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贵瞥了一眼,心中瑟瑟发抖,但表面上却淡淡说道:“吾也不知!你还是赶快去吧!别让王爷等久了!”
“哦!是吗!那吾这就前去!”江恒深深看了王贵一眼,转身便去了书房方向,而王贵却对江恒刚刚所言,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大变。
很快,他就带着一家老小逃出了王府,可是还未等到出南昌城,就被江恒带着人给抓了。
宁王府地牢内。
王贵被打的遍体鳞伤,可是到如今,王贵也没有说过一句话,而站着的江恒似乎也不愿意多问,而是使劲用着刑具。
过了一会,也许是有人过来了,江恒扔下刑具,对着身后之人道:“替吾使劲抽!别停下!”说完这番话,他转身去了地牢上面。
这时候,上面正站着一人,正是当今宁王。
“怎么样!开口了吗?”宁王背着江恒,淡淡问道。
“回王爷!这家伙嘴很硬!目前还未曾开口!”
“就知道会这样!对于这种吃里扒外的家伙!必须挖出其秘密!你继续审问!一有消息,即刻向本王汇报!”
“是!王爷!”
江恒应了一声,即刻下到了地牢当中,继续审问了。
其实,宁王之所以突然抓捕王贵,是早有预谋的,因为他听到江恒几次说王贵与某些人暗自接触,虽然不知道这群人的身份,但是他已经隐隐感觉不妙了,所以宁可抓错,他也不会放过。
。。。。。。。。。
与此同时,南昌城内,一处宅院内。
“怎么样!找到王贵了没有?”
“首领!目前还没有,会不会被东厂或锦衣卫抢先了?”
“应该不会!此人已经动摇了,他应该不会投向东厂或锦衣卫,毕竟投降他们,只有死路一条!这宁王可是在暗中造反!”
“可首领,昨日已经不见王贵了!应该是出事了!或许。。。。。是被王府的人发现了?”
“或许真有这个可能!你去动用暗子,查一下!”
“是!首领!”
。。。。。。。。
南昌城外,有着一处卫所,而这处卫所的卫所指挥使名唤朱元辉,此人虽然姓朱,但是却并不是皇亲国戚,而是一名普通人,但是他倒与宁王有些关系,此人便是宁王安插在军中的一枚暗子。
事实上,这周边的驻军,有不少人已经被宁王势力渗透收买了,其掌控兵力大约在三万人左右。
只不过,这三万人大多都是卫所兵,真正的精锐只有王府的卫队,仅仅两千人而已。
此时,卫所内,一道人影匆匆潜入到军营当中,很快就见到朱元辉。
“是你!是不是王爷有吩咐了!”
“不错!王爷要你迅速调兵将南昌城的城防接管了!”
“什么!不可能!南昌城如今有着李冰那家伙,本将这些卫所兵根本不是对手!”朱元辉顿时吃了一惊,李江反对道。
“哼!这你就不用管了!王爷已经计划好了!只要你这一发动!南昌城必定能够拿下!”那人似乎并未认同,淡淡说道。
但话语之中尽显威胁的语气在其中,这让朱元辉不仅低头沉思起来。
“那好!本将这就调集兵马!什么时候出发?”
“今天晚上天一黑就出发!信号以火把挥舞三下为准!”
。。。。。。。。。。
南昌城,这是一个古城,到了明初,也经过了大力修缮,而到了宁王就封之后,这座城就被朝廷严密监视了起来,虽然宁王府有着自己的卫队,但是城防一直是被朝廷死死把控着,南昌府的知府知县都是朝廷的人。
可是就在今夜,南昌府却陷入了一场诡异的寂静当中,街上没有打更人,就连巡逻的士卒都没有。
城内巡防营军营当中,似乎在大肆庆祝,不少人围着篝火,喝着酒!
第七百章:宁王反了!
黑夜下,夜空笼罩着大地,南昌城内。
城中的军营却是篝火通明,不少士卒的都围在一起狂欢着,不少人还拿着酒喝着,就连一些将领也加入到了其中,大口吃肉,大块喝酒。
唯独只有少部分人还保持着清醒,这些人除了哨兵外,也就只有此时的守城军将了,此人官职不低,但是却没有什么实权,他叫沈羲,虽名为指挥使,但权力也就只管辖着百人士卒而已。
此时军营的防卫与城防都由他在负责,只不过他麾下的人马太少,根本忙不过来,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在于某些人的命令,这其中的道道,沈羲虽然不清楚,但是他隐约感觉今日有些不对劲,似乎有什么大事要发生,所以他带着自己的心腹以及百多名士卒,显得十分警惕,连酒肉都没有享用。
只是就算如此,他们也不会想到,就在他们尽职尽责的时候,此时城门口,一队士卒瞬间被许多支箭矢射中了颈部,很快就倒在了地上,刹那间,数千兵卒从城门口涌了进来,他们速度很快,而且没有发出什么声响,在进入城门之后,一共分为两拨,一波杀向了城中军营,另一波则冲向了城内府衙。
这一夜,注定是杀戮之夜,尽管军营当中有着不少士卒,但是这群杀入城中的人也都是精锐,他们见人就杀,而且军营当中的人都喝了酒,所以战斗力大减。
这一下,军营顿时火焰四起,喊杀声响彻了整个城内东区,而与此同时,府衙当中,也冲进来一群士卒,他们也同样见人就杀,而且杀得都是府衙的官吏,不管是什么人,都杀了,就算是府衙的知府同知等人也将其俘虏了。
倒是沈羲等人,他们在第一时间发现情况不妙之后,迅速躲藏了起来,而后又趁乱杀了出去,逃出了南昌城。
而此时的宁王府内,灯火通明,不少人都聚集在院内,身披铠甲,手持武器,这些人都是王府护卫,而王府外,还有着两千王府守卫士卒,这些人都是宁王可以依靠的兵力,当外面的士卒杀入城中之后,宁王立即杀死了王贵,并且下达了控制整座南昌城的命令。
城外,黑夜下,官道上,一队人马正快速往前奔跑着,这群人丢盔弃甲,似乎极为狼狈,而领头之人一身血色,手中的武器也是破烂不堪,显然经过了一场大战。
没错,这群人正是杀出城中的沈羲等人。
“指挥使!咱们怎么办?叛军肯定是宁王府的!宁王造反了!咱们要不要!”
“富贵!你即刻带着弟兄们往福建逃!那里有朝廷的平叛大军!而本将需要留下来!”沈羲擦了擦脸上的血水,即刻对着身旁的亲卫说道。
此时此刻,他表情十分严肃,看上去他对这件事极为重视。
而他身旁的亲卫见此,也不禁为之一愣,但随后道:“大人!您一个人留下,万一。。。。。。。!”
“没有万一!如果吾一人留下,目标还较小一些,你们即刻去福建!而吾也会向周围。。。。。。还是算了!这周围的兵卒恐怕都被宁王给收买了!即使向他们求援,也只是自寻死路!还不如去找朝廷的平叛大军!”
沈羲说的非常对,宁王之所以在这时候造反,肯定准备了许久,这周围虽然卫所众多,但是与宁王没有勾结的人恐怕没有了,即使有,力量也很小,所以他只能找在福建平叛的大军求援。
而他则会前往应天府寻求支援,毕竟朝廷在南方的重心还是在于应天府,他必须前往那里,而前往那里肯定会遭遇敌军堵截,所以他一个人的目标反而小一些。
“大人。。。。。吾等这就去了!您多保重!”也许是看出了沈羲心意已决,所以亲卫们只能带着剩下士卒迅速朝着福建而去,这一路肯定无比艰辛,但是他们已经决定了,为了报答大人的恩情,他们必须将这个消息传递给朝廷的平叛大军。
很快,亲卫率领着剩下士卒朝着福建而去,而沈羲却并未就此离去,他抹去了众人的遗迹之后,再冒着黑夜,迅速前往附近码头,而后坐船准备前往杭州府,而后再前往应天府。
可是,沿路他发现,各府各县,似乎都非常警惕外来者,而且严查户籍官文,看上去似乎有什么大事发生,他稍稍施展了一个手段,很快就知晓了这其中的原因,原来跟他猜测的一样,宁王造反之后,这周围各府县都跟着反了,所以对外人很是警惕。
但沈羲也不是简单人物,他找了一个乞丐,探查到了一些秘密,而后迅速离开了。
。。。。。。。。。
十多天之后,宁王在南昌造反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四周各府县,而消息的来源,当然是沈羲沿路散播的,那些秘密投降或者是早就投降的府县,顿时暴露了。
而与此同时,应天府,以及福建两地,也得到了消息,很快,朝廷的平叛大军也陷入了两难境地。
这时候,应天府的官员,也不得不一边调集兵力去守住长江防线,一边向北方京师上奏消息。
又是数天之后,经过八百里加急,这份情报也传到了京师。
另一边,汉华王国东阳城,李江也得到了宁王造反的消息。
说真的,李江非常惊讶,因为宁王造反一事,其实在原本历史上也有过,他也知道,当然,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唐伯虎的电影,就是那个点秋香的电影。
可是,如今可不是正德年间的宁王,而是英宗时期的宁王,他的造反,是李江没有预料的,毕竟这位宁王相比后世的宁王,实力不知弱的一点,至少他在短时内聚集不了十万兵力。
如果那时候,没有王阳明这位圣人存在,恐怕那场正德年间的宁王造反,不说成功登上皇帝宝座,至少也会导致整个江南都陷入战乱大战,甚至威胁应天府,称霸江南,与大明北方的皇帝划江而治。
第七百零一章:纷纷溃散!
东阳城,李江拿到兰芳社送来的情报之后,也颇为意外,宁王反了,现在可是英宗时期,那位正德年间的宁王虽然造反了,但是因为王阳明存在,很快就被王阳明平定了,历时才几十天而已。
现在王阳明尚未出生,倒是他的父亲王华已经出生了,只不过那也是一个小孩。
可以说,没了王阳明,此时的宁王会不会如他的后世子孙那般,迅速被大明平定,还是一个大大问号。
李江之所以这么认为,那是因为这位宁王选的时间太巧了。
目前江南整体很不稳定,而朝廷的平叛大军还未完全将福建的叛军平定,各地义军与盗贼四起,朝廷需要派遣更多的兵力来江南,否则宁王一旦顺着长江而下,很快就会攻打到应天府。
一旦应天府被攻占,其政治意义就不一样了!
应天府的地位可是仅次于大明北方京师城的,若是被造反的宁王攻占,这绝对是大地震,对于朱祁镇,可是颇为不利的。
再说,现在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随着他的从上到下改革,不少官员与士绅都对他这个皇帝很不满,若是各地的宗亲藩王也加入到这场对抗当中来,朱祁镇恐怕都无法睡安稳了。
事实上,如今已经有不少藩王开始行动了,就比如那山高皇帝远的几位藩王,如甘肃地区的一些藩王,还有蜀王。
没错,作为从太祖时期就存在的几位大藩王,蜀王可以说是蜀中地区最大藩王,也是势力最大的一位,这位可是对皇帝之位,极为热切的。
除此之外,西南地区的一些土司也开始与藩王勾结,开始逐步吞并周围领地,尤其是播州府等区域。
而对于这些,身在东阳城的李江自然不知道。
此时的他更不知道的是,如今的大明京师,皇宫之中,朱祁镇大为震怒,他一边直接下令让于谦出面,统帅全军,调拨五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扫灭所有叛军,而且他还下旨给于谦,叮嘱他一定要在江南进行镇守一段时间,目的自然在于扫清一切反对他这个皇帝的势力。
为此,他不仅调拨了大量的精兵良将给于谦,还让王骥这个已经年过半百的重臣调到了他麾下,让他二人一起平定叛乱。
于谦作为内阁首辅,居然被调到前线去担任军事上主帅,这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于谦也即刻率兵出发了。
这在外人看来,这是朱祁镇对于这次平叛的重视。
但事实上,这是朱祁镇的一石二鸟之计,他对于那些叛军根本就没有看在眼中,真正让他派于谦南下的原因,还是在于想趁此时机,将江南整肃一遍。
这就是朱祁镇的特别之处,他其实早就想这么做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这次正好,派遣于谦出马,叛乱就是一个最好的借口。
。。。。。。。。。
大明朝廷派出重兵南下,并且领兵之人还是内阁首辅于谦,这既是一位朝廷重臣,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军事统帅。
消息传到江南,不少叛军都人心惶惶,害怕不已,纷纷逃散,有些叛乱的官吏,也纷纷反正,宣布与宁王断绝关系。
这下,宁王府内,作为造反的核