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之前谁也没有真正见识过飞天,而人类自古以来就有飞天的梦想,但当真正展示到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有些不可置信。
“天啊!真的飞起来了!快看!那上面真的有人!而且还不少了!”
“是呀!真没想到吾等还有飞天的那一日。。。。。。莫非这真的是神仙手段!”
在场之人中,大部分人都有些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幕是真的,唯独大明等汉文化圈的人似乎明白了些许,毕竟孔明灯这等物件他们也是听过见识过的,眼前的热气球也只不过是大一点的孔明灯罢了。
但事实上,眼前的这些热气球可不是大一号版的孔明灯,这些热气球可比孔明灯技术含量高多了,否则也不会花费了李江数十万两银子与大量的人力物力才研发出来。
。。。。。。。。。。
第一天的兵力武器展示带给众人的震撼实在是无法想象的,尤其是那些小国使者,他们之前本就甘心臣服于汉华王国了,如今见到如此强大的武器与兵力,尤其是那热气球,他们已经觉得汉华王国必定是不可战胜的神话了。
而此时站在人群当中的大明使团,尤其是于谦,更是看得目瞪口呆,感叹连连,他虽然乃是文官,但也知兵事,自然知晓眼前不管是兵卒还是武器,远远不是大明军队所能比拟的,大明与汉华王国达成合作,是幸运的,若是与其为敌,其后果于谦真不敢想象。
而其他大明使团成员,也是感叹不已,此前,他们也从各方渠道听说过汉华王国的强大,现在当他们真正看到这一切时,他们觉得自己眼前所看到的远比之前听人说起的还要强大许多。
这一夜,注定所有人都久久不能入眠,而第二日,当他们来到临海镇时,他们更是被眼前的各种壕沟、军事工程掩体震住了,他们没想到打仗还有这么多名堂,这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尤其是那些壕沟,看得他们啧啧咂舌。
随后的军事大演习,他们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实在是太震撼人心了,那无数炮弹倾泻的场面,让不少人都愣了许久才回过神来。
“这。。。。。这么多炮弹,要是对敌。。。。。。几乎没有敌人可以挡住片刻!”
第四百七十八章大明朝廷的争论
这次军事大演习一共持续了十天,在这十天内,无论是到来的各方使团成员,还是那些大海商派来的代表,都对汉华王国军队强大啧啧不已,尤其是对于那些火器,他们觉得这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国家或势力能够与其对抗。
或许能够制约汉华王国进一步强大的只有人口了!
这话乃是在场所有人心中的共同感叹!
没错!此时制约汉华王国进一步强大的也就只有人口了,要知道此时的汉华王国不管是军事还是经济,都已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了。
当然,大明是无法相比的,毕竟人口基数大,经济总量自然也大,但是相比双方的朝堂,那就不同了,至少大明朝堂的国库没有汉华王国的国库有钱这是绝对肯定的。
。。。。。。。。。。。
演习结束之后,各方使者皆都没有多停留,迅速离开了汉华王国,他们需要将自己所看到的详细告知他们的国家,以便能够让他们背后的统治者能够清醒一点,绝不能与汉华王国作对。
而此时的大明使团,于谦也带着使团成员乘坐一艏福船往琼州府临高特区而去。
船上,于谦把自己关在其中一间房间内,奋笔书写着。
他写了改,改了写,想了许久,总算将自己亲眼所看到的全都写了下来,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将汉华王国的军事力量,军事武器以及自己的见解全都呈给朝堂,必须让他们认识到目前大明绝不能与汉华王国开战。
写完这些之后,于谦感受着疲惫的身躯,缓缓打开了舱门,而后来到了甲板上,此时已经临近傍晚了,夕阳照射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让于谦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惆怅,他轻轻叹了口气,暗自道:“哎。。。。。。。。如今陛下年纪太小,朝臣主政,太后专权。。。。。国事艰难呀!”
。。。。。。。。。。
两日之后,于谦回到了临高特区,与此同时,一封由他亲笔书信的奏折也通过朝廷驿站发往京师。
再过了十日之后,于谦的奏折到了内阁,而内阁拿到这份奏折之后也是十分震惊,不敢怠慢即刻将这份奏折送往了宫中。
几个时辰之后,宫中大殿内,一众大臣皆都来到了宫内,李太后、几岁的明英宗皆都坐到了相应的位置之上。
”刚刚南洋大臣于谦送来了一份奏折,奏折的内容是有关汉华王国军事大演习的。。。。。所谓大演习便是军中大阅。。。。这次他在奏折之中详细介绍了汉华王国兵力、武器,尤其是火器的强大。。。。。据他所言,汉华王国的火炮最小的也可以打三里地,而最远的能够打出七八里地,而且声如雷鸣,均为开花弹。。。。。。。!”李太后坐在帘子后面,对着下方朝臣一点点说道。
李太后也不是没有见识之人,自然清楚这样的军事力量,对于大明来说,已经有着很大威胁了,但是目前大明北方草原势力一直头悬在大明头上,所以绝不能轻易开战,而国内也不安定,时有小规模的民乱,虽然大多都很快镇压下去了,但是许多地方也因此遭受了病灾,百姓流离失所,需要大量钱财安置。
而此时国库之中,早就没多少钱了,今年的赋税却并未收上来,所以李太后此时也很着急。
“启禀太后,臣以为吾大明可以向汉华王国提出引进这些武器,甚至可以通过购买仿制。。。。。。!”
‘陈大人此言差矣。。。。。。吾大明虽有力量仿制,但是国库空虚,根本无法进行下去,臣以为最重要的是增加国库收入,广开财源!”
“臣赞同户部侍郎刘大人的说法。。。。。。朝廷之所以有各种制约,主要是没钱!目前最要紧的就是增加国库收入。。。。有了钱,才可以出兵北伐草原,有了钱,也可以修补边镇,有了钱。。。。。。!”
“够了。。。。。。!英国公。。。。。。你对此事怎么看?”这时候,坐在帘子之后的李太后看向了站在武勋最前面的英国公张辅道。
此时的张辅在经历了平定柳升叛乱之后,早已心力交瘁了,他在班师回朝之后,便装聋作哑,在朝廷上不怎么发表意见了。
其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尽可能的让自己低调,以免因为自己功高盖住而导致猜忌。
也是,英国公张辅一生征战无数,立功自然也无数,而他目前已经是英国公爵位了,要想再进一步几乎不可能,所以他只能选择尽可能的低调,毕竟他可不是大明宗室,绝对不能封王的,除非是死了之后。
“启禀太后。。。。。。臣以为大明应当尽可能的与汉华王国交好!尤其是继续加大特区开发!可以将整个琼州府都设立成特区,这样一来税收将会大大增加了。。。。。。诸位大臣都是知道的,如今临高县仅一县之地便收了堪比一府的税收,若是将整个琼州府都设立成特区!”
“英国公此言差矣。。。。。。。禁海一直是大明祖制。。。。。太祖曾经就有言。。。。。绝不可广开海贸。。。。。。!”
张辅话落,站在大臣最后面的一位大臣忽然站出来说道,这位大臣乃是一名御史,专门弹劾别人的,品级虽不高,但权力却不小,上到内阁王公大臣,下达县令均可被其弹劾。
对于这位愣头青,在场的一众朝廷重臣都是一脸不屑,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无关痛痒的话其实没什么意义,毕竟说话的人乃是英国公张辅。
何况,什么太祖祖制,在太宗时期,海洋贸易就未曾真正全部禁止过,如今部分开海之后,你好我好大家好!众人如何会再次反对。
而就在众人争论之时,这时候,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朱祁镇心中不禁暗自嘀咕起来,他已经又长大一岁了,对于朝廷之中的一些事情早就一清二楚了,虽然他目前并未亲政,但是他还是极为渴望能够参与国家大事的。
对于这次于谦的奏折所奏的事情,他也是有自己看法的。
在他眼中,于谦所奏的事情是值得深思的,而且也必须引起重视,至于英国公张辅的提议,他也觉得大为可行。
第四百七十九章玩忽职守?
大明朝堂的争论持续了好几个时辰,直到一众大臣相互妥协之后,才拿出了最终决议。
最终的决议是琼州府将会在继临高县之后,再次开放崖州县作为特区,如此一来,琼州府一北一南将有两大特区县,更为方便大明以及海外各国还有汉华王国的商贸往来。
尤其是大明与汉华王国的商贸合作,崖州显然比临高更有优势,而且此时的崖州还是一片空白,就跟白纸一张,最为适合进行特区建设。
而这则消息,在经过八百里加急之后迅速送到了南洋大臣于谦手中。
此时的于谦正在临高县外一处盐场视察,这则盐场乃是私人盐场,是大明一位商人与汉华王国一位商人共同投资的,其生产技术也是汉华王国提供的,在经过好几个月的晒盐之后,盐场晒出的过滤盐极为细白,完全可以当作精盐使用。
而随着这种盐远销海外诸国,临高县所收的商税也在迅速增加着,这个盐场也因此成为了临高县商税的又一大增长点。
因此,趁着有时间,于谦带着几个人到了盐场进行视察,他准备也把这样的模式向其他地方推广。
而恰恰就在这个时候,朝堂的圣旨到了,在接到圣旨之后,于谦十分兴奋,他没想到朝廷的回复会这么快,而且其决议也出乎了他预料。
崖州将会成为第二个临高,这着实让于谦极为兴奋,因为崖州县只需要按照临高的模式来,必定会再次给大明带来源源不断的海贸商税。
。。。。。。。。。。
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就在朝廷将圣旨送到于谦手中时,此时的李贤正独自一人站在甲板上,看着远方那没有边际的海面发呆。
自从从东阳城上船之后,他随着舰队南下,先是到了澳洲几个殖民点,在那里各自停靠了几个时辰之后,又继续南下了。
整个过程给他的印象就是澳洲大陆很大,大到超乎了李贤的想象,而且地广人稀,甚至连土著都很少见到。
而汉华王国在这里的统治也极为松散,甚至在他眼中,完全比不上东阳城以及周边区域。
当然,这些他也只是看在眼中,记在心中,并未对此多言。
倒是对于此次的舰队长蒋涛,他觉得此人十分无趣,因为这一路,他居然一句话都没有跟他说过,而是通过手下的人来传递话语,而且每次,蒋涛都觉得对方十分冷淡,也十分警惕。
对此,李贤尽管心中很不舒服,但毕竟人在对方地盘上,他也没有说什么。
“呜呜呜。。。。。。。!”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阵阵螺号声惊醒了李贤,李贤一听这沉沉的螺号声,不由暗自咯噔一声,他明白这应该是到达下一个殖民点了。
只是,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就当舰队靠近那处殖民地时,忽地他发现船上所有的人都一副极为紧张的模样,似乎是遭遇了敌情一般。
事实上,还真如李贤所猜想的那般,在靠近眼前这处名为崇明寨的殖民点时,最前方的舰船发现港口之中浓烟滚滚,很显然是有敌情。
果然,此时的崇明寨内,一队人马增长围困着数十个手持长矛的土著。
这数十个土著都身强体壮,其脚下还有着几具尸体,其中一具还是一个半大孩子。
而他们背后的茅草屋则被火焰吞噬,袅袅升起了一股浓烟。
而围困这些土著的乃是五十名刀盾手以及三十名火枪手。
领头的乃是一名百户。
”报。。。。。。。启禀黄百户。。。。。。港口外来了一支舰队,应该是从东阳城来的!”
“什么!东阳城来的!该死的!绝对不能再让这群土著闹下去了,赶紧给我灭掉他们!吾这就去迎接舰队进入港口!”
对于眼前的这一幕,这名百户实在太后悔了,本来他驻守的这个殖民地一直都是平安无事,可没想到因为他的一时疏忽导致规划的一些土著居然发生了叛乱,碰巧这个时候,又有东阳城的舰队到来,这着实让他心中极为忐忑,他生怕因为这次叛乱导致自己的前途就此夭折。
。。。。。。。。。。
港口内,黄百户领着十几个士卒与当地的官吏恭敬的站在那,此时舰队长带着数十人来到了港口之上,同行的还有李贤。
“见过诸位大人!”看到舰队长等人到来,黄百户领着一众人上前恭敬行礼道。
“发生了何事?为何寨内出现滚滚浓烟?是不是有土著袭击了寨子?”舰队长冷冷看着黄百户,问道。
这支舰队本就是巡视澳洲而来,这次凑巧遇到这事,舰队长自然要询问清楚。
“回禀大人。。。。。。只是小事。。。。。卑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