港被建成,新的一批生活物质被运输船队运到了这里。
  郑西河作为陇海县的主官,带着一众士卒与官吏来到了新建好的简陋港口上。
  望着港口内卸货的番人奴隶,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目前,通往潘古纳露天铜矿区的道路还在紧张修建之中,而奴隶也越来越多,因而粮食早已出现了短缺情况。
  不过,这下好了,随着这一批生活物资,尤其是粮食运来,瞬间就解了粮荒之急。
  叫来了负责押送船队的管事,询问了一下情况之后,郑西河心中有数了:“粮食五千石,帐篷五百顶,工具等三千,还有不少燃油。。。。。。。嗯。。。。。。。这个不错!不错!有了这些,相信过不了一两个月便能修出一条道路来!到那时便可将挖出的矿石大量运出来了!幸好这段时间,吾已经命人制作了不少渡轮车,尽管简陋,但胜在实用,而且能够单人推着走!”
  嘀咕了一句,郑西河却忽然想起了什么,再次自言自语道:“若是那几条小溪水流在大一点就好了,到时候直接用船运输矿石,比陆路运输可强多了!”
  “或许夏天雨量大,水量会多一些,到那时溪流就会扩宽扩深,走船便不成问题了!”


第两百三十五章苏禄国变天!

  暂且不提陇海县挖矿事宜,就说此时的苏禄国王都之中。
  苏禄国国王已经快疯了,他望着下方坐着的二人,一脸阴沉,心中怒气不打一处来。
  这二人一个是渤泥国新派来的将军,一位是吕宋国新增加的将军,尽管二人表面上对自己毕恭毕敬,但私底下却小动作不断。
  因为自从五日前,渤泥国援军与吕宋国援军近万人被叛军突袭,一举被击溃,连主将都战死之后,渤泥国与吕宋国的态度就大变了。
  由原本的倾力支持变成了敷衍消极,尽管这两国又各自派来了两千援军,但苏禄国国王知晓,这两国派来的援军是什么货色。
  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不管是武器还是士气,连自己国内贵族们的护卫都比不了,何况是正规士卒。
  “哎。。。。。。。该死的汉化王国!别以为本王不知道这一切都是你们暗地里搞的鬼!如果不是你们,本王的苏禄国怎会。。。。。。变成这等模样!”
  苏禄国国王微微叹了口气,他坐着金色的王椅上,即刻对着下方二人道:“两位将军,目前叛军已经占据了本王的大部分国土,如今仅存王都附近这五百里没有被占据了,本王决定与叛军议和,两位将军不知如何看!”
  “不行!”
  “国王陛下不可呀!”
  “国王陛下,如今吾等两国已然与贵国结成同盟,自当共同进退,国王陛下一意孤行,这。。。。。。!“
  “是呀!国王陛下!吾吕宋国王上。。。。。。。。“
  。。。。。。。
  “本王心意已决,两位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