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洋超级帝国-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李江这碰壁的施信大骂李江,据说当天得到回复的他甩了好几个珍贵的瓷器。
  但大骂过后,施信也没办法,他只能一边尽可能招募新兵,一边继续寻找盟友。
  …………
  暂且不说安南战争,就说此时大明京师。
  进入大明宣德五年,当今那位陛下身体可谓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尤其是昨晚,更是陷入了昏迷之中,如果不是御医救治及时,恐怕就危险了。
  要知道,如今这位陛下仅有的子嗣最大的也就两岁而已,这样的年纪,一旦当今陛下驾崩,大明的朝堂政局就会出现大震荡,整个大明国运就会动摇。
  也是,这可是涉及国本,继位之人如果年纪太小,那必定会出现权臣或者权后,到那时朝堂肯定会动荡不安。
  好在,在经过几日修养之后,那位陛下重新开始上朝,病也好的差不多了,而除了脸色有些异样外,其他倒是看不出什么。
  大朝会下朝之后,大臣们陆陆续续下朝了,可就当这时,一个小宦官匆匆走到英国公张辅身边,小声道:“见过英国公,陛下口谕,宣您去觐见,就在后殿之中!”
  “哦……公公客气了!吾这就随您前去!”
  后殿之中,明宣宗朱詹基坐在那,看着奏折,他虽然脸色有异,但为了这个江山,他还是硬撑着,看到张辅到来,他让一旁服侍的宦官搬来了椅子道:“给英国公赐坐!”
  “是!陛下!”一旁宦官即刻应声去搬椅子了。
  而这时候,张辅也即刻诚惶诚恐道:“谢陛下赐坐!”
  “嗯……你先看看这个吧!”明宣宗将一份奏折递给了张辅,而这时候椅子也搬来了,张辅坐下之后,明宣宗也随之坐了下来。
  张辅看了一会奏折,眉头瞬间皱了起来,抬头看向明宣宗道:“陛下,此奏折所奏之事发生多久了?”
  “具体时间不知,但奏折是昨日递上来的!”明宣宗道。
  “哦……那……陛下!此事必须答应下来!边关好不容易安定,再不能起战端了!”
  “可这会不会太损国威了!”朱詹基不由迟疑了一下道。
  毕竟这可是大明退让,那鞑靼得寸进尺,若是大明再退一步,那天下臣民会如何说,他们会说你大明天子为了退兵,不惜将祖宗基业拱手让人。
  “陛下……这只是暂时退让!一旦兵力到位!鞑靼不仅将会主动退让,而且还会留下出兵借口,最为重要的是,战马!吾大明目前最缺的还是战马!”
  “战马?也是!好吧……你让朕再想想吧!”明宣宗叹了口气,随即说道。
  …………
  大明京师的所发生事情,李江自然不知道,毕竟此事极为隐秘,再加上时间的关系,如今兰芳社就算得到消息,也很难及时传过来。
  汉华王国东阳城大统制府。
  “报…………报!”
  “出了什么事?”李江听到外面有动静,即刻询问道。
  “许主事有急事想见大统制您!”
  “许主事?许云轩!他不是调任到农矿司了吗?让他进来!”
  李江所说的许云轩,其实是新调任的农矿司主事,他因为之前就曾经任大明农官,因此在来到汉华王国之后,一直在农矿司做事,后来因为政绩突出,就直接被调任了副主事。
  后来,李江见他对于农业种植有着独到的见解,所以直接升任他做了农矿司主事,至于原有的农矿司主事则另调他处了。
  “参见大统制!”很快,一道人影匆匆而来,此人长的虽然跟个老黑奴似的,但其实年纪不过四十,是正宗的华夏人。
  他之所以又黑又老是因为他几乎天天泡在地里,这才变成如此模样的,可见他对于农业种植的痴迷。
  可以说他为了研究李江提供给他的杂交思路,费尽了心思,每天除了吃饭睡觉,连家也不回,李江就听说他妻子已经埋怨过他许多次了,连自己儿子也很少管。
  “嗯……你找我有何急事?莫非是番薯与土豆杂交有新发现了?”李江似乎想到了什么,即刻站了起来,说道。
  “大统制一猜就中!的确,按照您之前提供的思路,吾已经栽种出新品种了?”
  “哦……亩产多少?是番薯?”李江一听,即刻追问道。
  “对!亩产八百斤!”许云轩兴奋的回道。
  “八百……才这么点?算了!目前能够拥有这么高产量已经很高了!”李江听到许云轩的回答,一开始还很失落,但回头一想,又苦笑道。
  的确,这样的产量,即使是番薯这种高产量作物也算是极为不错了,毕竟此时不是现代,那些亩产上千斤的番薯在目前这时代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三百七十三章不好消息一个接一个!

  对于粮食的增产问题,李江是格外看重的,这几年里,他可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就是为了能够增加更多的粮食,而且还在全国大建粮仓,为的就是在移民之后,不会出现大规模粮荒。
  但粮食因为种子的缘故,始终无法大规模增加,因此好的品种一直是李江所要求的。
  之前他已经派人去占城弄了许多占城稻,希望能够借此获得更多粮食,但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罢了。
  谁说占城稻的亩产就一定很高,事实上,如今的占城稻尽管比普通稻种亩产要高,但也高不到哪里去,比之现代的杂交稻,那简直就是一个人天上一个地下。
  而且这年代,就算是号称高产的番薯与土豆皆都如此,这些东西根本无法跟现代相比,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种子没有杂交,优选良种的缘故。
  所以,李江直接将自己所知道的孟德杂交豌豆法大概原理告知了农矿司的人,尤其是田不易,他对此极为感兴趣,他更是发誓一定要当当代炎帝。
  只是,在如今这时代,要想优选出高品质的良种太困难了,这亩产八百的番薯,已经非常不错了。
  “算了……你先下去吧,此事还需努力,尽可能的多杂交!争取选出亩产更多的良种来”
  “是!大统制!”那田不易见李江略显失望,心中不免跟着有些失望,但他还是强忍着,转身就准备离去。
  但就在这时候,李江却叫住了他:“等会!你立下如此大功,不可不赏,这样就赏你纹银百两吧,你手下那伙人也每人十两!你直接去财务司,就说是我说得!”
  “多谢大统制!多谢大统制赏!”听到李江这话,田不易心中顿时畅快多了。
  很快,他便兴奋的离去了,而李江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却是若有所思,目前虽然汉华王国并不缺粮,但正所谓有粮在手,心中不慌,这粮食自然是越多越好。
  可目前,汉华王国国库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去购买大量粮食,而国内粮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收割,如此一来,要想供给接下来到来的几万移民,就必须另想他法了。
  没错,这一次,又有大约三万大明人要移民到汉华王国。
  这次的移民组成比较复杂,有纯正的汉人,也有大明的汉华“少岁民族”,但这些无一例外都是罪人,是犯法之人,与上次一样,当地官府尽管碍于禁令无法明面上交易,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人还是被偷偷转运出来,通过施信的地盘,最终被送到了历州港。
  可如今的历州港已经有人口近八万了,根本安排不了这么多人,所以只能尽快分散到各地去。
  至于送往澳洲与北美洲,李江觉得还是算了,这批人情绪很不稳定,他们认为自己是被卖到海外来的,所以极为抵触,如果这时候将他们送往澳洲会北美洲,他们准会闹事。
  因此,暂时安置在东阳城附近是最为适合的,毕竟东阳城附近的居民的归属感已经极高了,有这些人在,这些情绪很不稳定的人就算想要闹事,也闹不起来。
  …………
  一晃便到了大明宣德五年二月。
  此时的汉华王国没有什么战事,大家都忙着赚钱,生活比较安稳。
  但此时的李江却高度紧张着,他每天都会到议事大会堂去看看有无兰芳社送来的情报。
  尤其是有关黎利与施信之间的战事以及暹罗国内乱情报。
  没错,这两地战火又起了,而且打的不可开交,十分激烈。
  最让李江担心的是,这两地战火已经蔓延到了汉华王国所占领的几个据点,不仅生意收到了影响,就连几个据点所在的港口都遭到了威胁。
  为此,李江一面让格纳斯率领西洋军区水师舰队巡视这些据点,一面派出使者前往这两地,告诫交战的几方,不要试图挑战汉华王国,否则汉华王国将会直接对其宣战。
  果然,这一招还是比较有用的,交战的几方确实老实多了,有意避开着汉华王国所占领的几个小据点。
  可局势变化实在太快了,这不还不到一个月,施信就顶不住了,其原因居然是大明南征军突然袭击了施信,占领了许多领土,而且在那位柳侯的率领下,速度奇快,十几天之内,就已经占据了方圆四五百里区域。
  施信败了!他败的很惨,因此他不得不即刻撤往高棉帝国残余势力所在区域,也就是如今的柬埔寨金边。
  而此时的李江还未回过神,又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腾格尔斯返回了东阳港,而且他还急着求见他。
  李江见过他之后,这才了解到腾格尔斯这一次干的事情实在太牛逼了,也让他有些猝不及防。
  没错,就是猝不及防!
  原来,据腾格尔斯自己说,他在率领东洋军区水师舰队航行到琉球之后,已经率兵攻打到琉球王王都了,可没想到却突然听到有大明舰队朝琉球而来,因此他决定率领水师战船前往倭国,之后再南下绕到小琉球岛东面,最后再返回三宝港。
  可当他们绕到吕宋国附近时,意外发生了。
  吕宋国居然被一伙不知名的势力给攻陷了,其国王与其亲属以及少数大臣乘坐几艏海船漂泊在了海面上,准备前往大明。
  碰巧这时候遇到了腾格尔斯率领的舰队,如此腾格尔斯这才了解到吕宋国所发生的一切。
  原来,袭击吕宋国的居然是一群海盗,而这群海盗之所以会有如此强大的战力,其实与汉华王国有着直接关系。
  因为这群海盗的组成人员都是一些汉华王国灭掉的小国或者势力残余力量组成的海盗团。
  这其中就属满者伯夷国王室的力量最为强大。
  其领头之人自称上一任满者伯夷国国王的侄儿,叫蛮哈达,他所率领的数千人装备精良,堪比正规军,还拥有十多艏商船改建的战船,在整个海盗势力之中,乃是最强的一股势力。


第三百七十四章天方教来访!

  吕宋国居然被一群海盗所占据,其国王等人不得不撑乘坐商船逃亡海外,这件事着实让李江十分意外。
  吕宋国好歹也是东洋为数不多的国家,居然会被一群海盗袭击,还丢失了国都,国王等人狼狈逃窜,这不是笑话吗?
  “大统制!还需要跟您汇报的是,那群人已经被吾给带回来了!”
  “你是说吕宋国国王与其家属大臣?”李江一听,即刻道。
  “对!那国王一听吾等乃是汉华王国水师,立马就改变注意,不去大明求援,而是到东阳港找吾汉华王国求援?”腾格尔斯回答道。
  “哦……没想到这家伙还这般聪明!不过暂时我对吕宋国没有什么想法,至于帮助他驱除那些海盗,这个……还是等一等吧!目前最要紧……”
  李江说到这,忽的又想起了什么,看向腾格尔斯道:“对了!不知你怎么看?是赞同出兵?还是不赞同?”
  腾格尔斯听了李江的问询,犹豫了一下,回答道:“大统制,其实吾个人是赞同出兵的,理由有二,一是可以进一步提高汉华王国在周边的威望,二可以将这伙海盗歼灭,维持一方稳定,否则待到这群海盗站稳了脚跟,对商路航线会带来很大影响!”
  腾格尔斯说到这,随之看向了李江,见李江认真听着,又继续说道:“还有一点,若是吾等不出兵,这群人就应该即刻送走,免得再出现什么意外!”
  “嗯……你说的这些的确有几分道理,但问题是,对于这群海盗,吾等根本不知其底细,贸然出兵不妥,不如这样,你先派出小股部队前去侦查,在详细了解情况之后,吾再考虑出兵!”
  李江这样考虑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毕竟要对付这样的一群海盗,是需要花费一番心思的,他们既然能够横扫吕宋国,其势力肯定不弱,而且说不定其背后还有人支持他们,所以在开战前,必要的侦查是必须的。
  而且,在海外,海盗永远是清理不完的,往往打散了这群海盗,他们又会聚集到其他地方危害一方海域。
  因此这一次李江准备将其一锅端,绝不放走一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