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洋超级帝国-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大都督一职自然由李江这位大统制亲自兼任。
  而大都督府之下则设立四大都督府,管辖四大战区,这四大战区为京都战区、战区涵盖了东阳县、新浦县,太平洋战区,战区涵盖了陇海府与祁阳府,东洋战区则涵盖了新设立的三宝港与安平港,至于西洋战区则涵盖了历州县、蛟龙岛。
  其中混编第一营与第二营这两大最强战力营驻守京都战区,而混编第三营与第四营驻守西洋战区,第五营与第六营,则驻守东洋战区,至于最后新组建的第七营与第八营则驻守太平洋战区。
  不过目前祁阳府也就是夏威夷群岛距离太远,因而这两大营都驻守在陇海府。
  至于巡抚营,五个营其中三个都驻守在了东阳城内,另外两个一个驻守在历州港,一个驻守在三宝港。
  后勤营因为特殊性质,所以划分比较复杂,只能适情况而定,所以李江也没有在这次军队整合初步方案之中提出来。
  四大战区的最高统帅均称都督,一共为两人,一为水师都督、一为陆师都督,副都督两名,同样为水师与陆师副都督,下设若干参谋人员,而都督之下设立总兵官,管辖一到两个混合作战营、也分为水师总兵官与陆师总兵官,至于副总兵官,水师与陆师则各有一到两人。
  总兵官之下为营将,陆师营将管辖五百人,一个混合作战营拥有两个营将,营将之下为百将、百将管辖百人,百将之下为队将,队将管辖五十人,队将之下则为十人将,十人将管辖十人。
  也就是说一个混合作战营最高统帅为总兵官或者副总兵官,一共一千人,旗下有两个营将,十个百将,二十个队将,以及一百个队将。
  百将以及百将以上皆有副职,人数有一至两人。
  而水师编制则相对简单许多,其中水师都督管辖一到两支舰队,水师总兵官则掌管分支舰队,之下便是各船航海长了,他们所管辖的水手、炮手人数不一,但却不会超过两百人。毕竟水师则是以水师战船或者舰队为作战单位,而不是以混合作战营为单位,这样的编制相对更简便一些。
  考虑到目前汉华王国拥有五支水师舰队,而战区只设立了四大战区,因而在排除菲利普率领船队与王海滨、郑全所带去的战船数量之外,李江将把原有的五支舰队共一百二十艏各型战船、后勤辅助船缩减为四支水师舰队,其称号与战区名号对应,分别为京都水师舰队,专门负责京都战区附近海域的安全,驻地就在东阳港,西洋水师舰队,驻地就在历州港,东洋水师舰队,驻地在三宝港,太平洋水师舰队,驻地暂时设在了陇海港。
  当然,这四支水师舰队之下还有分支舰队,其冠名规则为某某水师第一舰队,比如西洋水师第一舰队,西洋水师第二舰队。
  至于四大水师舰队拥有的战船数量与规模,则是根据舰队负责的海域大小与重要性来划分的,比如西洋水师舰队,划拨了二十艏战船,分为两个分支舰队,还有东洋舰队,同样拥有两大分支舰队,但舰船却只有十五艏,其中安平港所在的东洋水师第二舰队拥有十艏舰船,其中战船八艏,剩下两艏为辅助舰船,而三宝港驻守的分支舰队则只有五艏舰船,其中战船四艏,辅助舰船一艏。
  而相比这两大战区,京都战区则要更重要一些,毕竟东阳港为京都所在地,所有这里的水师舰队划拨了十五艏战船还有五艏各型辅助舰船,共二十艏。
  而太平洋战区,因为涵盖了海域面积最广,所有战船也是最多的,分支舰队数量也是最多的,达到了四十艏各型舰船,分为四支分舰队。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初步设想,若是将来有必要,李江还会给各大战区水师舰队增加舰船。
  “对了!除了军队整合之事外!你们几个还有其他人的官职也会变动,具体如何变动,我会尽快想好的!到时候,你们必须无条件服从!可别到时候闹情绪!”
  李江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再次对着四人说道。
  而他这么一说,四人心中顿时一紧,但还是郑重点了点头恭敬道“是!紧遵大统制之命!”
  “那好!你们先下去吧!”李江见四人点头应下了,也长松了一口气。
  待到四人离开之后,李江又让张桐叫来了尚阳、徐海东,潘安平等人商议建立政务堂一事。
  这政务堂乃是凌驾于十二大司之上,只对李江这位大统制负责,相当于大明的内阁,其目的自然是帮助李江处理汉华王国各种政务。
  而政务堂的成员一般都是十二大司主事兼任,人数也不一,一般为十五人,但若是李江增加,则会更多。
  其中领头之人称之为总理大臣,其副手有四个,均为次辅大臣。
  这五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相当于大明内阁首辅与次辅,而其他政务堂成员则为内阁阁臣。
  除了政务堂这个等同于大明内阁的机构外,李江还准备设立审计阁与监察台,这两大政务机构设立的目的自是为了平衡政务堂这个机构的庞大权利的。
  其中审计阁审计的是政务堂处理的各种事情,若是处理政务有差错或者有私心之处,均会被审计阁弹劾,不过他们只有审查弹劾权,而监察台有抓捕权,同样,他也可监督审计阁,不过,这其中审计阁也同样可审计监察台,所以双方可相互制衡,最终决定权则在李江这位大统制手中。
  不仅如此,李江为了达到有法可依的程度,他还让尚阳牵头,组织相关官吏进行汉华王国各种法律修订。
  对于与官员贪腐、失职乃至是叛国等犯罪法律,李江更是要求尚阳组织人专门制定一部官吏法。
  其实,李江为了更好的平衡政务堂、审计阁以及监察台三个新设立的政务机构,他还将复兴社再次一分为二,成立了复兴社调查阁与复兴社御史台。
  这两大类似于厂卫的机构也只对李江负责,他们一个拥有秘密调查权,一个拥有调查复兴社内部成员之权。
  而与此同时,李江也在设想是否需要将对外的兰芳社,也一分为二,设立互相监督的机制,尤其是防治内部成员叛国一事。
  但随后他又考虑到兰芳社目前对外收集情报任务很重,为了避免兰芳社内部动荡,影响收集情报,他准备先与蓝英商议之后再做计较。
  想到这,抬起头,李江看向了尚阳等人,随后说道:“政务堂、审计阁、监察台,这三大机构设置,相信你们也明白其中的目的所在、我就不一一多说了,下面我来说说官吏选拔一事,就我目前所知,官吏选拔一直遵从的是推荐与书院推举并行的制度,尚主事,应该是这样吧!”


第两百五十五章番薯与土豆?

  “回大统制!建国之后,因为各种制度不完善,再加上各种原因,管理选拔基本上都是从这两个途径选的!”
  “那就对了!如今建国也已经这么多久了,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更好的完善国家制度,这管理选拔关系到国家根本,所以必须建立一整套有效的选拔机制,目前大明是通过科举来选拔官吏的,我汉华王国自然也需要类似的选拔途径!”
  李江说完,徐海东欣喜道:“大统制!莫非您想仿照大明那般,也开科举取士?”
  徐海东之言瞬间让在座之人兴奋起来,对于传统文人而言,科举是一件极为神圣的事情,甚至在他们眼中,汉华王国开国至今都没有开科取士就是不完整的开国。
  “不……!科举制度虽然很好,但是只研读四书五经还是不够,吾准备建立官吏选拔国考制度,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考试……”
  “这不跟科举没什么两样嘛?”待到李江把话说完,众人顿时一愣,心中暗自嘀咕道。
  科举考试也是考试,而李江所说的虽然有些不可理解,但他们却已经大体明白李江意思了。
  李江这是准备将科举考试之中的童子试、乡试、府试、殿试合二为一直接将其缩为一场考试。
  “不不不……”然而此时李江却摇了摇头,继续道:“尔等还未明白吾之意思,四书五经要考,不过只考大体的经义、吾称其为国文,除此之外,国考还将增设格物五科,名为物理、化学、地理、农业、经贸。”
  “这六科变为国考统一考试科目,其中国文分四等,分部为甲乙丙丁……其他则为分数,以一百为基准,六十为及格……国考六科国文丙等之上,其余五科及格者便可做官,分数最高者直接授予各司之中局长一职!”
  当李江将自己的想法说完之后,众人都愣住了,李江见此,也知道自己这想法有些超前了,可他没办法,如今汉华王国实在太缺官员了,而且缺的是那种能做实事之人,而不是那种夸夸其谈之人。
  而且,之前的官员选拔制度都比较粗浅,随心所欲度很高,选拔很大程度决定于尚阳等人,这不好,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必须要一碗水端平,尤其是官员选拔,必须收回国有,而且必须建立完整制度,还需要杜绝个人私心影响。
  “咳咳……今天也差不多了,就到这吧,尔等回去好好想想,一月之后,我会召集众位商议第一次国考事宜,今日只是稍稍提及……”
  说完,李江便挥挥手,让众人离开了。
  …………
  这一日,李江好不容易睡了个懒觉,刚起床,忽然就闻得张桐来见,他连忙来到议事大会堂后厅办公处。
  此时张桐已经站在那等着了,见到李江到来,他即刻道:“大统制,刚刚历州港有紧急传信,送信之人说务必须得大统制即刻过目!”
  “哦……立刻拿来吾一观!”李江一听张桐之言,也是不由一愣。
  目前新一轮军制改革还在初步改革之中,历州港所属的西洋军区还未完全建立,所以此时历州港的一切大事都需经李江亲自过目才能实施。
  “莫非是历州港出现了什么大事?”
  此时,心怀嘀咕的李江立马接过张桐手中书信,撕开信封,从中拿出一张信纸查看起来。
  信是易总兵官写的!
  没错!就是从前的易百将,如今他已经是易总兵官了,而且是兼任了水师总兵官一职。
  “居然缺粮?这还真是……有些不可思议呀!”看完信,李江一脸狐疑。
  历州港居然缺粮了!
  这怎么可能!先不说这热带区域本就是水稻丰收之地,而且一年三熟,就是他选用的稻种也是如今最好的占城稻,按理说应该不缺粮食呀,毕竟整个汉华王国也只有不到三十万人,而历州港包括驻军也只有不到三万人,这么点人,怎会缺粮食?
  而且,历州港本就是海港,捕鱼都能填饱肚子,又如何会缺粮了?
  想不通?
  李江真的想不通!
  “张桐,你立刻去查一下目前国内粮食情况,我需要详细数据!”
  “是!大统制!”张桐一听,随即转身离开了。
  一个时辰之后,张桐返回了后厅,他手中拿着一份文书,上面是农矿司统计的粮食情况。
  看完文书之后,李江沉默了,他没想到事情居然会是这样。
  “唉……穿越小说不可信呀!这古代就算是一年三熟,一亩地也比不了现代一季的收成!才不到一千斤!”
  苦笑了一句,李江觉得自己这段时日是真的忽视了许多事情,就比如农业。
  虽然他麾下的百姓都不至于挨饿,但是吃饱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何况,他自从来到这东洋之后,就很少过问农业之事,基本上每天想得都是如何打仗,如何造船,如何造武器。
  “看来必须得好好琢磨一下种植番薯……对了!玉米与土豆这两大粮食高产物,似乎只有美洲才有,如今……”
  “好在番薯在夏威夷时就意外发现了一些,也试种了一些,而且我记得从夏威夷来此地时带了不少种子,我还让人种植了一些,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留种……唉……我真是抱着一块金砖却无视呀!居然连这穿越神器都没大肆推广!”
  苦笑了一声,李江即刻沉思起来,他让张桐下去之后,即刻翻出了以前记下的不少对于番薯试种的初步设想方案来。
  在查看了一番之后,他若有所思,在他前世,他可是亲手种过这番薯,怎么开沟,开多宽多深的沟,怎么育苗,怎么栽种,施肥,这些他可是跟自己爷爷学过,他还依稀记得自己当时不愿意学这些,后来还是在自己爷爷逼迫下种了一些,而且就种在自家老屋后面,后来挖出番薯之后,他一连吃了好几个烤番薯,也因此放了一天的屁,这让他印象十分深刻。
  “我记得这东西对于土壤要求不是很高,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地都能种植……还有土豆……这两作物习性差不多,产量也很高!”


第两百五十六章燧发铳与巨炮!

  农矿司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