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今日,李江不会再放过这样的机会了,就算覆灭不了暹罗国,也需要给他们一个教训,不仅要赔礼道歉,而且还要割让领头地与赔款。
…………
一晃数日过去了。
离大明宣德四年只差七天了,蛟龙港,李江见还未有消息传过来,便准备再等几日就返回东阳港。
而就在这几天内,李江陆续接见了三拨使者,他们分别代表着西满者伯夷国贵族,满剌加国贵族以及占城国贵族。
当李江得知,他们为了保全性命,纷纷将现任国王不是杀死就是驱逐下台时,李江仅仅只是笑了笑,并未表态,但正因为如此,那三国使者就越是心急。
他们一咬牙,不仅答应将赔款大量金银,还将陪給汉华王国大量领土与人口。
李江估算了一下,足有大明一个府大小,而人口加在一起则有二十多万人。
而且这些人口大多都是青壮男性与女性。
至于赔款的具体数额,李江将其数额加到了每国价值五万金的银钱或者物资。
这样一笔巨款,可是相当于他们三国接近五年的赋税收入,这对于三国而言,都是无可承受的。
但为了尽快与汉华王国达成合议,这三国使者也是一咬牙拼了,最终与汉华王国签订了这丧权辱国的合议。
没办法,形势比人强,汉华王国对于三国而言就是巨无霸,没看到有三个榜样在那吗?
此时若不尽快低头,恐怕也将有灭国之危,到那时,他们所代表的贵族不仅家财会丧尽,连人之性命也不保。
这对于三国贵族而言,是他们绝不想看到的,因此,为了抱住自己的性命与地位,他们只能舍弃一部分家业了。
第三百二十七章大明的反应!
旧港城,作为旧港宣慰司府直接控制的领地,这里尽管在不久前遭遇了叛军攻占,但因为很快就被汉华王国帮忙收复,因而城内并未有多大破坏,城内居民夜照常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但此时此刻,宣慰司府内,却依旧不平静。
尽管施二姐刚一回返旧港城,就以各种方式除掉了一批暗地里反对她者的官员,但是这依旧无法让一些人打消推翻她的通知。
尤其是那同样作为旧港宣慰司继承人的施信,此时此刻,仍未被杀死或俘虏,这就想一面旗帜,牢牢的树立在那,吸引着旧港宣慰司一些不满官员的心。
而且,随着汉华王国接连大胜,威望再整个东西洋越来越高,不少人也开始有了新的想法。
原本一些支持与汉华王国联盟的人开始为之担忧起来,他们怕汉华王国威望高到无法控制时,会对旧港宣慰司动手。
而有心人甚至开始考虑是否要跳槽另投汉华王国,以谋求更好前程。
…………
旧港宣慰司暗流涌动,而此时大明广西布政使司也不平静。
西洋的重大变故,广西布政使是第一个知晓的,他对于汉华王国可是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可如今汉华王国居然连灭三国,而且这三国在名义上还属于大明番属国,这着实让他极为头疼。
这样的事情一旦传到那位陛下耳中,恐怕兴师问罪都是轻的,或许还会被大明讨伐。
可是这样一来,对于广西可不是什么好事,毕竟之前大明出兵安南之时,就让广西与云南两地有些吃不消了。
如今要是再远征汉华王国,那压在广西身上的后勤压力将会更大,再加上如今的广西境内依旧不平静,这着实令这位布政使极为烦心。
他在书房之中踱步了许久,最终不禁轻叹了口气,决定还是先召集广西境内另外两位大佬,联合商议一下。
三日之后,一匹快马从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府内驶出,急速朝着北方城门而去。
而在不久之后,大明北方京师就将接到这位布政使与其他两位高官的联名上书。
而那位陛下也将雷霆大怒,差点下大圣旨,让大明军队出海远征汉华王国,最后虽然不了了之了,可对于汉华王国,那位陛下已经由不满转为了无尽愤怒,甚至提前让郑和下了西洋。
当然,这些都只是后话了,此刻暂且不提。
再说此刻,汉华王国东阳港。
当一艏艏舰船靠岸之后,港口码头上,人头攒动,许多来此迎接舰队归来,以及看热闹的百姓商人聚集在这里,显得颇为拥挤。
作为政务堂总理大臣的尚阳一见这情况,也是眉头紧皱,他立马下令调派巡防营士卒前来维持秩序。
也就在这时候,一队队士卒开始从运兵船上下来,很快他们就排成了两队,将中间通道留了出来。
就当在场之人都有些看不懂时,又有几百人两人或者四人一组抬着一个个木箱子从舰船上艰难的走了下来。
在场之人数了数,居然有近百箱之多。
“你们说那些木箱内装的是啥呀?看那些士卒,这么戒备森严,而且抬的似乎很辛苦的模样,箱子内不会装的是金银珠宝吧!”
“金银珠宝?这要是真的,这里有近百箱,这不免也太多了吧!”
“别猜了!这就是金银珠宝,据前天吾回来的表弟硕,大统制灭了三个西洋小国,搜刮了其国内众多金银珠宝,前几天已经有舰船运回来一批了,这次肯定是还未来得及运回来的!”就当大家议论纷纷争论时,忽然听得一个商人打扮的男子小声说道。
“刘掌柜,你这消息过时了!这些金银可不是从那三国搜刮来的,而是那西洋其他小国之中怕吾汉华王国攻打他们,自愿献出的金银珠宝!”
“那几个小国不仅献上了大量金银,而且还赔偿给吾汉华王国大量领土了!”
“是吗!吾汉华王国居然如此强大!这恐怕已经成为了东西样国家之中第一强国存在了!就算是旧港,也没有吾汉华王国强大!”
事实上,那个商人还猜的真不错,这些木箱之中所装的还真是三国赔款,与之前搜刮的加在一起,李江得知至少价值五百多万两白银。
而且这还是粗略估算,或许还会更多。
五百多万两呀!这要是放在明末,李江觉得这太少了,但此时乃是明初,五百多万两银子的购买力至少能够比得上明末时期的五千万两白银。
这可是一笔惊天巨款!如此多银钱,够汉华王国花费三年了。
如此这般,这怎能不让李江兴奋,他甚至在想,要不要再灭几个西洋小国试一试,可一想到如今格纳斯与腾格尔斯还在与暹罗国水师纠缠,他便放弃了。
目前,李江已经将四个混编作战营尽皆撤了回来,独留下水师主力战舰对付残余的敌舰。
至于是否继续攻打暹罗国,李江觉得还是算了,这暹罗国人口太多,军队数量至少有十几二十万,光凭李江这不到两万人军队,去暹罗国国境之中作战,代价太多了,或许会深陷其中,到时候反到得不到半分好处,不如只派水师滋扰沿岸。
而且水师此刻最主要的目标是扫灭天方势力,毕竟天方势力在整个西洋,还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此刻不趁其势力大减,大举进攻,更待何时!
当然,李江除了考虑到暹罗国人口军队众多这个原因以外,他之所以不再对暹罗国开战,还是在顾虑大明对此事的态度,他可不想惹得大明忍无可忍,不顾一切也要派遣水师远征他汉华王国。
要是真的惹得那位陛下脸面尽失,恐怕汉化王国的日子真的就不好过了。
毕竟前段时间,传的沸沸扬扬的赐婚一事,如今似乎被人给淡忘了,那位陛下居然没有再派人来宣旨,将此事一直这样拖着,这让李江有些拿不定那位陛下的心思了。
所以此刻,他觉得还是低调一段时间为好,毕竟这段时间,汉华王国将整个西洋诸国都闹翻了天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树欲静而不风不止!
李江的刻意低调,令得整个汉华王国都处于蛰伏之中,最近一段时日,汉华王国除了接受西洋三国的割让领土外,再无其他举动,就连对暹罗、占城以及黎利三方势力的妥协,汉华王国也是低调处置,并未大肆张扬。
如此这般,整个西洋、东洋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平静当中,如果不是有着之前的几次重大战争,海外诸国之人甚至会认为这一切从未发生过。
然而,正所谓风虽平,但浪为平,此时此刻,表面上西洋诸国以及风平浪静了,可是李江深知这些小国只是屈服于汉华王国强大的水师战力之下,但暗地里却对汉华王国已经恨之入骨了。
而对于这些,李江其实并不在意,这些西洋小国始终实力太弱,不堪一击,李江真正关注的还是那暹罗国与那被打残的天方教徒势力。
事实上,李江对于天方教这些极端教徒是极为看重的,他觉得这些被洗脑的家伙比暹罗国可要强多了,他们不仅掌握着大量舰船,而且还掌握着大量财富,最为重要的是整个马六甲海峡周边诸国,包括天竺南部以及东洋如苏禄国、吕宋国乃至是文莱国,皆都受到了天方教的影响,可以说此时的东西洋已经分为了两大块,一块便是以汉华王国为首的华夏文化,一块便是以天方教为首的天方文化。
而其中如天竺教徒或者如旧港这等单独的势力,其实已经起不了多大作用了,他们只有真正的中立或者投靠其中一方的选择。
至于如墙头草摇摆不定,这种中立,已经不会被容许了。
对此,此时坐镇旧港的施二姐深知这一点,她算是看清楚这西洋局势了,要么旧港紧紧抱住大明这条大腿,要么彻底倒向汉华王国,紧跟其步伐,否则单纯的中立,已经不可能了。
两个选择,施二姐本人其实是倾向于投靠汉华王国的。
而原因有二,一是远近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这远近就不用说了,大明的势力集中在了东南沿海与北方,而汉华王国虽然王都离旧港很远,但在西洋海域,却驻扎着规模庞大的舰队,而且士卒虽然不足一万,但却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最为重要的是,汉华王国掌控着这世界上最强大的火炮。
而原因之二,便是双方观念问题,大明对待旧港,只会是对待番属国甚至是连番属国的待遇都不如,往往是瞧不起旧港宣慰司这种类似于吐司的政治势力的。而汉华王国则不同,施二姐觉得那位大统制似乎很愿意与他国平等相交,遵循的往往是商业上的外交,在交流上,大明是远远比不了汉华王国的。
而且,此时的旧港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如果旧港能够与汉华王国待价而沽,或许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反观大明,施二姐认为大明对海洋似乎并不重视,对于旧港的重视也远远不及汉华王国。
所以总的来说,施二姐还是倾向于与汉华王国合作,甚至是彻底投靠汉华王国的。
可她这样想,却并不代表她麾下的人都跟她这样想,事实上,经历了叛军攻占旧港一事之后,施二姐的威信已经大不如前了,那施信暗地里一直在兴风作浪,扰的整个旧港都不安宁。
这点,施二姐是极为清楚的,可她目前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解决此事,她明白一味打压甚至是杀人是绝对不信的,必须让旧港强大起来,在整个西洋的地位壮大起来,这样才能提升她的威望,她也能够凭借此威望坐稳这个宣慰使的位置。
。。。。。。。。。。。。。
也就在施二姐为之深思之际时,此时离旧港不远的一处小城镇内,数十人正潜藏在一栋大院内。
此时天色已黑,大院之中并未掌灯,借着月光,一群人正站在其中两人身前,似乎在聆听着那站在最前方的那位年轻公子训话。
“咳咳。。。。。。。。都记住了吗?此事只许成功,绝不能失败!否则尔等家人将死无葬身之地。。。。。。。!”
“公子请放心!吾等明白了!”
“嗯。。。。。。一月之后,本公子要看到成果!散去吧!”
“是!公子!”说完,身前的数十人瞬间退了出去,很快就消失在了大院之中。
而此时,那年轻公子身后,站在一老人,老人走到一侧,有些担忧说道:“公子,此事会不会太急了一点?”
“不!此事不能不急!眼看那贼婆娘正一步步投靠汉华王国,本公子必须破坏,甚至是夺取她手中一部分力量,而水师是不能动的,但其他士卒或许可以想办法收买一部分,尤其是这些人,他们原本就是当地的豪族,依靠他们,本公子自然可以掌控。。。。。。。”
“报。。。。。。公子。。。。。。。。暹罗有密信送达!”
“暹罗国?快将书信呈上来给本公子!”
“是!公子!”
大院之中,正厅内,那年轻公子让身旁老者点燃了灯火,他坐在堂前,拿起书信,撕开信封看了看,目光瞬间瞪的老大,满脸愤怒,紧握的拳头一拳砸在了书案之上。
“混帐!这些该死的天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